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世界文化百科
2950200000004

第4章 原始社会(4)

托勒密王朝

亚历山大死后,公元前323年,其部将托勒密在埃及称王,即“托勒密一世”,开启了埃及历史上的托勒密王朝统治时代。他继承了埃及和波斯帝国君主专制的统治形式,垄断一切主要经济部门,规定粮油盐等产品的专卖权,全部土地收归国有并重新分配。当时希腊奴隶主贵族对埃及实行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最终激起埃及人民的强烈反抗。托勒密王朝受到人民起义的打击,再加上统治集团内部频繁的争权夺利,很快便衰落了下去。

后期埃及的经济

后期埃及的手工业、商业仍然繁荣。自公元前1000年左右,铁器在埃及普遍使用,青铜锻造工艺和技巧也有明显进步,商业活动进一步扩大。埃及的纺织品、陶瓷以及金银装饰品等,大量输往西亚各地和爱琴海一带。希腊和腓尼基商人争着到埃及做生意。为了发展海外贸易,公元前600年左右,法老尼科曾下令在尼罗河与红海之间开凿一条运河(未竣工),据说还建造了大船,环绕非洲航行。由于商品交换的需要,埃及从第二十二王朝开始用银条充作一般等价物,并加以“铸造”、“精炼”之类的印记,是为铸币的萌芽。国内外商业的兴盛,促进了高利贷的发展。同时,农民失去土地、穷人沦为债务奴隶的数量也大大增加。

古埃及的终结

公元前30年,罗马统治者屋大维打败了托勒密王朝的统治者克利奥帕特拉,结束了托勒密王朝的统治。从此埃及处于罗马的统治之下。深受罗马统治者压迫的埃及人民不断抗争。抗争的方式从最初的弃地潜逃发展到后来的公开武装起义。公元前2世纪后半叶,尼罗河三角洲一带爆发了布科里人起义,由此开始,起义断断续续地持续到了5世纪末的拜占庭帝国统治时期。7世纪,阿拉伯帝国开始兴起。阿拉伯人不断向外扩张,在占领拜占庭帝国东部备行省之后,于640年征服了埃及。此后,埃及成为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

古埃及文化

古埃及王国是世界上奴隶制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文化和科学技术水平在当时处于世界最高水平。占埃及人民创造了璀璨的古代艺术,为人类文化宝库增添了杰出的珍品。

埃及象形文字

古代埃及人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字——象形文字。象形文字起源于约公元前5000年,是从图画文字发展而来的,有30个单音字、80个双音字和50个三音字,还有直接表示意义的图形字符。真正的表形文字不多,多数是借数个表形文字的读音来表示其概念。这些字符一般都由三部分组成:即表意符号、表音符号和部首符号(或叫限定符号)。古代埃及象形文字在几千年的使用过程中也几经变化:在第一中间期里演化出一种祭司体;后期埃及时义演化出一种世俗体;到希腊、罗马人统治时期发展为科普特文字等。

丰富多彩的文学

古代埃及人虽然没有创作出大部头的文学著作,但他们留下的诗歌、小说、神话、格言、祈祷文、诫训、传记、战记等作品充分地反映出了古埃及各个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关于奥西里斯、奥西里斯同其弟塞特的斗争、奥西里斯之子荷鲁斯同塞特之间斗争的神话,《大臣乌尼传》等传记铭文,《占领尤巴城》等战记,《两兄弟的故事》等小说,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发达的数学与历法

古埃及人使用十进制计数法,能计算矩形、三角形、梯形和圆形的面积,以及正圆柱体、平截头正方锥体的体积。他们所用的圆周率为3.1605。在代数方面,古埃及人能解一元一次方程和一些较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这些知识后来成为古希腊人研究数学的基础。公元前2787年,古埃及人创立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太阳历。这个历法每年只有1/4天的误差,是今天世界通用公历的原始基础。

医学的成就

古代埃及的若干医学文献被现代人发现,其中最古老的是《史密特医学纸草》,其内容主要涉及关于外科方面的医术。古埃及人注意探索病因。在中王国时期,埃及人便提出,各种疾病的主要诱因是心脏和血管发生变化。古代埃及人的外科医术比较发达,这可能与他们解剖尸体、制作木乃伊有关。

辉煌的建筑

古埃及在人类历史上最为显著的建筑成就是用石头建造了至今犹存的巨大金字塔和神庙。古埃及的建筑以其雄伟浑厚为世人瞩目。除大金字塔外,底比斯的卡尔纳克神庙和卢克索神庙,也是古代埃及人的杰作。这两座神庙都以其众多巨大的圆柱著称于世,其中卡尔纳克神庙有12根大圆柱,每根高21米,柱子上有70吨重的横梁,作开花状的柱顶可站立100人。此外还有122根高13.7米、圆周长8.5米的圆柱。这两大神庙的圆柱和墙壁上满是雕刻的象形文字铭文,著名的《图特摩斯三世年代记》、关于卡迭什战役的情景和铭文就刻在这些柱子和墙壁上。除神庙和金字塔外,要塞建筑也非常著名,如中王国时期在尼罗河第二瀑布修建的要塞。

艺术的宝库

古埃及留下了丰富的艺术作品,包括雕像和绘画。雕像有浮雕和圆雕等。浮雕多在坟墓和神庙的墙上,其他物品如权标头、调色板等上也常见,它们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生产、生活、宗教信仰、战争等),为研究古埃及历史提供了丰富而生动的资料。圆雕作品也很多,大者如哈夫拉金字塔前的狮身人面像、阿布·辛贝勒神庙前的巨大雕像、门隆巨像等。小者如著名的埃赫那吞的王后涅菲尔涅菲拉吞像等。这些雕像最早雕刻于前王朝时期,历时几千年。现代欧美各国的各大博物馆中都收藏有古埃及的雕刻作品。古埃及的绘画作品,如中王国时期的《纸草丛中的猫》、新王国时期的《三个女音乐家》等都是杰作。古埃及的艺术作品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独特的宗教

宗教是古埃及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贯穿了整个古埃及历史。古埃及的宗教中心有四个:赫利奥波利斯、孟斐斯、赫尔摩波利斯和底比斯。

古埃及人相信,世界原是一片混沌,经创世神的创造和整顿,才开始成形。古埃及人坚信,万事万物都循环往复,世界永恒不变。古埃及人的时间观偏重未来,因为无尽的世界正等着他们去享受。

古埃及人和神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诸神告诫人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世上出现罪恶,是因为人们违背了神祇的意愿;造孽的人终将遭到报应,行善的人必会获得奖赏。古埃及人认为,神祇的引导是经由舌和心实现的。因为,心是做出决定、制订计划的器官,舌是将决定和计划公之于众的器官。这两个器官对人的行为起决定性的作用。神祇是这两个器官的向导,因而是人生的舵手。

古埃及人认为,人生在世,主要依靠两大要素:一是人体,二是灵魂。灵魂“巴”是长着人头、人手的鸟。人死后,“巴”可以自由飞离尸体,但尸体仍是“巴”依存的基础。为此,人们要为亡者举行一系列复杂的仪式,使他的各个器官重新发挥作用,使亡者复活。古王国时的金字塔和中王国、新王国时期在山坡挖掘的墓室,都是亡灵永久生活的地方。古埃及人认为,现世是短暂的,来世才是永恒的。

古代西亚文明

西亚是人类最早进入文明社会的地区之一。古代西亚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文化成就之一是楔形文字的发明。早在苏美尔时代,便有神话传说、史诗、寓言等作品产生,并被用楔形文字记录下来,对后来整个西亚地区文学艺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中,最著名的是苏美尔史诗《吉尔伽美什》,它是迄今所知的世界上最早的史诗。另外,两河流域的人们在观察月亮运行规律的基础上编制了太阴历,在数学、建筑和雕刻等方面也有突出的成就。

两河流域

“两河”是指亚洲西南部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干流主要流经今伊拉克共和国。两河流域的中下游地区是冲积平原,地势平坦,水流缓慢,土壤肥沃,古希腊人称之为“美索不达米亚”,意为“两河之间”。

古代西亚

西亚包括伊朗高原、两河流域、小亚细亚、叙利亚、巴勒斯坦和阿拉伯半岛,被里海、黑海、地中海、阿拉伯海和波斯湾所包围,这些海构成了西亚与其他地区的天然界限。西方人习惯把这一地区称为“古代东方”或“古代近东”。在长达几千年的时间里,这里一直是世界文明的中心。

乌尔城出土的军旗

干燥炎热之地

西亚地区多属热带和亚热带沙漠气候,气候干燥,降水很少,蒸发强烈。年降水量多在250毫米以下,降水较多地区一般也不超过500毫米,仅北部山地和地中海沿岸地带降水较丰富。阿拉伯半岛等地更是世界著名的干燥气候区。受降水和地形条件的制约,该区内流区域及无流区域面积广大,河网稀疏。除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外,多为短小的河流,大部分发源于高原边缘的山地,靠冰川融水补给,水量较小,季节变化显著。

美索不达米亚

“两河流域”指亚洲西南部底格里斯和幼发拉底两条大河的中下游地区,地理范围大致相当于今天的伊拉克共和国,又常被称为“美索不达米亚”。在古代,两河流域分为南北两部分,大体以今天的希特—萨马腊一线为界,北部称“亚述”,南部称“巴比伦尼亚”。巴比伦尼哑又分为南、北两部分,尼普尔(今努法尔)以北称“阿卡德”,以南称“苏美尔”。两河流域南北自然条件不同,北部为丘陵地带,盛产矿砂、石料和木材;南部平原多低洼沼泽,天然资源有黏土、芦苇和椰枣等。两河流域是古代人类文明的摇篮,孕育了举世闻名的两河流域文明。

文明的起源

约公元前4300年,两河流域南部的苏美尔人进入铜石并用时代,开始向文明社会过渡。苏美尔人创造了辉煌的文明,如楔形文字、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典《乌尔——纳姆法典》等等。

苏美尔人国家

从苏美尔城邦的出现到公元前2340年统一的阿卡德王国的兴起之间,在巴比伦尼亚地区先后出现了许多城市国家(城邦),其中主要有埃利都、拉尔萨、拉格什、乌尔、苏路巴克、乌鲁克、温玛、尼普尔和基什等。苏美尔城邦都是以一个城市为中心结合周围的村镇形成的,规模不大,人口也不多。每一城市都有若干神庙,其中城邦主神神庙地位最高。城邦首脑平时为最高行政长官和最高祭司,战时则是军事统帅。国家管理机构带有军事民主制的残余,保留有长老会和民众会这两个民主机构。

城邦争霸

为了夺取奴隶、土地和水源,苏美尔城邦之间不断发生战争。早王朝后期,战争愈演愈烈。基什、乌鲁克等城邦先后称霸。基什王麦西里姆为霸主时(约公元前27世纪末),曾调停拉格什与温玛之间的边界冲突。后来,拉格什强大起来,控制了波斯湾以外的地区及乌尔。至早王朝末期,南部两河流域形成了两大军事同盟。南方同盟(拉格什除外)以乌尔和乌鲁克为霸主,北方同盟以基什为霸主。两大军事同盟的形成标志着独立的小邦开始向地域性的统一王国过渡,反映出了南部两河流域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阿卡德王国

阿卡德王国是古代西亚两河流域南部塞姆语系的阿卡德人统治的奴隶制国家,统治区域位于北美索不达米亚、亚述西南和苏美尔以南,存在于巴比伦的前期。约公元前2371年,由阿卡德人首领萨尔贡建立,定都阿卡德(即后来的巴比伦城)。阿卡德王国的历史是苏美尔历史的一部分,这一时期被称作“苏美尔——阿卡德”时代。

古巴比伦王国

古巴比伦王国位于古代两河流域,由阿摩利人建立,公元前16世纪初为赫梯人所灭。在这一时期,大奴隶制经济形式瓦解,青铜工具普遍使用,生产力有较大发展。在此基础上,各城邦均制定法典。神庙地位下降。

古巴比伦的兴起

公元前21世纪下半叶,埃兰人灭掉乌尔第三王朝后,阿摩利人由西北乘虚而入,在苏美尔建立了伊新和拉尔沙两个国家,其创立者均为阿摩利人的氏族酋长。伊新和拉尔沙对峙长达200余年。公元前19世纪初,阿摩利人的阿姆纳努姆部落在巴比伦摆脱伊新的控制,其首领苏木阿布建立了巴比伦王国,又称“古巴比伦第一王朝”。

汉谟拉比的统治

古巴比伦王汉谟拉比在统一两河流域过程中建立起了强大的中央集权的奴隶主专政国家,总揽全国的立法、司法、行政、军事和宗教大权,设置了庞大的官僚机构,极力宣扬王权神授。汉漠拉比的专制统治还表现在对经济的控制上:国家对地方征收各种赋税,并将水利系统置于统一的管理之下。

繁荣的经济

汉谟拉比时代,南部两河流域的生产力有了很大的发展。青铜工具已得到广泛使用,附有播种漏斗的改良犁已出现在田野上,灌溉系统也有了扩大和完善,并出现了用以灌溉地势高的田地的,较完善的扬水装置。手工业和商业也有所发展,手工业门类已有二三十种之多。商业贸易上,对外输出谷物、油类、枣子、织物、皮革以及陶罐等,交换回来奴隶、金、银、铜、石头、盐、木料、香料、染料以及供国王和贵族享用的各种奢侈品,有时也经营金属、染料等转口贸易。由于国内外商业的发展,银和铜成为一般交换的媒介物,但铸币尚未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