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世界上最神奇的24堂幸福课
296200000021

第21章 第十二课人际关系:幸福感的风向标(1)

人生的成功就是人际关系的成功

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人,表面上看去,一个个都是孤立的、具体的,许多人之间似乎并不相干,但只要对具体的人进行考察,也就不难发现,每个人都有亲属、同事、上下级关系,处在人际关系网之中。每个人总是要应付和处理人际间的各种关系。不管是人们痛苦的离别,还是欢愉的团聚;是深沉的思念,还是暗暗的诅咒;是善意的劝告,还是恶意的挑拨;是残酷的争斗,还是友好的合作;是虚伪的应酬,还是真诚的相处;是冷漠的相待,还是热情的交往……所有这些,都在人际间发生、发展和变化着。也正是这些人际间的悲欢离合,冷暖亲疏,构成了一幅幅生动活泼的人间画卷,组成了纷繁复杂的人类社会。

人到哪里,社会关系便延伸到哪里,离开社会关系之“网”,人这个“纽结”就不会存在;而离开人这个“纽结”,社会关系之网也无法形成。总之,人生活在社会的“网”中,社会关系之“网”由人际交往关系织成。任何人都不可能逃脱社会关系之“网”。

这种效应在历史片《走向共和》中表达得淋漓尽致。

晚清政治实权人物的一脉相承——穆彰阿(道光中堂)提携曾国藩,曾国藩举荐李鸿章,李鸿章成全袁世凯,袁世凯带出冯国彰、段祺瑞、曹锟、张勋、吴佩孚等北洋军阀;其他人也是互为羽翼,张之洞(光绪末中堂)归从胡林翼(光绪末中堂),翁同龢(光绪初中堂)的父亲是翁存心(同治中堂)。

抛开这些人的清廉与否不谈,正是有了人际网的庇护,这些人才能官运亨通,位极人臣。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离开了周围的环境和朋友,人就无法再作为人类的一分子而生存下去。印度的一则关于“狼孩”的真实故事说明了这个道理。

20世纪70年代,在印度的一个村子里,人们在打死野狼后,在狼窝里发现了两个由狼喂养的孩子,其中大的约七八岁,小的约2岁,他们被送到一所孤儿院抚养。小“狼孩”在第二年死去。他们被发现时,生活习惯与狼一样:用四肢行走,白天睡觉,晚上出来活动;怕火、怕光和水;不素食而吃肉(不用手拿,直接放在地上用牙撕开吃);不会讲话,每到午夜后像狼一样引颈长嚎。大“狼孩”经过7年抚育才学会45个词,勉强学会几句话。大“狼孩”死时估计已有16岁左右,但其智力只相当于三四岁的孩子。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如果离开社会,就像种子离开土壤、阳光和水分那样,永远不可能开花结果。狼孩之所以没有人的特性,原因就是他们从小与狼生活在一起,没有经过社会化。这就充分说明了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联结人类社会的纽带。不论是学习、工作,还是传播文化、交流思想、互通信息,人类的许多生活程序都是靠“交往”这一手段来完成的。

人类的社会活动过程,就是一个交往的过程。每个人都生活在内容广泛、意蕴丰富的人际交往关系之中。所以,任何人都必须与人交往,必须有自己的朋友,这样的人生才是真正有意义的、完整的人生。

朋友,幸福人生的拐杖

清代文学家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曾说:“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所以有人就有这样的感叹: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也说:“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有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严正的朋友。”

生活中,朋友能够推动你事业的发展,帮助你实现自己的愿望,给你提供一个能够展示自我才华的机会和舞台;在你遭遇困境的时候,他还会帮你解困,充当“恩人”的角色,信赖和依靠你的朋友,你会早日走向成功的彼岸。

姚崇是唐玄宗时期有名的宰相。在他的朋友之中,有一位叫张宗全的秀才便是深谙为友之道的高手,并因此受益。

一次,老师要青年姚崇与张宗全就某个题目做一篇文章,两天之后交卷。他们下去都精心做了准备,将自认为写得最好的一篇交了上来。事有凑巧,姚崇与张宗全所写的内容几乎完全一样,且观点也相当一致。这如何不使老师为之恼火?没想到自己门下最得意的两门生敢剽窃他人作品,这如何了得?

这时,姚崇据理力争,声明文章绝非剽窃。张宗全的作品也非剽窃他人,但他为了平息老师的怒火,就对老师说:“前两天与姚崇兄论及此题,姚兄高谈阔论,学生深感佩服,遂引以为论。”

听到这番话,老师也知错怪了两位学生,就平息了心中怒火。事后姚崇为张宗全的广阔胸襟所感动。姚崇当宰相后,就向唐玄宗推荐此人,唐玄宗在亲自考核张宗全的才华之后,便封了他一个正三品官衔。

可见,朋友之间相互扶持,会帮助你抓住良好的机遇,成为你事业的靠山。

歌德与席勒是德国文学史上的两颗巨星,又是一对良师益友。虽然歌德和席勒年龄差十几岁,两个人的身世和境遇也截然不同,但共同的志向却让两人的友谊万古长青。他们相识后,合作出版了文艺刊物《霍伦》,共同出版过讽刺诗集《克赛尼恩》。席勒不断鼓舞歌德的写作热情,歌德深情地对他说:“你使我作为诗人而复活了。”在席勒鼓舞下,歌德一气呵成写出了叙事长诗《赫尔曼和窦绿蒂亚》,完成了名著《浮士德》第一部。这时,席勒也完成了他最后一部名著《威廉·退尔》。席勒死时,歌德说:“如今我失去了朋友,所以我的存在也丧失了一半。”27年后,歌德与世长辞,他的遗体和席勒葬在一起。

人们为了纪念歌德和席勒以及追念他俩之间的友谊,树立了一座两位伟人并肩而立的铜像。

这座铜像见证着他们的友谊,也告诉我们:人与人相互依靠、相互扶助时,所拥有的力量是成倍增长的。

友谊是慷慨和荣誉的最贤惠的母亲,是感激和仁慈的姐妹,是憎恨和贪婪的死敌,它时刻都准备舍己为人。

与真正有品格的人交朋友

每个人都需要朋友。我们交朋友的目的:一是让生活充实、丰富,能在工作之余有人一起娱乐、一起聊天;二是有利于工作,希望在工作上能得到朋友的帮助。很显然,朋友太多就不可能有太多时间去了解、交流,也就不可能建立真正的友谊。朋友之间若没有一定的感情基础,就很难谈得上互相帮忙。没有一定的交往基础,别人是肯定不会帮你的,除非你自己有权有势,别人帮你是想得到回报。所以,能结识一些相互欣赏、有情有义的朋友对一个人的事业、生活是极其重要的。然而,人心有异,在交朋友之前,也应洞察其是否有真朋友的心怀。

A上大学后违背了父母的意愿,放弃了医学专业,专心于创作。值得庆幸的是,一次偶然的机会她遇到了知名的专栏作家B,她们成了知心朋友,无所不谈。B悉心指教,A不久便寄给了父母一张刊登自己文章的报纸。一个人在挫折时受到的帮助是很难忘的,更何况是朋友,A与B的关系好得不得了。她们一同参加鸡尾酒会,一同去图书馆查阅资料。A把B介绍给了她所有认识的人。

但这时的B却面临着不为人知的困难,她已经拿不出与名声相当的作品了,创作源泉几乎枯竭。

一次,当A把她最新的创作计划毫无保留地讲给B听时,B心里闪过了一丝光亮。她仔细听完,不住地点头,脑中产生了一个罪恶的想法。

不久,A在报纸上看到了她构思的创作,文笔清新优美,署名是“B”。A谈到她当时的心情时说:“我痛苦极了,其实,如果她当时给我打一个电话,解释一下,我是能够原谅她的,但我面对报纸整整等了三天,也没有任何音讯。”

半年之后,A在图书馆遇到了B,她们互相询问了对方的生活,很有礼貌地握手告别。

自那件事以后,她们两个人都停止了创作。

可见,交友时要有一定的戒心,要有一定的识别能力。和一个人交往时要判断对方和你交往的动机是什么,是看重你的人还是别的。如果纯粹看重你的钱和势或其他利益,那么就不必深交,如果能达到互利互惠,当然也不妨交往一下。

应该明确一点:朋友的甄选并不能单凭你感情上的好恶作为标准。因为如果你只是凭自己喜欢与否来选择朋友,那会使你失去很多有价值的朋友。有的人可能你第一眼看上去感觉就不舒服,或者因为他模样长得怪,或者因为他不卫生,或者因为他语言不雅,但这只是你的第一印象,也许在你了解他以后,会觉得他是你最可信赖的朋友。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看看对方周围都是些什么人,即可知道他是否值得你交。如果对方的朋友都是一些不三不四、不伦不类的人,他的素质不会太高;如果他结交的都是些没有道德修养的人,他自己的修养也不会太好。所以,了解一个人的朋友也就了解了这个人。想了解一个人,还可以观察他是怎样对待别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