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艺术经典3
2935900000022

第22章 中国近代服饰文化(3)

“披星戴月”或“七星披肩”,是指纳西族妇女的羊皮披肩。它一般用整张黑羊皮制做,上部缝着6厘米宽的黑呢子边。两肩处用丝线绣成两个圆盘,代表日月。下面横着一排七个小圆盘,代表星星。整个披肩用宽宽的白布带子十字交叉于胸前固定。

除了纳西族妇女,其他少数民族也有各式的披肩。在云南西部的彝族地区,妇女们喜欢戴一种别具一格的服饰品——“裹褙”,功能与“披星戴月”相似:在背着大竹篓重物爬山时,可以避免坚硬而沉重的背篓把腰硌伤;即便不背重物时,裹褙也可以保温护腰;外出劳动休息时,还可以当座垫用。彝族的裹褙不同于纳西族羊披肩的地方,在于尺寸较小,一般直径约25厘米,厚约1厘米,而且不是用整张羊皮制作的,而是一块圆形的羊毛毡。裹褙上钉有两条长近2米的绣花系带,系带从胸前交叉,将“裹褙”搭在背后,遮住腰部和臀部。从风格和做法上看,裹褙有两种:一种是传统的,不包布面,只是在白色羊毛毡面上绣有两个形似铜鼓晕纹的图案,以及两个横置的长方形图案。图案通常为黑色,中间装点少许红、黄等色,风格古朴粗犷。另一种以黑布包面,上面绣以各种精致美观的图案。裹褙披挂在身上,可以同色彩绚丽的服饰相映生辉,从而构成了滇西彝族女装的一大特色。

关于裹褙上的装饰,有一段美丽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正逢兵荒马乱,几个被官兵追赶的彝族姑娘躲进了大理东边的青华洞,正当姑娘们慌恐不安时,洞里出现了几只蜘蛛,在洞口结满了网。当追兵赶到搜查时,见洞口有满满的蜘蛛网,断定洞里没人,便急匆匆地到别处去了。姑娘们脱险之后,为了感谢蜘蛛的救命之恩,便把蜘蛛绣在毡子上,这就是那两个圆形带着一圈尖角纹的图案。还有另外一种说法,那两个圆形图案是两只睁着的大眼睛,身披裹褙,等于在身后增加两只睁着的眼睛,可以令妖魔望而生畏,不敢接近。

居住在西藏门隅地区和墨脱县的门巴族妇女,有在袍后披一块完整小牛皮或山羊皮的习俗。少女们一般披羊尾和四条腿俱全的小羊皮,成年后则披牛犊皮或山羊皮。即使在婚礼上,盛装的新娘也要披一张好羊皮。相传唐朝的文成公主(?—680)入藏时,曾为辟邪披了一块兽皮,她途经门隅时,将这张皮赐给了门巴妇女。这显然是一个关于民族友好与交流的传说。披在背上的小羊皮和小牛皮,主要有两个用处,其一,门隅地区气候寒冷潮湿,披块皮子可以保暖、防潮和遮挡风雨;再者,居住地区山坡陡峭,路途狭窄,搬运重物时宜背不宜挑,羊皮有与纳西族的披星戴月、彝族的裹褙相同的功能。

川滇大小凉山的彝族男女都穿用“察尔瓦”。察尔瓦很大,相当于一件宽大的披风,以麻辅以羊毛织成,它的用途很广泛,有“昼为衣、雨为蓑、夜为被”的说法。老年人一般穿黑、蓝色察尔瓦,年轻人则爱用红、黄、绿、橙、粉等对比强烈且艳丽的颜色。由于它上端系在肩上颈间,前面敞开,下端有穗,因而使男性穿上后显得威武雄壮,再配上头裹的“英雄结”,独具一种慓悍豪迈之气;女子穿上色彩艳丽的察尔瓦,配以头顶的花头帕,以及交叉盘压的两个小辫,端庄质朴中平添了几分俏丽。

羌族人的羊皮坎肩前襟敞开不系钮襻,虽然不属披肩类,基本上也是披挂式的。羌族人的羊皮坎肩是民族标志性的服饰,无论男女老少,即使是刚学走路的婴儿,也穿着一件“出锋”的皮坎肩。皮坎肩不挂面,外面是光皮板,边缘以线缝出图案,或是就用线缝出排列整齐的大针码。“出锋”即是说里面皮毛长长地露在边缘外,包括肩头、前襟和下摆。羌人自称其为“皮褂褂”。穿着时,晴天毛向内,雨天毛向外,这是为了让雨水顺着皮毛往下淌,这同彝族的“察尔瓦”一样,也能起到蓑衣的作用。羌族人还有一种用棕黑色羊毛织造的毪子褂,长约15米,质地粗厚。它与皮坎肩一样,既能防寒,也能遮雨,如果需要的话,还可以当座垫或是当被盖的。在背负重物时,可以借助它保护肩背。

披起来最显飘逸、慓惕的,是独龙族的条纹麻布毯。本族人称其为“约多”,外族人习惯称其为“独龙毯”。由于独龙人男女老少都披这种麻毯,所以成为最有特色的服饰。独龙毯的披法,乍看起来差不多,都是斜披在一肩,露出另一肩,以露左肩为多。但若细分起来,也有讲究。男子是以麻毯斜披背后,由左腋至右肩,披向胸前拴结。女子披两块方毯,自肩斜披至膝,左、右包抄向前,其自左抄向右者,腰际以绳紧系贴身,遮其前后,自右抄向左者,则披上脱下更加自如。

由于独龙毯的条纹有宽有窄,搭配协调,且色彩古朴,因此邻近其他民族的人,也喜欢购来穿用。不过,别人穿起独龙毯来,似乎总缺少独龙人特有的原始神韵。独龙人男女都散发,前额垂着齐眉发,后面的头发直披在肩,左右盖住耳尖,两耳垂着大而圆的耳环,或是以竹子穿在耳孔中。过去的独龙女子多纹面,并且还要用锅底灰拌成黑色汁液,浸在纹刻着图案的脸上。

披在肩上的服饰,大多是从生产劳动或生活用途出发逐渐演变成的装饰品,而且至今仍保留着装饰和实用的双重功能,较之装束整齐的衣着,它往往显得更随意,更原始,充溢着自然赋予人类的纯朴与英武。这大概就是现代服饰失掉的山林之风吧。

藏区服饰剪影

古老的青藏高原是藏族、门巴族、珞巴族等少数民族世代繁衍生息之地。雄伟的喜马拉雅山和宽阔的雅鲁藏布江,造就了这些民族豪放粗犷的性格,也形成了青藏高原迥异于其他地域的民族服饰文化。

很难以一两种款式来概括藏族的服式和佩饰。恰恰相反,藏区服装饰品的款式、种类数不胜数,千姿百态。

最能表现藏族服装特色的款式是藏袍。这种袍服男女老少都穿,长身,皮筒包面镶边,既无口袋,也无纽扣。平日里男袍多为素色,镶以宽大黑边,节日盛装则要穿有彩色镶边的;女袍边饰更为艳丽。最有代表性的镶边所采用的质料是一种毛织物,色彩和图案很讲究,特别是牧民的藏袍镶边,常用蓝、绿、紫、青、橙、黄、米等色竖条纹组成五彩色带。女皮袍的肩部、下摆和袖口,常用近10厘米宽的黄、红、绿、紫色条纹,而且常常大胆使用红配绿、白配黑、红配蓝、黄配紫等互补色,有时候还要在强烈的对比中夹以金银线,那种明快、和谐的艺术效果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在青海藏区和甘肃的甘南及天祝、四川阿坝等地,男子喜欢用金钱豹皮作装饰,据说这与吐蕃王朝时期的军旅生活有关,当时曾以虎豹皮奖励战场上的勇士和有功者,而以狐尾羞辱那些战场上的懦夫和逃兵。由于高原气候的特点是早晚凉、中午热,因此无论男女,每逢中午天气热时,常爱将右袖褪下来,掖在腰带上,这样可以方便散热,调节体温。过去男人袍服里就裸露着上身,黝黑遒劲的臂膀显露出高原人特有的质朴雄壮。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受到现代城市服饰的影响,在对外交往和盛大节日时,藏族的男人已习惯在袍服里穿上白衬衫,女人们则在藏袍中穿着各式碎花的布褂,穿着后斜露一个肩与臂,这种典型的藏服已为人们所熟悉。

除了藏袍外,在拉萨地区、日喀则地区和广大的康巴地区,还有一种典型的服饰品“邦单”。这是一种系在腰间,从腰前垂至裙下摆的长围裙,它竖分三块又缝制在一起,每块均有着色彩艳丽的横条纹。这种围裙也是毛织物为料,横纹线有宽有窄,由大红、翠绿、天蓝、柠檬黄,紫、白等色条有规律地拼和而成,隐隐泛着光泽,看上去有一种七色阳光的效果。

藏族人的发式,或散发披肩,或梳辫,农区人多梳两辫,牧区人一般梳多辫。一般来说,很多地方的藏女是长发披肩,再配上晒得红红的脸膛,浓眉大眼,高高的鼻梁,高原女子的风采格外抢眼。男子如今多为短发,过去也梳辫,并将辫发盘在头上,或是饰以象牙或牛骨制的圈套,拖于脑后。发式所透出来的原始野气,是青藏高原所独有的。

藏族整体服饰形象中少不了饰物,一个人身上的饰物多得甚至让人眼花缭乱。从头饰到耳饰、胸饰、腰饰、戒指,饰物的质料非常丰富,有金、银、珍珠、玛瑙、玉、松石、丝、翡翠、珊瑚、蜜腊、琥珀等等。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巴珠,这是一种三角形或弓形的头饰,过去贵族用珍珠或宝石,普通人用珊瑚。姑娘第一次戴巴珠,要举行很严肃的礼仪,因为这意味着成年,从此就可以谈婚论嫁了。藏族人胸前的珠子、银链、银牌等,很多与佛教有关,珠饰即是佛珠,另外还有人人都佩戴的盛放护身佛像或菩萨像的护身银佛盒。藏人腰间佩有成串的金属刀、火镰盒以及诸多银佩饰,其中腰刀和腰钩是藏族男女的独特佩饰。藏刀的历史非常悠久,长的超过1米,短的有40~70厘米,还有一种40厘米以下的小刀。藏刀的用途很多,长刀可以防身自卫,短刀可以宰杀牛羊、剥皮、割肉、切菜,小刀则用作餐具。藏刀不仅锋利无比,工艺也十分精湛,装饰考究,刀把用牛角、兽骨或硬木包裹,再缠以银丝或铜丝,并箍上铜皮或铁皮,有的还镶上银饰;刀鞘的用料和制作也十分精细,多包上黄铜或白银,并镶刻龙、凤、虎、狮、花卉等吉祥图案,有的还包上鲨鱼皮,镶嵌绿松石、珊瑚、玛瑙等名贵宝石,更普遍的是在刀柄处嵌一段牦牛角。

女性腰间除了也佩腰刀外,在日喀则地区还讲究佩带腰钩。腰钩一般用白银打制,也有的用青铜,形状扁长而两头呈如意形,也有菱形且菱形四角又呈如意形的。不管什么形状,腰钩的下面都有一个圈,既是装饰,又可以挂东西。腰钩的图案,既有藏传佛教的题材,如宝瓶、法轮、鹿等,也有风鸟、狮子、龙等汉族传统题材。在各种图案中,有一种来自于藏族民间故事的图案“和睦四兄弟”。故事讲的是远古时候,气候恶劣,大象、狮子、小兔和小鸟无法得到果实填饱肚子,后来他们团结起来,齐心协力,都获取了果实。这种收获不仅是物质的,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和睦相处、共同生存的道理,通过动物形象以及共同摘取果实的场景表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