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文化博览2
2936700000027

第27章 建筑(7)

天坛始原名天地坛,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在当时的北京内城正阳门外,总面积273公顷,经明嘉靖、清乾隆等朝增建、改建,建筑宏伟壮丽,环境庄严肃穆,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天地之神的地方。明嘉靖九年(1530)在北京北郊另建祭祀地神的地坛,此处就专为祭祀上天和祈求丰收的场所,并改名为“天坛”。明清时祭祀每年举行三次,由皇帝亲自主持,正月上辛日到祈年殿举行祈谷礼,祈祷上天保佑五谷丰登;四月吉日到圜丘坛为百谷祈求膏雨;冬至到圜丘坛禀告五谷业已丰登。大祭时,主祭皇天上帝,配祭皇帝列祖列宗,以及日月星辰、云雨风雷。

天坛是保存完好的坛庙建筑群,无论在整体布局还是单一建筑上,都凸现了祭祀之所的特点,反映出与天地、四季的关系,也反映了君权神授的皇权思想。从平面上看,天坛北圆南方,象征天圆地方。在南北中轴线上有两座祭坛,二坛中间砌墙隔开。古人认为“天圆地方”,因此天坛围墙平面南部为方形,象征地象,北部为圆形,象征天象,此墙俗称天地墙。天坛的主体建筑均集中在南北向的中轴线上,各个单体建筑之间用墙相隔,并由一座长360米,宽30米的石桥相连。“圜丘”、“祈谷”两坛也在中轴线上,中间有墙相隔,北面为祈谷坛,是祈求丰收的地方,南面为圜丘坛,是祭祀天神的地方。

祈谷坛的中心是祈年殿,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坐落在圆形的汉白玉台基上,台基分3层,高6米,每层都有雕花的汉白玉栏杆。祈年殿是有鎏金宝顶及三层檐亭式的尖顶圆形建筑,直径32米,高38米,殿顶共三重檐,上层为蓝色,代表上天;中层为黄色,代表君主;下层为绿色,代表臣民。乾隆年间修缮时将三层檐都改成蓝色琉璃瓦。祈年殿处处“象天法地”,是古代“明堂”(中国古代帝王专用的一种礼制建筑)式建筑仅存的一例。大殿结构十分独特,不用大梁和长檩,檐顶以柱和枋桷承重,殿内中间的四根龙柱,高19.2米,象征四季;中层十二根金柱,象征十二个月;外层十二根柱,象征一天十二个时辰。加起来二十四根,象征二十四节令;三层相加二十八根,象征周天二十八星宿;加柱顶八根童柱,代表三十六天罡;宝顶下雷公柱,代表皇帝一统天下。殿内九龙藻井极其精致,富丽堂皇,而正中地面上的平面圆形大理石,有黑色纹理,自然形成龙和凤的花纹,俗称“龙凤呈祥石”。祈年殿前有东、西配殿各九间,称东庑和西庑,是收藏配神牌位的库房。大殿在清光绪十五年(1889)被雷击起火焚毁,翌年重建,但基本建筑形式、结构,仍保留着明代的样子。

圜丘坛又称祭天台、拜天台、祭台,是一座露天的圆形石坛。圜丘坛始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原坛面及护栏都是蓝色琉璃砖砌成,清乾隆十四年(1749)扩建,栏板望柱改用汉白玉,坛面改用艾叶青石。坛周长534米,坛高5.2米,分上、中、下三层。古代把一、三、五、七、九等天坛皇穹宇单数称为阳数,又叫天数,九是阳数之极,表示至高至大,皇帝是天子,也至高至大,所以圜丘坛所有的石板、石栏、栏板。以及四面台阶的设计都采用九或九的倍数来表示天子的权威。坛中心是一块圆形的大理石,叫做“天心石”,从中心向外,三层台面,每层铺九圈扇面形状的石板,上层第1圈是9块,第2圈是18块,第3圈是27块……以此类推,到第9圈是81块。站在天心石上即使小声说话,也显得十分洪亮,仿佛是有亿万人在应和。皇帝把这看成是天下万民对朝廷的归心和响应。其实这是因为坛面光滑,声波得以快速地向四面八方传播,碰到周围的石栏,反射回来,与原声汇合,使音量加倍。

圜丘坛的附属建筑有皇穹宇及其配庑、神库、神厨、宰牲台、三库(祭器库、乐器库、棕荐库)等。皇穹宇位于圜丘坛以北,是存放祭祀神牌的处所,正殿圆形以象征天,殿内彩画用描金和沥粉贴金手法,辉煌华丽,在当时建筑中独树一帜。皇穹宇始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初名泰神殿,嘉靖十七年(1538)改称皇穹宇。原为重檐圆攒尖顶建筑,清乾隆十七年(1752)重建,改为鎏金宝顶单檐蓝瓦圆攒尖顶。东西配庑各5间,用来存放圜丘配祀神牌。其正殿及东西庑共围于一平整光滑的圆墙之内,墙高3.72米,厚0.9米,直径61.5米,周长193.2米,称为回音壁。两个人如果分别站在东西两端墙根,一个人靠墙说话,声浪就会沿墙连续折射前进,传到一二百米的另一头,无论说话声音多小,对方也可以听得清清楚楚。从皇穹宇到围墙南面的琉璃门之间有一条石板甬道,在皇穹宇南台阶前由北而南第一、二、三块石板,叫做三音石,即回音石:在靠台阶的第一块石板上站立,击掌,可以听到一声回声,站在第二块石板上击一掌,可以听到两声回声,站在第三块石板上击一掌,可以听到三声回声。这是因为三块石板位于围墙中心,所以不论站在哪块上击掌一次,都能听到回音;又由于音波从围墙折射回来的距离不同,所以会听到次数不同的回音。

圜丘坛、皇穹宇、祈谷坛是中轴线上三个主要建筑,连接这三座主建筑的是一长360米、宽近30米的大道,因为下有一条隧洞与大道立体交叉,所以此路称为“丹陛桥”,又叫神道或海墁大道。丹陛桥南端高1米,由南向北逐渐升至3米,象征着此道与天宫相接,皇帝由南至北步步升天。桥面中间是“神道”,左边是“御道”,右边是“王道”。皇帝走御道,王公大臣走王道,神走神道。祭天用的牛羊猪鹿等牲畜则从桥下的牲道由西向东穿过,被送到宰牲亭屠宰。

天坛的主体建筑之外,还有大片的绿地。天坛内有松柏万余株,其中树龄在300~600年以上的约有2600多株。相传于1420年前所植的九龙柏,高10米,胸径1.2米,树干表面凹凸花纹似群龙绕柱。

现在,天坛仍是中国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它以严谨的建筑布局,奇特的建筑构造和瑰丽的建筑装饰著称于世。2003年,奥运会会徽的揭晓仪式就是在这里举行的。

曲阜孔庙

曲阜是孔子的故乡,春秋时期,孔子在这里删诗书、修《春秋》,并首先开始私人讲学。据史料记载,在孔子辞世的第二年(公元前478年)鲁哀公将孔子旧居改建为祭祀孔子的庙宇。藏孔子的衣冠、琴、车和书,每年祭祀。从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刘邦用太牢之礼(祭天的仪式)祭祀孔子开始,历代帝王都要来这里祭祀这位至圣先师。曲阜孔庙是我国现存建筑时间最早的祭祀孔子的古代祠堂建筑群,距今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经过历代王朝不断扩建,至明、清两代,逐渐形成目前规模,与北京故宫、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中国三大古建筑群。1994年,孔庙、孔府、孔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孔庙位于曲阜城正中,是一组具有东方建筑特色、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的古代建筑群,被古建筑学专家称为世界建筑史上“孤例”,其建筑为皇宫之制,九进院落,三路布局,对称排列。孔庙占地面积约4.6公顷,东西宽141~153米,南北长637~651米,共466间房屋,其中有5座大殿、53座门坊、13座碑亭以及其他祠、坛、阁、堂等,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分别建于金、元、明、清及民国时期。前三重院落为引导性庭院建筑,主要由400米长的甬道和包括大门棂星门在内的五座门组成,其他四座门分别是圣时门、弘道门、大中门、同文门。进入孔庙必须先经过这五道大门,而进入大门前则要首先经历“下马威”,由于孔庙祭祀的规格相当于祭天,门前有下马石,文武百官无论品级高低到此必须下马。从第四重院落开始,曲阜孔庙的布局则分为左路、中路和右路。中路为大成门、大成殿、寝殿、圣迹殿及两庑,分别是祭祀孔子以及先儒、先贤的场所;左路为崇圣门、诗礼堂、故井、鲁壁、崇圣祠、家庙等,多是祭祀孔子上五代祖先的地方;右路为启圣门、金丝堂、启圣王殿、寝殿等建筑,是祭祀孔子父母的地方。孔庙内最为著名的建筑有:棂星门、圣时门、奎文阁、杏坛、大成殿、诗礼堂、碑林等。

棂星门是孔庙的大门,建于清乾隆十九年(1754),六楹四柱,铁梁石柱,柱的顶端屹立着四尊天将石像。圣时门又名二门,建于明代,有三间门洞,门飞檐斗拱,顶为绿琉璃瓦,门的东西两侧各立有一座木坊。奎文阁位于孔庙的中部,始建于宋天禧二年(1018),明成化十九年(1483)改建,是一座藏书的楼阁。阁的内部有二层阁,中间夹有暗层,上层专藏历代帝王御赐的经书、墨迹,暗层专藏藏经板,下层专藏历代帝王祭孔时所需的香帛之物。

杏坛位于大成殿前的甬道正中。北宋天圣二年(1024)在此建坛,在坛周围环植以杏,命名为杏坛,以纪念孔子杏坛讲学。《庄子·渔父》中有相关记载:“孔子游乎缁帷之林,休作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杏坛有一座重檐十字脊的方亭建筑,周围朱栏,四面歇山,瓦用黄色琉璃,飞檐二层,斗拱双重。事内藻井上绘有金色盘龙,形态生动,中有乾隆《杏坛赞》御碑,前有桧树一株,相传为孔子手栽。亭前的石香炉,高约1米,形制古朴,为金代遗物,也已成为孔庙一景。

孔庙的主建筑是大成殿,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大成殿是孔庙的象征,它与北京故宫的太和殿、泰安岱庙的天贶殿并称中国三大殿。大成殿取自孟子的话“孔子之谓集大成”,始建于宋代天禧二年(1018),原名文宣王殿、宣圣殿,宋徽宗时改为今名,明清之际都曾被雷火烧毁,旋即重建,雍正时期,甚至特许按照皇宫大殿形式设计重建大成殿。大成殿是孔子及儒家十四位重要人物的神位所在和举行祭孔仪式的场所。殿宇修建在2米多高的须弥座台基上,高32米、南北34米、东西54米,面宽九间,进深五间,两边廊庑各四十间,内供百余位儒家优秀人物的神主。重檐九脊,斗拱交错,屋面上原来铺着绿琉璃瓦,清末改为黄琉璃瓦,金光灿烂。整座大殿酷似皇家宫殿,富丽堂皇,而神龛和雕龙石柱无疑是殿中最令人耳目一新的。

正中雕龙贴金的神龛内供奉着至圣先师的牌位,神龛之上悬有一块匾,上书“至圣先师”四字。殿内有巨大的孔子塑像,像高3.3米,神采奕奕,威而不猛。孔子像两侧是颜回、曾参、孔及、孟轲“四配”,他们堪称孔子思想最好的继承者和宣传者。再两侧是12哲人,除了孔子比较得意的11名弟子外,宋代理学家朱熹也被安置于此,“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的盛况仿佛重现。

大成殿四周的回廊中,28根巨型雕龙石柱屹然挺立,均以整石刻成,为明弘治十三年(1500)的原物。每柱高5.98米,直径0.81米,垫以覆盆莲花宝座柱础。前檐柱10根,柱止雕刻两条巨龙,飞腾于云彩之中,两龙之间有宝珠,名曰“二龙戏珠”,下托山海波涛,上缀朵朵祥云,气势恢宏。两侧和后廊檐下有18根檐柱,每柱八面,每面浅刻团龙9条,全柱共计72条。大成殿所有檐柱上,共雕刻团龙、盘龙1316条,雕龙数量之多,技艺之精,意态之生动自然,为世间所独有。相传就连清朝乾隆皇帝莱祭祀孔子的时候都要把石柱用红绸包裹,以免触怒龙颜。因为,在皇宫也没有这样巧夺天工的石柱。

左路建筑中最有名的是诗礼堂,诗礼堂是当年康熙帝南巡专程赴曲阜谒孔时特意在此聆听孔子后裔孔尚任弘扬孔子学说的场所。它的命名源自《论语》中的一个小故事:有一次孔子独自站着,儿子孔鲤“趋而过庭”,孔子便教育他说:“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于是孔鲤退而学诗礼。后人为了纪念孔子,建此堂作为学习诗礼之所。

孔庙碑林与西安的碑林、四川西昌的地震碑林以及台湾的高雄市南门碑林并称中国四大碑林,庙内的圣迹殿、十三碑亭及大成殿东西两庑,共有大小碑刻2200多件,行、草、隶、篆俱全,历代碑刻不乏珍品。特别是这里保存的汉碑,在全国是数量最多的,堪称石刻艺术宝库。

位于孔庙东侧的孔府是孔子嫡长孙的府第,孔子死后,子孙世代居于故宅,称为庙宅。宋代至和二年(1055),孔子46代孙孔宗愿被封为衍圣公,从此世代相袭,到56代衍圣公孔希学时奉旨创建了独立的衍圣公府。孔府世称“天下第一家”,是中国现存历史最久、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衙宅合一的古建筑群。现存的建筑修建于明、清两代,楼、轩、厅、堂多达463间,前后共分九进院落,中、西、东三路。从前西路是孔府接待达官显贵的地方,东路是家庙,中路前后两区分别为官衙、内宅及花园。府内的一砖一瓦,都凝聚着民族文化的精髓。

成都武侯祠

武侯祠位于成都老南门外的武侯大街,是纪念三国蜀国丞相诸葛亮的祠堂。诸葛亮生前封武乡侯,死后溢号忠武侯,后人便尊称他为武侯。

武侯祠始建年代无资料可详考。但是从杜甫诗《蜀相》中“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宫城外柏森森”的诗句来看,至少在唐代,武侯祠已经建于柏树森森的成都南郊。由一些资料可知,在唐、宋时代,武侯祠与刘备庙毗邻。明代初年,祠庙合并为一。明代末年,祠庙毁于战火。今天看到的武侯祠,是清代康熙十一年(1672)在旧址上重建的。重建时,以前后两大殿分祀刘备与诸葛亮,形成了君臣合庙的特有格局。但清代的工匠在不违反封建君臣尊卑礼制的前提下,巧妙地突出了诸葛亮的地位。现今武侯祠的正门匾额上赫然写着“汉昭烈庙”四个大字,汉是刘备政权的称号,昭烈是刘备死后的谥号。但历代人民出于对诸葛亮的仰慕与爱戴,一直称其为“武侯祠”。

武侯祠占地约56亩,古柏苍翠,红墙环绕。主体建筑坐北面南,布列在一条中轴线上,有大门、二门、刘备殿、过厅、诸葛亮殿五重,西侧为刘备陵园。二门至刘备殿与东西廊,过厅至诸葛殿东西两厢房,形成两组四合建筑结构。轴线建筑两侧配有园林景点和附属建筑。祠内有蜀汉历史人物泥塑像47尊,碑碣50多块,匾联60多幅,鼎、炉、钟、鼓10余件,堪称研究蜀汉历史的博物馆。

大门到二门道路的两侧,立有六通高大的石碑。一通为唐代刻建,一通为明代刻建,四通为清代刻建。其中唐代的“蜀汉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最负盛名,高3.67米,是唐宪宗元和四年(809),剑南西川节度使武元衡率其僚属27人,来武侯祠祭拜诸葛亮后刻建的。由唐朝著名宰相裴度撰文,著名书法家柳公绰(柳公权之兄)书写,名匠鲁建镌刻,碑文对诸葛亮短暂而悲壮的一生,作了重点褒评,极力称颂他治蜀的文治武功,对他鞠躬尽瘁、力图统一的精神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明中叶四川巡按荣华游武侯祠后,为碑写跋语,盛赞裴度“文体绝正”,柳公绰“笔法遒劲”,鲁建“技艺精良”,故后世称为“三绝碑”。清碑记载了祠庙重建和维修的情况,明碑着重介绍了祠庙的历史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