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医儿科处方手册
2959600000035

第35章 神经精神疾病(3)

基本处方四妙散加味。苍术10g,黄柏8g,牛膝10g,薏苡仁10g,板蓝根12g,忍冬藤10g,赤芍10g,木瓜10g,鸡血藤10g,虎杖10g,生甘草6g。加水煎服。

备选处方

(1)健步丸加减:生地黄10g,吴茱萸6g,黄芩10g,忍冬藤12g,当归尾10g,赤芍10g,陈皮6g,苍术10g,牛膝12g,桂枝5g。加水煎服。用于湿热阻络证。

(2)复方马钱子栺号:银花、板蓝根、大青叶各30g,黄芩、仙灵脾、桑寄生各15g,甘草10g,马钱子3g(切成薄片,先浓煎1小时)。加水煎服,每日1剂,饭后1小时服。一般服3~5剂。用于本病进展期。

(3)四妙丸:每次3~6岁2g,7~9岁3g,10岁以上4g,每日2次。口服。用于湿热阻络证。

2肺胃津伤证:发热或热退后,肢体萎软不用,渐致肌肉消瘦,皮肤干燥,心烦口渴,咽干呛咳,呼吸不稳,面色潮红,尿黄便干,舌红苔黄,脉细数。治宜养肺益胃,清热通络。

基本处方沙参麦冬汤加减。北沙参10g,麦门冬10g,天花粉10g,玉竹10g,丝瓜络10g,桑叶10g,杏仁10g,牛膝10g,桔梗5g,甘草6g。加水煎服。

备选处方

石斛、怀牛膝、桑白皮各30g,葛根、木瓜各10g,甘草6g。加水煎服。用于肺胃津伤证。

3脾胃虚弱证:肢体萎软无力,甚至肌肉萎缩,面色无华,气短声低,胃纳不思,吞咽困难,大便稀溏,舌淡苔薄,脉细。治宜健脾益气,活血通络。

基本处方参苓白术散加减。党参12g,炙黄芪15g,白术10g,茯苓10g,山药12g,陈皮6g,炒薏苡仁10g,牛膝12g,丹参10g,木瓜10g。加水煎服。

备选处方

(1)黄芪建中汤加减:炙黄芪15g,党参10g,茯苓10g,白术10g,桂枝5g,木瓜10g,陈皮6g,苍术8g,白芍10g,炙甘草5g。加水煎服。用于脾胃虚弱证偏于脾阳虚者。

(2)复方马钱子栻号:黄精、黄芪、枸杞子各30g,仙灵脾、桑寄生、葛根、甘草各20g,马钱子3g(切成薄片,先浓煎1小时)。加水煎服,每日1剂,饭后1小时服。一般服5~7剂。用于本病恢复期。

(3)补中益气口服液:每次6岁以下5ml,7岁以上10ml,每日2~3次。口服。用于脾胃虚弱证。

(4)香砂六君片:片剂:每次1~3岁1片,4~6岁2片,7~9岁3片,10~14岁4片,每日3次。口服。用于脾胃虚弱证。

4肝肾亏虚证:肢体萎软不用,肌肉明显瘦削,面部烘热,盗汗自汗,头晕目眩,舌红少苔,脉细数。治宜补益肝肾,柔筋和络。

基本处方虎潜丸加减。熟地12g,炙龟板20g(先煎),首乌10g,枸杞子10g,牛膝10g,桑寄生10g,鸡血藤10g,当归10g,白芍10g,地骨皮10g。

备选处方

(1)补肾地黄丸加减:熟地10g,山药10g,茯苓10g,山萸肉10g,牡丹皮10g,枸杞子10g,杜仲10g,怀牛膝10g,鹿茸2g(研末冲服),牛膝10g。加水煎服。用于肝肾亏虚证。

(2)六味地黄丸(片):片剂:每次6岁以下1片,7~10岁2片,11~14岁3~4片,每日2次。浓缩丸:每次6岁以下1~4丸,7岁以上5~8丸,每日2次。口服。用于肝肾亏虚证。

警示

1呼吸肌麻痹是本病死亡的主要原因。对出现呼吸衰竭、或因咳嗽无力、颅神经麻痹而致咽喉分泌物积聚者,应及时作气管切开或插管,必要时使用呼吸机,以保证有效通气和换气。

2应及早对瘫痪的肌群进行针灸、推拿等康复训练,防止肌肉萎缩,促进恢复。

§§§第六节重症肌无力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以受累的横纹肌异常容易疲劳,休息后可有一定程度的缓解为特征。儿童期重症肌无力,大多在婴幼儿期发病,2~3岁是发病高峰,女孩多见。临床多累及眼肌、咀嚼肌、咽肌、面肌和四肢肌肉,表现为上眼睑下垂,眼球活动受限,复视、斜视,或四肢无力,瘦弱不用,甚至吞咽困难,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本病属于中医学“肉痿”范畴,其中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称“睑废”。

诊断要点

1以受累横纹肌无力为主症,晨轻暮重,休息后减轻,多次活动后加重,常好侵犯眼外肌、咀嚼肌、吞咽肌和呼吸肌,少数可累及四肢肌肉。

2慢性发病,少数可急性起病。

3对新斯的明等抗胆碱酯酶类药物有良好反应。

4肌电图检查:重复频率刺激时,可呈现肌肉疲劳现象。

5血清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检查:阳性有诊断价值,但阳性率因检测方法不同而有差异。婴幼儿阳性率低。

辨治原则

本病属于虚证,重在辨脾肾亏损,精微不足和肌肉失养。治疗以益气,培补脾肾为主,视病情不同,兼用滋肾养阴,养肝柔筋,温阳补肾等法。同时注意固护津液,慎用祛风燥湿之品,以免津伤血燥,肌失所养,病情加重。

处方

1脾胃气虚证:眼睑下垂,昼轻夜重,常伴有复视,肢体无力,抬头困难,咀嚼无力,面色萎黄,语声低微,纳呆便溏,少气懒言,舌淡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脉细弱。治宜健脾益气。

基本处方补中益气汤加减。炙黄芪12g,人参10g(另炖),当归8g,陈皮6g,升麻6g,柴胡6g,白术10g,黄精6g,甘草6g,制马钱子0.3g(研末冲服)。加水煎服。

备选处方

(1)六君子汤加减:人参10g(另炖),白术10g,茯苓10g,陈皮6g,法半夏6g,升麻6g,煨木香5g,桔梗4g,甘草3g,制马钱子0.3g(研末冲服)。加水煎服。用于脾胃气虚兼有湿困者。

(2)补中益气丸:每次3g,每日2次。口服。用于脾胃气虚证。

(3)生黄芪2份,人参2份,生马钱子1份。共研细末,制成药膏贴敷于足三里、三阴交、脾俞、肝俞、肾俞等穴,每穴敷药直径约1cm,外敷处要求皮肤完好无损,隔2~3天换1次药,10次为1个疗程。用于脾胃气虚证。

2脾肾阳虚证:眼睑下垂,眼球活动受限,四肢无力,步履艰难,抬头困难,形寒肢冷,面白无华,颜面虚浮,腰膝酸软,小便清长,下利清谷,舌淡胖,苔白,脉沉细。治宜温补脾肾。

基本处方右归丸加减。熟地黄10g,山茱萸8g,山药8g,菟丝子10g,枸杞子8g,杜仲8g,当归6g,党参6g,甘草6g,制马钱子0.3g(研末冲服)。加水煎服。

备选处方

(1)金匮肾气丸:每次3g,每日2次。口服。用于脾肾阳虚证。

(2)健步虎潜丸:每次3g,每日2次。口服。用于脾肾阳虚证。

3肝肾阴虚证:眼睑下垂,两目干涩,吞咽困难,咀嚼无力,昼轻夜重,四肢无力,肌肉瘦削,腰酸耳鸣,少寐多梦,舌质红,苔少,脉细数。治宜滋补肝肾。

基本处方左归丸加减。生地黄10g,枸杞子12g,山茱萸8g,龟板胶8g(烊化),鹿角胶8g(烊化),菟丝子6g,山药10g,甘草6g。加水煎服。

备选处方

(1)杞菊地黄丸:每次3g,每日2次。口服。用于肝肾阴虚证。

(2)桑叶、川芎、当归、桑寄生、土牛膝各15g,煎汤,加黄酒一盅。每日用清洁纱布蘸药液,在肌无力的部位擦2~3次。用于肝肾阴虚证。

4气血两虚证:眼睑下垂,咀嚼无力,心悸气短,神疲乏力,少气懒言,面白无华,自汗,舌体胖嫩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治宜补益气血。

基本处方八珍汤加减。党参12g,茯苓10g,白术6g,熟地黄6g,当归8g,白芍6g,川芎8g,生姜6g,大枣8g,甘草8g。加水煎服。

备选处方

(1)紫河车粉:每次1g,每日3次。口服。用于气血两虚证。

(2)人参养荣丸:每次3g,每日2次。口服。用于气血两虚证。

警示

1感染、过度劳累、精神刺激、手术、外伤等均可加重病情,应尽量避免。

2随时注意防止呼吸肌麻痹引起的窒息。

§§§第七节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是一种遗传性骨骼肌退行性变性疾病。临床以进行性加重的肌力减退、肌肉萎缩以及假性肥大为特征。发病年龄一般在3~6岁,男性发病率较女性高。本病属于中医学“痿证”范畴。

诊断要点

1本病以缓慢、进行性、对称性肢体近端肌萎缩和无力为主症,呈现翼状肩胛、鸭步、肌病面容或假性肥大等征象,但无肌肉压痛,Gower征阳性。

2病情持续进展,但甚缓慢。家族中有相同病症患者。

3血生化检查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酸磷酸激酶、乳酸脱氢酶等升高。

4肌电图符合肌源性损害,病变肌肉呈低电位,波形持续时间缩短。

5肌活体检查有组织学改变,肌纤维肿胀,核增大,数目增多,以后肌纤维有透明变性、萎缩或消失,致肌纤维减少、大小不等。肌纤维之间有脂肪沉积和结缔组织增生。心肌也有类似变化。假性肥大型的肌纤维坏死及脂肪浸润较为明显。

辨治原则

本病以本虚为主,主因先天禀赋不足,肝肾亏虚,次因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导致肌肉失养;辨证重在辨脾胃虚弱和肝肾亏虚。治疗以填补先天,滋养后天为主。

处方

1肝肾亏虚证:起病缓慢,腰膝酸软,步履踉跄,站立困难,小腿肌肉假性肥大,肢体挛缩瘫痪,时有遗尿,小便清长,肢末不温,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治宜补益肝肾,强健筋骨。

基本处方虎潜丸加减。龟板15g(先煎),牛膝10g,当归10g,白芍10g,补骨脂10g,锁阳8g,陈皮6g,鸡血藤10g,甘草6g。加水煎服。

备选处方

(1)汤氏芎黄散:大川芎,生地黄各10g,山药,当归,炙甘草各6g。上焙为末,每次5g,每日2次,热汤调服。用于肝肾亏虚证。

(2)健步丸:每次6岁以下1/2丸,6岁以上1丸,每日3次。口服。用于肝肾亏虚证。

(3)健步虎潜丸:每次8岁以下1/2丸,8岁以上1丸,每日3次。口服。用于肝肾亏虚证。

(4)加味六味地黄丸:每次3g,每日2次。口服。用于肝肾亏虚证。

2脾胃虚弱证:四肢瘦弱,上肢乏力,难以抬举,下肢行如鸭步,纳呆食少,大便溏薄,精神不振,体倦乏力,面色萎黄,舌淡胖有齿痕,苔薄白,脉弱。治宜健脾养胃,益气养血。

基本处方补中益气汤加减。炙黄芪12g,白术10g,当归10g,党参10g,鸡血藤10g,升麻5g,砂仁2g(后下),甘草6g。加水煎服。

备选处方

(1)八珍汤:当归,川芎,熟地黄,白芍药,人参(另炖),炙甘草,茯苓,白术各8g。加水煎服。用于脾胃虚弱证。

(2)调元散加减:山药15g,人参10g(另炖),白茯苓,白术,白芍,熟地黄,当归,黄芪,川芎,炙甘草各8g。加水煎服。用于脾胃虚弱证。

警示

据病情适当运动,在家长帮助下进行各种上下肢的运动锻炼,促进肌力恢复。不宜久卧床,以防褥疮。注意防止外邪侵袭加重病情。

§§§第八节高热惊厥

凡由小儿中枢神经系统以外的感染所致38℃以上发热时出现的惊厥叫小儿高热惊厥。高热惊厥是小儿时期的常见急症,常发生于6个月到6岁以内的小儿,先发热后惊厥,惊厥多发生于发热12小时内,惊厥呈短暂、自限性发作,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及其他脑损伤。发病原因尚不够清楚,但公认本病与高热、年龄、感染与遗传等因素有密切关系。此种惊厥可分成两个类型:栙单纯性高热惊厥,此型预后良好;栚复杂性高热惊厥,此型预后较差。小儿高热惊厥最常见于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早期。本病属中医学“急惊风”、“感冒夹惊”范畴。

诊断要点

(一)单纯性高热惊厥

1首次发病年龄多在6个月~3岁,最后复发年龄不超过6~7岁。

2惊厥多发生在病初体温骤升时,常见于上呼吸道感染。

3惊厥呈全身性、次数少(一次病程中多是一次,很少二次)、时间短(一般不超过10分钟)、恢复快(伴有意识丧失,持续数分钟,很快清醒),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一般预后好。

4发作停止1周后,脑电图检查无异常。

5多有阳性家族史,个人可有反复发作史。

(二)复发性高热惊厥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初发年龄小于6月或大于6岁,全身性惊厥超过15分钟,反复多次惊厥,局限性惊厥,热退后1~2周脑电图检查异常。复发性高热惊厥以后发生癫痫的可能性大,要高度警惕。

辨治原则

高热惊厥重在区分是单纯性还是复杂性,更要重视寻找引起高热惊厥的原因,尽可能的明确原发疾病。在辨证时重在辨外邪的性质,是风热动风、暑热动风,还是湿热动风。治疗以退热止痉为原则,风热动风证治以疏风散热止惊,暑热动风证治以清暑解热定惊,湿热动风证治以清热化湿定惊。

处方

1风热动风证:起病急骤,恶寒发热,头痛,鼻塞流涕,咳嗽,咽痛,随即出现烦躁、惊厥,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治宜疏风清热,熄风止痉。

基本处方银翘散加减。银花10g,连翘10g,桑叶10g,菊花10g,蝉蜕6g,钩藤10g(后下),大青叶10g,荆芥8g,牛蒡子10g,薄荷8g(后下)。加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