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金匮要略(中华实用方剂大典)
2954600000043

第43章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2)

[比较鉴别]

【临床应用】

(1)如梅尼埃病、高血压、脑积水、脑震荡后遗之眩晕、颈性眩晕、冠心病、风心病、肺心病、心肌炎、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充血性心衰、心包积液、结核性。

二两吐下后,中焦阳虚,脾失健运,气不化水心下逆满,气上冲胸,头目眩晕,身振振摇,短气,心悸,咳嗽,呕吐清水痰涎,脉沉紧二两汗后阳虚水动于下脐下悸、欲作奔豚温阳伐水降冲,三两一两发汗后,胃阳不足心下悸,口不渴或呕逆,甚则四肢厥逆温胃化饮,通阳散水重用生姜,走而不守,温胃宣散水气胸腔积液、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胃潴留、胃下垂、慢性结肠炎、慢性胃炎、肾病综合征、肾盂积水、有机磷农药迟发性神经中毒综合征、妊娠中期急性羊水过多、输卵管积液、产后尿潴留、小儿秋季腹泻、小儿狐疝、儿童舌舐皮炎、神经性耳鸣、视神经萎缩、青光眼、闭经、嗜睡、水肿、肥胖、前列腺增生、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病变、病毒性角膜炎、黄褐斑等,属阳虚饮停者,都可用本方随证加味。

(2)临证加减

①若呕吐痰水者,加制半夏,以温化痰水,降逆止呕;痰多,再加陈皮,以理气化痰;若脾气虚甚,加党参、黄芪以益气补脾;如肾阳偏虚,形寒怕冷,或性欲减退者,加仙茅、仙灵脾、韭子,以温养肾阳;如阳虚精亏,面色浮白,手足欠温者,加巴戟天、淫羊藿、枸杞子之属,以温肾填精。

②痰饮眩晕:脾胃阳虚者,加党参;白带多,腰重者,除重用茯苓、白术外,加山药、芡实;恶心重者,加姜半夏、陈皮。

③寒湿泄泻:泻水频频者,茯苓、白术各加至30克;兼寒邪腹痛重者,加干姜;肝郁气滞者,加木香、香附。

④白带:腰痛重者,加杜仲、川断、狗脊;胸脘胀满者,加木香、香附;大便溏泻者,茯苓、白术加至30克;下元虚寒作痛者,加干姜、附子。

⑤水饮:小便不利者,加猪苓、泽泻;兼痰者,加陈皮、半夏。

[医案举例]

胡某,男,34岁。少年体弱,常患咳嗽,吐痰沫,轻则用生姜擦背即愈,重则延医治疗,至成年后,每发则背心怕冷,需热手按摩觉舒,屡发屡治,难获远效。近因伤风,旧病又发,咳唾清痰,头晕目眩,胸胁胀满,口淡食少,心下如有物跳动,背部怕冷如掌大之处尤甚。诊得脉沉细而弦,舌嫩、苔白滑,无发热身疼症,呼吸短浅难续,尿清量少,大便自调。乃忆仲景《金匮》云:“心下有留饮,其人背寒冷如掌大”,此证属饮停中焦无疑。论治法,《金匮》又说:“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盖以饮为阴邪,多因阳虚不化,阴湿凝聚而成。宜温阳化气。如饮停在上,宜从肺治,可以青龙汤等以温散;饮停在下,宜从肾治,用肾气丸以温化。今饮停在中,当从脾治,宜用温阳化饮之苓桂术甘汤:茯苓四钱、桂枝二钱、焦术三钱、炙草二钱。

外用药饼熨其背部冷处。炒白芥子三钱、白芷三钱、轻粉三钱、糯米饭少许,和捶成饼,烘热熨背冷处,以助疗效。五剂药尽,诸证悉平,现已观察二年,竟未复发。

[湖北中医医案选集.第一辑.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1978.17]

(二)微饮短气(苓桂术甘汤证、肾气丸证)

【原文研读】

[代表原文]

夫短氣有微飲,當從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湯主之;方见上。腎氣丸亦主之。方風腳氣中。(17)

[白话语释]

提要

论述微饮的证治。

语译

呼吸短促,有轻微的水饮停留,应当从小便去其饮,用苓桂术甘汤主治;肾气丸亦可主治。

阐释

原文“短气有微饮”,因有脾虚、肾虚之异,故治法有别。此处“短气”乃因轻微饮邪阻碍呼吸所致,与第12条“水停心下……微者短气”之意相同。“微饮”是因痰饮病在缓解期中,其症状不明显,没有根治而产生的。

“微饮”为何“当从小便去之”?尤怡《金匮要略心典》云:“饮,水类也,治水必自小便去之”,因饮邪虽微,乃水饮内阻,必然妨碍脾肾气机之升降,三焦水道不得畅通运行,多致小便不利或小便不正常,而小便正常乃是肺脾肾气化功能恢复的指征。饮与水既同类,欲蠲其饮,宜利其水,故治此类微饮,当用化气行水法,使气化水行,饮有去路。可知“当从小便去之”原文有两层意思:一是饮病有小便不正常的症状者,直接用利小便一法以去饮,这与“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总治则中“通行水道”的作用是一致的;二是通过利小便达到通阳化饮目的。即使饮病没有出现“小便不利”的症状,也可用利小便药,所谓“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是间接达到“振奋阳气”之目的。

人体气机之升降出入,与心、肺、脾、肝、肾密切相关,故本条“短气”,因其产生部位有别,则治法迥异。

“苓桂术甘汤主之”者,若因脾阳不运,津液留而为饮,“气”不能上升于心肺,症以呼出之气短促为特征者,当用此汤通阳化气利小便,药后使饮随小便而去,故方后注云“分温三服,小便则利”。

“肾气丸亦主之”者,若因下焦肾气虚弱,不能化气行水,津液聚而成饮,水无出路,饮泛心下,肺失宣降者,症以吸入之气短促、动则更甚为特征,以及兼见畏寒、手足逆冷、少腹拘急不仁、小便不利或失调、舌质淡、苔细白,脉沉虚弦滑或沉细,当用此丸温阳化气,使肾中阳气蒸腾,水化为气,饮随小便而去,则短气有微饮亦解。这里要说明的是,本条微饮的形成,是肾气衰微所致。肾气依赖于肾阴与肾阳,阳根于阴,若徒用辛温燥烈之药壮阳化饮,则独阳不长,反而不能蒸腾化气、通阳蠲饮,故肾气丸中有熟地、山茱萸、山药等滋阴以生阳的药物相伍,此“阴中求阳”也;更用少许桂枝、附子生少火而化气行水,所谓“少火生气”也。微饮去,则短气解,并不违背治痰饮病当“温药和之”的总治则。

【临床应用】

[应用要点]

(1)苓桂术甘汤、肾气丸都有温而不燥、补而兼消的配伍特点,同为“温药和之”的代表方,所不同者,苓桂术甘汤重在治脾,肾气丸重在治肾。

(2)本条“短气有微饮”,即属四饮中支饮范围,特别是久病支饮患者,用肾气丸加巴戟天、胡芦巴、肉苁蓉、蛤蚧、五味子、补骨脂、白果、沉香之类,可提高温肾纳气、通阳化饮的效果。

[医案举例]

余早年至富民县访友。友留宿,夜阑入寐,闻间壁咳声频频,达旦未止。经询问,方知夜咳者乃一年近七十之老妪,病已半载,屡治罔效。余即登门予以诊治。其症咳多甚于夜间,每卧即痰壅作咳,以致难以入寐。咳时气短难接,痰有成味,虽屡服化痰止咳之药,总难奏效。脉两寸俱大,两尺则微细欲绝。参其脉证,知此病不单在肺,肾亦病矣,乃肾虚不纳之候,遂以金匮肾气丸加味治之。

附片30克(开水先煎透),上肉桂6克(研末调服),熟地15克,山茱萸6克,怀山药15克,茯苓15克,粉丹皮9克,泽泻9克,炙麻黄根9克,五味子6克。

上方仅服1剂,当晚咳即减半,知药已对证,令其再服5剂。并购金匮肾气丸常服,未及半月而愈。

[李继昌医案整理小组.李继昌医案.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78.10,11]

(三)痰饮呕吐(小半夏加茯苓汤证)

【原文研读】

[代表原文]

先渴後嘔咂,爲水停心下,此屬飲家,小半夏茯苓湯主之。方见上。(41)

[参考原文]

卒嘔吐,心下痞,膈間有水,眩悸者,小半夏加茯苓湯主之。(30)

[白话语释]

提要

论述饮停心下作呕的证治。

语译

先口渴后呕吐,是水饮停于心下,为素有水饮,用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

阐释

“先渴”,为心下素有水饮,妨碍脾运,津不上承。“后呕”,为渴而饮水过多,加重心下停饮,饮盛上逆,胃失和降,故曰“此属饮家”。治以小半夏茯苓汤利水蠲饮,和胃降逆。方中半夏、生姜蠲饮开结,和胃降逆,茯苓利水导饮下出。

饮停致渴与津伤致渴应加以区别。前者口渴常喜热饮,虽饮却不多,多则必呕,常伴心下痞、口淡、舌质淡或边有齿印,苔白滑或白腻。后者往往有津伤病史,口渴饮水量多,舌质多红或舌体瘦小,少苔或无苔,舌面乏津。

【原文解析】

[主要脉症]

呕吐清水,口不渴,舌苔白滑,脉弦。或有心下痞,眩悸。

[病机]

水饮上逆,胃失和降。

[治法]

利水蠲饮,和胃降逆。

[主方]

小半夏加茯苓湯方

半夏一升生薑半斤茯苓三兩,一法四兩

上三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五合,分温再服。

[主方分析]

见“阐释”。

[注意事项]

脾胃阴虚者慎用。

【临床应用】

[应用要点]

(1)常用于水饮内停引起的呕吐(如妊娠恶阻、肾炎尿毒症、急/慢性胃炎、贲门痉挛、幽门不全梗阻、恶性肿瘤放疗或化疗后、晕车晕船、糖尿病、电解质紊乱),眩晕或伴头胀痛(如前庭神经元炎、高血压病);心下痞,心悸(如病毒性心肌炎、肺心病心衰),湿性胸膜炎,梦游症,蛛网膜下腔出血所致呕吐等疾病。

(2)临证加减:脾胃虚弱,加党参、白术、甘草;兼气阴两虚,加人参、麦冬、乌梅、山药;水饮较盛,合泽泻汤;夹瘀血,加丹参、川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之二陈汤由本方加橘红、炙甘草、乌梅组成,有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之效。

[医案举例]

姜某,女,33岁,1986年5月3日来诊。呕吐一年余,或在饭前,或在饭后,或进食即吐,或夜阑而呕,发作无时。吐物或为未尽消化之食物,或为清水痰涎。曾于哈市医院作多项检查,除轻度胃下垂外,未见其他异常,诊为“神经性呕吐”,但中西药物屡用乏效。刻诊:体质瘦弱,面色苍白,纳减,体倦,头晕心悸,脘腹部痞闷不舒,中下腹时肠鸣,舌质淡红,苔白腻,脉弦细。证属胃失和降,痰饮内停。治宜降逆和胃化痰,拟小半夏加茯苓汤与之。

半夏30克,生姜25克(切片),茯苓20克。半夏温水浸30分钟后,去水、合诸药共煎。徐服。药下,呕吐即大为减轻,仅进5剂,呕吐肠鸣诸症悉止。

[陈邦芝.运用仲景方治疗呕吐举隅.上海中医药杂志,1996(1)]

(四)留饮欲去(甘遂半夏汤证)

【原文研读】

[代表原文]

病者脈伏,其人欲自利,利反快,雖利,心下績坚满,此爲留飲欲去故也,甘遂半夏湯主之。(18)

[白话语释]

提要

论述饮留心下欲去未尽的证治。

语译

病人脉象为伏,想要下利,下利后反而感到爽快舒适,虽然下利,但心下仍继续坚硬胀满,这是留饮将去而未去的缘故,用甘遂半夏汤主治。

阐释

本条拟从两方面进行分析。

(1)本条留饮欲去未去的症状、病机、治法。

除前述脉症而外,尚见“虽利,心下续坚满”,一个“续”字,可知在“其人欲自利”之前,早有“心下坚满”症,即使在下利之后,“利反快”爽,但快爽不久,心下继续见坚硬胀满,说明留饮牢结,未能去尽。“此为留饮欲去故也”一句,《医宗金鉴》提出“当在利反快”之下,方合因势利导之理。原文“欲去”者,徐彬云,“虽坚满而去者自去,续者自续,其势已动,故曰欲去”,但新饮仍然日积。则本条病机为:留饮欲去未去而新饮日积。

(2)本方煎煮法、用量、甘遂与甘草相反的问题。

原文所载甘遂与甘草的计量方法,与《金匮要略》其他含有甘遂或甘草的方剂不同。对临床报道的分析发现,若甘遂、甘草都作煎剂或散剂时,二药多取等量,或甘草小于甘遂;若甘草水煎,甘遂用散剂冲服,则既有取二药等量者,也有甘草大于甘遂者。而动物实验发现,甘草与甘遂配伍应用并取同一种剂型时,若甘草量大于甘遂,则有相反作用,甘草愈多,毒性亦愈大,故使用本方应加留意。此外,本方的煎煮法,宜从《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八·痰饮第六》记载,即甘遂与半夏同煮,芍药与甘草同煮,然后将二药汁加蜜合煎,顿服之。其关键之处,一是甘遂不与甘草以同一种剂型同煎;二是最后合煎时,一定要加白蜜。现代临床医家也有将甘遂研末,3克以内冲服,或装入胶囊服或人余药药汁加蜜再煎。若用煎剂,甘遂当少于8克,可直攻水饮而不致毒人。

【原文解析】

[主要脉症]

胸脘痞闷,心下续坚满,咳喘腹痛,肠间沥沥有水声,欲下利,利反快,大便溏泄,夹有黏液或身体局部有积液,小便不利,呕吐涎沫,背寒,口渴不欲饮,苔白滑,或厚腻,脉沉伏或沉弦有力。

[病机]

留饮欲去未尽,新饮日积。

[治法]

攻下逐饮,因势利导。

[主方]

甘遂半夏湯方

甘遂(大者)三枚半夏十二枚(以水一升,煮取半升,去滓)芍藥五枚甘草(如指大)一枚(炙),一本作無

上四味,以水二升,煮取半升,去滓,以蜜半升,以藥汁煎取八合,頓服之。

[主方分析]

本方主用攻逐膈膜心下留饮的甘遂,驱水由胃肠随大便而去,佐以半夏散结除痰、降浊下行,补甘遂之不逮,再加芍药散结和阴,甘草护液调中,蜂蜜缓中解毒,共奏开破利导而不伤正之功。甘遂半夏汤为攻逐留饮之猛剂,正是取其甘遂、甘草二药相反,同用之以激荡久留深伏的饮邪,使之下降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