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艺术经典3
2935900000011

第11章 游艺类工艺(2)

从唐宋开始,中国风筝开始向世界流传,先是朝鲜、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家,然后又传到欧洲和美洲等地。在欧洲产业革命形势的影响下,中国的玩具风筝在那里向着飞行器发展。美国华盛顿国家航空和空间博物馆中有一块牌子上醒目地写着:最早的飞行器是中国的风筝和火箭。木偶

木偶戏是指由演员操纵木偶来表演故事的戏剧,古称傀儡戏。木偶既是由人雕绘成的戏剧角色,又是为人操纵的戏具。中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木俑,这是最初的木偶。1979年,山东莱西县汉墓出土了一个可坐、可立、可跪,肢体由13段木条组成,高193厘米的大木偶实物。它的发现,不仅体现了木偶由丧葬至娱人的过渡,而且表明制作出的木偶已达到了活动自如的境地,这为木偶戏的萌芽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唐代杜佑(735—812)的《通典》记载:“作偶人以戏,善歌舞,本丧乐也,汉末始用之于嘉会。”这说明在汉末,已有了用于聚会时表演的木偶。到了隋代,木偶的制作高度发达,已从演百戏、歌舞发展到表演故事片段,形成了木偶戏的雏形。唐代,木偶艺术日渐成熟。敦煌莫高窟31窟所藏盛唐壁画及诗词歌赋表明,此时已有提线、杖头、布袋等木偶类型。

木偶戏的鼎盛时期是宋元时期。宋代木偶戏题材多样,水平不俗,而且班社众多,普及性强,出现了张金线、任小三等技艺精湛的表演家。元代由于杂剧艺术的发达,木偶戏水平亦很高,木偶的操纵技巧已能生动地表演出言谈、歌唱及喜、怒、哀、乐等表情。

由明至清,木偶戏发展遍及各地,支派繁多。福建是明代木偶的盛产地,富有地方特色。例如泉州的提线木偶,不仅声腔活泼、音乐丰富,而且制作精巧、操作复杂,一个形象的提线可多达二三十条。清代,杖头木偶遍布四方,行当众多。其中北京杖头,多“内庭供奉”,时称“大台宫戏”,实为一种特殊形态的京剧。

传统的木偶制作工艺中,头手脚多用樟木。樟木俗称香樟,含香味,其木质不易变形,磨起来较为光亮,适合雕刻人员精雕细刻,而且可防蛀,保留的时间长。一般而言,木偶头的雕制有选材、粗坯(刻划出五官等)、精雕、裱纸、磨光、补隙、刷泥、上粉、开脸(绘脸谱)、上漆等十几道工序。木偶种类纷繁,根据木偶的形体和操纵技术不同,可分为杖头木偶、布袋木偶、提线木偶、铁线木偶四类。木偶民风浓郁,地方特色鲜明,即使同一地区的同一品种,其操纵技巧、木偶结构、人物造型、舞美风格也会迥异。

木偶戏在各种木偶类型中,以杖头最为兴盛。杖头木偶按照造型结构和表演风格的不同,可分为大木偶、中型木偶、小木偶(精木偶)三种。精木偶长约40厘米,小巧玲珑,动作精确,文武兼善。大木偶长约14米,重约5公斤,依剧情要求,可表演穿衣、点火、喝茶、叩首、舞刀。由于其如真人般高大,所以多与由幼童扮演的“人偶”同台演出,形成了以假乱真、亦真亦假的艺术特色。杖头木偶由表演者操纵一根命杆(与头相连)和两根手杆(与手相连)进行表演。头以木雕,内藏机关,可使嘴、眼活动。命杆以木、竹制,各派长、短不同。手杆与手、肘相接,因手杆在外,所以身体塑形自由,整体感增强。

布袋木偶又称掌中木偶,系将木偶套在艺人手上进行表演,以福建漳州、泉州最盛。木偶高尺余,由头、中肢、服装组成。它以樟木雕头,设机关控制表情和肌肉运动。手的食指人木偶头颈,中指、拇指分别操纵双手。动作敏捷、准确、丰富是布袋木偶的特色。表演者可以凭借精湛技艺,做出开扇、换衣、舞剑、搏杀、跃窗等高难动作,令人称绝。

提线木偶古称悬丝傀儡,由偶头、笼腹、四肢、提线和勾牌组成,高约两尺。木偶的头以樟、椴或柳木雕成,内设机关,五官表情丰富。手有文、武之分,武则舞枪弄棒,文则把盏挥扇。脚分赤、靴、旦三种。勾牌与关节间有长约三尺的提线。

流传于粤东、闽西的铁线木偶源自皮影戏,又称铁枝木偶或阳窗纸影戏。清末成型,红极一时。铁线木偶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保留着原来皮影戏的操纵方法,艺人们操纵偶像在透明的箱子里面表演,并用木偶身上的铁丝完成操纵动作。木偶高1到15尺,桐木躯干,纸手,木足。偶头由红泥塑成,晒干后烘烤定型,再涂上防水的颜料,按照不同的角色身分,画成各种人物的脸谱,演出时配上不同的装束。表演者或坐或立,在木偶后操纵,其核心艺人称正剧,位于台上右侧。

皮影

皮影戏俗称灯影戏,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剧种,属于傀儡戏的一种。皮影戏具有演出装备轻便、形象夸张生动并富有神奇幻想的特点,深受中国老百姓的欢迎,具有浓烈的地方特色及民间乡土气息。皮影戏演出用的人物、道具、景物等皮影(简称影人)是中国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巧妙结合的独特艺术品种。

皮影类似民间剪纸,手、腿等分别雕刻后在关节处再用线连缀在一起,能表现得活动自如。皮影的制作最初是用厚纸雕刻,后来才采用驴皮或牛、羊皮。皮影工艺是先将驴皮、牛皮或羊皮进行硝制、刮磨,然后根据剧中角色和衬景的设计进行手工雕簇、敷色、熨平、装订,最后达到通体透剔和四肢灵活的工艺制作效果。皮影工具很讲究,一般有刀、刃、锉、眼、噙五类。影人一般是按照头、上身、下身、臂、腿、手、脚等部位分别进行雕簇。

皮影造型生动,色彩艳丽,在艺人操控下,通过灯光的透射映到屏幕(俗称“亮子”)上,并随着乐器伴奏和唱腔舞动。为了适应皮影戏的幕影表现形式,皮影采取了抽象与写实相结合的手法,对人物及场面景物进行了大胆的平面化、艺术化、夸张化、戏曲化的综合处理。其脸谱与服饰造型,生动而形象,或夸张幽默,或纯朴粗犷,或细腻温馨。皮影不仅可用于皮影戏的演出,还可以用双手耍玩,或置于窗前及白墙之上,作为室内艺术装饰。皮影造型古朴典雅,民族气息浓厚,既富有艺术欣赏性,又具有收藏价值。

追溯皮影的历史,最早的记载是西汉时期。传说西汉文帝(前203—前157)时,宫娥抱皮影着太子在窗前玩耍,用桐树叶剪制成人形,映在纱窗上表演取乐,后世的皮影戏实源于此。真正的皮影戏是在北宋时期才开始出现并兴盛起来的。宋代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都城汴梁(今河南开封)“瓦肆”(娱乐场所)众多,市民说唱文学盛行,皮影作为“隔纸说书”、“影子乱谈”开始出现。南宋时,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还出现了皮影戏组织“绘革社”。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年),北京曾举办百戏大会,皮影戏也参加了演出。到了清代,皮影戏得到空前发展并普及开来,剧目日益丰富,皮影工艺形象也更加多样,雕镂更加精细。嘉庆(1796~1820)时,逢年过节等喜庆日子,皮影班还进宅表演。当时的北京影戏班白天演木偶,夜晚则于堂会唱影戏,不少京剧演员也参加影戏班演出。北京皮影以线刻见长,自清中叶后,在造型上借鉴京剧,出现了生、旦、净、末、丑的脸谱。

皮影多见于中国北方农村以及四川、湖北、湖南等地,在长期发展变化中皮影戏形成了不同的地方流派,如陕西皮影、唐山皮影、陇东皮影等,不同流派风格各异,具有浓郁的地域色彩。

陕西皮影历史悠久,保留着民间说书的种种痕迹。皮影造型质朴单纯,工艺精致,富于装饰性,人物造型简约,线条生动有力,在轮廓内部以镂空为主,又适当留实,做到繁简得宜、虚实相生。皮影人物、道具、配景的各个部位,常常饰有不同的图案花纹,整体效果繁丽而不拖沓,简练而不空洞。每一个形象不仅局部耐看,而且整体配合也很协调。皮影场面景象图,能够做到主次分明,色彩醒目,线条疏密有致。按地区和艺术特点,陕西皮影又分成东路、西路两大派别,风格各具特色。东路造型精巧细致,装饰严密,刻工讲究,影人较小;西路造型粗犷有力,装饰简洁,质朴大方,影人较东路高。

明万历年间(1573—1619),河北一位不得志的滦州生员黄素志在屡试不第后创立了皮影的一个重要分支——唐山皮影。他所饱学的诗书经卷为他提供了创作的脚本,精通绘画、擅长雕刻的他将脚本转化为一个个精致的小人儿。唐山皮影人物小巧,以线刻见长,刀法犀利多变,造型夸张,极富装饰性。一个人形分六部分,用铁丝和丝线连接,活动自如。从造型上看,人物通常高额通鼻小嘴,颇为典雅。因其影人、道具是用驴皮制成,故唐山皮影又称“驴皮影”。唐山皮影是小、生、髯、大、丑的天下,角色相当丰富,雕起来繁而不乱,密而不杂,刀法精细,拉刀、推刀、回转、顿挫、明刀、暗刀,刀刀都准、快、稳。做好的影人安上三根杆,不仅可以灵活自如,而且还可以和生活中人的一举一动相合。

甘肃的陇东皮影戏在明清时就已经十分流行。陇东皮影的制作擅用夸张变形,人物头大身子小,身体上窄下宽,手臂过膝。面部形象除个别丑角、鬼怪之类为四分之三侧面,一般都是正侧。脸谱的色彩规律与陕西关中秦腔脸谱基本相同,即黑忠、白奸、红烈、花勇、空(即阳刻)正。其他影件如殿堂、案几、牙床及各种动物、花卉等道具,结构被压缩,稍有透视感,比影人低。陇东皮影制作选用年轻、毛色黑的公牛皮,这种牛皮厚薄适中,质坚而柔韧,青中透明。牛皮刮干净、晾至净亮透明时即可制作。先将样稿轻画在牛皮上,然后用各种型号的刀具或刻或凿。之后用透明水色着色,颜色一般不经调和,因而纯正绚丽、对比强烈。刻凿、着色完毕后进行“出水”(即熨平),这是最关键最难的一关。出水后再晾干,装订组合后即可上台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