书城励志智慧谋略宝库1
2915400000025

第25章 乱世出英雄(12)

当时的河北有三股势力,最大的是王郎,其次是王莽的残余势力,再次是铜马、青犊等农民起义军。刘秀在河北每到一地,必接见官吏,平反冤狱,废除王莽的苛政,恢复汉朝的制度。释放囚犯,慰问饥民。

所做之事,均都顺应民心,因而官民喜悦。

当时,有一个叫刘林的人向他献计说:“现在赤眉军在黄河以东,如果决河灌赤眉,那么百万人都会成为鱼鳖了。”

刘秀认为这样太过残忍,定会失去民心,就没有这样做。刘秀初到河北之时,兵少将寡,地方上各自为政,无人听他指挥,虽能“延揽英雄,务悦民心,立高祖之业”,但毕竟没有大量军队。他为王郎所追捕,曾多次陷入窘境。后来,他逐渐延揽了邓禹、冯异、寇恂、姚期、耿纯等人才,又假借当地起义军的名义招集人马,壮大声势,并联合信都、上谷、渔阳等地的官僚集团,才算站住了脚。由于他实行“柔道”政策,服人以德不以威,众人一旦归心,就较为稳定。

刘秀认为,“柔能制刚,弱能制强”,他多以宽柔的“德政”去收揽军心,很少刑杀立威,这一点,在收编铜马起义军将士时表现得最为突出。当时,铜马起义军投降了刘秀,刘秀就“封其渠帅为列侯”,但刘秀的汉军将士对起义军很不放心,认为他们既属当地民众,又遭攻打杀掠,恐怕不易归心。铜马义军的将士也很不自安,恐怕不能得到汉军的信任而被杀害。在这种情况下,刘秀竟令汉军各自归营,自己一个人骑马来到铜马军营,帮他们一起操练军士。铜马将士议论说:“肖王(刘秀)如此推心置腹地相信我们,我们怎能不为他效命呢?”刘秀直到把军士操练好,才把他们分到各营。铜马义军受到刘秀的如此信任,都亲切地称他为“铜马帝”。

在消灭王郎以后,军士从王郎处收得了许多议论刘秀的书信,如果究查起来,会引起一大批人逃跑或者造反。刘秀根本连看都不看,命令当众烧掉,真正起到了“令反侧子自安”的效果,使那些惴惴不安的人下定决心跟刘秀到底。

公元25年(建武元年),刘秀势力十分强大,又有同学自关中捧赤伏符来见,说刘秀称帝是“上天之命”,刘秀便在诸将的一再请求下称帝,年号建武,称帝之后,便和原来的农民起义军争夺天下,此时,他仍贯彻以柔道治天下的思想,这对他迅速取得胜利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刘秀轻取洛阳就是运用这一思想的成功范例。当时,洛阳城池坚固,李轶、朱鲔拥兵三十万,刘秀先用离间计,让朱鲔刺杀了李轶,后又派人劝说朱鲔投降。但朱鲔因参与过谋杀刘秀哥哥的事,害怕刘秀复仇,犹豫不决。刘秀知道后,立即派人告诉他说:“举大事者不忌小怨”,朱鲔若能投降,不仅决不加诛,还会保存其现在的爵位,并对河盟誓,决不食言。

朱鲔投降后,刘秀果然亲为解缚,以礼相待。

公元27年(建武三年),赤眉军的樊崇、刘盆子投降,刘秀对他们说:“你们过去大行无道,所过之处,老人弱者都被屠杀,国家被破坏,水井炉灶被填平。然而你们还做了三件好事:第一件是攻破城市,遍行全国,但没有抛弃故土的妻子;第二件是以刘氏宗室为君主;第三件事尤为值得称道,其他贼寇虽然也立了君主,但在危机时刻都是拿着君主的头颅来投降,唯独你们保全了刘盆子的性命并交给了我。”于是,刘秀下令他们与妻儿一起住在洛阳,每人赐给一区宅屋,二顷田地。就这样,刘秀总是善于找出别人的优点,加以褒扬。

刘秀极善于调解将领之间的不和情绪,绝不让他们相互斗争,更不偏袒。贾复与寇恂有仇,大有不共戴天之势,刘秀则把他们叫到一起,居间调和,善言相劝,使他们结友而去。对待功臣,他决不遗忘,而是待遇如初。征虏将军祭遵去世,刘秀悼念尤勤,甚至其灵车到达河南,他还“望哭哀恸”。中郎将来歙征蜀时被刺身死,他竟乘着车子,带着白布,前往吊唁。刘秀的这种发自内心的真诚,确实赢得人心。

刘秀实行轻法缓刑,重赏轻罚,以结民心。他一反功臣封地最多不过百里的古制,认为“古之亡国,皆以无道,未尝闻功臣地多灭亡者。”

他分封的食邑最多的竞达六县之多。至于罚,非到不罚不足以毖后的时候才罚,即便罚,也尽量从轻,绝不轻易杀戮将士。邓禹称赞刘秀“军政齐肃,赏罚严明”,不为过誉。

东汉建立以后,刘秀仍然实行怀柔政策,避免了开国之君杀戮功臣的悲剧,使得东汉的政治安定,经济也得到了较快的恢复。

不论在历史中还是现实中,刚者居多,柔者居少,若能以柔为主,寓刚于柔,其表现方式往往就是“柔道”。然而,尽管“柔道”是治国治民、为人处世的最佳方法,却由于贪婪、暴躁、逞一时之快、急功近利、目光短浅等人性中的弱点,人们一般不去施用,或是施行得不好。中国历史上的许多以“柔道”处世、以“柔道”治国的成功事例,早已证明“柔道”比“刚道”更加行之有效,其事半功倍、为利久远之特点,更是“刚道”所远为不及。

刘秀“柔道”兴汉,少杀多仁,不论是军事、政治还是外交等方面都治理得很好。曹操以奸诈成功,刘秀以“柔道”而有天下,看来,儒、道理论并非迂腐之学,只要运用得当,完全可以比别的方法更有效。

反间计

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

其实,古人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早在两千多年前诞生的《孙子兵法》,就专列《用间篇》,孙子对用间给予了充分的认识和高度的评价:

“故三军之事,莫亲于间,赏莫厚于间,事莫密于间。非圣智不能用间,非仁义不能使间,非微妙不能得间之实。微哉!微哉!无所不用间也。间事未发而先闻者,间与所告者皆死。”

大意是说,军队当中的事情,没有比用间再亲密、再需要信任的事情了,奖赏没有比间再优厚的了,事情没有比用间更机密的了。不是才智过人的将帅不能使用间谍;不懂仁义的将帅也不能使用间谍,不是用心精细、手段巧妙的将帅不能取得间谍的真实情报。微妙啊!微妙啊!

用间的计谋尚未施行,就被泄露出去,间谍和他所告诉的人都要处死。

看来,用间实为不易,一旦成功,成效又是如此之大,是其他智谋所无法比拟的,因而,孙子在这里慎而又慎地告诫用间者,并一再强调用间者的智慧和道德,指出了用间的微妙之处。孙子对用间的认识可谓深刻,对用间的评价也可谓高了。

的确,纵观中国的军事史和政治史,在形形色色、无法尽述的智谋中。用间,实在是使用最多、最普遍、成效也最大的一种智谋,可以毫不夸张地称它为百计之首。

就拿权谋之书《三国演义》来说吧,其中处处有计,时时有计,简直是无计不成事。但在这些千计百策之中,什么计用得最多?什么计又最有成效呢?那就是反间计。这反间计实在是厉害,轻可以使你输上一阵,中可以使你丢掉左膀右臂,重可以使你丧身亡国。

连用计的老祖宗诸葛亮,也被反间计逼得无可奈何,只好仰天叹息,罢兵而去。

兹选取《三国演义》中的一些较为重要的反间计评价如下。

东汉末年,宦官专权,朝政衰微,天下诸侯王公各据一方,不听调度,眼见有天下大乱的趋势。大将军、外戚何进想除掉宦官,但又恐势力不足,就听了袁绍的话,要调各路诸侯入京,共除宦官,曹操和陈琳坚决反对,认为调外兵入京,恐怕会闹出乱子,但何进不听,还是派人去请西凉刺史董卓等人入京共除宦官。结果,何进被宦官杀死,董卓带了十多万大军入京,独霸了朝廷。董卓仗势欺人,凌辱百官,无视皇帝,权威几同天子,甚至大有取汉天子而代之之势。曹操、袁绍、王允及朝廷百官不忿,起而共诛之,于是,司徒王允把自己的七星宝刀送给曹操,曹操借献刀行刺,行刺不成,便逃回家乡,传檄四方诸侯,共讨董卓。

但因诸侯不能齐心合力,结果,董卓挟持汉献帝,从洛阳迁都长安。

司徒王允为除掉董卓而日夕忧虑不安,董卓不仅权势熏天,掌握军政大权,更兼有一义子吕布,骁勇异常,有万夫不挡之勇,极难对付。

一天,王允在深夜看见自己的养女貂蝉在牡丹旁边对月长嘘短叹,以为她有了私情,十分生气,就厉声呵斥。没想到貂蝉跪下来说:“小女见大人近来忧心国事,愁眉不展,只恨自己是一弱女子,不能为之分忧。”

王允一听,忽然计上心来,觉得汉室的命运,真是决于貂蝉一人之手了。

原来,吕布原是荆州刺史丁原的义子,在讨伐董卓时,连斩数将,把董卓吓跑。董卓见吕布勇不可挡,便想收为己用,董卓的部下李肃深知吕布是一有勇无谋、见利动心的匹夫,就请求去说吕布来降。李肃先送去珍宝以结其心,又送上极其著名的赤兔马,以表明董卓看重吕布,再加上花言巧语,终于说服了吕布。吕布杀了丁原,提头来见董卓,拜董卓为义父,从此一心替董卓卖命。

要想除掉董卓,上策当是先除吕布,斩其羽翼而后擒王,若能令吕布反戈,助除董卓,那就是上中之上的最妙之计了。王允看到貂蝉,他深知此女不仅美貌出众,还心思灵巧,若是她愿意帮助离间董卓、吕布父子,那就大事成矣。于是,王允把貂蝉请入室内,纳头便拜,恐怕貂蝉不愿答应,没想到貂蝉为报王允的养育之恩,竟慨然应诺。

王允就把董卓、吕布的好色忘义、有勇无谋等特点交待给貂蝉,要她照计行事。

王允先把吕布邀到家中,极力表示钦慕,并送上宝冠,在饮酒时,让貂蝉出来劝酒。吕布一见貂蝉的美貌,惊得两眼发呆。王允当即提出要把貂蝉许配给吕布,吕布极为高兴,便兴冲冲地回去准备成亲。

王允接着又把董卓请到自己家宴饮,饮至正酣,王允又把貂蝉叫出献舞。貂蝉的美丽使得满室生辉,董卓不禁垂涎三尺。王允见火候已到,就主动提出要把貂蝉献给董卓,董卓感激不已,当夜就用车把貂蝉载回了相府。

吕布知道后,立即抓住王允责问,王允说:“太师(董卓)知道我已将小女许配于你,他说今天正是良宵,便要带回府去配给你,我哪里敢不允许呢?”吕布听了,也无话可说,回到家中,等了一夜,并不见送貂蝉来,第二天一早,再也按捺不住,就直奔相府而来。貂蝉正在窗下梳头,远远地见了吕布,便忙将罗帕掩面,装作哭泣的样子。吕布心如刀割,怕惊醒了董卓,只好退出。过了几天,吕布听说董卓生病,便入相府探望,貂蝉从床后探出半个身子,望着吕布,用手指心,又指董卓,再转过脸去,连连抹泪。吕布心中难受,失魂落魄地呆望貂蝉,这时,董卓醒来,以为吕布调戏貂蝉,就厉声呵责。

过了几天,吕布保护董卓上朝议事,群臣散后,献帝独留下董卓密谈,吕布见有机可乘,便急忙跑到董卓的相府,想找貂蝉问个究竟。貂蝉见了吕布,轻声告诉他到凤仪亭边说话。在凤仪亭边,貂蝉像见了亲人般地哭泣倾诉,说自己本想嫁个英雄少年,没想到董卓老匹夫起了歹心,据为己有。貂蝉边哭边诉,拖延时间,等待董卓到来。果然,董卓见吕布不在,急忙追来,见到吕布之时,貂蝉故意连拉带扯,装作要挣脱吕布跳水的样子,董卓远远看见,便急迫而去,提起吕布放在一旁的画戟,奋力掷向吕布,被吕布用力一挡,掉在地上。

貂蝉见了董卓,连哭带喊,说吕布强行调戏,自己正欲投水自尽,幸亏太师赶来相救,说罢还要拔剑自刎。董卓听信了貂蝉的话,想杀吕布。董卓的女婿李儒认为不能为一女子而伤一员大将,董卓才未杀吕布,只是带着貂蝉到他私人堡垒——郿坞享乐去了。从此,吕布与董卓离心。

在为董卓送行的时候,王允见到了吕布,便邀吕布到家中饮酒。吕布把凤议亭之事说了一遍,王允激吕布道:“辱我的女儿,夺将军之妻,真是将军的奇耻大辱!我已是老迈无能之辈,可将军乃盖世英雄,也受此辱?”吕布听了,暴跳如雷,发誓要杀董卓。王允见他决心已定,便细加计议,与朝中许多人相联络,派董卓的心腹之人李肃前往郿坞,诈称献帝要禅让帝位,诳骗董卓前来长安。董卓深信不疑,在上朝时,被王允埋伏的武士冲出刺伤,董卓急喊:“吾儿奉先快来!”吕布转出车后,不仅不帮董卓,反倒一戟结束了董卓的性命。董卓一世英雄,最终丧于王允的离间之计。

公元192年(初平三年),王允设计杀了董卓,董卓的部将李傕、郭汜、张济、樊稠四将逃到凉州,派人到长安上表,请求宽赦,但王允固执己见,不听众人劝告,坚决不予宽赦,这样,四将只有造反,带兵杀向长安,要为董卓报仇。郭汜打败了吕布,占领了长安,杀了王允,又控制了汉朝的政权。李、郭二人的专横跋扈不在董卓之下,朝臣们也想除掉他们。怎奈各地兵马不至,无法行动。

一天,大臣朱隽奏请献帝,想召在山东镇压黄恽的曹操前来除害,杨彪却说:“听说郭汜的妻子生性嫉妒,我们使个反间计,两贼一定会自相残杀,然后召曹操领兵进京,扫除奸党。”献帝同意了杨彪的计策。

第二天,杨彪的妻子忽然来到了郭汜的家里,装作十分关心的样子对郭妻说:“听说郭将军与李司马李傕的夫人很亲密,这事如果让李司马知道了,必有大祸。夫人应该断绝他们的往来才好!”郭妻听了,十分惊讶地说:“怪不得常常见他整夜不归!却干出这样无耻的事,今后倒要小心提防。”并对杨彪妻千恩万谢。

过了几天,郭汜要应邀到李家去饮酒,郭妻说:“性格捉摸不定,何况两雄不并立,万一被他酒后下毒,叫我如何是好?”郭汜不听,郭妻苦苦劝住。到了晚上,李傕见郭汜未来,就派人把酒菜送来,郭妻偷偷地在菜里下了毒药。郭汜回来要吃,郭妻连忙阻拦说:“外来的食物,岂可便吃?”就叫人牵了一条狗来试验。那狗吃了食物,立刻狂叫乱跳,一会儿就死去了。从此,郭汜对李傕犯了疑心。

一次,两人下朝,李傕邀郭汜去他家饮酒,郭汜推托不掉,只好去了,吃得酒足饭饱,回家时觉得有点肚子疼,郭妻添油加醋地说了一番,断言是下了毒,硬让人灌了郭汜许多粪汁,郭汜吐出了许多酒食,才算安静。这下子,郭汜真以为李傕要下毒害他,就暗中调兵遣将,准备攻打李傕。李傕探得消息,勃然大怒,急令兵马攻打郭汜。就这样,李、郭交兵,在长安城外混战了五十多天,李傕劫走了献帝,郭汜劫持了满朝公卿,这一反间计倒是成功了。只是把个长安城弄得更乱了。

在周瑜、诸葛亮火烧赤壁之前,其军事准备工作是十分复杂的,其中“群英会蒋干中计”一节,尤为生动精彩,也为东吴顺利地实施水战计划奠定了基础。

当时,曹操率军83万,号称百万,一直推进到长江边上。荆州降将蔡瑁、张允深通水军训练之道,周瑜偷看过他俩的水寨之后,十分忧虑,觉得不除此二人,东吴的水军很难打胜仗。

曹操也因初来江南,即被吴军败了一仗,心中烦闷,幕宾蒋干(子翼)却说自己是东吴都督周瑜的同学,愿以三寸不烂之舌说他来降,曹操听了,十分高兴,便派他前往。蒋干也不带礼品随从,只带了一个小童,过江而来,等报知周瑜,周瑜忽然计上心来,说道:“曹操的说客到了,正好将计就计,众将须看我眼色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