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林无公害肉牛高效饲养技术
2923600000016

第16章 无公害饲料(3)

(3)压裂草茎干燥法

此法适合于豆科牧草、茎秆较粗的禾本科草和杂草类干草调制。方法是用牧草压扁机将牧草茎秆压裂,破坏茎的角质层膜、表皮及维管束,使其充分暴露在空气中,加快茎内的水分散失,可使茎秆的干燥速度和叶片基本一致。在空气条件良好的情况下,一般可缩短干燥时间1/2~1/3。

(4)发酵干燥法

发酵干燥法是介于调制青干草与青贮料之间的一种特殊干燥法。在山区、林区等多雨地区,遇多雨天气且无草架利用,无法进行正常干燥时可采用此法。方法是将刈割后的饲草通过翻晒,使其水分降至约45%,然后分层夯实压紧堆积。若条件允许可分层撒上为青草重量0.5%~1%的食盐,以防止发酵过度。表层用塑料薄膜或土覆盖,使饲草本身细胞的呼吸热和细菌、霉菌活动产生的发酵热在饲草堆中迅速积蓄,待草堆温度上升到70~80摄氏度时,打开草堆,随着发酵所产热量的蒸散,可在短时间内风干。如遇阴雨天无法晾晒,可堆放30~60天,晴天打开草堆,使水分蒸发。此法调制的干草呈棕褐色,养分损失达50%以上。是天气恶劣条件下不得已采用的办法。

2.人工干燥法

人工干燥法是在饲草刚刈割后,就利用各种干燥设备,通过人工热源加温,将其在短时间内迅速干燥,使水分达到贮存要求。自然条件下晒制的干草,营养物质损失很大,其中干物质损失占鲜草的20%~25%,热能损失约占40%,蛋白质损失约占33%。

而采用人工快速干燥法,可将营养物质的损失降低至最低限度,一般仅占鲜草总量的5%~10%。温度越高,干燥时间越短,效果越好。一般在150摄氏度的条件下,干燥时间需20~40分钟;当温度在500摄氏度以上时,仅需6~10秒钟。与自然干燥法相比,人工高温干燥不受气候影响,干燥时间短,所调制的干草营养物质损失小,但设备要求高,投资大,干燥过程耗资多,成本高,应谨慎使用。

(1)低温调制法

将青刈牧草放置在40~50摄氏度的小室内停留数小时,使青草干燥,或采用15摄氏度的热空气干燥青草20~40分钟,即可调制成青干草。

(2)高温调制法

采用500~1000摄氏度的热空气将青草烘烤6~10秒钟,即可干燥完毕,调制成青干草。

(二)秸秆加工处理方法

作物秸秆是由茎秆和经过脱粒后剩下的叶子所组成的作物,主要有小麦秸、玉米秸、稻草、谷草和豆秸等。作物秸秆在农区产量巨大,是农区养牛的主要粗饲料来源,粗纤维、木质素含量高,无氮浸出物、粗蛋白含量低,矿物质含量不均衡,适口性较差,因此不适于直接饲喂,而应先进行加工处理,以提高消化率和利用率。

1.物理处理

物理处理就是把秸秆铡短或粉碎,增加瘤胃微生物对秸秆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进食量和通过瘤胃的速度。物理加工对玉米秸和玉米芯很有效,与不加工的玉米秸相比,铡短粉碎后的玉米秸可以采食量提高25%,饲料利用率提高35%,提高日增重。但这种方法并不适用于所有的粗饲料。有的不但不能改善饲料的消化率,甚至可能降低消化率。

(1)切短

切短的目的是为了便于咀嚼,减少浪费,同时可与其他饲料配合,提高适口性,增加采食量。但不宜切得过短,否则会咀嚼不全,引起牛停止反刍。以青绿饲料、青干草、秸秆等粗饲料为例,一般以用打草机将其切短至3~4厘米饲喂为佳。

(2)切碎

对于胡萝卜、大头菜、甘薯、南瓜等块根、块茎等多汁饲料,应先清洗干净,然后用切碎机切成碎块后饲喂。

(3)粉碎

玉米、大麦、燕麦、豆类等谷粒饲料不能直接喂牛,否则会咀嚼不完全,进入胃肠不易消化而随粪整粒排出,所以应将其粉碎或压扁后再进行饲喂。

2.化学处理

近一个世纪以来,用化学处理方法提高秸秆饲料的营养价值已经取得较大进展,并且有些方法已在生产中应用。主要是通过改变秸秆中木质素、纤维素的膨胀力与渗透性,增加酶与被分解底物的接触面积。另外,可以打开纤维素、半纤维素与木质素之间对碱不稳定的酯键,使底物更容易被酶分解。目前,生产中主要用氢氧化钠、氨、石灰、尿素等碱性化合物处理秸秆,以提高反刍动物对秸秆的进食量和消化率。

(1)碱化处理

氢氧化钠碱化处理。氢氧化钠处理分湿法处理和干法处理两种。湿法处理是将秸秆用浓度为1.5%氢氧化钠溶液浸泡24小时左右,经冲洗淋干后再饲喂家畜,秸秆消化率可由40%提高到70%。该法耗碱量和用水量大,在冲淋过程中干物质要损失20%~25%,现已不再应用。干法处理指氢氧化钠溶液喷洒法,随喷、随拌,堆置几天后,不用水洗而直接饲喂家畜,是目前常用的方法。在正常气温与气压条件下,每100千克秸秆用3~6千克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溶液浓度30%左右效果最好),超过8~10千克,效果无改善。用4%氢氧化钠处理秸秆,采食量提高48%,干物质消化率可提高16%。少量余碱不会危害家畜健康,但会增加饮水量和排尿量。

氢氧化钠处理工艺:先将秸秆铡成碎段,长短约3厘米,计量后喷氢氧化钠溶液,搅拌后堆垛。通常要求垛的高度在3米以上,每垛秸秆重量为3~6吨,这样可使氢氧化钠和秸秆发生化学反应所释放出来的热量积聚在一起,使秸秆发热,达到较好的效果。同时,可使在处理过程中加入的水分加速蒸发。秸秆堆垛发热温度可达80~90摄氏度。

若是大规模处理,用手工喷洒氢氧化钠、搅拌和堆垛的劳动强度大,劳动条件差,且不容易搅拌,因此应采用机械化加工。

于氢氧化钙(石灰)碱化处理。先将准备处理的秸秆切成2~3厘米的小段或粉碎,称重后装入缸内或水泥池中,装至8成满;取优质生石灰称重,配成浓度为1%的生石灰水溶液,即按照1千克生石灰加100千克清水的比例,充分搅拌均匀去渣;按处理32千克秸秆的比例,倒入装好原料的容器内,搅拌均匀,使原料充分湿润,再将石块压在原料上,然后再加入石灰水,使其全部淹没,经24小时,使原料充分浸泡后,沥去石灰水残存液,就可以直接饲喂。石灰水处理秸秆(麦秸、稻草)法简便易行,成本低廉,可显著提高秸秆的营养价值。据试验证明,麦秸经1%的生石灰水处理后,有机物质的消化率提高20.4%,粗纤维的消化率提高18.9%,还可以提高食草量,增加钙质。但是,作物秸秆用石灰处理后,将对饲料中原有的粗蛋白和维生素造成严重破坏。此种方法还适合于含蛋白质和维生素多的豆类作物秸秆,藤蔓类等不宜碱化处理。

(2)氨化处理

秸秆的氨化处理,是将氨化剂按一定的比例掺到秸秆中,在密封的条件下,使氨与秸秆中的有机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从而达到提高秸秆的营养价值,改善适口性和消化率。氨化处理时间的长短和气温的高低有关。夏季处理1周后可饲喂;冬季5摄氏度以下需8周的时间。氨化处理可提高秸秆中的蛋白质含量,粗蛋白质增加5%~6%,采食量和有机物质的消化率提高10%~15%。缺点是对氨的利用率较低,仅为50%左右,其余的氨在打开氨化设施后进入空气中,将造成一定污染,对家畜和人体的健康有一定危害。

堆垛氨化法。选择背风向阳、地势高燥的场地,先用塑料布铺底,然后将打捆或铡碎的秸秆码在地上,并计量秸秆的重量,如果秸秆的含水量低于氨处理(20%左右)要求,可边码边喷水,堆垛完成后,在垛上面再盖上一层塑料膜,将秸秆密封在塑料膜中,然后在堆垛中插入一根带孔的管,并通入所需量的氨水或氨,然后封闭通氨孔,使秸秆在密封状态下氮化,直至完成氨化过程。饲喂前要打开塑料布,待氨气味散失后,即可取喂;若暂时不喂,可不必打开,以使余氨充分发挥作用。

氨化炉法。先将秸秆打捆,然后装入氨化炉中,关闭炉门,送入所需要的氨量,加热至95摄氏度后,启动鼓风机,使炉内的氨气循环流动。

保持炉内温度在90摄氏度左右,15小时后停止加热,使秸秆在炉内停留4小时,最后打开炉门,使炉内剩余氮气逸出,再过4小时,即可从炉中取出秸秆。

(3)尿素处理技术

尿素含氮46.6%,在适宜温度和脲酶的作用下,可分解成氨和二氧化碳,是一种安全的氨化剂。当尿素分解为氨时,就可以作为氨化剂处理秸秆和低质粗饲料。常用的方法是用5%的尿素水溶液,按照1:1比例与稻草等秸秆拌匀,然后将拌匀的秸秆填入青贮窖或塑料袋中,密封。经7~20天,可以取得很好效果。尿素氨化秸秆的湿度一般要求为50%~60%,尿素的推荐用量为秸秆干物质重量的5%~6%。

尿素氨化秸秆的效果,关键在于尿素能否完全作用于被分解为氨和其分解的速度。温度越高,尿素分解为氨的速度越快,所以宜在温暖的地区或季节采用。通常要使尿素分解加快,可在氨化过程中加入一些脲酶丰富的东西,如豆饼粉等。玉米秸的脲酶含量比其他秸秆高,可以不补充脲酶。

(4)尿液处理技术

尿液的含氨量存在很大的差别,通常每升含氨2~20克。低蛋白日粮(粗蛋白8%)的家畜尿液中含氨量为5.3克/升,高蛋白日粮(粗蛋白15.5%)的家畜尿液中含氨量为14.3克/升,其中氨态氮占76%~82%,尿素氮仅占1.8%~1.9%,尿液中还含有尿酶。用尿液处理稻草,尿液与稻草的比例为1:1,氨化时间约20天,处理后能增加家畜对氨化秸秆干物质的采食量,并可较大幅度地提高消化率。

(5)秸秆微贮处理技术

秸秆微贮处理技术也叫生物处理法,是利用微生物对贮藏中的饲料进行发酵,因而简称微贮饲料。

微贮的原理。在饲料微贮的过程中,将微生物高效活性菌种加入农作物秸秆中,然后放入密封的容器中贮藏。在适宜的厌氧环境下,粗纤维被发酵菌大量地分解,转化为糖类,糖类又经有机酸发酵,转化为乳酸、醋酸和丙酸,微贮可将饲料pH值降至4.5~5.0,使饲料的生物化学作用的速度加快,抑制丁酸菌、腐败菌等有害菌的繁殖。

于优点。

a.成本低。微贮饲料与氨化饲料相比,成本仅为尿素氨化饲料的20%左右。

b.提高消化率和营养价值。微贮饲料的粗纤维少,有机酸含量丰富,适口性好,易于咀嚼。同时还可利用牛瘤胃对有机酸的作用,加上所含的酶与菌种的作用,激活牛瘤胃微生物区系,不仅能够提高秸秆消化利用率,而且可以提高精料的消化利用率。

c.改善粗饲料适口性。秸秆中粗纤维含量高,而且粗纤维中木质素的含量尤其高,假如长期给肉牛饲喂未经处理的秸秆,会使其食欲减退、采食量减少,影响消化,导致能量和蛋白质缺乏,直接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微贮处理可使秸秆由硬变软,再加上高效活性菌种的作用,能使秸秆成为肉牛喜食的酸香型饲料,刺激家畜的食欲,从而提高采食量。采食速度一般可提高43%,采食量增加20%,并且无毒无害,安全可靠,可长期饲喂。

d.制作季节长。室外温度10~40摄氏度均可处理发酵,南方全年均可制作,北方则可在春、夏、秋三季制作。

微贮饲料的含水量通常为60%~65%,最少不能低于55%。当含水量过少时,秸秆不易被踩实。饲料中残留空气过多,无法保证厌氧发酵的条件,使产酸菌发酵不够,而有害菌种大量繁殖,容易霉烂;而含水量过多时,则会造成秸秆中糖和胶状物浓度变稀,达不到产酸菌所要求的浓度,导致产酸菌无法正常生长,以致饲料中有害菌迅速生长,造成饲料腐烂变质。

(三)青贮饲料

青贮饲料是将新鲜的原料作物切碎,然后装入青贮窖或塔内,隔绝空气,经过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制成一种具有特殊的酸甜芳香味、质地柔软、适口性好、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饲料,它适用于大部分植物,能够基本保持青绿饲料原有的一些营养特点。青贮的质量取决于3个因素:微生物的活动、所用青饲料的化学成分、青贮窖内空气是否被全部压出。

1.青贮原理

青贮的基本原理是:在密闭厌氧的条件下,青绿饲料中的糖类被植物体上附着的乳酸菌。分解为乳酸,并产生二氧化碳。乳酸使饲料呈弱酸性(pH值3.5~4.2),可以有效地抑制和杀死各种杂菌。同时,窖内的空气被二氧化碳进一步排除。最后,当乳酸达到一定量时乳酸菌自身也受到抑制,形成无菌无氧的环境,发酵终止,从而长期地保存青绿饲料。青贮原料中的含糖量至少应是鲜重的1%~1.5%,过少会降低乳酸菌的增殖速度,所产乳酸不足以抑制其他杂菌的生长。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高的原料,如禾本科牧草与秸秆、向日葵茎叶、块根类饲料,可单一青贮。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较少的原料,如含蛋白质较多的豆科植物与马铃薯茎叶等,由于单一青贮较难成功,所以应掺入10%以上含糖多的青绿饲料一起青贮,或将其刈割后通过凋萎将含水量降到45%~55%时,调制半干青贮。

2.优缺点

青贮饲料的优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可以提高作物的利用量。整株植物都可以用作青贮,比单纯收获籽实的饲喂价值高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