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起的庙会,从本质上讲,是指由宗教节日的宗教活动引起的,并包括这些内容在内的,在寺庙或其附近举行酬神、娱神、求神、娱乐、游艺、集市等活动的群众聚会。庙会最初的功能在于娱神,然后逐渐增加了娱乐的和经济的功能,到隋唐时期发展得较为完善。这些功能的形成与佛教寺院以及道教庙观的宗教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伴随着民间信仰活动而发展、完善。我们知道,佛教和道教在唐宋时蓬勃发展,众多的寺庙、道观修建起来,出现了名目繁多的宗教活动。第一,“行像”活动。从北魏时就盛行。所谓“行像”,是把神佛塑像装上彩车,在城乡巡行的一种宗教仪式,又称“行城”、“巡城”等。北魏孝文帝太和九年(485)迁都洛阳后,大兴佛事,每年释迦牟尼诞日都要举行“行像”。佛像出行前一日,洛阳城各寺都将佛像送至景明寺。佛像多的时候有干余尊。出行时的队伍以避邪的狮子为前导,宝盖幡幢等随后,音乐百戏,诸般杂耍,精彩纷呈,热闹非凡。唐宋以后庙会的迎神、出巡都是这一时期行像活动的沿袭和发展,并渐次推广到四川、湖广、西夏各地。元、明以后,行像之风才衰落,很少见于记载。第二,举办道场,进行一些法事或佛事活动,坐等信徒俗众前往斋戒听讲,顶礼膜拜。在佛、道二教举行各种节日庆典时,民间的各种社、会组织也主动前往集会助兴。这样,寺庙、道观场所便逐渐成了以宗教活动为依托的群众聚会的场所了,早期庙会因此形成。这时的庙会,祭祀活动是主体,隆重而热闹,集市交易活动是衍生物。庙会的进一步繁荣则是在宋代以后,一直到近代,它随着民间寺庙的不断增加,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众多在规定的日期内在寺庙及其附近举行的集市,成了老百姓的主要的购货市场,宗教活动倒是次要的了。庙会也因此得名“庙市”,成为中国市集的一种重要形式,遍布南北各地。
庙会作为中国特有的一种民俗现象,它的功能已经演变得相当复杂,归纳起来有如下几项:它无论对参加者还是观看者的精神都能起到放松和调节作用,表现出原始的狂欢精神,能娱乐大众身心,促进交流;它的举办对传统文化的汇聚和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它有效地促进了当地的商品贸易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护国寺逛庙会成了城乡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以经济文化中心北京的庙会为例:北京的庙会有的是一年一度,有的一个月内就有数天,会期除固定的,还有不定天数的。比如清末民初的会期:每月逢九、十、一、二是隆福寺,逢三是土地庙,逢五、六是白塔寺,逢七、八是护国寺。再加上正月初一开庙的东岳庙和大钟寺(一般开庙10天到15天),初二的财神庙,十七、十八的白云观,三月初三的蟠桃宫等等。各类庙会几乎天天有,有时一天还不只一处,所以说北京又是庙会的天下。想把所有的庙会详尽地统计起来实在是不太容易。这里举出老北京的几个典型庙会:一、西城区成方街一带的都城隍庙会。庙中供奉着守护北京城池的神仙——城隍老爷。明代时都城隍庙的庙会规模相当可观。二、宣武门外下斜街路西的土地庙庙会。每月逢三有庙会,以商业活动为主,木器竹器是其特色。三、北京阜成门内大街路北的白塔寺庙会。在农历每月五、六两日举行,也是北京主要庙会也一。《旧京琐记》里有记载:“……有期集者,逢三之土地庙,四、五之白塔寺,七、八之护国寺,九、十之隆福寺,谓之四大庙市,皆以期集。”庙会期间的木碗货摊、蛐蛐罐、蝈蝈葫芦、鸟笼子市场是其特色。四、北京西城西四牌楼之北,护国寺街西口内路北的护国寺庙会,在农历每用七、八两日。庙会上货摊多,货物齐,在这里不仅可以买货,还可以听相声,看杂耍,吃、穿、用、玩应有尽有。庙会上玉器摊、饽饽铺和扇子铺是特色。五、北京东城东四牌楼之西的隆福寺庙会。其规模居京城庙会之首,在每月之九、十两日。该庙会上珠宝玉器、文玩古董、雕漆买卖很兴旺。最具特色的是隆福寺小吃,多种多样,随季变换,受人欢迎。六、北京和平门外琉璃厂附近的厂甸庙会。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是老北京春节期间游人最多、最热闹的地方。它是由看灯逐渐形成的,从乾隆年间起规模就相当可观。庙会上各色货物五花八门,无所不有。七、北京西便门外,复兴门外白云路之东的白云观庙会。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九日,以宗教活动为主。白云观是北京最大的道观,号称“全真第一丛林”。白云观正月开庙的主要活动有“摸石猴儿”、“打金钱眼”、“寻找命星”等等。不过,上述庙会现在仅存厂甸和白云观两处,甚是可惜。
彝族火把节
彝族,是一个崇尚火的民族。至今彝民还保留着最古朴、最浓烈的文化传统。他们是火的民族、火的子孙,彝族先民们认为火是太阳的延续,象征着勇敢、激情和光明。千百年来,火寄托着彝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彝族火把节是所有彝族地区的传统节日,流行于云南、贵州、四川等彝族地区。白、纳西、基诺、拉祜等族也过这一节日。火把节分为“大火把节”和“小火把节”两个,节期三天。小火把节为每年农历的四月二十四日,大火把节为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大小火把节活动内容相同。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的火把节是彝族最隆重、最盛大、场面最壮观、参与人数最多、最富有浓郁民族特征的节日,是全族人民的盛典。
每年火把节,彝族人民家家户户都在门前竖一个火把,他们用三四丈长的挺拔的苍松或翠柏,然后用一堆松枝和干柴把苍松或翠柏围成一个巨大的宝塔形,宝塔的顶端再插上一截翠木,将一串串红花、白饼、海棠等物挂在翠木上,有的还用彩绳系着一些小水果,缀在火把周围,当地的人们把这个火把叫做“松明楼”。
到了晚上。男女老少都聚集到自己做的松明楼前,把树塔点燃。接着,人们手举火把来到村头、田间。彝民用火炬照田庆祝丰收。民间传说,过火把节是要引谷穗出来看火把,耍火是为了扑灭秧苗的病虫害。节日期间,有的地方要杀猪宰牛祭神;有的地方每户要抱一只鸡到田里去祭“田公地母”。民间认为,火把可以驱鬼除邪,故点燃火把后要挨家挨户走,边走边往火上撒松香,称为“送祟”。
火把节彝语叫“都则”,为祭火之意。最初是彝族先民用火把来驱虫避邪、祈祷丰收的民间习俗。在征服和改造自然的历史进程中,逐步演变成今天的民间文化体育节日。自汉唐起至今,火把节已沿袭了一千多年。关于火把节的由来传说不一。
一说南诏首领皮罗阁企图并吞另五诏,将另五诏首领于松明楼而焚杀之,邓赕诏妻慈善夫人早就识破了皮罗阁的险恶用心,但她无法劝阻丈夫不去赴宴,便把自己的金镯子戴在丈夫的手臂上,祝丈夫平安归来。等她得知丈夫被害的消息后,赶来寻找丈夫的尸体,她用双手刨开焦炭和灰烬,十指磨破,鲜血染红手指,她凭借那只金镯子找到了自己的丈夫。后皮罗阁想霸占慈善夫人,夫人坚决不从,率领精兵据守邓赕城,最后寡不敌众慈善夫人投井自尽。为纪念慈善夫人对丈夫的忠贞,后来在火把节这天,妇女们就有了染红手指甲的习俗。
另外一种传说是,在远古的时候,天上有六个太阳和七个月亮,白天有烈日的暴晒,晚上有强光照耀,土地荒芜,妖魔横行,世间万物面临着灭顶之灾。彝族英雄支格阿龙射死了灼热的五个太阳和六个月亮,并驯服了剩下的最后一个太阳和最后一个月亮,治服了肆虐的洪水,消灭了残害人间的各种妖魔。从此,彝族人民开始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但是,统治天地万物的天神恩体古孜看到人间如此繁荣富足,心怀不满,于是年年派他的儿子大力神斯惹阿比率天兵到人间征收苛捐杂税。天兵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好端端的人间又被天神恶魔搅得民不聊生,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后来支格阿龙的故乡出了个彝族英雄叫黑体拉巴,他力大无穷,智慧超人,他经常为各个部落排忧解难,除暴安良,深受民众的爱戴。一天,黑体拉巴上山打猎,到达山顶之后为美景陶醉,他禁不住引吭高歌,抒发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求。他的歌声引来了另一座山上牧羊的姑娘妮璋阿芝悠扬婉转的歌声。他们隔着高山河流对唱情歌直到天黑。从此,他们相亲相爱,山盟海誓。而早就对妮璋阿芝垂涎三尺的大力神斯惹阿比在听说了两人的恋情之后,心里无比愤恨和嫉妒,总想找机会置黑体拉巴于死地。没过多久,忍耐不住嫉恨的斯惹阿比便下凡与黑体拉巴摔跤决斗,结果被黑体拉巴摔死。天神为此大怒,便放出铺天盖地的天虫(蝗虫)到人间毁灭成熟的庄稼。
妮璋阿芝历尽艰辛,找到一位德高望重的大毕摩(祭司),毕摩翻看了天书,告诉妮璋阿芝:消灭蝗虫,要用火把。于是,妮璋阿芝和黑体拉巴带领民众上山扎蒿秆火把,扎了三天三夜的火把,烧了三天三夜的火把,终于烧死了所有的天虫,保住了庄稼。天神暴跳如雷,使用法力将劳累过度的黑体拉巴变成了一座高山。妮璋阿芝伤心欲绝,在大毕摩的祈祷声中舍身化做满山遍野美丽的索玛花,盛开在黑体拉巴变成的那座高山上。这一天,正好是农历的六月二十四。
彝族人为了纪念这一天,在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载歌载舞,普天同庆抗灾的胜利,歌唱黑体拉巴的英勇和妮璋阿芝的聪明美丽。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彝家一年一度的火把节。
火把节的由来虽有多种说法,但其本源还是与火的自然崇拜有最直接的关系,其目的是期望用火驱虫除害,保护庄稼生长。火把节在凉山彝语中称为“都则”即“祭火”的意思;在仪式歌《祭火神》、《祭锅庄石》中都有火神阿依迭古的神绩叙述。火把节的原生形态,简而言之就是古老的火崇拜。火是彝族人民追求光明的象征。
火把节流传至今,已经成为彝族的重要节日,庆祝活动主要有:
斗牛:在人群围成的大圆圈中,两头牛在主人的吆喝中、观众的呐喊声中拼命搏斗。斗牛分黄牛与水牛两种,相比而言黄牛相斗要“斯文”些,所以先斗黄牛。水牛相斗,若遇两头脾气暴躁的水牛相斗,无疑是一场恶战。有时胜者还会穷追对方置之于死地。此时牛主人要冒着生命危险来阻止再斗。获得最后胜利的牛将披红挂彩,得到奖品,大家也会上前称赞这头牛的主人是牧农好手。
摔跤:摔跤活动在彝族很盛行,分绊脚和不绊脚两种,以摔倒为输。各村寨推选强壮而有能耐的摔跤能手进行比赛,获胜者除了获得奖品外,他们自己所在的村寨还另以酒、羊、牛等美食来庆祝和鼓励。
篝火晚会:人们将火把围成一堆一堆的篝火,成群的彝族儿女跳起“大三弦”舞,全部人即刻沉浸在火海、歌海、舞海及花海中,尽情欢歌狂舞,直到天亮。
此外,还有精彩的射箭、射击、赛歌、选美、斗鸡等活动项目。
火把节也是青年男女传达情意的好时机,姑娘们穿着自己缝制的衣裳展示灵巧的手艺,小伙子在种种比赛和表演中博得姑娘们的芳心及微笑。根据习俗男方可以抢夺女方身上的信物,作为订情之物;他们也借着通宵欢歌狂舞,互相表达爱意。
彝族火把节历史悠久,影响深远。火把节充分体现了彝族敬火崇火的民族性格,保留着彝族起源发展的古老信息,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科学价值。火把节是彝族传统文化中最具有标志性的象征符号之一。
白族三月街
三月街又名观音市,是云南大理白族人民的盛大节日,也是滇西北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和乡土风味的物资交流集市。三月街号称“千年赶一街,一街赶千年”,每年农历三月十日至二十一日在大理古城西举行,会期一般是三至五天,多到十天。
三月街起源于观音讲经庙会,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相传隋末唐初云南大理被恶魔罗刹盘踞,百姓受尽折磨,苦不堪言。唐代贞观年间,观音闻讯而来,制服了罗刹,从此百姓安居乐业、太平富足。为了感谢观音的功绩,人们在观音下凡的那一天也就是农历三月十五聚集在一起,诵经酬神。因此三月街又称“观音节”。
关于三月街有一个传说,从前在洱海边住着一个名叫阿善的渔民,有一未,他驾船捕鱼空手而归,于是在海边弹奏悲歌,哀怜的乐曲感动了洱海龙王的三公主阿香。她来到船上帮着撒网,每网都是满满的大鱼。在劳动中,阿香表示了对阿善的爱慕之情,两人建立了美满幸福的家庭。三月十五日,天上一年一度的“月亮街”街期到了,各路神仙齐会月宫。阿香变成一条金龙,驮着阿善也来到了月宫赶街。他俩见到“月亮街”上摆满了珍珠宝玉、云丹仙草,东西应有尽有。他们回到村里以后,向乡亲们说起天上月亮街的情形,大伙提出要把天上的月亮街搬到人间。从此每逢农历三月十五日,人们便在苍山脚下摆起街场来了。
三月街的来历还有另外一个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暴君,听信了一个侍从的谗言,说每天吃一对人的眼球便可以长生不老,这给当地白族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当时有个充满神奇威力的勇士,在三月的一天,巧施妙计,把暴君骗到苍山的中和峰麓,唤来神狗咬断他的咽喉,喝干他的血液,消灭了这个魔王。后来大家为了纪念这个勇士,在每年的农历三月十五至二十日,聚集在苍山脚下,欢歌乐舞。年复一年,便形成了一年一度的“三月街”。
据史料记载,唐代南诏国时期,南诏第六代王异牟寻于唐德宗贞元十年(794)与唐朝使臣崔佐时会盟于苍山神祠,立铁卷一式四份,发誓与唐朝永远和睦相亲。异牟寻晓谕万民,每逢三月十五在神祠前的广场聚会,来纪念这重如苍山的盟誓,从此有了三月街。从这个意义上说,三月街也是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见证。
宋代大理国时期,三月街成了我国南方最大的马匹、药材交易市场。大理国第十七代国王段正兴即位于宋高宗绍兴十七年(1147),他在位的三十一年间,一方面积极主动与中原王朝修好,一方面大力发展经济。当时大理国因出产良种马闻名中原,南宋王朝在广西邕州专门设立买马司,进口大理马。于是段正兴便把三月街变成马匹交易市场,每年成交良马1500匹以上。史籍记载,马市万商云集,来自湖广四川的商贩以丝绸、纸笔、胭脂花粉、人参等百货交换大理的马匹、刀剑、药材以及来自吐蕃、西域各国的象牙、犀角、鹿茸等名贵特产,会期长达二十多天。大理国的相国高量成还在马市设了马擂,也就是赛马,从此三月街有了赛马的传统。这时期的三月街已发展成我国南方最大的边贸集市。
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曾描写三月街赛马的盛况:“由西门出一里半,入演武场,俱结棚为市。其北为马场,千骑交集,数人骑马而驰于中,更队以见高下。时男女杂沓,交臂不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