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文化博览1
2936500000002

第2章 考古(1)

中国最古老的人类——元谋人

元谋县位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是一个依山傍水的小盆地。20世纪60年代中期,为了配合成昆铁路的勘察设计,中国地质科学院的几位地质学家深入元谋县考察第四纪地质情况。

剑齿虎犬齿化石县城东南的上那蚌村附近盛产哺乳动物化石,有“十龙口”之称,这一现象引起了考察队的注意,他们来到村西北的一个小山坡附近进行勘察,在山下更新世早期地层中发现了大量动物化石。为了搞清这些化石的详细种类和准确数量,工作人员继续用工具仔细寻找,突然他们惊喜地发现在这些化石中居然有两颗是人类的牙齿,牙齿之间相距约10厘米左右,一颗牙齿半露于地表,齿根埋在土中,另一颗则大部分埋于土中。这一重要发现鼓舞了在场的所有工作人员,他们小心翼翼地将牙齿化石采集出来,请当时的中国地质博物馆专家进行了鉴定,结果显示这两颗均为猿人牙齿化石,同属一个男性成年个体,牙齿的基本形态与北京猿人同类牙齿特征相似。后经古地磁方法测定,证明这两颗牙齿化石距今170万年,并依此确立了“直立人元谋新亚种”这一新的人种。简称“元谋人”。

元谋人的发现很快轰动了世界,在以后的时间里,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北京自然博物馆等多家专业机构在元谋人地点开展了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并相继进行了大规模的发掘工作,发现了石器、炭屑、烧骨和大量哺乳动物化石,为全面认识元谋人的生活状态提供了充分的证据。

目前,关于元谋人最重要的发现仍然是最早被确认的两颗人类牙齿,它们分别为上颌的左右内侧门齿,均呈浅灰白色,石化程度很深,由于长期的埋藏,牙齿表面遍布裂纹。裂纹内填充了褐色的黏土。元谋人的牙齿个头儿要比现代人的牙齿大,也粗壮得多,齿冠如铲形,基部收缩成柱状,齿冠末端较基部有所扩展,使得齿冠整体略呈三角形。齿冠唇面比较平坦,舌面的模式则非常复杂,具有明显的原始性质,牙齿的基部有非常显著的底结节,从底结节向齿冠的边缘有三条长短粗细不同的指状突。由于没有头部骨骼的资料可以比对,所以这两颗牙齿就成为推断元谋人体质特征的主要依据。根据人类学家的研究成果,元谋人一方面接近纤细南方古猿特征,另一方面又反映了与现代猿类的接近之处,所以他们是从纤细南方古猿向直立人过渡的一种类型,年代要大大早于北京猿人。

元谋人的文化遗物有石制品、带有人工痕迹的动物骨片以及可能为人工用火的遗迹等。

石制品包括地层中出土的和地表上采集的两部分。地层中出土的石制品7件,原料选用脉石英,种类有石核和刮削器等,石器表面人工痕迹清楚,多数器形不大。这些石器和人类的牙齿虽然不在同一水平面上,但层位大致相同,且距离又不远,所以应是元谋人制作和使用的工具。在地表上采集的具有明显人工痕迹的石制品10件,也基本分为尖状器、石核及石片等,这10件石制品与人牙化石出土点水平距离不远,器物上附着的土质和器身棱角磨蚀程度,与地层内出土的石制品接近。说明它们很可能也是元谋人制作的,但后来因自然或人类活动扰动到了地表。

元谋人的石器是目前我国已发现的时代最早的与原始人伴生的石器。它们与北京人、蓝田人的石器,从原料、制作方法上都有相似之处,根据已发现的细石器材料,其中有很多凹口深的刮削器,它们被认为是用来加工箭杆、骨针之类器具的,这证明当时人类的狩猎活动已很发达。

在元谋人化石地层中,还发现大量炭屑,长径一般在4—8毫米之间,最大的达15毫米,小的有1毫米左右。这些炭屑大多分布在粘土和粉砂质粘土中,少量夹在砾石透镜体内。最密集的有两处,分布的上、下界约3米,大致可分三层,层与层之间相隔30—50厘米。耐人寻味的是,凡有炭屑的地方总是伴随有动物化石。其中找到几块颜色发黑的骨头,部分骨头经鉴定可能为烧骨。研究者普遍认为,这些是当时人类用火的痕迹,据此推断元谋人可能已经在生存过程中掌握了利用火来加工食物的技术,这就有可能把人类用火的历史大大推前一步。

与元谋人共生的哺乳动物化石数量也比较多,以食草类动物为主,有泥河湾剑齿虎、桑氏鬣狗、云南马、爪蹄兽、中国犀、山西轴鹿等近30个物种,绝种动物几乎占总数量的100%,其中上新世和早更新世的占38.8%,这表明元谋人的生存时代不会晚于早更新世。有些骨片的两端有清楚的切削痕迹,可能是古人准备用来制作骨器的材料。遗址地层内的植物孢粉成分分析显示,松属植物占33.3%,桤木属植物占13%,而草本植物所占比例最大,达40%,包括禾本科、藜科和艾属等草甸植物。根据孢粉组合及动物化石等特点可以看出元谋人当时生存的气候比现在更凉爽,自然环境呈现森林一草原景观,比较适合古代人类的居住与生活。

元谋人作为中国西南地区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人类化石是迄今所知中国境内年代最早的直立人,我国及一些国家已将此发现写进了教科书。元谋人化石的发现与研究,将我国人类历史提前了100多万年,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早期类型直立人的代表,证明云南地区也是人类早期活动的地区之一,是人类童年的摇篮。

周口店北京猿人

1 9世纪中叶,世界上掀起了一股寻找人类祖先的热潮,古老东方的中国也逐渐开始吸引全世界的目光,北京猿人遗址就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被挖掘出来的,是世界古人类考古中的一个重大发现。

遗址位于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的山洞里,东边有一条小河,北、西、南均为群山环绕,东北京猿人南是广大的平原。1921年,当时的中国政府矿政顾问、瑞典学者安特生在龙骨山北坡找到一处丰富的化石产地——周口店第1地点。在这里先后发掘出三颗人类牙齿,命名为“北京中国猿人”,俗称“北京猿人”,属直立人的一个亚种,距今70万—20万年左右。1929年,中国学者裴文中发现了第一个完整的北京猿人头盖骨,随后又发现了石器和用火遗迹。震惊了国际学术界。从1927年到1937年十年间,研究人员相继在这里发现猿人头盖骨5个及大量头骨碎片、面骨、下颌骨、股骨、肱骨、锁骨、月骨等,还有牙齿140余颗。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全面发动了侵华战争,周口店发掘工作被迫中断。当时已发现的这些珍贵标本,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后,由美国人运出北京,从此下落不明。有消息说落到了日本人手里,在装船运送回国时遇到海难沉到了海底。还有一个说法是运回日本国内秘藏在民间。也有传说还留在中国并埋藏于地下等等,总之关于北京猿人最早一批国宝资料的下落迄今还是谜案。

新中国成立后,北京猿人的发掘工作得到恢复,又发现了人类头盖骨1个和若干牙齿、下颌骨、上臂骨和胫骨化石,加上解放前的资料,合计头盖骨6个、头骨碎片12个、下颌骨15个、牙齿157颗及断裂的股骨、胫骨等,分属40多个男女老幼个体。同时,发现了10万多件石制品以及丰富的骨器、角器和用火遗迹。在世界上已知的同一阶段人类遗址的材料中,是最丰富也是最系统的,为研究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人类及其文化提供了可贵的资料。

北京猿人头骨的最宽处在左右耳孔稍上处,向上逐渐变窄,剖面呈抛物线形。这与现代人头骨的最宽处上移到脑颅的中部不同。北京猿人头盖骨低平,额向后倾,虽已比猿类增高,但低于现代人。眉嵴粗壮,向前突出,左右互相连接。颅顶正中有明显的矢状嵴,头骨后部有发达的枕骨圆枕。头盖骨比现代人约厚一倍,成人脑量达1 000多毫升,介于猿和现代人之间。

北京猿人面部较短,吻部前伸,没有下颏,有扁而宽的鼻骨和颧骨,颧骨面朝前,宽鼻子,面孔低而扁平。下颌骨的内面靠前部有明显的下颌圆枕,牙齿无论齿冠或齿根都比猿类弱小,齿冠的纹理也简单,但比现代人粗大、复杂得多。另外,犬齿和上内侧门齿的舌面,有由底结节伸向切缘的指状突,上内侧和外侧门齿的舌面为明显的铲形。门齿形态与面部结构等具有明显的现代蒙古人种特征。

北京猿人的身高约为1.56—1.57米。下肢骨髓腔较小,管壁较厚,股骨的髓腔只占骨干最小直径的三分之一,在尺寸、形状、比例和肌肉附着点等方面都和现代人相似,表明他们已经善于直立行走。北京猿人的上肢骨除了髓腔较小管壁较厚外,与现代人已十分接近,说明他们的上肢已能进行与现代人十分相似的活动。

北京猿人的文化遗物包括石制品、骨角器和用火遗迹。石器以石片石器为主,石核石器较少,且多为小型。原料有脉石英、砂岩、石英岩、燧石等砾石,石器有砍斫器、刮削器、雕刻器、石锤和石砧等多种类型。砍斫器尺寸较大,选用扁圆的砂岩或石英砾石,从一面或两面打出刃口制成。刮削器系用大小不同的石片加工而成,有盘状、直刃、凸刃、凹刃、多边刃等形状,是石器中数量最多的一类。尖状器和雕刻器数量不多,但制作比较精致,尺寸小巧,有的只有一节手指大小,制作程序和打制方法比较固定,反映出一定的技术水平。

北京猿人遗址化石堆积厚30多米,自上而下可分为13层,主要由洞内崩塌的石灰岩碎块和流水带入洞内的粘土、粉砂等沉积物构成,还有用火后留下的灰烬。较大的灰烬层有4个,最厚处达6米多。灰烬层中发现猿人头盖骨许多被烧过的石头、骨头和朴树籽。灰烬有的成堆,像是长期使用,说明当时人类已能很好地管理火。虽然目前还无法证明北京猿人是否已能人工取火,但他们显然学会了保存火种的方法。洞穴堆积中有许多破碎的兽骨,有些可能是北京猿人制作和使用过的骨器,如用截断的鹿角制作的锤子和掘土工具,用鹿头骨加工成的头盖式的水瓢,用肢骨劈开制成的尖形或刀形骨片等。

北京猿人在这里居住的时期,气候和自然环境屡经变化。对人类的生活影响也很显著。居住的早期偏冷,可能处于气候的间冰期初期,动物化石中不少是喜冷的动物如狼獾、洞熊、扁角大角鹿、披毛犀等,中、晚期相对温暖,喜暖的动物如竹鼠、硕猕猴、德氏水牛、无颈鬃豪猪等占优势。这里也有过干旱时期,安氏鸵鸟和巨副驼等动物化石证实出现过草原甚至沙漠。而水獭、居氏巨河狸、河狸等喜水栖动物的发现,又表明这里也曾存在过大面积的水域。季节变化、自然灾害、猛兽侵袭、疾病困扰,无一不给北京猿人带来巨大的威胁。在严峻的自然条件下,北京猿人依靠群体的力量进行着艰难的生存斗争。北京猿人穴居,从事狩猎和采集,在灰烬中发现敲破的烧骨,表明他们已经知道熟食,并能捕猎大型野生动物。但当时的生活条件还是相当恶劣,人类的死亡率极高,大多数个体寿命在14—15岁之间,超过50岁的不足二十分之一。

北京猿人是人类进化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在世界人类学研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周口店遗址也因为北京猿人的发现而蜚声世界,吸引着海内外无数游客。成为一个展示中华民族远古灿烂文化的窗口。

新石器的先驱者——万年仙人洞

“匡庐奇秀,赣水奔流”,位于华南地区的江西以这样的词句来描绘自己的秀山丽水。在赣东北部的怀玉山区、鄱阳湖东岸万年县大源镇小河山脚下,有一处石灰岩洞,干百年来,人们一直传说这里是仙人栖息的地方,故名“仙人洞”。在这个洞穴内,发现了距今大约1万多年的新石器时代早期人类,被称为仙人洞文化。

万年县一带地质上属于喀斯特地形,高低起伏的石灰岩峰峦环绕着一块狭长的小盆地。这里有许多发育良好的溶洞,仙人洞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处,它洞口呈岩厦状,剖而弧形,深40米,最高处近6米,宽约19米,是一处比较理想的天然栖息之所。洞穴可分成多个支穴,出土各类文化遗物90¨0余件,还发现数个灰坑和20余处烧火遗迹。堆积内包含有石器、蚌器、骨器、陶片、烧土、炭屑,还有大量的碎兽骨、螺蛳壳、蚌壳等遗物。骨器磨制光亮,蚌器和骨器上普遍钻有圆孔,粗砂红陶片上施篮纹或粗绳纹等装饰。

洞内堆积分上下两层,分别相当于旧石器时代末期与新石器时代早期,年代上有早晚,特征上既有差别又有联系。下层旧石器时代末期堆积中出土了较多生产工具,以打制石器居多,磨制石器较少。打制石器一般仅打出刃部即使用,很少进行第二步加工修整。常见的工具类型有砍砸器、刮削器、盘状器等。磨制石器制作比较粗糙,器类十分简单,主要有扁圆形穿孔石锤、两端尖的石矛以及少量石凿。遗物中还发现许多针、锥、凿、镞、鱼镖等骨角器和尚保留外壳的穿孔蚌器。生产工具普遍制作简单,显示出从旧石器时代刚刚进入新石器时代不久的性状。陶器都已破碎。从残片观察,器型大多是手工捏制而成的圜噱罐,器壁凹凸不平,厚薄不匀,胎质粗劣,有些还掺和了蚌末、石英粒。均为手制,在器壁上尚能看到手指痕迹。由于烧造温度较低,烧成气氛掌握不好,所以器物陶色很不稳定,表里颜色不一,有的在同一块陶片上呈现红、灰、黑三色。器形简单,目前仅复原罐一种,纹饰以绳纹为主,内壁和外壁均饰粗绳纹。这些都显示制陶技术尚处于原始阶段,可能采用平地堆烧的方法烧造陶器。

上层新石器时代早期堆积中生产工具也是打制与磨制石器共存,并仍有较多的骨角器和蚌器,还有一部分石器则是经过磨制的,如钻孔器、凿、铲等,磨制得也比较粗糙。器形与较早阶段的大都相近,但新出现了磨光的扁平石锛、骨矛和带梃的蚌镞。陶器质量比下层的有明显进步,由过去质地粗糙、内壁凸凹不平的夹砂红色陶器演变成制作较好的夹砂红陶、夹蚌壳粉红陶、泥质红陶、泥质灰陶等多种质地的罐、豆、壶等。骨器有鱼镖、凿、针、笄等。鱼镖上刻有倒刺,戳鱼的功能较强,凿用于加工木器,针用于缝制衣服,笄上刻有条纹,以便束发时不易滑脱。蚌器多数穿孔,孔一般是对钻或敲凿而成,敲凿的孔四周很不规整。

石器在仙人洞堆积内,上、下层都发现了多处火堆遗迹,同时含有大量野生动物和螺蚌壳,其中较多的是鹿、猿、虎、野猪、麂、猪獾、小灵猫、果子狸、猕猴、龟、鳖、螃蟹等野生动物的碎骨,但并没有发现家畜的骸骨,表明当时的经济生活主要依靠狩猎、捕捞和采集,还没有稳定的定居生活和大规模的农业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