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林羊病防治实用手册
2935600000015

第15章 羊的传染病(1)

§§§第一节 羔羊痢疾

羔羊痢疾是以剧烈腹泻和小肠发生溃疡为特征的一种毒血症,主要见于初生羔羊。

(一)病原

羔羊痢疾病原为B型魏氏梭菌。

(二)流行特点

本病主要危害7日龄以内的羔羊,其中又以2~5日龄羔羊发病最多,7日龄以上的患病较少。羔羊出生后,可通过吮乳、饲养员的手和羊的粪便等感染到B型魏氏梭菌,病菌进入羔羊消化道后,也可因脐带或创伤受到感染致病。此外,受到某些诱发因素的影响,病菌在小肠内不断繁殖,产生大量毒素,将导致羔羊发病,严重情况下可造成大批死亡。如果遇到草质差的年份或气候异常寒冷的月份,其发病率和病死率都比较高。羔羊痢疾的诱发因素主要有:母羊妊娠期营养状况不佳,羔羊体质较弱;气候寒冷,袭击羔羊而受冻;母羊哺乳不当,羔羊时饥时饱。

(三)临床症状

羔羊痢疾潜伏期为1~2天。在疾病初期,羔羊常表现出精神萎靡不振,垂头弓背,食欲不佳,随后即可出现腹泻。病羊排出粪便多有恶臭,有的稀薄如水,有的稠如面糊,颜色呈现出黄绿、黄白甚至灰白。疾病后期,部分病羔可发现便中带血,直到成为血便。

病羔常身体虚弱,卧地不起,治疗不及时,死亡常于1~2天内发生。个别病羔症状表现为腹胀,无腹泻或只排少量稀粪(粪便也可能带血或血便),并伴有一系列神经症状,出现四肢麻痹,卧地不起,口流白沫,呼吸急促,最终昏迷,体温下降到常温以下,可在几小时或十几小时内死亡。

(四)病理变化

羔羊尸体出现严重脱水症状,尾部附着稀粪。真胃内存在未消化的乳凝块;小肠尤其是回肠黏膜充血发红,可观察到直径1~2毫米的溃疡病灶,溃疡病灶周围环绕着一条充血、出血带;肠系膜淋巴结发生肿胀充血,有时会有出血;心包积液,心内膜可观察到出血点;肺脏可观察到充血区或淤斑。

(五)诊断

1.现场诊断 在常发羔羊痢疾地区,根据前面提到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

2.实验室诊断

(1)采集病料 生前可对病羊粪便进行采集,病羊死后可对脾脏、肝脏及小肠内容物等进行采集作为病料。

(2)染色镜检 病料通过染色检查,肠道内可观察到大量带有荚膜的革兰阳性大杆菌,在肝脏、脾脏等脏器可检测出魏氏梭菌的存在。

(3)分离培养 对于病原菌体可培养于厌气肉肝汤和鲜血琼脂中,对纯分离物进行生化试验以便进一步鉴定。

(4)检查毒素 小鼠或豚鼠接种小肠内容物滤液进行毒素检查和中和试验,以确定是否有毒素以及病菌的类型。

3.类症鉴别 沙门氏菌病、大肠杆菌病等与本病有相似之处,应注意加以区分。

(1)与沙门氏菌病的鉴别 沙门氏菌也常导致羔羊下痢,粪便中有时也夹杂着血液,剖检可观察到真胃和肠黏膜出现潮红以及明显的出血点。对心血、肝脏、脾脏和脑等脏器分离培养,可发现沙门氏菌的存在。

(2)与大肠杆菌病的鉴别 大肠杆菌导致的羔羊腹泻,通过注射魏氏梭菌免疫血清进行预防一般无效,但注射大肠杆菌免疫血清预防效果较好。羔羊濒死或刚死时可采集病料并进行细菌学检查,经分离培养发现的致病菌株可作为主要诊断±据。

(六)防治

1.预防 增强妊娠母羊的体质,做好产前抓膘,产后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生病。哺乳方法合理,防止羔羊饥一顿饱一顿,并影响其生长发育。发现的病羊应及时隔离,健康羊应及时转圈饲养。

在常发病地区可进行药物预防,在出生后12小时内,需给羔羊灌服土霉素0.15~0.2克,连服3天,每天1次。每年秋季可通过注射羊厌气菌病五联苗进行预防,可根据需要对妊娠母羊在产前2~3周再次接种。

2.治疗 土霉素0.2~0.3克或再加胃蛋白酶0.2~0.3克,加水灌服,每天服用2次;磺胺胍0.5克、碳酸氢钠0.2克、鞣酸蛋白0.2克、次硝酸铋0.2克,加水灌服,每天服用3次;先灌服30~60毫升的0.5%甲醛溶液和6%硫酸镁混合溶液,经过6~8小时再灌服10~20毫升1%高锰酸钾溶液,每天2次;如果发现肺炎并发症,可混合肌注青霉素、链霉素各20万单位,每天2次。在治疗过程中,除常规药物治疗外,可根据不同症状进行针对性治疗,如羔羊严重脱水或昏迷时,可静脉注射20~40毫升5%葡萄糖生理盐水,皮下注射阿托品。羔羊食欲不佳时可灌服10毫升人工胃液(胃蛋白酶10克,浓盐酸5毫升,水1升)或0.5毫升番木别酊,每天1次即可。对腹泻病严重的羔用,可结合中药疗法,一次灌服加减乌梅汤(去核乌梅、炙甘草、炒黄连、郁金、黄芩、猪苓各10克,焦山楂、诃子肉、神曲各12克,泽泻8克,干柿饼(切碎)1个,均研碎,加水400毫升,煎至150毫升,加红糖50克为引);或对每只羔羊灌服10毫升加味白头翁汤(白头翁10克、黄连10克、秦皮12克、生山药30克、山萸肉12克、白术15克、茯苓10克、白芍10克、甘草6克、干姜5克,将上述药水煎2次,每次煎汤300毫升,混合),每天服用2次。

§§§第二节 布氏杆菌病

布氏杆菌病是因布氏杆菌导致的人畜共患的慢性传染病。本病主要是对生殖系统造成损害,其特征为母羊引发流产和公羊引发睾丸炎。本病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既可感染家畜,也可传染给人。

(一)病原

布氏杆菌属于革兰氏阴性需氧杆菌,具有非抗酸性,无荚膜,无芽孢,无鞭毛,呈球杆状。组织涂片或渗出液中常集结成团,且在细胞内也可观察到,培养物中多单个排列。布氏杆菌属分为羊、牛、猪、鼠、绵羊及犬布氏杆菌6个种,20个生物型。在土壤、水中和皮毛上,布氏杆菌存活时间为几个月,通常消毒药能迅速将其杀死。

(二)流行特点

母羊比公羊易感性高,性成熟后易感性亦提高。主要感染途径是消化道,通过配种也可感染。如果羊群感染此病,主要表现是母羊传染性流产,开始仅为少数,以后数量逐渐增多,严重情况下半数以上都将被传染。

(三)临床症状

本病很多病例为隐性感染。本病的症状之一是引发妊娠母羊流产,但这并非必有的症状。妊娠母羊流产多发生于妊娠后的3~4个月内。有时病羊可伴有其他多处的关节病变和滑液囊炎,并可导致跛行。公羊可患有化脓性坏死性睾丸炎和附睾炎,主要症状为睾丸肿大,后期睾丸萎缩。少数病羊可能有角膜炎和支气管炎症状。

(四)病理变化

妊娠母羊流产后可观察到胎衣部分或全部呈黄色胶样浸润,其中部分有纤维蛋白和脓液覆盖,胎衣有出血点并增厚。流产胎儿主要表现出败血症病变,浆膜和黏膜可观察到出血点、出血斑,皮下和肌肉间出现浆液性浸润,脾脏和淋巴出现肿大,肝脏中有坏死灶。

(五)诊断

1.现场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资料,以及现场观察到的流产胎儿、胎衣的损害程度,胎衣滞留以及不育等方面有助于本病的初步诊断,但要确诊还需进行实验室诊断。

2.实验室诊断 针对布氏杆菌的实验室检测方法有很多种,可根据流产病料进行细菌学检查,或进行平板凝集反应试验。对于绵羊和山羊的大群检疫可应用血清平板凝集试验和变态反应进行检测,通常这种方法更简便易行。

(六)防治

1.预防 进行自繁自养是控制本病的有效方法之一。如果必须补充羊群数量或引进种羊时,需进行严格检疫,并将羊隔离饲养2个月,同时检测是否携带本病细菌,通过两次免疫学检查为阴性时,才可让外来羊群与原有羊进行接触。确定无致病菌的羊群,还应定期检疫(至少1年1次),并淘汰病羊。

2.控制措施 本病一旦发生无治疗价值,通常不予治疗。发现有羊感染本病后,通过试管凝集或平板凝集反应对羊群进行检测,及时隔离检查结果呈阳性和有可疑反应的羊,并禁止与假定健康羊进行接触。除此外,被污染的用具和场所应进行严格且彻底地消毒处理。被致病菌感染的流产胎儿、羊水、胎衣和产道分泌物应作深埋处理。凝集反应结果为阴性的羊应进行免疫接种,可注射布氏杆菌猪型2号弱毒苗或羊型5号弱毒苗。

§§§第三节 无浆体病

无浆体病也叫边虫病,是由无浆体引发的反刍动物的一种慢性和急性传染病,其临床特点是发热、贫血、黄疸和消瘦。本病分布具有世界性,在南北美洲、澳大利亚、非洲、南欧、中东、地中海各国、东南亚地区以及澳洲等地都有流行,我国也有发生。

(一)病原学

本病的病原是无浆体,对羊致病力较高的无浆体有3种,即边缘无浆体边缘亚种、边缘无浆体中央亚种和绵羊无浆体。无浆体几乎不存在细胞质,其结构为致密的、均匀的圆形结构,姬姆萨染色呈紫红色,一个红细胞中可能含有1个,也可含2~3个。边缘无浆体边缘亚种多以牛和鹿为寄主,边缘无浆体中央亚种多以牛为寄主,绵羊无浆体的侵害对象则是绵羊、山羊和鹿。三种无浆体用补体结合反应试验可观察到交叉反应,说明它们存在一些共同抗原。无浆体在人工培养基上无法生长,但可借助鸡胚及某些细胞进行增殖。

无浆体在普通消毒液中可迅速死亡,可见其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较弱,但无浆体能够耐低温和干燥环境。金霉素能够有效杀灭无浆体,但用青霉素和磺胺类则效果较差。

(二)流行病学

绵羊、山羊均可感染发病,羔羊的抵抗力相对较强。经历过感染的动物可成为病菌携带者。蜱是本病的主要传播媒介,蜱的种类约20余种,大部分是机械性传播。此外,消毒不彻底的手术、注射器、针头或牛虻、蝇和蚊类等多种吸血昆虫等,都可导致本病的机械性传播。本病发病季节多为高温季节。我国北方在7月份以后比较集中,南方于4~9月份多发。

(三)临床症状

本病潜伏期为20~30天。病羊症状主要为体温上升、身体衰弱无力、贫血和黄疸、精神萎靡、食欲下降、产奶量和繁殖性能下降等。血液检查可发现血红素、红细胞总数和血细胞压容积均减少。通过染色的血片,可观察到红细胞中有无浆体,感染20~60天后,即可对其进行辨认。

(四)病理变化

病畜体表常有蜱寄生,大部分器官的变化都因贫血导致。尸体可见明显的消瘦,内脏器官脱水、黄染;体腔内存在少量渗出液,颈部、胸下与腋下的皮下发生轻度水肿;心内外膜下和其他浆膜上可观察到大量淤斑;血液稀薄,脾肿大3~4倍,髓质变脆如果酱;淋巴结肿大,水肿;骨髓增生呈红色;肺气肿;胆囊明显胀大,充满胆汁,肝脏则发生显著黄疸;皱胃和肠道分别呈出血性和卡他性炎症变化。病羊的剖检特点为黏膜苍白、血液稀薄、黄染。

(五)诊断方法

临床诊断可±据症状表现、剖检变化和血片检查做出判断。如果发现在病畜体表寄生传播媒介,并出现发热,黄疸,贫血,尿液清亮但常常起泡沫等本病的典型症状,将有利于本病的诊断。血片用瑞氏法或姬姆萨氏法染色,某些红细胞中可发现单个或多个存在的无浆体,当观察到红细胞被病菌的侵袭率超过0.5%,即可做出阳性诊断。通过凝集试验、补体结合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琼脂扩散试验等检查方法可对带菌动物进行检查。在野外应用玻片凝集试验进行检测,几分钟内即可得出结果。在进行血清学试验时,应注意无浆体不同种类间出现的交叉反应,这可能是因为共同抗原的存在。

(六)防治措施

预防本病的关键因素是灭蜱。灭蜱方法为,通过杀虫药将吸血昆虫及其虫卵消灭;维持圈舍及周围环境的卫生,防止蜱随饲草和用具等被带入圈舍;引进动物时应进行严格检疫,从而消灭该病可能存在的传播媒介。在本病的易感地区,可免疫接种无浆体灭活苗或弱毒苗,可获得良好的预防效果。病羊应进行隔离治疗并做好必要的护理,保证足够的饮水和饲料供应。每天可通过喷药消灭吸血昆虫。治疗药物中,使用四环素、金霉素或土霉素等效果较好,而青霉素或链霉素则效果较差。

§§§第四节 痒病

痒病是绵羊中枢神经系统受到侵害所引发的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该病的主要特征是潜伏期长、麻痹、剧痒、共济失调、衰弱,病羊死亡的可能性大。该病病原属于一种蛋白侵染因子。羊群一旦遭受感染,病原体清除难度非常大。

(一)流行特点

绵羊、山羊均可发生痒病,但绵羊敏感性更高。绵羊在2~5岁的成年阶段最为易感,18个月以下的幼龄绵羊较少发生。因品种、品系、性别、年龄的差异,羊的易感性不尽相同,不同毒株的致病性也表现出差异性,其导致的神经系统病变、空泡化程度与分布都不相同。本病属于散发性流行,羊群开始受到感染时通常只是少数羊发病,传播速度缓慢,但被感染的羊很难完全根治此病。本病的传染源是病羊和带有致病菌的羊;主要传播方式是接触性传染,并被证明可通过先天性传染,公羊或母羊带有致病菌都可能传给后代。

首次发生痒病的地区,发病率较低(约10%),但死亡率却非常高,甚至可造成受感羊群的全部死亡。人在接触病羊或食用带感染因子的肉产品也可能受到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