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慈禧集权的秘密
2966500000008

第8章 名臣英烈(4)

“跪下!”金国使者话音刚落,陆游勃然大怒说,“金国掳我二帝,犯我边境,侵我国土,残害我中原百姓,游誓与胡人势不两立。见到胡人,来一杀一。哪怕胡人送我黄金万两,也决不破例!“

言毕,陆游提起一把大刀,挥手一劈,一名金国使者即时身受异处。

另一名使者见状,吓得浑身发抖,忙跪下磕头说:“陆大人饶命,我是受林大人之命前来送药的!”

原来,害怕陆游抗金的林绪无欲除掉陆游而后快。他绞尽脑汁想出一条奸计。从战俘中挑选了这两位金兵,扮成金国使者登门送药。事成之后,再以暗通金人的罪名治陆游的罪。谁知,病中的陆游见金人如见仇人,刀劈使者,另一使者被打了五十棍,逐出府门。

使者带了陆游的一封信回报林绪无。陆游在信中写了两句诗:放翁七十斩胡虏,北进中原是终途。阅罢,林绪无气急败坏,将那名使者杀了,他担心陆游上本弹劾他,惊怒交加中,他大病了一场。

斩杀使者的当天夜里,雷电交加,大雨滂沱,久旱的山阴迎来了一场罕见的大雨。

陆游在雨中写下了一首后来被很多人读了很多年的《书愤》诗。

当天夜里,管家陆福在府门口见到一封书信和两包药。信是韩邪律手书,称陆游虽是金国最强大的敌人,但是,他素来敬佩陆游的爱国精神和无畏斗志,闻陆大人病危,特地送来金国名贵的药,望能治好陆大人的病。

前来送药的金国亲兵在半途听到陆游刀劈使者之事,大惊失色,将书信和药丢在陆府门前,就落荒而逃,回去复命。

陆福担心主人见到书信和药后又生气,于是私自做主,把金人送来的书信和药一把火悄悄地烧掉了。

萧何避祸

丞相萧何处理完户部紧急公务回到相府已经是深夜了。关中的冬夜很冷,萧何的头发和眉毛已被雪花染白,他清瘦的脸在夜色中显得更加憔悴和苍老。

相府门外一群人拦住萧何:“丞相,我等是汉中百姓,如今大王在前线作战,丞相废寝忘食筹集军粮送往边关。听说丞相身体操劳过度,染上恶疾,汉中百姓闻讯都很不安,派我们作为代表带些当地偏方和粮食前来探望,乞望丞相多多保重身体!”

萧何感到一股暖流涌上心间,有泪从眼中流出。淮南王黥布于半年前发生叛乱,攻掠了汉中的十座城池。急报传来,高祖刘邦率兵五十万御驾亲征。丞相萧何监国。黥布的军队与刘邦的军队打了一场场仗,刘邦依靠优势兵力占据了上风。黥布军队退踞汉中狼头山。为绝后患,刘邦依计进行围剿,并声称不彻底铲除黥布的力量、消灭完一兵一卒决不还朝。平叛之战已有年余,刘邦尚难实现班师回朝的愿望。

两军交战,粮草至关重要。留守关中的萧何集中力量进行粮草的筹集。萧何体谅百姓之苦,不忍心靠增加税赋来实现筹集军粮的目的。他推出了垦荒扩种的办法,把狱中的犯人也带到山地开荒种上高粱玉米,犯人垦荒超过十亩地可获减刑。萧何在农忙时节也下田耕种。关中城北的北峰山经过垦荒成为了一个大粮仓。军粮筹集到了,萧何也赢得了百姓的拥戴。

萧何感激地对在雪夜中苦等他回来的汉中百姓说:“感谢汉中乡亲的挂念。你们怎么知道萧某身染恶疾?”

人群中有人说:“连日来关中城中有名的医生一个又一个到丞相府看病。我们由此推断丞相贵体欠安。”

萧何一脸忧戚地说:“实不相瞒,萧何身体无恙。染上恶疾的是相府管家萧安。”

辞别了乡亲,进入后院,萧何衣服未换,就急急地看萧安的病情是否有所好转。

萧安是五年前来到相府的。他以近六旬的人生经验和处事阅历把相府的日常事务处理得井然有序。萧何对这位老人感激而倚重。

半个月前,萧安偶染风寒,一病不起。相府的医生用尽汤药,病情没见起色。萧何报吕后恩准,请来太医诊治,服了几十余剂药,萧安依然整日昏睡。

萧何感到管家这次生病非同寻常。他一刻也不敢再耽误,请来关中地区的名医到府上为萧安治病。但依然没有好转的迹象。他时而清醒,时而昏睡。

萧何进入萧安的房中,昏睡中的萧安微微地睁开了眼,轻轻地说:“老爷,奴才染病不能服侍您,还让您记挂,奴才心中感激您。”烛光下,萧安的眼角闪动着泪光。

萧安说:“老爷,不知你可知否?一场大祸正在威逼着老爷,若避之不及,老爷将遭灭族之灾!”

萧何大惊道:“管家何出此言?”

萧安咳了咳说:“奴才听说高祖御驾亲征做出决策之前犹豫不决。他既担心前方的叛军,更怕有人趁他离开关中之时拥军自重。”

萧安喘了喘气又接着说:“高祖最担心拥军自重的人自然是老爷您!老爷是最先入主关中的深得百姓拥戴的,此番高祖平定叛乱,老爷亲自垦荒,又体恤百姓。老爷夜以继日操劳国事,尽职尽责,但您已位极人臣,位居相位,官位已无法再升迁了。而您承附百姓,皇上不会疑心您有更大的期望吗?”

萧何紧紧地握着萧安的手,说:“老管家一语点醒梦中人!请问老管家有何良策?”

萧安说:“自污!”

萧何于第二日正午带着10名相府随从来到关中城南的龙城钱庄对王掌柜说:“相府后花园须重修,但萧某已无余款,须向王掌柜借300两黄金,而且是无息借钱!”

王掌柜一听面露难色说:“丞相,钱庄就是靠利息维持生计,无息借款,这……”

随从怒道:“丞相借钱,还要谈利息吗?”

王掌柜无法,只好借出自开钱庄以来第一笔无息银两。

萧何一走,王掌柜破口大骂:萧何依靠丞相的权势强行借钱。没过几日,全城都知道萧何强行借钱一事,百姓对他的好感慢慢减弱了。

再过几日,在汉中的刘邦也知道了萧何为重修后花园强行借钱招致民怨的事,他笑了笑对侍臣说:“丞相也懂得敛财了!”

再过半月,萧安病逝。临死之际,对萧何说:“丞相,告诉您一个秘密,奴才知道您不会起兵夺权,而且您也不要有这个想法,即使有此想法,你不会成功。因为皇上安插了很多耳目在你身边。奴才就是皇上安插在丞相身边的耳目之一。”

萧安说完闭上了双眼,而萧何闻言却睁大了双眼。

晏子论战

春秋昭公十三年(前541年),齐国国君齐景公任用晏子等一班贤能之臣,肃清弊政,奖励农业生产,组建军队,国力日盛。景公萌生效法先王恒公图霸诸侯的雄心。诸侯国中的小国仇由被列入景公起兵的首要目标。

景公召大夫晏子问策:“何时起兵为最佳时机?”

晏子说:“平稳日子过久了一点,百姓生活趋向安稳,人们不想打仗。现在大王随意发兵,军队的士兵不理解国君打仗的目的,自然在战场上做不到奋勇杀敌,起兵要取得决定性的胜利的把握自然机会极小。”

景公问:“依大夫之计,该如何办?”

晏子说:“大王可做个试验,派人火烧王宫,看有多少人参加救火。”

景公依计而行,让侍臣放了一把大火焚烧后宫。但是闻讯前来救火的百姓没有超过一千人。

晏子对景公说:“请大王贴出告示,百姓士兵必须赶紧前来救火,救火被烧死的,按照上战场杀敌阵亡的标准赏赐;救火没有烧死的,按战胜敌人的标准赏赐;不肯救火的,按战败降敌处罚!”

告示一贴出。京城的百姓臣民身上涂上药物,穿上浸湿的衣服,赶紧前来救火,人数超过一万人。

火熄。景公取出黄金三千两赏赐救火的臣民。同时将34名不肯前来救火的贵族青年斩首。京师臣民莫不震撼,都表示愿听从景公的一切号令。

晏子说:“人心归附,我军的战斗力已经恢复!但是还不宜马上起兵!”晏子决定先派门客赵来到仇由打听敌国的实力,再作对策。

半月余,赵来从仇由回到齐国,忧心忡忡地对景公说:“仇由已作准备,看来不宜起兵。”

景公问:“何以见得其已有准备?”

赵来说:“仇由无论是边境的城郭,还是京城都筑得很高,壕沟深,国库积蓄也多。”

晏子说:“若是这样,那仇由可以攻打了。因为,仇由是一个小国而积蓄多,是由于赋税重的缘故,这样一来百姓必然会怨恨朝廷和国君。而城郭高,沟壕深,那表明仇由已经倾尽国力在修筑之事,百姓已经疲惫不堪了。”

赵来又说:“尽管这样,仇由的国君的声誉还是很高。”

晏子问:“何以见得?”

赵来说:“仇由的国君喜欢接近隐居的贤人,他坐着车子,除下车盖,每年造访隐居在陋巷小村的隐贤达几十人,以平等礼节结交的布衣有几百人。国君礼贤下士的作风被仇由人所称道。”

景公也不无担忧道:“一国之君能做到这样,确实难得。仇由国君善结交天下隐贤,贤才之士皆为其所用,他国贤士也会慕名来归,这样的国家想一举打败他并非易事啊!”

晏子说:“不是这样。国君善待隐士,亲自前去拜访,战士便不愿打仗。国君一味看重书生,用他们在朝廷为官,农夫便不努力耕作。战士不愿打仗,军队就疲弱;农夫不努力耕作,国家就贫乏。平时国内贫乏,战时军队疲弱,没有不灭亡的。”

景公大喜说:“择日起兵,一举消灭仇由!”

赵来连忙奏道:“下臣这次前往仇由,日夜兼程奔波,还用了半个月时间才完成使命。这是因为从齐国通往仇由没有大路,走的都是崎岖小道。路远艰难,大军远征,长途跋涉于小道,一遇伏兵,定遭不测。”

晏子说:“既如此,那就选送一件大礼物给仇由国吧!”

景公奇道:“送礼物?送何礼物?”

晏子说:“送他一口巨钟!”于是用了五千斤生铁铸成一口巨大的钟,再派人通知仇由前来运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