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医外科处方手册
2959800000047

第47章 眼科疾病(7)

辨治原则

本病有实有虚。实者多肺热亢盛,治拟泻肺清热;虚者多肺阴不足,治拟养阴清肺。

处方

1.肺热亢盛证:发病稍缓,自觉有轻微的畏光、流泪、隐痛,局部火红色结节隆起,压痛轻微;伴有咳嗽咽痛,便秘。苔黄,脉数。治宜泻肺利气,活血散结。

基本处方桑白皮、地骨皮各10g,甘草3g,葶苈子、连翘、浙贝、红花、麦冬各10g。每日1剂,加水煎服。

备选处方

(1)加味泻肺汤:桑白皮、地骨皮、黄芩各15g,知母、麦冬各10g,当归、赤芍、川芎、桔梗各6g。每日1剂,加水煎服。适用于肺经燥热,气血郁滞者。

(2)犀黄散:每日早晚各点眼1次,每次点药粉约半粒芝麻大于内毗部,然后闭眼5~10分钟。适用于肺热亢盛者。

2.肺阴不足证:病情反复发作,白睛红赤,结节时隐时现,血丝色偏紫暗,四周有轻度肿胀,压痛不甚明显、眼干涩;伴有口干咽燥,便秘。舌红少津,脉细数。治宜养阴清肺,兼以散结。

基本处方生地、麦门冬、玄参、贝母、丹皮、白芍各10g,薄荷6g,生甘草3g。每日1剂,加水煎服。

备选处方

(1)百合固金汤加减方:生地、熟地、麦冬、百合、当归、玄参、芍药各10g,甘草3g。每日1剂,加水煎服。适用于肺阴不足者。(2)养阴清肺丸:每次1丸,每日2次,口服。适用于肺阴不足者。(3)养阴清肺口服液:每次10ml,每日3次,口服。适用于肺阴虚者。

(4)麦味地黄丸:水蜜丸,每次6g;小蜜丸,每次9g;大蜜丸,每次1丸,每日2次,口服。适用于肺肾阴亏者。

(5)天门冬膏:天门冬500g,去皮和根须,捣碎,用洁净白细布绞取汁澄清,滤过,放入瓷罐内,用文火熬成膏。每次1匙。适用于肺阴不足者。

警示

首先应明确病因,进行对因治疗,并预防复发。症状较重者可局部点用糖皮质激素眼药水。

§§§第十九节巩膜炎

巩膜炎是指巩膜组织非特异性炎症,好发于成年女性,多为单眼发病,也可双眼先后发病,病程较长,且易反复。病情严重者,常可累及邻近组织,出现角膜炎、葡萄膜炎等,影响视力,甚至失明。本病属中医学“火疳”范畴。

诊断要点

1.初起自觉眼珠胀痛、畏光、流泪,视力下降。

2.前部巩膜弥漫性充血及结膜充血,或在角膜缘巩膜形成隆起结节,不能推动,四周暗红充血、肿胀、压痛明显。

辨治原则

因本病发于白睛,属气轮,以肺热蕴结为多。故治疗应以泻肺热为本。且本病多累及血分,故治疗亦应顾及血分,酌加活血散结之品。若反复发作者,应调理全身。

处方

1.肺经郁火证:发病稍缓,患眼疼痛,羞明流泪,白睛局部紫红色结节隆起,触之痛甚;可伴口干咽痛,咳嗽便秘。舌质红,苔薄黄,脉数。治宜泻肺利气,活血散结。

基本处方桑白皮、地骨皮、浙贝、连翘、红花各10g,黄芩6g,丹皮10g,生甘草3g。每日1剂,加水煎服。

备选处方

(1)加味泻肺汤:桑白皮、地骨皮、黄芩各15g,知母、麦冬各10g,当归、赤芍、川芎、桔梗各6g。每日1剂,加水煎服。适用于肺经燥热,气血郁滞者。

(2)防风通圣丸:每次6g,每日2次。口服。适用于本病伴有里热重兼有表证之象,表现为眼球胀痛、流泪、畏光、头痛剧、大便干结者。

(3)犀黄散:每日早晚各点眼1次,每次点药粉约半粒芝麻大于内毗部,然后闭眼5~10分钟。适用于肺经郁火者。

2.火毒蕴结证:发病较急,眼痛难睁,目痛拒按,羞明流泪,视物不清,白睛结节大而隆起,周围血脉紫赤怒张;伴见口苦咽干,气粗烦躁,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数有力。治宜泻火解毒,凉血散结。

基本处方黄连3g,黄芩、知母、生地、连翘、龙胆草、柴胡、防风、羌活、红花各10g。每日1剂,加水煎服。

备选处方

(1)洗心汤:生地10g,黄连、炒栀仁、当归、菊花各6g,木通、甘草各3g。每日1剂,加水煎服。适用于热毒所致者。

(2)黄连解毒汤:黄连、栀子、黄芩各9g,黄柏6g。每日1剂,加水煎服。适用于热毒炽盛者。

(3)导赤丸:每次1丸,每日2次,口服;周岁以内小儿酌减。适用于心火亢盛者。(4)一清颗粒:每次1袋,每日3~4次,口服。适用于热毒炽盛者。(5)雷公藤甙片:每次2片,每日3次,口服。适用于热毒炽盛,气滞血瘀者以及本病各型。

3.风湿热邪攻目证:发病较急,眼珠胀闷而疼,且有压痛感,羞明流泪,视物不清,白睛有紫红色结节样隆起,周围有赤丝牵绊;常伴有骨节酸痛,肢节肿胀,身重酸楚,胸闷纳减,病程缠绵难愈。舌苔白腻,脉滑或濡。治宜祛风化湿,清热散结。

基本处方羌活、独活、防风、川芎、赤芍、鸡血藤、当归、桑白皮各10g。每日1剂,加水煎服。

备选处方

(1)散风除湿活血汤:羌活、独活、防风、当归、赤芍、鸡血藤、前胡、苍术、白术、枳壳各9g,川芎5g,忍冬藤12g,红花6g,甘草3g。每日1剂,加水煎服。适用于风湿热攻目者。

(2)清空膏:黄芩12g,黄连10g,羌活、防风各12g,柴胡、川芎各10g,甘草6g,胆草、秦艽、木瓜各10g。每日1剂,加水煎服。适用于风湿夹热者。

(3)甘露消毒丹:滑石15g,黄芩10g,茵陈12g,石菖蒲6g,川贝5g,藿香、连翘、白蔻、薄荷、射干各4g。每日1剂,加水煎服。适用于湿热犯目者。

4.肺阴不足证:病情反复发作,病至后期,眼感酸痛,干涩流泪,视物欠清,白睛结节不甚高隆,色紫暗,压痛不明显;口咽干燥,或潮热颧红,便秘不爽。舌红少津,脉细数。治宜养阴清肺,兼以散结。

基本处方生地12g,麦门冬、玄参、贝母、丹皮、炒白芍各10g,薄荷6g,生甘草3g。每日1剂,加水煎服。

备选处方

(1)百合固金汤加减方:生地、熟地、麦冬、百合、当归、玄参、芍药各10g,甘草3g。每日1剂,加水煎服。适用于肺阴不足者。

(2)养阴清肺丸:每次1丸,每日2次,口服。适用于肺阴不足者。

(3)养阴清肺口服液:每次10ml,每日3次,口服。适用于肺阴虚者。

(4)麦味地黄丸:蜜丸,每次6g;小蜜丸,每次9g;大蜜丸,每次1丸,每日2次,口服。适用于肺肾阴亏者。

(5)天门冬膏:天门冬500g,去皮和根须,捣碎,用洁净白细布绞取汁澄清,滤过,放入瓷罐内,用文火熬成膏。每次1匙。适用于肺阴不足者。

警示

积极寻找病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根据病情选择非皮质类固醇抗炎药或糖皮质激素。

§§§第二十节葡萄膜炎

葡萄膜炎是一类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葡萄膜的炎症,多发于青壮年,常累及双眼,反复发作,可产生严重的并发症与后遗症,为常见的致盲眼病之一。葡萄膜炎按部位可分为前葡萄膜炎、中间葡萄膜炎、后葡萄膜炎、全葡萄膜炎。前葡萄膜炎包括虹膜炎、虹膜睫状体炎和前部睫状体炎三种类型,其中以虹膜睫状体炎最为常见。急性前葡萄膜炎属中医学“瞳神紧小”,慢性前葡萄膜炎属中医学“瞳神干缺”范畴。中间葡萄膜炎是一类累及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基底部,周边视网膜和脉络膜的炎症性和增殖性疾病。本病多发于40岁以下,常累及双眼,可同时或先后发病。其起病隐伏,通常表现为慢性炎症的过程。根据其发病特点,属于中医学“云雾移睛”范畴。后葡萄膜炎是一组累及脉络膜、视网膜、视网膜血管和玻璃体的炎症性疾病,根据其发病特点,属于中医学“云雾移睛”、“视瞻昏渺”等范畴。

诊断要点

1.前葡萄膜炎:根据眼痛、畏光流泪、视力减退等症状,睫状充血或混合充血、角膜后壁沉着物、房水闪辉、瞳孔缩小、虹膜后粘连等体征,即可诊断。起病较急,病程在6周以内者为急性前葡萄膜炎;起病缓慢,病程长于6周者为慢性前葡萄膜炎。

2.中间葡萄膜炎:根据典型的玻璃体雪球样混浊,睫状体平坦部雪堤样改变以及下方周边视网膜血管炎等改变,即可作出诊断。

3.后葡萄膜炎:根据玻璃体炎性混浊,眼底局灶性或弥漫性黄白色渗出等临床表现,结合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及眼底吲哚青绿血管造影,即可诊断。

辨治原则

本病宜分辨虚实,实证主要有肝经风热、肝胆火炽、风湿夹热、痰浊上泛、湿热蕴蒸,治疗分别采用祛风清热、泻肝清热、祛风化湿清热、化痰降浊。虚证主要有肝肾不足、阴虚火旺,分别采用滋养肝肾、养阴清热等治疗。

处方

1.肝经风热证:起病较急,眼珠疼痛,畏光流泪,视力减退,抱轮红赤,黑睛后壁尘点状沉着物,神水混浊,瞳神缩小;可伴有头痛、发热、口干。舌红,苔薄黄,脉浮数。治宜祛风清热。

基本处方柴胡10g,黄芩6g,栀子、龙胆草、荆芥、防风、蔓荆子、赤芍、丹皮各10g,黄连3g。每日1剂,加水煎服。

备选处方

(1)明眼一方:防风、车前子(包煎)、滑石各10g,桔梗、菊花各6g。每日1剂,加水煎服。适用于肝经风热者。

(2)新制柴连汤:柴胡、川黄连、黄芩各12g,赤芍、蔓荆子、山栀、荆芥、防风各10g,龙胆草6g,甘草3g。每日1剂,加水煎服。适用于肝经风热者。

(3)双黄连口服液:每次10ml,每日3次,口服。适用于风热壅盛者。

(4)雷公藤甙片:每次2片,每日3次,口服。适用于本病各型,尤宜热毒炽盛,气滞血瘀者。

2.肝胆火炽证:眼珠疼痛较剧,痛连眉棱、颞颥,抱轮红甚或白睛混赤,黑睛后壁尘点状沉着物,瞳神甚小,或有黄液上冲;全身多伴有口苦咽干,小便黄赤,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脉弦数。治宜清泻肝胆。

基本处方龙胆草、柴胡各10g,生地、归尾各12g,泽泻10g,车前子(包煎)15g,炒栀子、黄芩各10g,生甘草3g。每日1剂,加水煎服。

备选处方

(1)石决明菊花汤:石决明18g,菊花9g,甘草3g。每日1剂,加水煎服。适用于肝胆火炽者。

(2)柴芩四物汤:柴胡、黄芩、当归、赤芍、川芎、甘草各10g,生地15g。加水煎服。适用于肝胆火炽者。

(3)泻肝明目汤:龙胆草15g,栀子10g,黄芩12g,木通、当归各6g,甘草4g。每日1剂,加水煎服。适用于肝胆火炽者。

(4)菊花明目饮:菊花18g,黄芩12g,柴胡、青葙子各6g,龙胆草、防风各3g,知母、玄参、赤芍、牡丹皮各9g。每日1剂,加水煎服。适用于肝热上扰者。

(5)当归龙荟丸:每次6g,每日2次,口服。适用于肝胆火炽者。

(6)黄连羊肝丸:每次1丸,每日1~2次,口服。适用于肝胆火炽者。

(7)龙胆泻肝丸:水丸,每次3~6g;大蜜丸,每次1~2丸,每日2次,口服。适用于肝胆火炽者。

(8)泻青丸:每次3丸,每日3次,口服。适用于肝胆火炽者。

3.风湿夹热证:发病或急或缓,眼珠坠痛,眉棱、颞颥闷痛,抱轮红赤或白睛混赤,瞳神缩小或变形不圆,神水混浊;常伴头重胸闷、肢节酸痛。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治宜祛风除湿清热。

基本处方独活、羌活、防己、防风、蔓荆子、黄芩、栀子、生地、知母各10g,黄连3g。每日1剂,加水煎服。

备选处方

(1)清空膏:黄芩12g,黄连10g,羌活、防风各12g,柴胡、川芎各10g,甘草6g,胆草、秦艽、木瓜各10g。每日1剂,加水煎服。适用于风湿夹热者。

(2)散风除湿活血汤:羌活、独活、防风、当归、赤芍、鸡血藤、前胡、苍术、白术、枳壳各9g,川芎5g,忍冬藤12g,红花6g,甘草3g。每日1剂,加水煎服。适用于风湿热攻目者。

4.痰浊上泛证:眼前似有蚊蝇或云雾样黑影飘浮,视物昏朦,玻璃体呈雪球样混浊,睫状体平坦部呈雪堤样改变;全身或兼有头晕胸闷。舌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滑。治宜化痰降浊。

基本处方法半夏10g,陈皮6g,茯苓、竹茹各10g,枳实6g,黄芩10g,黄连3g,泽泻10g。每日1剂,加水煎服。

备选处方

(1)温胆汤:陈皮、半夏各9g,茯苓12g,甘草3g,竹茹10g,枳实6g。每日1剂,加水煎服。适用于痰热阻滞者。

(2)三仁汤:杏仁、滑石、白通草、竹叶、白蔻仁各10g,厚朴6g,生薏仁15g,法半夏10g。每日1剂,加水煎服。适用于痰浊上泛者。

(3)二陈丸:每次10g,每日3次,口服。适用于痰浊上泛者。(4)涤痰丸:每次10g,每日3次,口服。适用于痰湿郁结者。

5.湿热蕴蒸证:眼前似有黑影飘动,视物模糊或变形,玻璃体呈尘状或絮状混浊,眼底有黄白色渗出物,或黄斑水肿;全身或兼头重胸闷。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治宜宣化畅中,清利湿热。

基本处方苡仁、法半夏各10g,厚朴5g,滑石(包)、竹叶、黄芩、栀子、泽泻、浙贝母各10g。每日1剂,加水煎服。

备选处方

(1)甘露消毒丹:滑石15g,黄芩10g,茵陈12g,石菖蒲6g,川贝5g,藿香、连翘、白蔻、薄荷、射干各4g。每日1剂,加水煎服。适用于湿热犯目者。

(2)芦根薏苡仁饮:鲜芦根150g,冬瓜仁30g,薏苡仁50g。每日1剂,加水煎服。适用于湿热蕴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