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林羊病防治实用手册
2935600000017

第17章 羊的传染病(3)

2.中药治疗 对发病羊群可灌服中药治疗,药方为:苍术9克、大黄9克、贯仲4克、龙胆草4克、玉片3克、甘草9克、雄黄l克(另包)。以上为一只羊的用量,大群应用时,可按羊数将药量配足。使用方法为,前六种药先加水煮煎,后加雄黄,接着对每只羊按量灌服,灌后加服少量青油。

3.免疫接种 对于常发病地区,每年可肌肉注射一次”羊快疫、猝狙、肠毒血症三联苗冶或羊快疫、猝狙、肠毒血症、羔羊痢疾和黑疫五联苗冶,不分年龄大小,羊每只注射量为5毫升,免疫期一年。

§§§第八节 狂犬病

狂犬病,也被称为恐水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通常由狂犬病毒引起。病羊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高度神经调节障碍,患羊出现狂躁不安和意识紊乱,最终多因神经麻痹而死。

在公元前556年,古人就已经得知本病是由疯狗咬伤所致。1881年,巴斯德(Pasteur)在病兽脑中发现病毒,1885年则成功研制出人用疫苗。1904年,Negni在狂犬病发病动物的脑中发现了包涵体,它因此被命名为内基氏小体。目前本病的流行,在世界范围内都比较常见,但流行严重的地区一般为亚洲和南美洲。

(一)病原

狂犬病病毒属于弹状病毒科狂犬病病毒属的一员。其外形呈弹状,长约180纳米,宽75~80纳米,核衣壳呈螺旋对称,表面具有包膜,内含有单链RNA,最外层是带有若干个10纳米长的钉状糖蛋白纤突的囊膜,它可使体内产生中和抗体及血凝抑制抗体,中和抗体具有保护作用。狂犬病病毒繁殖一般仅在动物中枢神经细胞内进行,在细胞浆内可发现有多个嗜酸性包涵体,呈圆形、椭圆形、菱形,直径3~10纳米,边缘整齐,大脑海马角处可发现大量存在,此包涵体又叫做内基氏小体。根据资料显示,狂犬病病毒对鹅红细胞有凝集作用,但对其他动物和人的红细胞则不能产生凝集。

1.病毒培养 病毒可在鸡胚绒毛尿囊膜、原代鸡胚成纤维细胞、地鼠肾细胞、小鼠上皮样细胞中进行繁殖,条件适宜情况下还可形成蚀斑。

2.抗原性 狂犬病病毒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街毒,狂犬病病毒一般由自然界发病的动物中分离出来。另一种是固定毒,是街毒通过多次兔体传代使其对人和动物的毒力得以减弱的毒株。病毒囊膜上的糖蛋白即为狂犬病毒的保护抗原。经过单克隆抗体病毒中和反应,可将狂犬病毒划分为四个血清型,但交叉保护试验并无差异。

通过基因的同源性比较,狂犬病病毒可划分为7个基因型。

3.抵抗力 本病毒对外界并无较强的抵抗力。在50℃温度下15~60分钟,70℃温度下5分钟,100℃温度下2~3分钟,便可将病毒灭活。也可借助紫外线和X线照射将其灭活。此外,甲醛、升汞、乙醚、酸或碱也可实现病毒的灭活。病毒在冻干或冷冻状态下能够长期保存,在50%甘油溶液或4℃温度下存活时间可为数月到一年。

(二)流行病学

1.易感动物 野生动物和家畜具有较强的易感染,一般羊较少发病。本病的发生与动物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性有很大关系。许多野生动物均可自然发病,如狼、貂、狐、豺狼、鹿及其他动物。兔、豚鼠、小鼠及鸡等实验动物中均可发生感染,人也具有易感染性。

2.传染源 本病的主要传染源一般为带有病毒的家犬、病羊及某些带有病毒的野生动物。

3.传染途径 狂犬病病毒多在病畜的延脑、大脑皮质、海马角、小脑和脊髓中存在,大量病毒也常发现于唾液浆和唾液中,病毒可随唾液排出体外,在临床症状出现前10~15天,唾液中即有病毒排出,在临床症状消失后6~7天也能够排毒。患病动物经唾液腺排毒,并以咬伤为主要传播途径,多数病例是被带有狂犬病的动物咬伤而感染。其他感染方式为气雾溶胶感染或伤口感染。

4.传播方式 主要是个体之间的水平传播。

5.流行特点 本病多由患病的家犬及带毒的野生动物咬伤引起,通常只有一部分动物发病,本病的流行与发病并不存在年龄和性别的差异,新的流行比较明显,以散发性流行为主。

(三)致病机理

病毒存在于发病动物唾液中,并通过羊被咬伤部位进入皮下组织,病毒沿神经纤维向神经中枢不断深入,并继续散布于神经系统中。病毒既可以向心方式到达中枢神经系统,也可以离心方式由中枢神经系统向外周神经扩散。存在于唾液腺和唾液中的病毒,按离心方式进行传播。在中枢系统不断进行繁殖的病毒,一方面对细胞进行侵害,另一方面还将对血管壁造成损害。受损血管壁将导致血管四周的细胞浸润。神经细胞受到刺激,通常会导致羊的兴奋症状,当病毒波及延脑时常造成发热、多尿和糖尿,到病毒感染后期,神经细胞变性后,可导致麻痹症状不断出现。呼吸中枢神经麻痹是直接导致患羊死亡的原因之一。

(四)主要症状和病理变化

1.主要症状 羊狂犬病一般有4~6周的潜伏期,典型经过主要有前驱期、兴奋期、麻痹期。

(1)前驱期 感染后的8~48小时即为前驱期,病羊主要表现出精神抑制,常在暗处躲避,异嗜,喜食碎石、泥土、干草、羽毛及木片等异物。咬伤处会出现瘙痒,随后可能出现吞咽困难。唾液分泌量增加,有时则表现出呆立不动。

(2)兴奋期 经历1~2天的前驱期后开始进入兴奋期,病羊常表现出精神狂躁不安,盲目奔走,具有攻击性,可对动物及人进行攻击。在发病的狂暴过程中,狂暴沉郁常交替性出现。此病将导致咽喉麻痹,吞咽神经及舌下神经变性。因而患羊常表现出下颌下垂,吞咽困难,饮水困难。咽喉麻痹比较严重的情况下将不能饮水,并表现出见水即神志紧张,因此又被称为恐水病。兴奋期一般持续3~4天。

(3)麻痹期 病羊主要表现出身体消瘦,精神高度迟缓,当发生咽喉肌麻痹之后,下颌肌、舌肌、眼肌等也相机表现出不全麻痹,并导致斜视。因脊神经变性导致后躯麻痹时,患羊常卧地不起。麻痹期一般为6~8天,有时也可发展到10天,最终死于全身衰竭和呼吸麻痹。

2.病理变化 病羊尸体消瘦异常,可视黏膜颜色呈蓝紫色,血液比较浓稠,且不能凝固,体表可观察到伤口或裂伤。口舌黏膜发生糜烂,牙齿折断。胃内空虚或有异物填充,胃黏膜严重发炎,胃黏膜发生充血、出血或糜烂。肠黏膜发生急性卡他性症。组织学上本病可发现非化脓性脑炎变化,在大脑海马区、小脑和延脑的神经细胞的胞浆内可观察到嗜酸性包涵体。

(五)诊断要点

结合羊咬伤病史及狂犬病的典型症状表现,一般可以确诊。如果需要取脑部组织作实验室诊断,一般是在病羊死后进行。

1.病毒学诊断

(1)内基氏小体检查 对海马角、小脑、延脑等进行触片和组织切片染色检查,内基氏小体检查结果为为阳性,即可做出诊断。对于检查结果为阴性的,还不能立即否定不是狂犬病,还应通过生物学诊断进一步判断。

(2)动物接种试验 用肉汤或生理盐水将研碎后的脑组织制成10%乳剂,低速离心15~30分钟,提取上清液,并按1毫升溶液加入青霉素1000国际单位、链霉素l毫克的比例进行混合处理,一小时后,选择6~10只实验鼠进行脑内接种,每只小鼠注射量为0.01毫升。如果存在狂犬病病毒,注射后第9~10天一般会出现死亡,死前1~2天小鼠表现出兴奋及麻痹症状。为了缩短诊断时间,在第5~7天可杀死一只小鼠,并对内基氏小体进行检查,剩余继续观察。第9~11天如并未发现死亡,可将观察持续到第21天。

(3)荧光抗体诊断技术 这种方法具有诊断快速而准确的优点,适宜大范围推广。

2.鉴别诊断 狂犬病的鉴别诊断需与破伤风、脑炎及脑膜炎相鉴别。

(1)破伤风 通常只有较短的潜伏期,可表现出牙关紧闭、角弓反张,但并不会出现恐水症状。

(2)脑炎及脑膜炎 通常与狂犬病前驱期的症状表现相似,但前两者并无咬伤史,症状表现中的精神状态迟钝、嗜睡、昏迷及惊厥等,与狂犬病症状中的神志清醒、恐慌不安等并不一样。

(六)防治措施

1.免疫预防 对羊群应加强应有防护措施,避免野犬及狼进入并将羊咬伤。对野犬可进行扑灭处理,军犬或家犬应根据免疫计划定期注射狂犬病弱毒疫苗,减少狂犬病毒的传播几率。

2.治疗 羊被咬伤后,可先用肥皂水对伤口进行冲洗,随后应用0.1%升汞、2%~5%碘酊或3%石炭酸溶液妥善处理伤口。此外,最好在咬伤24小时之内注射狂犬病弱毒疫苗,注射方法为:皮下注射10~25毫升,隔3~5天后进行第二次注射,同时对羊的症状表现要密切关注,如发现发病征兆立即扑杀处理。也可对每只羊皮下或肌内注射抗狂犬病高免血清50毫升,根据情况需要可进行第二次注射,一般能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第九节 羊口疮

羊口疮,也叫做羊传染性脓疱病,是绵羊和山羊的一种由羊口疮病毒引起的接触性传染病。本病的主要特征为口唇、鼻、乳房等部位皮肤、黏膜形成脓疱、丘疹、溃疡以及疣状厚痂。

(一)病原

病原为羊口疮病毒,属痘病毒科,副痘病毒属。病毒粒子通常排列较为规则,形状为砖形或椭圆形的线团样。本病毒对外界环境能产生较强的抵抗力,干燥痂皮内残留的病毒在夏日阳光下照射20~60天,其传染性逐渐丧失;病毒散落于地面时能够越冬,第二年春季仍具备感染性。对羊口疮病毒消毒时,常用的消毒药为10%石灰乳、2%氢氧化钠溶液、20%热草木灰溶液。

(二)流行特点

3~6月龄的羔羊易感染此病,并具有群发性流行的特点。成年羊也常见感染,但其流行具有散发性的特点。人对本病也表现出敏感性。本病的传染源是病羊和病毒携带羊,感染途径为通过受到损伤的皮肤、黏膜感染。本病也可通过引入病羊或病毒携带羊,使用被病羊污染的圈舍或牧场而导致自然感染。基于病毒较强的抵抗力,羊群中本病的危害可持续多年。

(三)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本病的潜伏期为4~8天。在临床诊断中,羊口疮可分为唇型、蹄型和外阴型三种,有时也发生混合型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