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这样说就对了
292700000002

第2章 永远像个自信的成功者(1)

了解胆怯的普通状况

再成功的人,面对众人发言,都会有几分恐惧。在很多的成人演讲训练班里,80%~90%的学员在上课之初会感到上台的演讲恐惧。许多职业演讲者都向自己的培训教师坦白过,他们从来没有完全消除对登台的紧张情绪。在他们发言之前,总是会害怕,而且这种害怕在当众发言的开始阶段一直持续着。

俗话说:“树要皮,人要脸。”所谓“要脸”,就是特别关注自我形象在别人心目中是个什么样子。每个人都有一种理想的自我形象,总是希望别人都以赞许的目光看待自己;每个人都有一种社会的自我形象,总是希望在群众中和社交中大家都能喜欢自己;每个人都有一种性别上、年龄上、职业上、家庭上,以及经济上的自我形象,总是希望自己在各个方面都能融入社会,对经验很少的年轻人来说,更是十分自然而强烈的。年轻人总有一些从未体验过的欲望和不便公之于众的弱点和心愿。于是,自信与自卑、开朗与烦恼、大胆与怯懦、立志和消沉等互相矛盾的心理在他们身上往往混合存在,交替出现,因而他们也就特别关心自我形象在别人心目中会是什么样子,对周围的一切也就特别敏感。

由于害怕丢面子,被人议论,所以胆怯、腼腆、惊慌和恐惧便涌上心头。

这种胆怯心理,不是少数人的问题,而是大多数人程度不同地存在,其比例数字还相当高:在青少年中大约占80%以上,而在已经工作多年有一定阅历的人当中大约也占50%以上。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社会性的、普遍性的难题。

毫不夸张地说,人人都可能在说话前后或说话过程中出现紧张、恐惧心理。性格内向、沉默寡言者如此;天性活泼、思维活跃者如此;即便演说专家、能言善辩者也不例外。

每当我们打开电视机时,主持人们的潇洒大方、表达自如常常让我们佩服与羡慕不已;每当我们拧开收音机时,一些口若悬河、音色优美的播音员也往往使我们倾倒。其实,他们也并非我们所想象的那样——说话时无忧无虑,应付自如。他们也一样常常怯场。据闻,日本某演员临近自己拍片的时候就想上厕所,甚至一去就是5分钟。美国某播音员,起初每临播音,都要先去洗一次澡,不这样,播音时就不能镇定自若。如果碰到外出进行现场直播,他便不得不提前到达目的地,并在直播现场寻找浴室。

纵览古今中外,很多政治家、演说家最初都有过怯场的经历。就拿丘吉尔来说,他当年在演讲台上窘迫不已,恐惧得甚至连一句话都说不出来,直到被轰下台去。但他并未就此消沉下去,而是勇敢地面对现实,勤讲多练,绝不放过每一次的讲话机会,演讲水平日益提高。后来他的就职演讲被誉为最精彩的首相就职演讲之一。

又如美国著名的总统林肯,在最初走上演讲台时,尽管经过周密细致的思索,做了充分的准备,但仍然遭到了失败。极度的恐惧让他语无伦次,别人不知他在说什么。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文明的日益演变,人类的语言也渐趋复杂化、技巧化。同时,由于有些人天生性格内向、性情孤僻,这样便有人产生了对说话的胆怯心理。

然而,往往每一个说话胆怯的人都会误以为自己是个例,他们总是会想:“为什么自己会这样呢?要是能像别人一样谈吐流畅该多好啊!”其实,人人都有可能出现说话胆怯的情况,怯场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

日本有位专家认为,人类用以视觉为首的五官来感知外界的动态,随即采取相应的行动。所谓“怯场”一事,乃人体器官正常动作的一种先兆,这种动作是当见到大庭广众,或见到意想不到的陌生面孔等之后,五官感受到了,并对之做出反应,明显症状是脸红、心扑通扑通地跳、语无伦次、词不达意,等等。如果此刻说话者想到:“怯场啦!怎么办呀!”他就会因慌张而说不出话来。但是,如果他当时想到的是:“换了任何一个人遇此情景,都有可能怯场!”那他心里就会踏实多了,并随之而镇静下来,很快恢复正常。所以,正确地对待怯场非常重要。

找出胆怯的原因

内心胆怯的原因常常来自于心理障碍,这是阻碍说话达到预期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通常会表现为恐惧或忧虑。我们总是听到许多人这样诉苦:

“我的老师在每堂课上都喜欢提问。无论何时被叫到,我都会口干舌燥。如果是一对一闲谈,我能感觉好一点,但仍然紧张,我不愿说蠢话或去表达一个与众不同的见解。”

“没有比求职更糟的了。我花了6个月来找工作,真是令人痛苦。在等待会见时,我总是冒冷汗,额头布满汗珠,腋窝也湿了,衬衫贴在了后背上。还没进办公室就这副样子。”

什么使所有这些恐惧落在我们的身上?为什么要担心呢?简单来说,我们大家都想获得尊重,希望招人喜爱。可信和令人喜爱是进行说话的两个重要因素,每个人都想从这两点中获益。不管我们已有多少,永远也不会够。

具体来讲,造成这种紧张、恐惧心理的原因主要有两种:

1不想献丑

这些人的想法是,只要我不在他人面前暴露自己的短处,别人也就不会知道我的缺点。而且一旦在众人面前说话,自己的粗浅根底、拙劣看法都会暴露出来,那么从此以后,哪还有自己的立足之地?所以,不说话更稳妥。

持有这种想法的人应该想一想,一个人尽量不暴露自己的短处,那么其长处又能充分发挥吗?如果自己的长处发挥受到影响,无疑也会影响到别人对你的看法——别人有时会以较低的水平来评价你。其实,只要你认真地发挥全力,诚诚恳恳地把话说出来,不必踮高脚尖来充内行,相信必会有不错的表现。

同时,现代社会的个体人具有高度的社会化,一个人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都绝对免不了要与社会接触、与他人接触,而说话则是人与社会接触、与他人交流的最重要手段。所以,可想而知,一个不想说话的人肯定会为现代社会所不容,被现代社会所淘汰。事实证明,就连聋哑人也需要用一种特殊的语言——手语来进行交际。

2不知如何表达

不知道该如何组织说话的内容,就像被硬拉到一个陌生的世界一样,所以会感到惊惶。

有的人是因为先天原因。有些人生来性格内向,气质属于黏液质、抑郁质类型,他们说话低声细语,见到生人就脸红,甚至常怀有一种胆怯的心理,举手投足、寻路问津也思前想后。

还有一些教育不当的因素也在其中。有些家长对儿童的胆小不加引导,孩子见到生人或到了陌生的地方,便习惯性地害羞、躲避,没有自信心。儿童进入青春期后,自我意识逐渐加强,敏感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希望自己有一个“光辉形象”留在别人的心目中,为此,他们对自己的一言一行非常重视,唯恐有差错。这种心理状态导致了他们在交往中生怕被人耻笑,因此表现得不自然、心跳、腼腆。久而久之,便羞于与人接触,羞于在公开场合讲话。对此,应给予正确指导,鼓励他们大胆、真实、自然地表现自己。

对怯场心理的产生原因众说纷纭。美国演讲学家查尔斯·R·格鲁内尔提出了“自我形象受威胁”论。“自我形象受威胁”论认为:每个人都具有理性的、社会的、性别的、职业的自我形象。当人们进行演讲时,就把自我形象暴露于公众面前。由于担心自我形象会因为演讲而被毁坏,就产生了窘迫不安的怯场心理。例如,1969年,两位从事演讲学研究的教授在纽约开会,当他们向大会报告论文时,因为怯场而晕倒。“自我形象受威胁”论解释这种现象的产生是因为两位教授的职业自我形象在诸多同行面前受到了严重威胁。

恐惧或忧虑会阻碍我们说话的尝试。有时保持安静较容易,退缩在“壳”里可以掩饰自己的软弱。但是,那样意味着我们将错过无数次张口说话的机会,我们的观点将不被注意,我们的力量将得不到认可。

做下面这个诊断式测验,用“是”或“不是”回答5个问题,以找出恐惧在何处阻碍了你的说话:

(1)单独出席某个聚会你会感到手足无措吗?

(2)你愿意在公众面前表达一个与别人不同的观点吗?

(3)你在拒绝你的朋友的某种要求时感到困难吗?

(4)你是否对洽谈购买价格或合同感到不情愿?

(5)你在给别人打电话时总是避免要求什么吗?

只要我们找出恐惧心理产生的具体根源,对其进行细致的分析,对症下药,一定可以消除这个阻碍我们表达的“杀手”。

学会自我鼓励

以心理暗示进行心理放松。俗话说:“心病还得心药医。”心理的毛病用心理的方法去矫治是最直接有效的。心理卑怯现象是心理夸张性感受所致,必须让心理感受重新归位。要想让心理感受重新归位,需要采用心理暗示的方式,对对方有客观、正确的认识,同时对自己进行自我暗示,这样就能保持清醒,树立信心。如当别人说话显示出我们没有的优势时,我们可做这样的自我鼓励:这是他的优势所在,可我同样有我的优势,是他比不上的。

比如说,演讲者首先不要贬低自己的演讲题材和演讲效果,要在精神上鼓励自己去争取成功。演讲者可以用如下几句话反复暗示、刺激自己:“我的演讲题材正是听众最感兴趣的,听众一定会喜欢。”“我太熟悉这类演讲题材了,我肯定会成功。”“我准备得如此充分,没有失败的道理。”而演讲者在上台演讲前过多考虑可能导致演讲失败的因素,会相应带来负面效果。因此,如“我忘了演讲词怎么办?”“听众嘲笑我怎么办?”这种负面的自我暗示最好收起来。

关于克服当众怕羞的心理,卡耐基先生最有经验,而在他的众多经验中最基本的经验就是:“你要假设听众都欠你的钱,正要求你多宽限几天;你是神气的债主,根本不用怕他们。”

现代实验心理学表明,由自我启发、自我暗示而产生的学习、行为动机,即使这动机是佯装的,也是导致学习、工作取得良好效果的有力手段。

有一点你必须时时记住自己是被邀请来讲话的。有人相信你的能力,相信你对这一论题十分精通。提醒自己,如果在座的观众中有人比你更权威,他们早就该被邀请来做演讲了。

另外,我们应该想到恐惧是后天的反应。两岁大的孩子在靠近火炉时不知道烫,直到有人猛地把他拽回来,警告他这么做有多么危险。同样,当我们第一次看见同学站起来背诵课文,发现他突然哽住了,变得慌张脸红,以致全班发出阵阵的窃笑时,我们潜意识里感觉到了当众讲话时会害怕。既然紧张、害怕是后天学会的,那么它也是可以被克服的,或者至少是可以被控制的。

多做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多鼓励自己,消极的心理暗示坚决抛弃,这样讲话的胆量就会越来越大。

培养自信心

自信心就是自己相信自己的能力的一种意志。人们有时说不好话,并不是他缺乏说好话的能力,而是缺乏对自己能够说好话的信心。恐惧和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是自信心的天敌,是说好话的最大障碍。

有人在一开口讲话之前,潜意识里就断定自己讲不好话,自己笨嘴笨舌;他们总是不自觉地在心里说:“我讲的话没有什么意义,别人早已知道了;而且我缺点很多,别人会嘲笑我……”好像自己浑身都是缺点,一无是处。在这样的心理压力下,战胜别人的自信心早已无影无踪,留下来陪伴他的只是紧张、焦虑、害怕、恐惧、怯场,肯定难以从容镇定地发表自己的意见。

当然,建立说话的自信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在心理上逐渐加强培养。事实上,自信心来源于对自己的客观认识和自身能力的培养。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世上没有一个十全十美的人,也没有一个一无是处的人。你在这方面不行,你一定会在另一方面不错。比如瞎子没有了视力而触觉、听觉很灵,聋子没有了听力则眼睛很亮。“上帝”就是这样用代偿互补的方法使每个人都有长处可以发挥,从而求得生存发展。要勇于正视自己的不足,逃避不是办法。同时也要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时时提醒自己相信自己,强化自己的优点,认识到自己有强于他人的地方。从而客观地评判自己,正确对待自己,好好地树立自己的形象和尊严。那样你自然就可以潇洒而不畏缩地与人畅谈了。

人的自信心来自于人的内心精神状态。人的精神是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中得来的。美化自己的仪表就是对美的追求,把自己的一举一动训练得优美动人,会缩小与别人的心理距离,赢得别人的敬重。从而大大增强自信心。从仪表美中,你会发现自己的长处,你会从心里喜欢自己、欣赏自己、满足自己。带着这样的心情和别人说话,你就不会产生自卑、紧张的感觉,至少会减少羞怯和恐惧,为正常地、有条理地说话提供心理条件。

与此同时,还应养成一些富有教养的言行习惯,如说话时两眼望着对方,面带微笑,别人谈话时耐心地倾听,不搓脸捏手,不对着人咳嗽、呵气,等等,这些习惯能从外表上美化自己的形象,使别人乐于和自己谈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