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这样说就对了
292700000035

第35章 会 议(2)

辩论最终还是口舌的交锋,是语言的表演,它的成败与风采最终还是通过你来我往的讲话体现的,所以,掌握语言表达技巧对于辩论也至关重要。

1语言有严密的逻辑性

辩论就是说理,它的说服力首先体现在逻辑性上。概念准确,判断合理,推理严密,整个论证过程天衣无缝,那就会使整个辩论极具说服力,从而将对方压下去。反之,如果概念使用不当,判断模糊不清,推理混乱,将会授人以柄,被对方攻击得无招架之力。

2语音、语调、语气恰当

辩论中,要学会操控自己的语言风格,通过对语音、语调、语气的控制来达到一定的艺术效果,增加辩论的气势。在辩论中,关键就是要做到叙述恰当,讲故事娓娓动听,声情并茂,令人如身临其境;说理时一气呵成,如长河水泻、毫无阻滞。

3用肢体动作与表情辅助语言表达

在辩论中,以肢体动作与表情变化,来配合叙述或说理,将会使辩论更生动形象,更具感染力。

作为攻防结合的语言交锋,为了更好地攻击对方、保卫自己,在辩论中需要广泛地运用各种策略。

1攻击漏洞,令对方自损威力

在辩论中,由于节奏很快,辩手往往会难以避免地犯这样那样的错误。抓住对方的错误,攻击对方的漏洞,往往能令对方自乱阵脚,无法自圆其说。

2反话讽刺

将对方的观点视为一种反语,并用材料来证明其荒谬性,可以起到极强的讽刺效果,从而大大贬损对方的观点,降低对方话语的说服力,对对方极具杀伤力。

3逐一批驳,针锋相对

如果对方采用诡辩方法来为自己的谬误辩护或设置语言陷阱时,对对方的谬误要逐条批驳,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主张,不给对方以喘息的间隙。这样往往能令对方气焰消除,败下阵来。

4假附和、真批驳

对对方的观点表示部分赞同,引诱对方进一步阐述,然后话锋急转而下,转为反驳对方。这样做一方面可以缓和对方的攻击力,打消对方的警惕性;另一方面可以给自己留下充足的时间,抓住对方要害予以还击,这是缓兵之计和欲擒故纵的计策在语言上的应用。如苏格拉底关于道德问题的论辩(见《理想国·正义篇》),就是通过先赞同别人的观点,让别人更多地阐发观点,暴露更多缺点,从而迅速地反击对方。

5不断提问设置陷阱

在辩论时,针对对方的论证不断地进行提问,一方面可以让对方产生心理恐慌,削弱对方的锐气;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巧妙的设计,使对方钻入己方的陷阱中去,化被动为主动。

6抽掉对方立论的基石

对方为了展开论证,必然要举很多材料证据,但这些材料证据却往往具有多重含义。辩论时,将对方引以为证据的材料加以别样的解释,使之不具备论证对方观点的条件,将对对方的立论造成根本性的打击,是典型的釜底抽薪之计。

辩论的能力和技巧是多方面的,这里只是说出了其中的点滴皮毛。更多的能力与技巧,可以通过观摩辩论赛,通过自己日常生活中的实践去学习和总结。其实日常生活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与同事、与朋友、与家人争论一些问题,辩论是无处不在的,因而也是随处可学的。

应对发布会与答问

作为一个管理者,为了宣传自己的组织,或者为了让社会公众了解事实,以澄清误解,有时候必须通过发布会的形式,答记者问,借助传媒为自己传话。答记者问向来是令人生畏的,因为记者作为社会的喉舌,一向有无冕之王之称,他们在问话时,是无所顾忌的。但是,回答者却不能知无不答,不能性情暴躁,不能答不上话,不能显得语言表达能力差。这对回答记者提问人的讲话能力,提出了很高要求。一场答记者问,如果取得成功,一定是发言人风度、语言与智慧综合作用的结果。

记者会上难免会遇到一些敏感问题,不便正面回答。但是拒绝回答对方,往往会令对方下不了台,是对对方的不尊重,有失风度。这时候,就需要想办法引导话语,避开回答,但又保全对方的体面,这些策略有:

1模糊回答

当遇有问题不能据实回答但又不好不答时,故意用模糊语言作答,让对方得到答案,却不能获得有用信息,就是一种很好的策略。

2反守为攻,将问题转给对方

记者刁难的问话,就像一个带刺的球抛了过来。直接把球接住,会刺得自己受伤,但是如果能巧妙借用对方的力量,把球回推过去,那就将尴尬转嫁给对方了。在一次外交部记者招待会上,一位美国记者问:“为什么中国对美国向中国台湾地区出售武器那么恼火呢?美国只是想让中国台湾地区足以自卫而已。”发言人说:“如果美国加州不服从中央管辖,我们卖它武器让它足以自卫,美国人愿意吗?”以对方的荒谬逻辑反问对方,从而让对方自讨没趣,这就是借力打力的语言策略,是讲话中反守为攻的绝佳手段。

3故意曲解对方问话

有时候,故意歪曲理解对方的问话,并根据这种曲解的内容来作答,可以起到答非所问的效果,帮助自己巧妙避开敏感话题。

在一次记者会上,丘吉尔正在阐释自己的施政纲领,这时一位记者非常粗鲁地说:“狗屎、垃圾。”全场为之愕然,都想看丘吉尔如何下台。丘吉尔不慌不忙地说:“这位先生所提的问题,下面的环保政策中会有解决方案。”他巧妙地把脏话误解为问话,给自己找到了台阶下,将尴尬留给了对方。

最后,有一点必须强调的是:永远不要说“无可奉告”。对一个记者说“无可奉告”,等于是在为你自己设置障碍。你本有机会直接将信息传达给大众,但现在只能让记者作为你的“代言人”了。

例如,我们可以假定一个记者采访CEO琼斯的场景。

记者:最近有很多报道称贵公司在亚洲的工厂里有工人受虐待,而且他们一天的工资不到1美元,但是他们生产的产品在美国的零售价格达60美元。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CEO:无可奉告。

记者:贵公司是否曾经因为低于标准的工作条件而被起诉?

CEO:无可奉告。

一般人看到这样的对话都会推知这个公司肯定很心虚,自知有罪。确实,表面情况和背后事实是不同的,但是媒体有能力很轻易地将表面情况伪装成背后事实。上面的那位记者可能会在他的报道中这样写道:“CEO琼斯拒绝对公司在亚洲的工厂工人受虐传闻发表任何意见,同时当被问到有关非营利性的公共利益组织X(Nonprofit Public Interest Group X)起诉该公司的情况时,他的答案也是‘无可奉告’。但是该组织的某某人声称这是因为CEO琼斯想掩盖事实。”当这样的新闻出现在电视上时,我们可以肯定,随之播放的还会有大量外国工厂恶劣工作环境的画面,但也许这里面没有一家是为CEO琼斯的公司生产产品的。

因此,一旦你想说“无可奉告”时,一定要马上提醒自己试着再说点什么别的。

我们可以看看下面的例子。

记者:今天贵公司的CEO戴着手铐被带出办公室,请问你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

发言人:对我们所有人来说,那一刻真的是太可怕了。但是一旦我们了解了所有的实情,我确信我们的公司会回到最佳的状态,让客户满意,并且生产世界上最好的产品。

其实那位发言人完全有可能说“无可奉告”。的确,他所议的与“无可奉告”相比,一样没能清楚明白地介绍这件事的任何一方面情况。但是,他给记者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这件事并不能伤害到他的公司,实际上他的公司可能会因此而更强大。

答记者问已经是现代管理者发出信息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渠道。在记者会上,风度翩翩、应对自如,不仅使自己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也能抬升组织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所以,如果你有机会要开发布会,千万记住:发布会并不难,只要一些机智、一些技巧,还有一些基础知识,你就可以应付自如。

主持会议的常用说话术

有人认为,会议只不过是一种形式而已,主持会议很容易。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要真正主持好会议,充分调动与会者的积极性,达到预期效果,很不容易。主持会议涉及如何开场、如何联结、如何驾驭、如何控制进程、如何总结、如何适时做出决策等诸多环节,无论哪个环节处理不好,都会影响会议的效果。这就需要组织者高度重视,在实践中认真学习和掌握主持会议的技巧。

1精彩的开场白

要知道开场白给人的印象是深刻的,能起到先入为主、吸引听众的效果。精彩的开场白往往能像磁铁一样紧紧地吸引住听众,增强他们对会议的兴趣。有经验的会议主持人,大都非常注意开场的几句话,多是经过反复琢磨,认真推敲,力求一上来就给听众留下一个好的印象。

开场白要陈述的内容,包括会议的背景、主题、目的、意义、议程和开法,其语言要简明扼要,条理清晰,语调和表情都要与会议气氛协调一致。

2巧妙的连接词

会议主持者的一项重要职责就是负责搭桥连接、过渡照应、承上启下,把整个会议连缀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主持者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通过机敏的反应、良好的口才、高超的组织概括水平,有条不紊地完成各项任务。

主持者所用的连接语言,不外乎承上启下。首先对前面的发言或讲话中最精华的东西给予概括和肯定,画龙点睛,做好铺垫;然后根据后面议题的特点,渲染蓄势,呼之欲出,让听众感到贴切自然,顺理成章。当然,由于会议类型不同、语境不一,用不用这样的连接,连接话语长还是短,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不能生搬硬套。若需用连接语,既可顺带,也可反推;可以借言,也可直说;可以设疑,也可问答。总之要使其别开生面,恰到好处。

3灵活的应变术

当在讨论中,遇到无人发言或无任何反应,陷入沉默状态或出现冷场时,主持人应分清沉默的原因,分别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

如果是与会人员因为胆小害羞、缺乏经验而保持沉默,主持人应该主动鼓励他们发言,也可以进行启发或提问,并告诉他们说错了没有关系。当他们发言时,应从表情上显示对他们发言很感兴趣,同时对他们发言中合理的方面及时给予肯定,打消其害羞沉默状态,增强发言的信心和勇气。

如果是与会人员有顾虑、怕言多必失而保持沉默,主持人就应努力创造一种民主、宽松的会议气氛,打消他们的思想顾虑,鼓励他们畅所欲言,敢于发表自己与众不同的观点,敢于讲真话、讲实话。

如果是与会人员清高闭守、不肯多言而保持沉默,这一类人往往阅历较深,处事比较严谨,有自己的见解。他们一方面想表现自己,另一方面又摆出一副清高不凡的架子。对这类人,主持者应该多给他们一些鼓励和尊重,让他感觉到自己的意见很重要。比如:“老张,你对这个问题很有研究,是这方面的专家,大家都想听听你的看法。”这样,老张受到鼓励和尊重,就很难再次推脱。

如果是个别与会人员持不同政见、抱敌对情绪而保持沉默,这类人要么是对议题有不同意见不想说,要么是对主持人有意见不愿说。主持人应从团结的愿望出发,不计个人恩怨,以亲切的感情和语气使他们改变态度,可以向他们主动发问,并对他们的发言持重视态度,使他们讲出自己的真实看法。

如果是大家都不愿意第一个发言而保持沉默,主持人可以用幽默风趣的话语打开与会者的话题,也可以点名让性格外向、胆子较大或资历较深的人先带头发言,以此带动大家的发言积极性,从而打破沉默的局面。比如说:“老王,你大概早就考虑好了发言内容,大家都等着听你的高见!你带个头吧!”万事开头难,有人带了头,下面就有人跟上了。

4圆满的结束语

在会议即将结束时,主持者要对会议召开的有关情况及所取得的成果进行全面、客观的总结,对不能确定的或未解决的问题做出解释说明。对会议总结得如何,是衡量主持者水平高低的重要方面。有的主持者能把会议的有关情况总结得很精炼、很概括、很有高度,让人一听就明白。而有的则不善于总结,对会议的精华把握不准,要么再重复别人的话语,要么说些不着边际的话,既没有深度,也没有高度。会议总结要体现简明扼要、全面准确、重点突出、实事求是的特点。好的总结可以帮助与会者加深对会议精神的理解和把握,有利于会议的贯彻落实。

有效地主持好会议,是讲话水平的重要体现。我们应该在实践中注意总结,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主持会议的方法和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