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林农产品质量安全读本
2921500000024

第24章 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2)

③投入的生产资料情况记录:所有来自农场外部的种子、植保物质、肥料等的使用情况(时间、数量、次数),要具体到地块和茬口。

④耕作和水土保持措施等其他的农事活动记录。

⑤产品收获、储藏和销售情况记录。

⑥因农场的具体情况不同,文档记录的格式也会有较大差别,所以农场必须根据自身特点设计,没有适合所有农场条件的统一格式。设计中要把握的原则就是可追溯性和便于检查员的核查,能够使整个生产过程再现。

三、质量追踪体系的实施

1.种植追踪体系 种植追踪体系实施流程图如下:

①详细的地块图。

②本年度以及前3年的生产记录,包括投入物资用量与使用日期。

③种子、种苗的非转基因证明,购买、使用记录,未使用有机种苗的理由及证据。

④使用堆肥或肥料的原始记录。

⑤病、虫、草害防治记录,使用物质的标签或购买发票。

⑥清洗生产设备、储存设施和运输工具的记录。

⑦收获记录,包括缓冲区内的作物或平行生产的作物的收获记录。

⑧储存记录,包括储存仓库的编号以及出入库的日期与数量。

⑨批次号样本,并逐一对其代码的含义进行解释。

⑩购销合同及发票。

⑾按批次抽查有机生产的追踪材料,对于从产品到种子、种苗和土地以及从种子、种苗到产品的双向追踪能否实现。

⑿年度物料平衡表。

2.畜禽养殖追踪体系实施 畜禽养殖追踪体系实施流程图如下:

畜牧养殖追踪体系:

①如何辨识动物:火印烙号、刺号、耳号、打耳缺、颈圈标志等。

②繁殖记录(日期、图、记录)。

③购买动物的记录(交易证书、运单、票据、运输记录)。

④所购买动物的有机认证确认(交易证书、有机证书),生产日期及购买日期。

⑤饲料、添加剂的购买记录(标签、交易证书、提单、批号、运单、票据、有机证书)。

⑥动物健康记录(日期、记录、卡片、兽医、计算机信息)。

⑦屠宰设施记录、票据、畜体标签、顾客加工报告。

⑧蛋生产、分级、挑选及包装记录。

⑨批号系统。

⑩追溯性样本测试:一是追溯动物的动物产品的能力。二是评估组织的记录。三是生产出认证数量的能力,有机饲料的数量。四是企业对有机追溯性要求的理解和承诺。

3.水产养殖追踪体系实施 水产养殖追踪体系流程图如下:

水产养殖追踪体系:

①养殖场水域分区图。

②水域利用历史记录。

③清洗设备的记录。

④清洁储藏库的记录。

⑤清洗运输工具的记录。

⑥物质投入记录。

⑦投入物质标志。

⑧捕捞记录。

⑨储藏记录。

⑩宰杀记录。

⑾运输记录。

⑿运输货物时的提货单。

⒀购买投入物质的支付生产费用收据。

⒁销售发票和销售记录,如属双重认证,是否可凭发票和记录分别追踪销售情况。

⒂申/投诉记录。

⒃产品召回记录。

⒄平行生产管理记录(养殖、捕捞、宰杀、储藏、运输、销售)。

⒅描述生产批号系统是可以对产品从养殖到销售的全过程追踪,以一个生产批号为样本,在检查报告中反映出审核追踪情况。

4.加工质量追踪体系

①从原料到成品销售出厂各阶段的记录体系,通常的记录表单有:原材料认证及检测记录、采购订单或合同、供应商评价记录、原材料运输的验收记录、原材料出入库及库存记录、生产报表、生产记录或工艺流程单、个人卫生记录、车间和设备清洗记录、有害生物控制记录、平行生产控制记录、有机产品标签使用记录、包装记录、成品出入库记录、运输记录、销售记录等。

②描述原料和产品的批号系统,即标号规则和含义。

③描述从终端产品向前追踪核查的结果,对记录系统和批号系统的有效性和可追溯性进行评价。

§§§第三节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是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规定,依据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要求,以先进的仪器设备为手段,以可靠的试验环境为保障,对农产品生产(包括农业投入品、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实施公正、科学的监测、鉴定、评价的技术保障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是政府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是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的主要技术支撑,它承担着为政府提供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和技术决策的重要职能,在提高农产品质量与安全水平方面发挥着关键和核心作用。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对于促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确保农产品消费安全和调节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体系建设的意义

农产品质量安全涉及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就必须开展农业投入品质量检验检测、农业生产过程检验检测、农产品认证检验检测、产地环境监测、农产品市场准入检验检测、依法行政检验检测和破解外围绿色壁垒检验检测等各类检验检测工作,以确保农业投入品质量安全、农业生产安全、生产过程安全、农产品认证质量和最终农产品质量安全,从而促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保障农产品消费安全、促进农产品进出口贸易。

二、建设思路和原则

(一)建设思路

以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为依据,以现有农产品质检机构为基础,以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为核心,以资源优化整合为前提,以加强检测技术人员队伍建设为保证,以配备现代化的检测仪器设备为手段,充分依靠各级政府齐抓共管,全面提升检验检测能力和水平,尽快建成一个层次分明、布局合理,既与国际接轨又符合中国国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从而规范农产品生产和贸易行为,指导农产品生产并引导消费,保障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和消费安全,使我国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得到增强,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重点完善检测手段,将检测能力和水平进行全面提升,从2006~2010年,用5年的时间,初步建立起了一个由部、省、县三级组成的、职能明确、专业齐全、布局合理、运行高效的、以解决大宗出口农产品和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为主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框架和运行机制,将制度进一步完善,对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实施全过程监管,有效改善和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水平,主要检测指标要跟国际接轨。

(二)建设原则

1.统筹规划,分步实施 按照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相互配套,产地、投入品和产出品全程监管以及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专业相对齐全原则,全面规划,统筹兼顾。先急后缓,分期推动,分步实施,分类指导。对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方面作用重大、基础条件好、国内外影响力大的专业性中心要优先进行建设,同时,选择部分区域性中心、省级和县级中心作为试点,先启动条件成熟的,有一定经验之后再全面推开。

2.合理布局,突出重点 在充分考虑东西部地区布局平衡、各级各类质检机构合理搭配、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各地农业生产特点等基础上,避免重复,合理布局,填补空白,做到部级专业性中心、区域性中心和省级中心互为补充。对食用农产品、大宗农产品、出口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检验检测能力进行重点建设,提升检测技术水平,完善检验检测手段。

3.整合资源,提高水平 在整合现有农产品质检资源的基础上,优化配置,补充配套,提高水平。在整合过程中应对各质检中心专业现状和隶属关系进行充分考虑。部级质检中心和省级质检中心主要仪器设备应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检测实验室水平,部级研究中心和专业性中心应能与国际接轨。

4.建管并重,保证质量 健全制度,加强监管。强化工程建设管理,特别是工程质量和建设资金的管理,坚持质量第一。坚持项目验收制度,严格制定验收标准,逐一进行验收,确保体系建设合乎规划要求,运行正常。加强后续管理,确保可以持续发挥建设成效。

5.硬件与软件相结合 在搞好实验室建设和仪器设备配置的同时,重视信息化与制度化建设和人才队伍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