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领导最好的左右手
2963400000004

第4章 走出对领导的误解(1)

1、领导是块夹心饼

领导其实并不如我们所想的那么风光无限。事实上大部分的领导都是公司所谓的中层阶级,其夹心饼干的角色势所难免。而承担的责任与压力更不容轻视。

一是位高而责任重。所说的没有无义务的权利在领导者就可以得到充分的体现。下属出了大问题领导要直接负责,我们看到不少的领导人因为这样那样的事情而引咎辞职,实际上做错的可能并不是他。沃尔玛大中华区的总裁辞职很多人猜测就是因为重庆沃尔玛出现了“绿猪肉”事件。而在平常情况下,领导要担负的就是业绩压力。公司董事会设定的业绩指标往往经过层层分解落到了每个部门领导头上,而领导尽管可以对指标进行再分解,但是他是对整体的业绩负责的,作为一线基层人员,别人干不好与你无关,甚至可以彰显你的优秀,但是对于领导来说每个下属干不好都与他有关,他的职位越高所领导的人越多,他要关注的人就越多。试想想,沃尔玛大中华区的总裁指不定还不认识重庆沃尔玛店的店长。

二是官大半级压死人。正职与副职的斗争尚且激烈,领导也有自己的上级,也要处理和同级的关系,而他的上级级别更高,同事也非普通虾兵蟹将,处理起来更加紧张,重要的是,他的关系不仅仅只代表个人,更有可能代表他自己的部门。而当一个人手中越有权力,他就越有被利用的价值,他体会到的办公室政治,恐怕比任何一个下属都深刻。即使是制度完善的跨国公司,每个区域的领导也都要为自己争夺资源,这种争夺其白热化程度可不是我们多要一点预算我们多要一点人那么简单。

三说是邮件山会议海。随着公司制度的规范化和业务的发展,公司几乎所有正式的沟通都依靠邮件,一是跨越时间地点的阻隔,二是能够留存证据。据调查显示,一个中层领导每天能收到200封邮件。而领导的会议更是开不完,重要的不重要的,需要露脸的,需要秀脑袋的,冗长的会议消耗了他们大部分的时间,而公司的决策却需要他们在安静的时候深思熟虑。这种矛盾使得领导加班成常态,对于一个3000人的公司来说,加班费对公司第四层及以上的领导都不适用了,实在他们加班太频繁,如果给予加班费的话可能每个月又多了一倍的工资。

四是情感与理智的拔河。作为领导,常常要在人情与显示之间做出选择,而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可能所谓的选择只是个幌子,最终都不得不向现实屈服。这样他势必会失去许多朋友,情感上越来越孤独,像诸葛亮的挥泪斩马稷并不只在历史中上演。许多领导在多年的带人经验以后,都显得比较冷漠,来来去去的下属,他们在理智和情感之间有太多无奈的选择,也经历了太多感情上的矛盾和折磨。不仅仅是领导对别人的取舍,还有被别人取舍而带来的苦痛,被背叛,虚情假意等。

五是权力角逐导致的心理压力。权力场上变化多端,进进退退风风雨雨实属平常。当一个人手握权力,就会不由自主为保护扩大自己的领土而奋斗,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不得不承受在这个而过程中的各种焦灼。其一便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恐惧;其二是别人渔翁得利,对于平白无故便宜别人的事,不是所有人都有肚量的,尤其是以牺牲自己为价值;其三是部下的暗中勾结从而架空自己;其四同盟者背后捅一刀;其五,后台倒塌,殃及池鱼。

六是明枪易躲暗箭难防。领导出于各种问题和矛盾的中心,想要推进工作,就必须要得罪某些人,而且在各种纷繁复杂的环境中,他可能并不知道得罪了谁,领导往往会被聪明的下属拿来当挡箭牌。利益受害者就会想方设法加以报复,工具之一便是蜚短流长,而谣言鲜少能够遇见让他中止的智者。而谣言的杀伤力之一就是你从不知它从何而来,面对不知道在何处的敌人,真是百口莫辩。许多领导就是这样被中伤,从而事业陷入了危机。

七是家庭生活的遗憾。领导加班成常态,时间只有那么多,势必难以做到家庭生活和工作的平衡。领导可能与家庭成员的交流时间和机会少了,从而造成了感情的隔膜;在教育子女方面花费的心思不得不倚重另一半甚至是父母;不规律的生活还可能带来婚姻危机。许多领导,每年与家庭交流最集中的时候可能就只是他们一年中将年假集中起来度过。

其实可以明显地看到领导的处境并非我们所看到的那样风光无限,领导的角色用夹心饼干来形容,真的再贴切不过。夹在工作和生活之间,夹在领导与下属之间,夹在现实与人情之间……角色的冲突,社会现象对人价值的冲突,琐事的烦扰等等,这一切有的来源于权力,有的因权力而加重,其中的感受若非亲身经历,恐怕是很难体会的。

有人觉得夸大其词,既然做领导这么难,那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要做领导呢?这里展示的是领导不为人知的一面,正如大家在表面看到的,领导也有其风光得意之处。这一切的而重点是,在这个社会上,不付出点价值,很难获得你所期待的。只能说各得其所。

每个人在社会上都扮演着各自不同的角色,也并非每种职业都是那么悠闲和轻松,相对来说领导更具困难和难做。

2、领导也要看“眼色”

在中国的社会我们看到很多媚上欺下的领导,在金字塔的权力等级结构中,这种“只惟上,不惟下”的官僚作风是很普遍的。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这种领导的好日子已经渐渐走不远了。单靠上级而升职的领导,没有了下属的支持,就等于没有给他干活的人,没有业绩,再好的关系也扛不住,只能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而聪明的领导几乎不放过任何笼络下属的机会,他们深深知道,下属是他们的半壁江山。

第一下属是工作成绩的真正创造者。一旦你成为领导,就意味着你已经不在一线了,再好的谋划,也必须由下属来执行。而对于中国人来说,大家都深谙“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之道。让自己下属为自己工作不难,但是要让下属心甘情愿为自己工作就难了,而要下属卖命为自己工作更是一种艺术。要达到这种境界,领导首先就要及时地了解下级的需求、态度,关注下属的情绪,调整相应的对策。另一方面,由于领导已经不在一线,在制定政策或者策略有时候必须听取下属的意见,或者极大地依赖下属所汇报的数据。领导所制定的政策的可行性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基于下属提供数据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第二下属是展示领导形象的窗口。所谓众口铄金,要让自己的优秀让别人知道,自吹自擂只能惹人厌。而领导只有一位,办公室中最能帮自己展示形象的莫过于下属。良好的声誉反过来也帮助自己增加在领导中的价值,从而为自己的“加速”发展提供契机。相反,众怒难犯,届时恐怕再好的后台也帮不了自己。更为重要的是现在的信息传播速度之快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想象每个人都是人才市场的一件商品,口碑不好能卖得好价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