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世界文化百科
2950200000023

第23章 原始社会(23)

欧洲的器乐长期附从于声乐,至16世纪才逐渐独立。随着乐器制作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歌剧的兴起,使17世纪的器乐创作有了显著进步,产生了舞曲合成的古典组曲,以及曲式自由的序曲,而赋格曲、幻想曲、随想曲、变奏曲、前奏曲等体裁也渐被普通使用。18世纪,小提琴音乐迅速发展,歌剧序曲体裁的变革,曼海姆乐派等积极探索新的形式和表现手段,均为维也纳古典乐派的革新提供了有利条件。海顿确立了管弦乐队编制和主调音乐样式;莫扎特则进一步加以肯定,并发挥了木管乐器独特的表现力;贝多芬以交响性、戏剧性手法写作管弦乐序曲,给了奏鸣曲式以广阔的表现天地。

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的管弦乐创作尤为繁荣,扩大了题材范围,加强了与文学的结合,兴起了由柏辽兹倡导的标题音乐创作;罗西尼、威尔第、比才等作曲家,尤其是瓦格纳,扩大了歌剧中管弦乐的表现力,充实了乐队编制,丰富了配器手法,突出了音乐色彩,发展了和声语言;在体裁上也更为多样,出现了李斯特的标题交响诗,比才、格里格的乐队组曲,约翰·施特劳斯的圆舞曲,以及诸如狂想曲、音乐会序曲等大量管弦乐作品。即使像门德尔松、勃拉姆斯等音乐家的管弦乐作品,在和声、对位、配器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不少作品洋溢着浪漫主义的诗情画意。各国民族乐派也大显身手,德沃夏克、斯美塔那、西贝柳斯、柴可夫斯基、里姆斯基—柯萨科夫等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创作技巧亦属先进之列。

19世纪末、20世纪以来,西方管弦乐创作中产生了各种主义和流派。影响较大的是德彪西的印象主义、亨德密特和斯特拉文斯基一度热衷的新古典主义、拉赫玛尼诺夫的晚期浪漫主义、以勋伯格为代表的新维也纳乐派的表现主义和十二音体系。同时,美国爵士音乐也借助管弦乐的外壳风行于世,并渗透到格什文、格罗菲等人的创作之中。许多管弦乐作品,形式更为自由,调性更多变化,节奏更为复杂,有些则有力度猛烈、结构浓缩以及讲究线条对位等倾向。

歌剧

歌剧是综合音乐、诗歌、舞蹈等艺术,而以歌唱为主的一种戏剧形式。通常由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序曲、间奏曲、舞蹈场面等组成(有时也用说白和朗诵)。早在古希腊的戏剧中,就有合唱队的伴唱,有些朗诵甚至也以歌唱的形式出现;中世纪以宗教故事为题材、宣扬宗教观点的神迹剧等亦香火缭绕,持续不断。但真正称得上“音乐的戏剧”的近代西洋歌剧,却是16世纪末、17世纪初,随着文艺复兴时期音乐文化的世俗化而应运产生的。当时,意大利的卡契尼等人力图恢复古希腊悲剧,注重文字与音乐的结合,强调音乐的表情作用,改用主调风格音乐,于1594年完成第一部作品《达芙妮》,但原稿失传,于是人们便把他们为庆祝亨利四世婚仪而写的《优丽狄茜》认为是举世最早的一部西洋歌剧。

17世纪上半叶,由于欧洲第一所公开歌剧院在意大利威尼斯揭幕,以及蒙特威尔第在歌剧创作上的发展和创新,使传统的歌剧大大跨进了一步。17世纪末,在罗马影响最大的是以亚·斯卡拉蒂为代表的那不勒斯歌剧乐派。该乐派在剧中不用合唱及芭蕾场面,而高度发展了被后世称为“美声”的独唱艺术。当这种“唯唱工为重”的作风走向极端时,歌剧原有的戏剧性表现力和思想内涵几乎丧失殆尽。于是到18世纪二三十年代,有取材于日常生活、剧情诙谐、音乐质朴的喜歌剧体裁的兴起。意大利喜歌剧的第一部典范之作是帕戈莱西的《女佣作主妇》(1733年首演),该剧原是一部正歌剧的幕间剧,1752年在巴黎上演时,曾遭到保守派的诋毁,因而掀起了歌剧史上著名的“喜歌剧论战”。出于卢梭手笔的法国第一部喜歌剧《乡村占卜师》就是在这场论战和这部歌剧的启示下诞生的。

意大利歌剧在法国最先得到改造,而与法兰西的民族文化结合起来。吕利是法国歌剧(“抒情悲剧”)的奠基人。他除了创造出与法语紧密结合的独唱旋律外,还率先将芭蕾场面运用在歌剧中。在英国,普赛尔在本国假面剧传统的基础上,创造出英国第一部民族歌剧《狄东与伊尼阿斯》。在德、奥,则由海顿、狄特尔斯多夫、莫扎特等人将民间歌唱剧发展成德奥民族歌剧,代表作有莫扎特的《魔笛》等。至18世纪,格鲁克针对当时那不勒斯歌剧的平庸、浮浅,力主歌剧必须有深刻的内容,音乐与戏剧必须统一,表现应纯朴、自然。他的主张和《奥菲欧与优丽狄茜》、《伊菲姬尼在奥利德》等作品对后世歌剧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

19世纪西洋歌剧的发展是多线条的。初期的代表人物是罗西尼。除喜歌剧《塞维尔的理发师》外,他的《威廉·退尔》对法国大歌剧的形成起了巨大的推进作用。后继者有唐尼蒂等(《拉美莫尔的露契亚》)和贝里尼(《诺尔玛》、《梦游女》)等。在德国,韦伯的《自由射手》是西洋的第一部浪漫主义歌剧;瓦格纳则对歌剧进行了广泛的改革,在主导动机的运用及和声、配器效果的新颖、丰富等方面,揭开了新的一页。《罗恩格林》、《尼伯龙根的指环》(四联剧)等是他的代表作。19世纪后半期声望最高、影响最大的意大利歌剧作曲家是威尔第。在他的早期歌剧中,响彻了反抗异族压迫的呼声。中期的《弄臣》、《游吟诗人》、《茶花女》等,不但人物性格鲜明,音乐悦耳动听,内容亦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而后期的《阿伊达》、《奥赛罗》等,则技法更成熟,音乐更富于戏剧性。同一时期的比才所创作的喜歌剧《卡门》,是法国歌剧库藏中的一颗明珠。19、20世纪之交的歌剧作曲家还有:法国的古诺(《浮士德》、《罗密欧与朱丽叶》)、德丽勃(《拉克美》);捷克的斯美塔那(《被出卖的新娘》)、德沃夏克(《水仙女》);波兰的莫纽什克(《哈尔卡》);意大利的普契尼(《艺术家的生涯》、《蝴蝶夫人》、《托斯卡》)、马斯卡尼(《乡村骑士》)、列昂卡瓦洛(《丑角》)等。还有俄罗斯的格林卡(《伊凡·苏萨宁》)、鲍罗丁(《伊戈尔王》)、穆索尔斯基(《鲍里斯·戈杜诺夫》)、里姆斯基—柯萨科夫(《雪娘》、《金鸡》)、柴可夫斯基(《叶甫根尼·奥涅金》、《黑桃皂后》)等斯拉夫歌剧的代表人物。

在19世纪内,成型于18世纪的“轻歌剧”(operetta,意为:小歌剧)已演进、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体裁。它的特点是:结构短小、音乐通俗,除独唱、重唱、合唱、舞蹈外,还用说白。奥国作曲家索贝、原藉德国的法国作曲家奥芬巴赫是这一体裁的确立者。

20世纪的歌剧作曲家中,初期的代表人物是受瓦格纳影响的理查·施特劳斯(《莎乐美》、《玫瑰骑士》);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是将无调性原则运用于歌剧创作中的贝尔格(《沃采克》);40年代以来则有:斯特拉文斯基、普罗科菲耶夫、米约、晏诺蒂、巴比尔、奥尔夫、贾纳斯岱拉、亨策、莫尔,以及英国著名的作曲家勃里顿等。勃里顿的《彼得·格里姆斯》、《比利·巴德》等是享有世界声誉的名作。

舞剧

舞剧通称“芭蕾”(Ballet),源出意文Balare,即跳舞的意思。它是以跳舞为主要表现手段,并综合戏剧、音乐、美术等要素来揭示主题内容、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种类。

古希腊戏剧中诗、歌、舞是融为一体的,歌队合唱时往往随着音乐的节拍而舞动。13、14世纪意大利的Ballate,实际上是一种民间歌舞。至文艺复兴时期,出现了舞剧的雏形——宫廷芭蕾,演员和观众仅限于贵族。1489年,意大利人贝尔贡泽奥·博塔取希腊神话题材编排的《奥尔菲》,可算是第一部真正的宫廷芭蕾。后来,这种供宴会娱乐用的芭蕾传人法国宫廷,盛行了近百年。1581年,博若瓦叶以荷马史诗《奥德赛》中女妖西尔科的传说,为法国凯瑟琳皇后编了第一部有完整故事情节的芭蕾舞剧《皇后喜剧芭蕾》。路易十四时代,开始了宫廷芭蕾向剧场芭蕾的过渡,平民也渐能观赏到舞剧演出。路易十四酷爱舞蹈,于1661年创办了皇家舞蹈学院,平民或贵族子女有教无类,并突破了历来女角男扮的陈规。他聘用的莫里哀,在话剧中通过戏剧场面与幕间舞蹈场面的结合展示剧情,创造了“芭蕾喜剧”的独特样式;宫廷作曲家吕利在歌剧中加入芭蕾场面,被称为“芭蕾歌剧”。他写有十余部舞剧音乐,其中运用了民间舞曲体裁,1681年作曲的《爱神的胜利》一剧让第一批职业女舞蹈演员参加了演出。其后,拉莫创作了《殷勤的印度人》等芭蕾歌剧,配器、和声等方面有了进步。1760年,“芭蕾人师”让乔治·诺维尔提出了“情节舞剧”,即“用舞蹈形式表演舞剧”的著名主张,废除了沿袭己久的俗套化的习惯动作,取消了表演时戴的假面具。多贝瓦尔、维加诺等人继承发展了他的理论。前者所作《无益的谨慎》是至今仍在上演的古老芭蕾之一,后者编导的《普罗米修斯人创造物》由贝多芬作曲。1832年,菲力浦·塔里奥尼创作的舞剧《仙女》标志着浪漫芭蕾的诞生,他的女儿玛丽亚在该剧中首次运用了脚尖技巧。1841年亚当作曲的《吉赛尔》、1870年德里勃作曲的《葛蓓莉娅》成为法国浪漫派芭蕾的代表作。与此同时,意大利的芭蕾艺术也有所发展,著名编导卡诺·布拉西斯的《舞蹈艺术理论与实践初释》一书规定了芭蕾技术的重要内容,成为意大利芭蕾学派的代表性理论。19世纪欧洲还出现了著名的丹麦学派和俄罗斯学派。与布农维尔齐名的法国舞蹈家玛利乌斯·彼季帕及其助手伊凡诺夫,曾与柴可夫斯基密切合作编排了《天鹅湖》、《睡美人》等名作;明库斯作曲的《唐·吉诃德》、格拉祖诺夫作曲的《雷蒙达》亦由彼季帕编导,对俄罗斯学派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芭蕾歌剧剧照

音乐作为舞蹈的灵魂,其作用并非是一般地配合舞蹈动作。曾有人指出:音乐是“听得见”的舞蹈,舞蹈是“看得到”的音乐。两者的关系正是如此。德里勃之前的芭蕾音乐,大多由舞蹈者随意选用现成的音乐作品,只要情绪基本吻合并适于技巧表现即可;即使是专为指定剧目作曲,也只是起着舞态的伴和作用,并无特定的戏剧构思。19世纪中期之前的某些芭蕾舞剧,后来演出时采用的往往是经过后人加工、改编的音乐。德里勃的《葛蓓莉娅》有着较完整的艺术构思,采用主题连贯性的分曲结构,精巧的配器,为戏剧内容服务。柴可夫斯基的重要作品都在与编导者共同研究后,按戏剧性结构的要求而动笔创作的,其音乐在色彩性、抒情性、交响性等方面为舞剧音乐创作开了一个新的天地。19世纪以来的许多芭蕾音乐由于深受欢迎,而将精彩的片断从舞剧中独立出来,编为组曲或其他类型的管弦乐小品,供音乐会演奏用。

20世纪初,俄国芭蕾的先驱者谢尔盖·佳吉列夫自1909年后的20年间,曾率芭蕾舞团在各国频繁活动,先后拥有福金、尼京斯基、马辛和巴兰钦等富于革新精神的舞剧编导,并与斯特拉文斯基、法雅、拉威尔、普朗、米尧、普罗科菲耶夫等新派作曲家以及毕加索、米罗、鲁奥等新派美术家广泛合作,创作演出了不同于浪漫派芭蕾的《仙女们》、《玫瑰精》、《火鸟》、《彼得卢什卡》、《达弗尼斯与克洛娅》、《牧神午话》、《春之祭》、《三角帽》、《婚礼》等一批新舞剧,发起了一场反对僵化程式的进击,在欧美产生了巨大影响。其中不少舞剧系根据已有的音乐作品编创。斯特拉文斯基的作品尤其引人注目。

20世纪的舞剧基本上有两种类型。一是苏联式的舞剧,循着俄国芭蕾的传统继续发展。有关的著名作曲家有普罗科菲耶夫、阿萨菲耶夫、格里埃尔、哈恰图良、卡拉耶夫等人。二是“现代芭蕾”,主张创新,不拘旧格,先驱人物是福金。同时,美国著名舞蹈家伊莎多拉·邓肯以及圣·丹尼丝,寻求一种能自由表现个人真情实意和体验的新方式,创立了“现代舞”,后来与“现代芭蕾”互相吸收,并派生出各种流派。形形色色的现代主义音乐也直接渗透到现代舞剧的形式之中,启发了舞蹈家们的创作灵感,如无调性的十二音音乐、点描音乐、各种电子音乐等,有的现代舞节目则从头至尾以纯粹的打击乐器伴奏。

奏鸣曲

在音乐会上,我们常会见到节目单上有一种叫做奏鸣曲或叫做“朔拿大”的乐曲,它是一种什么样的乐曲呢?

西洋乐曲的取名和中国器乐曲不同。中国器乐曲的取名很不统一,处于自然形态,随兴之所至,巧取其名。而西洋乐器构造的改良、品种的日益丰富和作曲技法的进步,使音乐结构、形式大体上已经趋于规范和定型。音乐的形式、体裁都具有公认的固定名称。像奏鸣曲就是最常见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