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医外科处方手册
2959800000045

第45章 眼科疾病(5)

(3)驱风退翳汤:荆芥、防风各3g,白蒺藜、谷精草、蔓荆子、连翘各10g,蝉蜕3g,嫩钩藤、焦山栀各10g。每日1剂,加水煎服。适用于风热壅盛者。

(4)茺蔚子散:茺蔚子、防风、川芎、玄参、桑白皮、桔梗、知母、藁本各3g,细辛1.5g。研成粉末,每次9g,每日3次,加水煎服。适用于风热壅盛者。

(5)双黄连口服液:每次10ml,每日3次,口服。适用于风热壅盛者。

(6)银黄口服液:每次10~20ml,每日3次,口服。适用于风热壅盛者。

(7)黄连羊肝丸:每次1丸,每日2~3次,口服。适用于风热壅盛者。

(8)双黄连针粉:每次3.6~4.2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每日1次,静脉滴注。适用于风热壅盛者。

(9)鱼腥草滴眼液:点眼,每2小时1次。适用于风热壅盛者。

(10)中药热敷方:用荆芥、防风、银花、黄芩、菊花、大青叶、蒲公英各15g。加水煎汤,每日2次,每次20分钟,湿热敷。适用于风热壅盛者。

(11)中药熏洗方:菊花、桑叶、赤芍、茺蔚子、僵蚕各15g。水煎,每日2次,每次15~20分钟,熏洗双眼。适用于风热犯目者。

2.肝胆火炽证:黑睛溃陷扩大加深,凝脂大片,黄液上冲,白睛混赤,胞睑红肿,头目疼痛剧烈,热泪如汤;全身兼有口苦咽干,溲赤便秘。舌红,苔黄,脉数。治宜清肝泻火。

基本处方龙胆草6g,黄芩、栀子、泽泻各10g,当归3g,生地、柴胡、生甘草各6g,车前子(包煎)15g。每日1剂,加水煎服。

备选处方

(1)芩连退翳散:川黄连、蝉蜕各3g,嫩钩藤、木贼草各10g,黄芩3g,白茯苓12g,生石决明30g,白蒺藜10g。每日1剂,加水煎服。适用于肝胆火炽者。

(2)龙胆泻肝口服液:每次10ml,每日3次,口服。适用于肝胆火炽者。

(3)龙胆泻肝丸:水丸,每次3~6g;大蜜丸,每次1~2丸,每日2次,口服。适用于肝胆火炽者。

(4)当归龙荟丸:每次6g,每日2次,口服;片剂,每次4片,每日2次,口服。适用于肝胆火炽者。

(5)明目上清丸:每次1丸,每日2次,口服。适用于肝胆火炽者。

(6)熊胆眼液:点眼,每2小时1次。适用于肝胆火炽者。

(7)中药洗眼方:黄芩、金银花、蒲公英、千里光、野菊花各15g。加水煎汤,澄清过滤,待微温时冲洗眼部。适用于肝胆火炽者。

3.热盛腑实证:黑睛溃陷大而深,凝脂大片,黄液上冲,瞳神紧小,胞睑红肿,白睛混赤,头目疼痛剧烈,羞明难睁,热泪如汤,眵多色黄或黄绿;全身可兼有发热口渴,便秘溲赤。舌红,苔黄厚,脉数。治宜清热解毒泻火。

基本处方龙胆草、黄芩、柴胡、羌活各10g,黄连3g,大黄、当归、赤芍、防风、山栀各10g。每日1剂,加水煎服。

备选处方

(1)泻火解毒汤:黄连、黄芩、黄柏各10g,龙胆草6g,连翘、防风、羌活、川芎、柴胡、桔梗、生地各10g,细辛、甘草各3g。每日1剂,加水煎服。适用于热毒炽盛者。

(2)金蒲解毒汤方:金银花、蒲公英各10g,紫花地丁15g,黄芩、白芷、当归、野菊花、赤芍、连翘、大黄、泽泻各10g。每日1剂,加水煎服。适用于热毒炽盛者。

(3)防风通圣丸:每次6g,每日2次,口服。适用于本病伴有里热重兼有表证之象,表现为眼球胀痛、流泪、畏光、头痛剧、大便干结者。

(4)黄连上清丸:每次1~2丸,每日2次,口服。适用于热盛腑实者。

(5)清热解毒口服液:每次10~20ml,每日3次,口服。适用于热毒炽盛者。

4.气阴两虚证:病情日久,黑睛溃陷不敛,白睛微红或红赤不显,眼干微痛,羞明流泪较轻。舌淡,脉弱。偏阴虚者,治宜滋阴退翳;偏气虚者,治宜益气退翳。

基本处方知母、生地各12g,玄参、麦冬、蒺藜各10g,菊花15g,木贼10g,菟丝子12g,蝉蜕6g,青葙子10g,甘草3g。每日1剂,加水煎服。

备选处方

(1)托里消毒散:生黄芪、党参各15g,当归、茯苓、金银花各12g,桔梗、甘草各6g,川芎、皂角刺、白术、白芍、白芷各9g。每日1剂,加水煎服。适用于气阴两虚者。

(2)和养汤:熟地黄15g,全当归、白芍、川芎各10g,煅石决明24g,焦冬术、陈皮各10g,炙甘草3g。每日1剂,加水煎服。适用于气阴两虚者。

(3)养阴增液汤:生地黄15g,天门冬、玄参、麦门冬、石斛各10g。每日1剂,加水煎服。适用于气阴两虚者。

(4)养阴退翳汤:生地、玄参、青葙子、石决明、当归、谷精草、白蒺藜、车前子(包煎)、防风、木贼各10g,蝉蜕6g,川连、甘草各3g。每日1剂,加水煎服。适用于气阴两虚者。

(5)障眼明片:每次4片,每日3次,口服。适用于气阴两虚者。(6)滋阴地黄丸:每次1丸,每日2次,口服。适用于气阴两虚者。

警示

1.细菌性角膜炎起病急,发展快,若出现前房积脓,全身症状重,应及时配合西医积极治疗。

2.如出现角膜已穿孔,眼球内容物脱出,可引起眼内炎或全眼球炎,毁坏整个眼球,甚至出现颅内并发症,危及生命,需及时行眼内容物剜出术。

§§§第十四节真菌性角膜炎

真菌性角膜炎指由真菌感染引起的一种角膜炎。角膜真菌性疾病已成为目前眼科临床常见、治疗棘手、致盲率高的眼部感染性疾患。本病属于中医学“湿翳”范畴。

诊断要点

1.发病前有眼外伤史(尤其是植物性眼外伤)。

2.病程长,发展慢,广谱抗生素及一般治疗措施无效,用皮质类固醇病情加重,局部体征重而自觉症状相对较轻。

3.角膜溃疡周围基质内出现浅沟,有伪足和卫星灶。

4.病灶区表面灰白、粗糙、发干如豆腐渣样外观,前房积脓稠厚。

5.涂片、角膜组织活检、真菌培养可找到致病的真菌。

辨治原则

本病多因湿热所致,内治以清热除湿为法,需分清热重还是湿重。局部用滴眼液、涂眼药膏、熏洗等。

处方

1.湿重于热证:患眼畏光流泪,疼痛较轻,白睛混赤,黑睛溃疡、表面稍隆起、如豆腐渣样堆积;多伴不思饮食,口淡无味。舌苔白腻而厚,脉缓。治宜祛湿清热。

基本处方杏仁、制半夏各15g,薏苡仁、滑石各18g,白蔻仁、白通草、竹叶、厚朴各6g。每日1剂,加水煎服。

备选处方

(1)平胃散:苍术、厚朴、陈皮、香附、炒栀、半夏各10g,炙甘草3g。每日1剂,加水煎服。适用于湿重于热者。

(2)新加三仁汤:薏苡仁、滑石各15g,杏仁、蔻仁各10g,厚朴6g,法半夏9g,蒲公英20g,芦荟5g,乌贼骨30g。每日1剂,加水煎服。适用于湿重于热者。

(3)四妙丸:每次6~9g,每日2次,口服。适用于湿重于热者。

(4)平胃丸:每次6g,每日2次,口服。适用于湿重于热者。

(5)中药熏洗方:川黄连5g,归尾、赤芍、地肤子、菖蒲各10g,杏仁5g,羌活20g,白矾2g。加水煎汤,每日2次,熏洗患眼。适用于湿重于热者。

2.热重于湿证:患眼碜涩不适,疼痛畏光,流泪黏稠,白睛混赤,黑睛生翳、表面隆起、状如豆腐渣、外观干而粗糙,或见黄液上冲;常伴溺黄便秘。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治宜清热化湿。

基本处方滑石15g,黄芩10g,茵陈12g,石菖蒲6g,川贝5g,藿香、连翘、白蔻、薄荷(后下)、射干各4g。每日1剂,加水煎服。

备选处方

(1)龙胆泻肝丸:水丸,每次3~6g;大蜜丸,每次1~2丸,每日2次,口服。适用于热重于湿者。

(2)黄连上清丸:每次6g,每日2次,口服。适用于热重于湿者。

(3)青宁丸:每次3g,每日1~2次,口服。适用于热重于湿者。(4)熊胆胶囊:每次2~4粒,每天2次,口服。适用于热重于湿者。

(5)中药熏洗方:苦参、白鲜皮、金银花、车前草各15g,龙胆草、秦皮各10g。煎水过滤,待温度合适后熏眼。适用于热重于湿者。

警示

1.真菌性角膜炎是临床致盲率较高的疾病,抗真菌药物仍是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主要手段。所以在中医治疗的同时,一定要结合西医治疗,严重者配合抗真菌药物全身应用。

2.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角膜即将穿孔甚至已经穿孔的病例可施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手术治疗。

§§§第十五节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角膜感染称为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简称单疱角膜炎。它是目前世界上危害严重的感染性眼病之一,发病率占角膜病的首位,近十几年来,由于抗生素和皮质类固醇的广泛应用,其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本病属于中医学“聚星障”范畴。

诊断要点

1.多有发病的诱因,如感冒、发热、过度劳累,妇女月经期等,或既往有单纯疱疹性角膜炎史或皮肤疱疹性损害史。

2.异物感、羞明、流泪、疼痛等刺激症状(儿童症状较成人明显),视力下降程度取决于病变部位与角膜混浊程度。

3.球结膜睫状充血或混合性充血,裂隙灯下可见角膜典型病变,星状、岛状、树枝状、地图状浸润或溃疡,荧光素染色阳性;深基质层病变可见盘状混浊及水肿,角膜后壁大而灰白或棕色沉着物(KP)。

4.角膜知觉减退或消失。

辨治原则

中医对该病的治疗采用内外兼顾之法。内治以辨证施治为主,实证常用疏风散热,清肝泻火,化湿清热等法;虚实夹杂者则治以滋阴散邪。外治以局部点眼药为主。掌握清肝泻火,苦寒勿过的原则。

处方

1.风热客目证:病初起,黑睛出现点状或树枝状混浊,甚至出现圆盘状混浊,色灰白,抱轮红赤,羞明流泪,隐涩不舒;全身可伴有头痛鼻塞。苔薄黄,脉浮数。治宜疏风散热。

基本处方银花、连翘各10g,薄荷(后下)6g,生甘草、芥穗各5g,牛蒡子、柴胡、秦皮、防风各10g。每日1剂,加水煎服。

备选处方

(1)消毒明目饮:紫花地丁10g,蒲公英20g,菊花、赤芍、决明子各10g,车前子(包煎)12g,柴胡9g,薄荷、蝉衣各6g,黄精15g,甘草3g。每日1剂,加水煎服。适用于风热客目者。

(2)聚星决明散:蔓荆子10g,蛇蜕1.2g,蝉蜕3g,决明子、白蒺藜、黑山栀、嫩钩藤、荆芥、谷精草、连翘各10g。每日1剂,加水煎服。适用于风热客目者。

(3)桑菊退翳散:白蒺藜、木贼草、白菊花、桑叶、谷精草各10g,蝉蜕3g,嫩钩藤10g。每日1剂,加水煎服。适用于风热客目者。

(4)熊胆丸:每次4粒,每日2次,口服。适用于风热客目者。

(5)板蓝根颗粒:每次5~10g(含糖型)或每次3~6g(无糖型),每日3~4次,口服、开水冲服。适用于风热客目者。

(6)银翘解毒片:每次4片,每日3次,口服。适用于风热客目者。

(7)牛黄上清丸:每次1~2丸,每日2次,口服。适用于风热客目者。

(8)明目上清片:每次4片,每日2次,口服。适用于风热客目者。

(9)柴胡注射液:每次2~4ml,每日1~2次,肌肉注射。适用于风热客目者。

(10)板蓝根注射液:每次2ml,每日1次或隔日1次,肌肉注射。适用于风热客目者。

(11)鱼腥草眼液:点眼,每日2次。适用于风热客目者。

(12)中药湿敷方:野菊花、板蓝根、忍冬藤各15g。水煎,每日2次,每次20分钟,熏洗患眼或做湿热敷,适用于风热客目者。

2.肝胆火炽证:黑睛混浊扩大加深,形成地图状或圆盘状,抱轮红赤或白睛混赤,畏光流泪;全身可伴有小便黄短,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治宜清肝泻火。

基本处方龙胆草6g,黄芩、栀子、泽泻各9g,当归3g,生地、柴胡、生甘草、车前子(包煎)各6g。每日1剂,加水煎服。

备选处方

(1)新制柴连汤:柴胡、川黄连、黄芩各12g,赤芍、蔓荆子、山栀、荆芥、防风各10g,龙胆草6g,甘草3g。每日1剂,加水煎服。适用于肝胆火炽者。

(2)公英夏枯草汤:蒲公英30g,夏枯草20g。每日1剂,加水煎服。适用于肝胆火炽者。

(3)泻肝散:黑玄参、大黄、黄芩、知母、桔梗、车前子(包煎)、羌活各10g,龙胆草、当归、芒硝各6g。每日1剂,加水煎服。适用于肝胆火炽者。

(4)柴胡黄芩汤:柴胡、黄芩、栀子、紫草、鱼腥草、木贼草各10g,决明子12g,蔓荆子10g,蝉蜕6g,凤凰衣15g。每日1剂,加水煎服。适用于肝胆火炽者。

(5)石决明散:石决明、草决明各30g,山栀、木贼草、赤芍、青葙子各10g,麦冬15g,羌活3g,荆芥10g,大黄6g。每日1剂,加水煎服。适用于肝胆火炽者。

(6)泻青丸:每次3丸,每日3次,口服。适用于肝胆火炽者。

(7)当归龙荟丸:每次6g,每日2次,口服。适用于肝胆火炽者。

(8)黄连羊肝丸:每次1丸,每日1~2次,口服。适用于肝胆火炽者。

(9)龙胆泻肝丸:水丸,每次3~6g;大蜜丸,每次1~2丸,每日2次,口服。适用于肝胆火炽者。

(10)银黄注射液:每次2~4ml,每日1~2次,肌肉注射。适用于肝胆热毒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