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绝境求生存:如何在逆境中发现机会
2926600000025

第25章 背水一战——置之死地而后生(1)

处于绝境之地,容不得人去三思而行,“生死时速”,拿出勇气和魄力,也许困难和机遇一同来临,兵法云:置之死地而后生。迫不得已之时,压大注,也许前面闪耀处,正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1、韩信背水一战,置之死地而后生

巍巍太行山,屹立在河北平原西侧。险要的娘子关扼守着由山西高原中部通向河北平原的门户。娘子关东部的井陉口,又是东出的咽喉。井陉周围,地势高峻,中间低洼,其形似井,故名。井陉是太行山八陉之一。一条发源于太行山中的叫绵蔓水的河流从井陉口旁边流过,掀起白色的浪花,向前方流去。

正是深秋时节,霜叶遍野,丛山如染。汉将韩信与张耳率兵3万,在太行山的崇山峻岭中向井陉挺进。这是公元前205年10月,韩信进击代国,重创代军,攻克太原后的一次重大军事行动,其矛头直指位于河北平原的赵国。

赵国王歇和赵将陈余得知汉将正向井陉口杀来,连忙集结20万大军于井陉,准备堵击汉军。赵军占据有利地形,背依抱犊寨山,面对绵蔓水,扎下营寨,构筑堡垒,以逸待劳,准备与汉军决战。

这时,谋士李左车对赵将陈余进言说:“韩信横渡黄河,俘虏魏王豹,活捉夏说,现在又企图灭亡赵国。韩信乘胜远征,锐不可挡。但是我听说千里运送军粮,军队就难免挨饿。井陉口道路狭窄,战车不能并行,骑兵不能成列,汉军一定有粮车跟随在队伍后面。请允许我带精兵3万人,从小道截击汉军的运粮车辆,你利用深沟高驿坚守不战。汉军前进没有作战的机会,后退没有回去的道路,加上军粮断绝,不出10天,就可以拿到韩信、张耳的头颅了。”

“讲信义的军队不用诈谋奇计。”儒家书生出身的陈余不但迂腐,而且十分自负,“韩信号称数万人,其实不过几千人。他们远道而来,已经是疲惫不堪了。面对这样的敌人都不准备迎战,如果遇上强大的敌人,又该怎么办呢?我们不能让其他诸侯说我胆怯,从此轻易地来侵犯赵国。”于是,陈余拒绝了李左军的正确建议,决定迎击汉军。

韩信侦知赵军20万大军已严阵以待,率军行至距井陉口30里的地方扎下营寨。韩信自知自己兵力单薄,又经过长途跋涉,兵困马乏,不用奇计,是难破赵军的。于是,韩信率少数随从,到赵军阵地前沿去察看地形。韩信登上一处高地,举目远望,只见绵蔓水对岸赵营连成一片,旗帜飘扬,营寨坚固。赵军大营的翼后是抱犊山,高大险要。赵军依山面水布阵,占尽地利,防守几乎无隙可击。“按着常规,是无论如何突不破赵军由20万大军组成的防线的,必须打破常规,以奇致胜。”韩信这样想着,目光反复地扫视着前面的绵蔓水,心头豁然一亮:“列背水阵。将士们将被置之死地作殊死的战斗。同时偷袭敌军大营,扰乱敌军指挥,动摇敌人军心,乘赵军混乱之机歼灭赵军。”

主意已定,韩信立即调兵遣将。韩信令灌婴挑选2000名精锐骑兵,每人手持一面汉军的红色旗帜,当夜从小路迂回到赵军大营侧翼的抱犊寨山,隐蔽起来,等待次日赵军离营追击汉军的时候,冲入赵军营寨,把汉军的红色旗帜树立起来。韩信又派1万人前出隘路渡过绵蔓水,在河东岸列背水阵,诱敌来袭。

部署完毕,已是拂晓时分。

“主帅,是否下命令埋灶做饭?”副将张耳问。

“等歼灭了赵军,我们再吃早饭吧。”韩信回答。

“主帅,你坐阵营寨,我率军去进攻。”张耳说着就要披挂上马。

“赵军已占有有利地形,如果见不到我的帅旗,是不肯出战的,唯恐我军主力撤退,我要亲率大军挑战诱敌。”韩信说。

于是,韩信下令树立起帅旗,擂动战鼓,向井陉口急进。汉军将士听说赵军人多势众,无不忧心忡忡,只有韩信十分自信,骑在战马上,显得轻松自如。

汉军的鼓声在山间回荡。韩信的帅旗在霞光中格外显眼。赵王歇和赵将陈余见此情景,便认为歼灭汉军主力的时机就在眼前。于是,迅速地列阵相迎。

两阵相对。陈余拍马向前,指着韩信大叫:“我20万大军在此恭候多时,韩信快来受死!”不等韩信答话,张耳便双腿一夹,战马向前冲去。两将相接,刀枪并举,大战30回合不分胜负。这时,张耳越战越勇,险些一枪将陈余刺下马来,忽想起韩信叮嘱的诱敌任务,便虚晃一枪,调转马头,佯败而走。韩信和张耳率军边战边退,一直退到绵蔓水东岸汉军事先置好的背水阵中。

陈余自恃人多势众,挥军掩杀过来。追到绵蔓水边,见韩信背水列阵,犯了兵家大忌,心中暗喜:“韩信啊,韩信!你死到临头了。传说韩信能征善战,其实不过如此。难道就不知道背水列阵是自陷死地吗?”于是,命军士拼命擂鼓,赵军象潮水一样向汉军的阵地冲击。

汉军在撤退途中,故意抛弃旗鼓和随身带的物品,一付兵败如山倒的样子。赵军全军出动,一路上不断争抢汉军丢弃的物品,一直追击到河边。汉军退到河边,见前无退路,后有追兵,不得不反转身来,作殊死地战斗,一时间,竟对抗住赵军的冲击。

赵军倾巢而出,去追击汉军。这时,埋伏在抱犊寨山上的汉军2000名骑兵,猝不及防地驰下山来,冲进赵军空营,迅速将赵军的旗帜全部拔去,换上汉军的红色旗帜。赵军营寨上的汉军红旗沐着朝阳,迎风招展。

双方正在激战之际,赵军将士发现自己营寨内尽是汉军旗帜,以为汉军已经攻破赵军的大营,顿时人心慌乱,溃不成军。韩信见赵军阵势动摇,立即指挥汉军,大杀回马枪,与劫营汉军夹击赵军。赵军20万人马失去组织,失去精神支柱,被汉军冲得七零八落。赵王歇和赵将陈余收拾残兵败将向邯郸退却。

这时,韩信整顿兵马,追击仓惶逃跑的赵军。在削北(今河北省高邑县)追上,斩杀了陈余,活捉了赵王歇,从而平定了赵国。

战后,大家都向韩信贺功。

有人问道:“兵法上说,右边背着山陵,则左边对着川泽,要背山临水。而今天将军背水为阵,竟然打了胜仗,这是什么战术呢?”

韩信说:“兵法上不是也说‘将士卒置之死地才能绝处逢生’吗?况且我韩信指挥的军队,并不是我平素训练很有素养的将士,这就是所谓的驱逐一群老百姓去打仗。这种情况下,只能将他们置之死地,让他们各自为战、奋力求生,如果把他们安置在易于求生之处,他们就可能都逃跑了,我还怎么用他们来打仗呢?”

有时候,事件的发展趋向似乎相同,但是,具体的情势却有很大的区别。这并不是说,事情的本身有什么大的差别,而是因为时势已发生了变化。

事物的好与坏、利与弊绝不是脱离它周围的时势环境的,时势的变化甚至可能改变一件事物的性质。我们对一件事物的考察,不能只着眼于它的本身,而要从大处从全局俯瞰,看它到底处于一种什么样的情势之下,再做决定。

许多的传统经验主要是就一般情况而总结的,由于用的时候较多,往往使一些人认定为绝对经验,而在任何时候都不加思索地运用。殊不知,时移势易,用之无效了。

韩信攻赵,背水为阵,虽不合兵法,却因活用“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道理,而能大破赵军。所以处事时须因时机而随时变通,不可千篇一律,拘泥不变。以免作了“刻舟求剑”之人,让世人笑话。

2、项羽破釜沉舟,绝处得以重生

公元前208年12月,赵军驻守在巨鹿(河北平乡县西南)一方面加强防守,一方面向楚、燕、齐等国求援。秦军仗着兵多粮足,想很快攻破赵国,攻城的部队打得十分猛烈,而城中的赵军由于兵少粮尽,形势非常危急。赵国大将陈馀率领几万人马驻守在城北。相国张耳的儿子张傲率领一万多人,和先后来救援的齐军、燕军都在陈馀的附近扎下了营寨,修起防御工事。但是,他们惧怕强大的秦军,都互相观望,谁也不敢出去应战。有一次,陈馀硬逼张耳交锋,张耳派出五千人去打秦军,结果全部被秦军消灭。这样,各国的将领更惧怕秦军了,都等待救援的楚军到来。

项羽在山东的曹县杀了宋义之后,威振楚国,名闻诸侯。加上怀王任命他做上将军,又收编了英布和蒲将军的部队,更是雄心勃勃,踌躇满志。决心尽快救赵伐秦,干出一番事业来。他派英布和蒲将军带精兵二万做先锋,迅速渡漳水,让他们先切断秦军运粮的通道,把章邯和王离的军队隔开,以便各个击破。英布和蒲将军得令出发。但一渡过漳水,便遇上阻击的秦军。原来章邯听到楚军渡河,就派两员大将带领几万士兵前去阻拦。一个叫司马欣,一个叫董翳。这两员大将哪里是英布和蒲将军的对手,一交锋就大败而退。

项羽派这两员猛将只是作一次试探性的进攻,他是想摸清秦军的实力后,再作全面性的攻击。同时,也想先以小的胜利鼓起自己部队的士气。

使秦军本已低落的士气更加振作不起来。另外,派小股部队先过河,在渡河时受到敌军进攻的可能性要小得多,而一旦这一支小部队渡过河去并站稳了脚跟,大部队再过河也就不成问题了。

章邯并没有对这一场战斗的失利重视起来。他应该马上派重兵守住渡口,不让项羽的大部队过河,然后以优势兵力围歼英布与蒲将军的两万人马。先声夺人,可以给楚军一个下马威,又使楚军渡河发生困难,也可以让诸侯部队的心理压力更大,使他们无人敢与项羽一起对秦军发动进攻。

但是章邯并没有这么做。

章邯正在想尽一切方法引诱诸侯的部队与他作战,他怎么会不放项羽的人马过河来呢?

自从章邯围困巨鹿以来,诸侯的救赵部队虽然很多,但是包括驻扎在巨鹿城北的陈馀的部队,没有一支人马敢于向章邯的部队发起进攻的。章邯早就有心进攻诸侯的部队,但是他也知道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结果,那就是他一旦对诸侯的部队发起进攻,他们立即会溃逃。

章邯并不希望出现这样的后果。这些部队虽然名义上是救赵,但是对他对赵国的进攻也没有任何影响,为什么不让他们呆在这里呢?他们如果不在这里干呆着,而是去别的地方进攻秦国的什么要地,岂不是更麻烦的事。能吸引这么多人马在这里发挥不出一点作用,这可是章邯求之不得的事情。

章邯看着那么多的诸侯王的部队,他更大的希望却是消灭其中的一部分。但他们不主动进攻,章邯也就不能主动进攻他们:这种心理是微妙的,只有章邯知道其中的秘密,其他人都是陪着章邯消遣的人。现在项羽的部队发动进攻,章邯感到很高兴,他终于可以吃掉一部分了,他不愿意打草惊蛇,以至项羽带他的主力部队不肯与章邯的部队作战,也像其他诸侯的部队一样,在附近驻扎下来。

项羽与他的大部队顺利地渡过河来。

项羽在河岸边发出一道命令:每个士兵准备好3天的干粮,砸毁军中所有的做饭用具——釜,把帐篷烧掉,把渡河用的船一律凿沉,这就是在中国历史上十分有名的“破釜沉舟”。

项羽心中比谁都清楚,项梁的死,在楚军将士的心理上蒙上了一层阴影,他们对秦军也有一定的惧怕心理,只不过不像其他诸侯的士兵那样严重而已。这种心理如果不消除,指望着他们对付比自己实力强大的秦军是不可能的事。

可是这种心理又不是短时间内能用教育工作克服的。于是项羽作出了一种不胜必死的姿态来。他是要用死亡威胁每一个士兵,以便他们可以拿出所有的勇气来战胜他们所面临的死亡。

当人经受到死亡威胁的时候,他可以迸发出连他自己也不敢相信的潜力。

人身上的潜力是十分巨大的,关键在于如何把它全部激发出来。

望着焚烧帐篷发出的袅袅青烟,看着河里慢慢沉下去的船只,楚军将士们都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心情。他们到底是去战斗,还是去送死,还是自杀呢?

项羽得知英布和蒲将军已占领了漳河对岸,就率全军渡过漳水,把营帐扎在河边。围攻巨鹿的秦将王离,听说章邯派出阻拦楚军的司马欣和董翳被打得大败而逃。便留下大将苏角、涉间继续围住巨鹿。自己带领一支兵马前来迎击。他一见楚军把军营扎在河边,忍不住哈哈大笑,说:“项羽算个什么上将军,连一般的兵法都不懂。河边扎营哪来退路?打了败仗都退到水里去喂王八吧!”王离自命不凡,根本不知道楚军这样扎营的决心,因为楚军只想如何进军,做好了即使战死也不后退的打算,何必去想退路?王离拍马出战,项羽根本不把王离放在眼里,不打算亲自出战,问左右说:“哪员出阵?”英布应声而出。项羽点头同意,英布飞骑而上。只一个回合,王离便拨马而逃。只见项羽一挥手,楚军以排山倒海之势压了过去。秦兵死伤无数。王离只带少数人马向章邯那里逃去。项羽一看追不上王离,便鸣金收兵。第二天,项羽突然传下令来,让全军迅速凿沉所有渡船,砸碎锅灶,烧掉营帐,每人只带三天的干粮,准备轻装进军。众将不解其意,项羽说:“这次救赵伐秦,非同一般作战。我要让每个人抱定必死的决心,绝不留丝毫后退的打算,非如此不能取胜!”众将领由此看出了项羽的决心和勇气,都深受鼓舞。士兵们也受到感染,决心死战,不获全胜,绝不生还。

章邯先是听到司马欣和董翳战败的消息,接着又是王离大败归来,继之又听说楚军破釜沉舟,要和秦军决一死战。心想项羽这次来势凶猛,必须谨慎对待。他召集将领们说:“项羽十分厉害,我们两次阻击都未成功,千万不可小看这次战斗。我已经考虑好了,我们把所有的人马分作九路,按一定的布局列好阵势,各阵力战,相互接应,我亲自先去和项羽对敌。”

章邯看各路人马已经入阵,便亲自出阵挑战。但楚军越战越勇,所向无敌。战场上杀声震天,山崩地裂。秦军布好的几路兵马,不长时间已有三路溃不成军。常言道,兵败如山倒,秦军败退时自相践踏,死伤大半,各路将领无心恋战,只顾逃命。秦将王离被生擒活捉。

楚军锐不可挡,三天里连续打了九仗。仗仗获胜,直杀得天昏地暗,血流成河,秦军死伤遍野,其余大部分四散逃命。将领有的被杀,有的逃走,只在乱尸中寻见了大将苏角的尸体。大将涉间一看秦军如此溃散,九路兵马都被打得落花流水一般,也料定难以活命,就在营中放了一把火,自己也活活烧死在里面。这次战斗,楚军击溃了秦军主力,士兵死伤大半,解救了赵国,取得了臣鹿之战的伟大胜利。

秦将苏角战死,王离被俘,看到战局无望,秦将涉间自焚而死。

也许这是秦同在灭亡以前所进行的最悲壮的一场战斗。当章邯率领着残部从战场上退下去的时候,也就宣告了秦帝国从此也就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退了下去。涉间的历史我们虽然无法了解到,但显然,他是一个明智的人,他从自己部队的后退中看到了大秦帝国在地平线上消失,他既不愿意承认战争的失败,更不愿意看到帝国的灭亡,当一切都不可避免地出现的时候,他宁可不让自己再见到下一次的日出。

秦军自出关作战以来,第一次失败得如此之惨,也第一次失败得莫名其妙。——仅仅是败于楚军的进攻之下,其他十几路敌人还都没有参战。

秦军士兵第一次产生了对战争的惧怕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