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特种部队:世界王牌特种部队秘密档案(军事系列图书)
2961500000007

第7章 潜行者——行踪诡秘的德国特种部队(1)

引言

现代战争中特种部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1996年4月1日,德国开始筹建特种部队突击队(KSK),正式服役的时间是1996年9月20日。实际上,德国特种部队的历史也相当久远,早在二战时期,德国就拥有了自己的秘密特种部队,他们曾经在千军万马中营救过墨索里尼,他们曾暗杀过英国首相丘吉尔。无论是二战还是当代,德国特种部队都以秘密行动而闻名,他们就像一个个潜行者一样,被插上了秘密特种部队的标签。

1.战争中的德国特种部队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让人记忆深刻的是德国的钢铁装甲,它们在欧洲大地上横行无忌,似乎让人们忘记了德国特种部队的存在。事实上,正是因为有了德国特种部队在盟军的后方扰乱交通,破坏通信,制造事端,暗杀袭击,才使得德国人的侵略更加有恃无恐。也正是因为德国特种部队出色的突击能力,很多正规军种不能完成的任务便落到了他们的头上。

营救墨索里尼

墨索里尼是意大利的独裁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扮演了一个重要的法西斯侵略者的角色,然而人们更愿意把他看成是希特勒手下的小丑。1940年他出兵希腊,被希腊人打得落花流水。1941年他又出兵苏联,想在德国人的帮助下“分一杯羹”,结果不但在苏联的军队没有取得任何成果,在北非战场上的意军也是惨淡收场,更让墨索里尼郁闷的是意大利本土也同时成为了盟军空袭的“训练场”。

一连串军事上的失利使得国内人民运动高涨,1943年7月25日,意大利军方在国王的支持下逮捕了墨索里尼,并准备与盟国签订停战协议。消息迅速传到柏林,希特勒闻讯暴跳如雷。意大利的倒戈无疑将德国欧洲堡垒的腹部敞开一个大缺口,这是希特勒最恼怒的事情,为此,希特勒亲自下令德军迅速采取行动进行制止。高效率的德国总参谋部很快就制订出了营救墨索里尼的“橡树计划”。斯科尔兹尼上尉被选为执行“橡树计划”的负责人。

领任务后的第二天,斯科尔兹尼就着手进行准备工作。他从第七空降团一营挑选了60名特种部队队员,又物色了10名谍报专家,组成了一支营救突击队。

营救墨索里尼的首要问题是要查明他被意大利军方关押在什么地方。10名谍报专家悄悄潜入意大利后,他们发现在距离罗马120公里的大萨索地区有不同寻常的无线电信号非常频繁地提到“重要人物”,精明的德国人马上判断出墨索里尼可能就在大萨索山上!

大萨索山位于罗马东北120公里的亚平宁山区,战前是一个登山滑雪胜地。大萨索山顶峰的旅馆是过去滑雪者经常聚会的地方。从山下到旅馆有一条索道,这也是上山的唯一道路。德军参谋人员马上制订了一份包含多项任务及细节的计划,计划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伞兵奇袭大萨索山下的索道站以控制索道;第二部分使用伞兵奇袭旅馆,查明墨索里尼是否在那里,如果在就严密保护其安全离开。但是,由于旅馆所在的位置海拔2000多米,稀薄的空气和凄厉的狂风不利于伞降,使用伞降的计划被迫改为使用滑翔机机降。

9月10日,斯科尔兹尼乘飞机侦察了附近一带的地形,并进行了空中摄影。据侦察,小路由卫兵严密把守着,从山下向上正面进攻,需要一个师的兵力,况且营救要花费时间。而且,在这期间,墨索里尼有可能被杀害。

怎样才能安全救出墨索里尼呢?

监禁墨索里尼的饭店坐落在一个不大的平台地上,四周覆盖着白雪似的岩石,后面有一小块杂草丛生的三角空地。这和饭店附近有一个射击场的情报是相符的。斯科尔兹尼的脑海中浮现出用滑翔机营救的构思,这块空地也可作为理想的着陆地点。营救工作必须马上开始,刻不容缓。他计划用“汉莎”轻型飞机拖曳12架“DFS-CL”滑翔机,各滑翔机包括驾驶员在内乘坐11名官兵。他规定各架滑翔机的任务如下:

1、2号机先行着陆,掩护后续飞机着陆。他乘坐3号机,同4号机一起营救墨索里尼。5号以下各机压制敌人的火力。他还进一步研究了打进饭店、撤出战斗、掩护支援等地面作战的协同要领,以及进入时间、进入地点、着陆动作、携带装备等有关细节。关于撤出的方法,决定事先由伞兵部队压制大萨索山以南20公里处的阿奎拉机场,用“汉莎”轻型飞机或“费赛勒怪鸟”型联络机来接应。

9月11日夜里,斯科尔兹尼集合起132名袭击队员以及全体飞行员,说明了这一计划,讲到了任务的重要性、实施的危险性,以及付出巨大损失的可能性。最后他一再强调这次营救务必要成功。他在讲话中也指出不愿参加者可以退出,但没有一个人应声。

他们预定的偷袭时间是9月12日黎明。但是原计划从里维拉空军基地飞来的滑翔机,却没按时到达罗马以南25公里的普拉特克·德·马雷基地,因而黎明偷袭无法实现,有可能要白天强袭。

意大利人午饭后有长时间休息的习惯,这也许是一个有利的机会。由于滑翔机迟到,上午最终未能出发。12时30分,12架滑翔机和拖曳机全部到齐,并处于随时都能出发的状态。

下午两点,拖曳机的螺旋桨徐徐转动,滑翔机一架架凌空而起。先头的两架瞬间钻进了云层,但最后两架冲出了跑道却没能起飞。

不一会儿,阿奎拉山谷呈现在眼前,目的地快到了。斯科尔兹尼与驾驶员马亚中尉一起开始寻找在侦察飞行中确认过的三角形空地。但这块空地实在太小,并靠近悬崖,满地石砾。然而,现在已无法返回,又找不到其他着陆地点,看来,只能强行着陆了。

14时30分,马亚中尉猛地把机头向右一掉,尽量冲着饭店附近急速下降。瞬间,飞机碰到地面,在石块上摇摇晃晃地滑行。马亚中尉打开减速伞开关,薄薄的舱底板弄破了,帆布撕裂了,机头向上一翘,飞机往后倒退了几步,在离饭店40米的地方停了下来。

由于1、2号机没降落,他们必须无掩护地先行发动突击。第一个士兵抱着冲锋枪冲出来,斯科尔兹尼和苏莱蒂紧跟在他们的后面。

这时,在饭店附近的一块小高地上,站着一位意大利卫兵,脸上露出惊恐的神色。斯科尔兹尼经过他面前走进饭店。由于事情太突然,卫兵手足无措,自然地举起了双手。

袭击队员们踢开饭店的大门,闯了进去。到此时为止,仍一枪未发。在靠近门口的一间屋里,一个意大利士兵正面对无线电台工作着,斯科尔兹尼看到以后,一脚踢翻了士兵的座椅,用枪托捣坏了电台。这时斯科尔兹尼又看到室外有个阳台,便踩着一个士兵的肩膀跳了出去,发现墨索里尼从对面窗口露出了面孔。他用德语喊道:“快从窗子里跳出来!”

这时,后续的队员成群结队拥进饭店,同守卫士兵交上了火。

袭击队员又在饭店的一角架起了机枪,以猛烈的火力打散了从下面上来的援兵。卫兵的抵抗不大一会儿就结束了,斯科尔兹尼跑步登上附近的台阶,在跳舞场遇上了由两个年轻的意大利军官看护着的墨索里尼。这时,在窗外有两个德国兵沿着避雷针爬了上来。意大利军官大概判断无望取胜,随即举手缴械了。

斯科尔兹尼指示施贝尔特中尉保护墨索里尼,他向山坡上一看,发现其他滑翔机都陆续着陆了。看护墨索里尼的卫队队长见德国突击队员越来越多,只好举手投降。

斯科尔兹尼见着穿着肥大的灰色西装、胡子老长的可怜的“元首”说道:“元首阁下,希特勒元首命令我营救您,您自由了。”

墨索里尼感动地紧紧拉住斯科尔兹尼的手说:“盟友希特勒没有抛弃我。”便哽咽得再也讲不出话来。

而现在摆在斯科尔兹尼面前的难题是,墨索里尼是救出来了,但下一步该如何把他安全送走呢?原先预定用于营救的“汉莎”轻型飞机,在平台地上降落滑行时,起落架受损而不能起飞。于是斯科尔兹尼决定调用在空中盘旋的盖拉赫上尉驾驶的“费赛勒怪鸟”式飞机。

斯科尔兹尼命令盖拉赫上尉降落,盖拉赫克服了地形复杂的困难,巧妙地落在地面上。但是飞行老手盖拉赫上尉听说体重达90公斤的斯科尔兹尼想与同等重量的墨索里尼一起乘坐他的飞机时,立即表示:一架飞机上搭载重量共计180公斤,从布满石块的台地上起飞,风险太大,而坚决不同意他的要求。

斯科尔兹尼请求说:“如果失败,我负全部责任。”

最后他终于说服了盖拉赫上尉。12名士兵聚集在小小的机身周围,用力抓紧机翼。盖拉赫上尉启动引擎,慢慢加速,士兵们叉开两腿,用力踩着地面,顶着风控制着机身。

14时50分,盖拉赫上尉发出起飞的信号。12名士兵一齐松开了手。机身开始滑动,在坎坷不平的砾石地面上摇来晃去,怎么也没有升力。斯科尔兹尼拼命抓住横梁,墨索里尼吓得脸色煞白。

不巧的是,飞机碰到了一块石头而剧烈地摇晃,一只轮子还被扭歪了。更要命的是,这时飞机已经滑到了山谷的边缘却仍然没有起飞。似乎已经绝望的墨索里尼闭起了双眼,而盖拉赫上尉则冷静了下来。他驾驶着飞机飘浮在空中,紧贴着山涧向下滑行,不大一会儿,飞机有了升力,机头向上抬起形成上升姿势。起飞终于成功了。这次冒险行动也在有惊无险中胜利完成。

这次营救行动之所以取得成功,最重要的条件就是德国突击队及时掌握了准确的情报。墨索里尼被监禁后,意大利当局为躲避袭击,曾多次转移囚禁地点。而德国特种突击队能针对变化了的情况,积极主动克服困难,采用多种侦察手段,实施连续跟踪侦察,隐蔽行动企图,及时掌握情报,为营救行动的成功,提供了重要的情报保障。特种突击队员仅用了三分钟时间就结束了战斗,并快速撤离,完成了营救任务。

另外,从制订行动计划到营救行动结束,突击队员虽然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但他们能够锲而不舍,果敢行动,几乎是在不可能的情况下完成了营救任务,这也反映出了特种作战队员敢于冒险的精神。

暗杀丘吉尔

德国是世界上组建特种部队最早的国家之一。二战之后,联邦德国重新组建了一支专门对付恐怖分子的第九边防警备队。这支部队脱胎换骨,战功卓著,维护正义,在国际上被誉为反恐怖“精悍之旅”。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当纳粹德国发起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闪击波兰、突破马其诺防线等战役时,那时的德国特种部队屡屡担当先锋角色,是法西斯魔头希特勒的鹰犬。

凶猛的“海狮”

二战时,在德国柏林的西部有一个叫做温施尼格的特种兵训练营,这是一个神秘的地方。这里墙壁高筑,一队队的特种兵身体强壮,脸上都涂抹了“化妆品”,他们每个人都面无表情,手持着“克虏伯Ⅱ”型速射冲锋枪,犹如神兵。

这里有三个兵种的特种步兵。第一兵种是射击兵种,包括狙击手、散射手等,他们主要进行狙击步枪和散射机枪的训练;第二兵种为全副武装的攀越兵种,他们的训练科目更多的是飞跃,每个人都有飞檐走壁的“特异功能”;第三个兵种为搏击兵种,他们在一个矮壮的日本中佐的率领下练习徒手搏击,三五成群捉对儿厮杀,勇猛、狠毒,不时传来震人心魄的吼叫和被击中者的尖叫。当然,这只是暂时的分类,因为全部科目在他们成为特种兵前,都要学会!

这就是德国纳粹国防军中的精英,后来臭名昭著的“海狮”突击队的驻地。

这支隶属国防军军事情报局的突击队,队员全是在国防军服役两年以上的“优秀”士兵。二战期间,纳粹德国号称大获全胜的每一次战役,都有“海狮”突击队的参与,而且屡屡担任战役前锋的角色。但在当时,小群突击队战术还远没有受到军事家们的关注,世人注目的话题是强大的空军集团,宽大正面上的集群坦克,潜艇海战中的狼群战术。唯有这次战争的两家死对头英国和德国萌发了突击队的特种战斗思想。

英国陆军上将柯克·阿尔曼德训练了SAS特别空勤团和闻名世界的“哥曼德”特种突击部队。而德国军事情报头子卡纳里斯海军上将则秘密征募训练了“海狮”突击队。“海狮”突击队由3名军官和150名士兵组成,队员除进行一般正规陆军和海军陆战队的正常训练外,重点训练机降、伞降、独立和分队野战战术,以及敌后对战略目标进行外科手术式突袭。

卡纳里斯深信他手中的“海狮”是纳粹德国无敌铁骑中最凶猛、最尖利的先锋,而且是最秘密的“撒手锏”。因为卡纳里斯出身海军,因此他将突击队命名为“海狮”。这的确是他豢养的一群凶猛的野兽。而尤其值得夸耀的是“海狮”突击队队长、纳粹德国首席杀手冯·迪特里希少校。

冯·迪特里希生性疯狂,以见血为乐,曾多次执行秘密突击行动,是刺杀、破坏、爆炸与狙击专家。而且,他还是一个天生的逃脱专家。因此,他虽身经百战,九死一生,却仍然频频出入于疆场之上,毫发无损。卡纳里斯把他封为“帝国血魔”。

迪特里希的高明之处在于他不仅仅凶残暴虐,同时他又有丰富、博杂的知识,是工程、通信、建筑方面的行家里手,且精于医术,同时还会俄、法、英、意、西班牙等五种外语。这么一个文武皆通的杀手,自然深得卡纳里斯的宠爱。

1940年5月,当希特勒的纳粹铁骑横扫中欧,大败英、法联军之时,温斯顿·丘吉尔出任了大英帝国首相,驾驭摇摇欲坠的大不列颠帝国舰队,血战英伦,出兵北非,死守东南亚丛林,强攻诺曼底,反攻欧洲大陆,直到纳粹帝国土崩瓦解。

希特勒当时认为,能阻挠纳粹德国铁骑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温斯顿·丘吉尔。因此,丘吉尔就成了希特勒的眼中钉、肉中刺。一天,希特勒派人将谍报局首脑卡纳里斯找来,大声吼道:“按照你的条件,应该能够把丘吉尔从英国给我抓来!”

在一旁的盖世太保头子希姆莱则火上加油,冷冷地说:“元首,我想将军阁下肯定能够办到的。” “对,就这么办。”希特勒说道。卡纳里斯只好表示遵命。

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后,卡纳里斯闷闷不乐。他知道希特勒讲话往往信口开河,讲过也就忘记了。但希姆莱一贯与他作对,如果自己不照办,希姆莱借此在希特勒面前煽风点火,弄不好自己会背上个“抗旨”的罪名。

7月17日10时,卡纳里斯招来“帝国血魔”迪特里希,他们坐在温施尼格兵营正对操场的队部办公楼里,透过落地式玻璃窗,不约而同地凝视着外面士兵们凶猛、激烈的训练。他们为自己亲手设计的这套训练感到扬扬自得,那接连传来的炸弹爆炸声和机枪射击声都是货真价实的真枪实弹,再加上士兵的阵阵尖叫声,使纳粹军人特有的凶残本性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他们相信,唯有最残酷的战场才能练就最精锐的强兵,至于士兵在高度危险中训练的生死问题,他们从来就不放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