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犹太人的幽默与智慧
2964000000003

第3章 经商智慧(1)

长“翅膀”的金子

很久以前,有一个犹太商人来到一个市镇做生意。他听说几天以后有特别便宜的商品出售,就留下来等大削价的日子到来。

可是他身上带了不少金币,当时又没有银行,走到哪里带到哪里,又累人又不安全。

于是,他悄悄来到一个僻静的地方,瞧瞧四下无人,就在地下挖了一个坑,把金币埋了起来。

第二天他回到原地一看,却大吃一惊,钱袋不见了。他呆呆地站在那里,在回忆中他确实相信当时没有人看见他埋金币,为什么会不见了呢?他怎么也想不明白。

就在他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无意中一抬头,发现远处有一间房子,房子的墙上有一个洞,这个洞正对着他埋钱的地方。

这使他联想到,会不会是住在这房子里的人,正好从这个墙洞里看见了自己埋钱的经过,等他走后将钱袋挖出去了呢?

犹太商人决定前去探一下虚实,他来到那房前,发现里面住着一个男人,于是上前施礼问道:

“我是个乡下人,您住在城市里,头脑一定很灵活,现在我有一件事要请教一下,不知可不可以?”

那人一口答应道:“有话尽管讲。”

犹太商人接着说:“我是外地人,特地到这里买东西,身上带着两个钱袋,一个装500个金币,一个装800个金币。我已把那个小袋悄悄地埋在了一个没人知道的地方。现在的问题是,这个大钱袋是埋起来比较安全呢,还是交给可信任的人保管比较安全?”

房子的主人回答说:“我要是你的话,什么人我都不会相信,也许我会把大钱袋还埋在那个小钱袋的地方。”

“谢谢您,这个主意好,我今天晚上就把它埋起来。”犹太人说道。

等犹太商人一走,这个贪心不足的人马上拿出挖来的钱袋,又去埋在原来的地方。可是他刚刚离开,那个守候在不远处的犹太商人马上回来,挖出钱袋,500个金币一个不少地又回到了自己的手里。

这个犹太商人的手段确实高明,他知道,小偷之所以偷窃别人的东西,就是因为有一种贪得无厌的心理,可得物价值越大,贪心就越大。所以,他就是利用了这种心理,让小偷自己吐出了已偷到的金币。

机关算尽

摩西从市集上牵回一匹马,一进屋就对妻子说:

“今天我在市集上从一个狡猾的吉普赛人手里买了一匹马。一匹值50元钱的马,我却只用20元钱就买下了。”

“那好啊,用20元钱就买回了一匹价值50元钱的好马。”

“不过也不算太好,马有点矮小。”

“那怎么说是一匹好马呢”

“马虽矮小,但很健壮。”

“健壮就算好马。”

“美中不足,马有点瘸。”

“瘸马?那怎么能行?那也拉不了车呀?”

“那只是暂时的,马腿瘸是因为它的后蹄上有一根小钉子,我给它拨出去,再抹上药,拉车就不碍事了。”

“这么说,你是用20元钱买了一匹好马,你的运气太好了。”

“运气不怎么好,付钱的时候,我把50元的票当20元的票给他了。”

“真要命,这能算用20元钱买了一匹好马吗你一点都没有占到便宜。”

“怎么没占到便宜,我给他的那张50元钞票是假的。”

“哈哈”

虚虚实实

许多年以前,一个叫费尔南多的犹太青年在星期五的傍晚来到一个小镇,他饥肠辘辘,又身无分文,没钱买饭吃,更谈不上住店了。他只好去找犹太教学校的管事,希望他能介绍一个可提供安息日食宿的家庭。

根据犹太教的教规,只要是本教的教徒,不论走到哪里,都应该受到生活上起码的照顾和款待。

管事打开笔记本,查了一下,歉意地对他说:“这个星期五,经过本镇在此歇息的人特别多,几乎每家都安排了客人,现在惟有开金银珠宝店的西梅尔家还没有客人,不过他从来不收留客人,神对他也没有什么办法。”

“他会接纳我的。”费尔南多十分自信地说。

半个小时后,费尔南多来到了西梅尔金银珠宝店门前,他走进门厅,将老板西梅尔拉到一边,神秘地从大衣口袋里掏出一个拳头大小沉甸甸的小布包,悄声问道:“老板,您看,这么大一块金子能卖多少钱?”

西梅尔眼睛一亮,他万没想到,眼前这个衣衫褴褛的年轻人,居然会有这么大一块黄金,而且他好像是外地人,对本地的金价心中无数,如果能做成这笔生意,肯定能挣上一大笔钱。

可是,按照犹太教规,每周五到周六日落的24小时为安息日,这段时间不能谈生意,更不能动钱,如果违犯了教规,就会遭到厄运。

西梅尔实在舍不得将这笔生意放跑,考虑再三,他决定留他住宿。等安息日过后再谈生意。

“这样吧,小伙子,如果你不介意的话,就请在我的店里住一个晚上吧,我想你还没有吃晚饭,我们共进晚餐吧……”

不用说,费尔南多当然很愉快地住了下来。

整个安息日,费尔南多受到了西梅尔老板的盛情款待,以至他自己都感到有些难为情起来。

到了星期六夜晚,安息日结束了,可以进行交易活动了,西梅尔笑眯眯地对费尔南多说:“好了,小伙子,现在可以把货拿出来让我看看了。”

费尔南多不慌不忙地从衣袋里掏出布包,然后一层层地打开,里面居然是一块石头。

西梅尔立刻惊诧地瞪大眼睛:“你搞什么名堂?你的布包里包的不是金子吗?”

费尔南多故作不解地说:“老板,您一定是误会了,我什么时候说我有金子了?我进了您的店,感到十分好奇,于是想知道一下像我包里包着的那块石头那样大的一块金子能值多少钱,所以才问您的。”

商人的报复

几个商人坐在饭店桌旁认真地讨论生意上的事情,有一个小贩不时走到他们跟前,缠着他们买他的东西。

“我有上好的手帕和披肩。”他声音沙哑地介绍说。

有一个商人实在受不了他的纠缠,就决意捉弄他一下,让他记一辈子。他转向小贩,问道:“你有吊袜带吗?我要A-1型号的。”

“我的货型号齐全。”他说完就从货筐里拿出一双A-1型号的吊袜带。

“多少钱。”

“两个卢布。”

商人当即付了钱,小贩带着疑惑的神情走开了。

“你这是什么意思?”商人的同伴问,“你为什么不还价,要多少就给他多少?”

“我自有用意,”商人愉快地回答,“他会因为没有要三个卢布而后悔得要死的?”

垄断才能发财

犹太商人一般都有比较好的心理素质,能在不利的环境中,我行我素地做生意,甚至把逆境当作做生意的最佳机会。

在犹太人中间流传着这样一个笑话:

按照犹太人的规矩,安息日是不能工作的,只能在家中虔诚休息,学习典籍。可有个别商店的老板却照常营业,亵渎了安息日。一次讲道时,拉比对这样的店主大加斥责。可是,礼拜结束后,亵渎安息日最甚的一个老板,却送给拉比一大笔钱。拉比非常高兴。

到了第二周礼拜时,拉比对安息日营业的老板指责就不那么言词激烈了。他想,这样那个老板会给他更多一些钱。

谁知结果一个子儿都没拿到。

拉比犹豫了好一阵子,最后鼓足勇气来到那个老板家里,问他到底是怎么回事。

“事情十分简单。在你严厉谴责我的时候,我的竞争对手都害怕了,所以,安息日只有我一个人开店,生意兴隆。而你这次说话一客气,恐怕下周大家都会在安息日营业了。”

犹太人以虔诚闻名于世,但在说笑话时,却总是出格,甚至极为出格,别说是有学问、有知识的拉比,就是神也常常遭到拉比的奚落。不过,从这个本意在于调侃拉比的笑话中,也不难发现犹太商人的精明。

暗藏一手

古时候有一个贤明的犹太富翁,他把儿子送到很远的耶路撒冷去学习。一天,他突然染上重病,知道来不及同儿子见最后一面,就留下一份遗嘱,上面清楚的写着:家中所有的财产都给奴隶,但要是儿子想要的话,只能选择其中一件。

这位富翁死后,奴隶很高兴地星夜赶往耶路撒冷,向死者的儿子报丧,并把遗嘱拿给他看。儿子看了遗嘱后非常伤心,也非常吃惊。

办完丧事后,儿子左思右想,觉得自己的父亲不应该将财产留给奴隶,于是就牢骚满腹地去找拉比,拉比看完遗嘱后,盛赞他父亲的聪明和对他的爱。

儿子却认为父亲对他一点关怀的意思也没有。

拉比要他好好动脑筋,只要仔细分析遗嘱就可以知道父亲把全部财产留给了自己。拉比告诉他,父亲知道,如果自己死了,儿子又不在,奴隶可能会带着财产逃走,连丧事也不报告他。因此,父亲才把全部财产都送给奴隶,这样奴隶不仅不会逃走,而且还会急着去见儿子,并把财产保管好。

可是这个儿子还是不明白父亲的用意。拉比只好给他挑明:“你不知道奴隶就是主人的财产吗。你不知道奴隶的全部财产都属于主人吗?你父亲不是说给你留下一样财产吗?你只要选那个奴隶就行了。这不是他充满爱心的聪明之举吗?”

年轻人恍然大悟,照着拉比的话做了,后来还解放了那个奴隶。

从这则故事中可以看出,那个犹太人在遗嘱中实实在在地玩了个“圈套”,给奴隶吃了个“空心汤圆”:遗嘱将所有财产都给奴隶,但其儿子只能选择一件财产。这里暗含着一个前提未写出来,奴隶不会注意到,甚至连死者的儿子也没有注意到,那就是奴隶的全部财产都属于主人。这是一个惯例,其实也是一个无需说明的前提。那么只要前提一变,一切权利全成泡影,这就是这个犹太人计谋的关键所在。

招聘太空飞行员

美国和苏联两国成功地发射了载人火箭之后,德国、法国和以色列也联合拟定了登陆月球的计划。在火箭与太空舱都制造完毕之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挑选太空飞行员了。

工作人员先问德国的应征人员要什么待遇。

德国人说:“给我3000美元就行,1000美元我自己花,1000美元给我的妻子,另外1000美元用作购房基金。”

接下来又问法国应征者,他说:

“我要4000美元,1000美元归我自己,1000美元给我妻子,1000美元付购房贷款,剩下的那1000美元给我的情人。”

以色列的应征人员则说:

“得给5000美元我才干。1000美元给你,1000美元归我。其余的3000美元,我雇德国人开太空船。”

一举两得

摩西是美国一个小镇上的服装老板。有一天,一群小孩子集合在他的店铺前,一边玩耍,一边骂着:“犹太鬼……犹太鬼……”

到傍晚小店关门前,摩西给每个小孩2毛5分钱,还谢谢他们。

第二天又来了一群孩子,一边玩一边骂“犹太鬼”。

到傍晚,摩西又给每个孩子1毛5分钱,同样谢谢他们。

第三天,孩子们又来吵闹,连声咒骂“犹太鬼”。

到了傍晚,摩西只给了他们每人1毛钱。小孩子们显出不满足的神色,但还是收下了。

第四天,这群孩子又来吵闹。但到傍晚时,摩西却双手一摊,表示不再给钱了。

孩子们不明白怎么回事,便问道:“大叔,您为何不给我们钱了?”

摩西回答说:“很感谢你们为我宣传,如今效果已经达到了。”究竟达到了什么效果。

在摩西看来,至少达到了两个效果。

其一,帮助小服装店作了广告宣传。因为美国人公认犹太人做的服装是最好的。

其二,帮助孩子们扭转了反犹主义的态度。小孩子们最初前来吵闹咒骂犹太人,是出于某种他们自己也不明白的反犹偏见。这种偏见,显然是社会污染的结果,但仅就这些孩子的行为来说,则是自发的。对孩子们的自发行为,用硬的是不行的,无论是对骂还是恐吓,都只会激起他们的反感。如果诉诸武力,则有可能酿成真的反犹主义暴乱。而现在,由于不打不骂反而给钱,已于不知不觉中将他们自发的反犹胡闹转变为为争取犹太人的赏金而打工,而打工则必定随着报酬的递减积极性也会递减。所以,到孩子们称“犹太鬼”为“大叔”时,他们已经全然忘记了自己来此胡闹的游戏性质,而认同于“打工仔”的身份:“不给钱,我们就不干了!”对付这种不可理喻的反犹主义,还有比这更好的办法吗?

虚晃一枪

早些年,有个叫沙米尔的犹太商人,移民到澳大利亚经商。一到墨尔本,他就轻车熟路地干起了老本行,开了一家食品店。而他的店对面,正好已有一家意大利人安东尼开的食品店。于是,两家食品店不可避免地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安东尼眼看新的竞争对手出现,惶惶不可终日,苦思冥想良久,只想出削价竞争一策,便在自家门前立了一块木板,上书:“火腿,1磅只卖5毛钱。”

不想沙米尔也立即在自家门前立起木板,上写:“1磅4毛钱。”

安东尼见沙米尔如此,一赌气,即刻把价钱改写成:“火腿,1磅只卖3毛5分钱。”这样一来,价格已降到了成本以下。

想不到,沙米尔更离谱,把价钱改写成:“1磅只卖3毛钱。”

几天下来,安东尼有点撑不住了。他气冲冲地跑到沙米尔的店里,以经商老手的口气大吼道:“小子,有你这样卖火腿的吗?这样疯狂地降价,知道会是什么结果吗?咱俩都得破产?”

沙米尔报之一笑:“什么‘咱俩’呀?我看只有你会破产。我的食品店压根儿就没有什么火腿呀。板子上写的三毛钱一磅,连我都不知道是指什么东西哩”

安东尼这才发觉自己上了大当,他不禁叫苦连天,知道遇上了真正的竞争对手。

商业竞争,虚实相间,有时无需真刀真枪,只需虚晃一枪,就足以克敌制胜。

以攻为守

犹太商人谙熟金融方面的经营术,对借贷问题有不少区别于日常鲜见的独特见解和办法。

梅西克是一个犹太服装商,他向布商克罗扬批发了1200马克的布料,却一直没有付钱。克罗扬也是犹太人,他叫伙计几次去收款,梅西克每次都是躲开不见。给他寄去催款单,也如石沉大海。为此,克罗扬束手无策,连声叹气。

得知这种情况,一个新来的店员对他说:

“我有一个讨债的秘方,您不妨试一试。您先写一封催款信,叫他尽快归还上次欠的布料款,不写1200马克,而写上1800马克,瞧瞧他有什么反应,再做下一步的打算。”

克罗扬采纳了这个店员的建议,给梅西克发了一封要求归还1800马克欠款的催款信。

不出所料,不过两天,梅西克就回信了,信中写道:

“克罗扬,你这个混蛋,你一定是脑子出了毛病。我明明只批了1200马克的布料,你凭什么向我要1800马克的钱?你想讹我吗?随信汇去1200马克,以后你别想我再在你那里批货了。你要打官司吗?那你就输定了。”

店员出的这个讨债秘方实际上是一个相当巧妙的以攻为守的攻心战术。

从梅西克避而不见的作法可以看出,他并不是不认账,而只是想拖着不还。这就使店员的讹诈之计有了心理基础。拖钱不还于自己并没有什么危害,但现在突然1200马克变成了1800马克,他就沉不住气了,不得不出来辩解。如果再置之不理,就等于默认欠1800马克了。梅西克为了避免更多的麻烦,就乖乖地还了欠款。这也解决了克罗扬的烦恼。这个故事充分反映出这个犹太店员的聪明之处。

讨价还价

犹太人在买东西时的讨价还价是举世闻名的,而且他们还常编出一些故事来为自己解嘲。

艾布拉走进一家商店,开始杀价。明码标价15美元的货物被他杀到了10美元,最后杀到9.97美元,他还不满意,他希望能降到9.96美元。

售货员说:“这已经是最低价了,不能再降了。”

艾布拉不认可,坚持给9.96美元。

售货员也毫不妥协:“绝对不行,少一分也不卖。”

艾布拉还是不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