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前人留下的谜案(学生最想知道的未解之谜)
2970900000008

第8章 名人轶事(1)

围绕荷马史诗的谜团

众所周知,《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是两部不朽的史诗,至今仍有其独特的文学价值。这两部史诗的作者相传为公元前8世纪的荷马。现代研究表明:这只是古希腊人的说法,这两部巨著的作者,可能另有其人,目前还无法肯定这两部史诗是否为一位诗人独立创作完成,也无法肯定叫荷马的写诗者,是单独一个人还是一个团体。公元前7(或6)世纪留下来的一首古诗曾经有过这样的记载:“(荷马是)住在契奥斯岛(爱琴海中一个岛)的一个盲人。”可是这种说法无法考证,所以近3000年来,一直受到文学界的怀疑。

关于荷马的生平事迹,只有这两部史诗可以引以为据,但其中线索也少得可怜。不过,有一点今人是可以确定的,荷马是古代希腊在公众场合表演吟诵诗歌的人,即古希腊人所称的“吟唱诗人”。对这一点我们之所以这么肯定,是因为希腊人恰好在荷马时代之前不会使用文字。在公元前8世纪中叶,地中海东部的腓尼基人教希腊人学习字母之前,希腊人根本无法书写记载。在荷马以前,故事传说只是凭借口头传播,之所以采取歌谣形式,是为了使“吟唱诗人”容易记诵,较有才能的吟唱者也可以当场即兴发挥,并且,每次表演的细节都不完全一样。每个吟唱者把一首诗歌以自己的方式进行修改,一首诗经过日积月累,就不断有各种发展。《伊利亚特》和《奥德赛》这两部史诗最终写成时,肯定是已历经润色增补的最后的定稿。

读荷马史诗中一些段落,很有短诗的味道,而且诗中若干事件,发生的时代似乎比其他部分更早,充分表明荷马史诗是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由很多“作者”创作完成的。

因此,经过推测得出的结论是:就在希腊人从腓尼基人处学会字母,知道如何书写时,一个天赋极高的吟唱诗人出现了,他汇集了大量累积下来的口传诗歌,把它们整理成两部具有丰富内涵的史诗,并用文字记述下来。

对这两部史诗的起源和写作过程做这样的假想,应该是极为妥当的,但又有疑问产生了:因为除了《伊利亚特》某些用语似乎比《奥德赛》时代较早之外,这两部史诗的语调与主题的差异也很大。比如,《伊利亚特》描写的主要是发生在几日内的事,并且对战阵军功极为强调;《奥德赛》所述事迹则长达10年之久,同时专写幻想和神仙魔鬼。因为《奥德赛》内容几乎没有涉及战争残酷的一面,所以19世纪英国作家巴特勒指出:《奥德赛》作者应该是女人而不像是男人!

无论如何,这两部史诗写成之后,并非一成不变,而以后的吟唱诗人又在已写下的史诗上作了新的补充及润色。虽然在留存至今的这两部史诗以书写形式出现的手抄本中,没有早于公元前3世纪的,但是两部史诗呈现出相仿的风格,足以表明某一个时期确有一个统摄的力量,促成了这两部史诗。但这统摄力量源于何处?是个人还是某个集团?为什么找不到任何记载?也许这疑问还将长期困扰着文学界。

苏格拉底为什么被处死?

公元前399年,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被雅典当局宣判死刑。他的罪名是“亵渎神灵,蛊惑青年”、“煽动反民主情绪”。接到判决后,这位著名的哲学家在狱中喝下人们为他准备好的毒酒,痛苦地死去。

在当时,苏格拉底就是一位个性鲜明的雅典公民,既受到一些人的爱戴,也引起一些人的憎恨。从古至今,人们历来对他毁誉不一。尤其是对于他的死亡,一直存在诸多争议。

苏格拉底哲学中有许多值得继承的地方。他提倡“先认识自己”,这是他哲学的精髓所在。他提出“知识即美德,无知即罪恶”,主张“真知必行”、“知行合一”。他反对人们追求物质享受和社会地位,认为人应注重自身的素质和德行的完善,过一种文明而简朴的生活。他主张社会各行业均应让有专长的人来管理,甚至国家政权也不例外。苏格拉底还是一个教育家。他从母亲为人接生孩子中受到启发,自称是知识的“接生婆”。他在和别人讨论问题时,能敏锐地抓住核心概念,设法使对方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然后,他通过所谓“接生术”,使对方藏在意识中的思想“出世”。这其实是一种独特的启发式教育。希腊另外一位大哲学家柏拉图就是他的弟子。

苏格拉底生前既有大批热烈的崇敬者,也有大批激烈的反对者。他认为自己是神灵赐予雅典的一只“牛虻”,不时叮叮雅典这匹硕大的骏马,为了让它精神焕发。可是,也许雅典被“叮咬”得不耐烦,执意要将他这只“牛虻”拍死。

当苏格拉底被人控告后,他的学生色诺芬和柏拉图在法庭上为老师作了辩护。原告提出苏格拉底的罪状主要有两条:一是引进新神,亵渎了人们公认的神;二是煽动反民主思想,给雅典社会带来了危害。柏拉图作为苏格拉底的辩护人和受审时的目击者之一,事后撰写了《申辩篇》。色诺芬在《回忆苏格拉底》一文中,也逐条反驳了原告的指控。不过后人认为,他们作为学生在为自己的恩师辩护时,难免带有比较强烈的主观色彩,所以这些文件难称“信史”;但是也不否认,材料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由于其他材料缺乏,苏格拉底到底有罪无罪,人们一直争论了2000多年。

有人认为,苏格拉底之死是“罪有应得”。他当时在雅典已经不仅仅如他自己所称是一只牛虻,他实在是一个“危险分子”。在他还活着时,人们已经开始群起而攻之了。

有人认为,苏格拉底曾组织过一个贵族小集团,进行仇视平民的活动,因此被处以死刑。这是他拥护贵族统治、反对民主政体应受的惩罚。但许多人觉得,这种罪名只要稍加分析,便知难以成立。苏格拉底出身于一个普通的小手工业者家庭,他反对人们追求物质享受,应该不会和贵族为伍,更不会拥护贵族统治;他成天在街头巷尾和老百姓津津乐道人生哲理,又怎会仇视人民?他只是主张由有专长的人来治理国家,并没有否认人民群众的政治能力。

按照雅典的法律,在法庭对被告进行判决之前,被告有权提出一种不同于原告所要求的刑罚,以便法庭二者选一。但苏格拉底理直气壮地自称无罪。他认为自己的言行不仅不属于犯罪,而且有利于社会;他甚至觉得只有让他终生在雅典卫城的圆顶厅享受国家提供的免费餐,才算合理。在朋友们的规劝下,他提议法庭对他罚款。但结果大大出乎意料:他被判了死刑。

1979年4月8日,《纽约时报画刊》发表著名记者斯东的文章。他认为雅典是欧洲思想、言论自由的发源地,不可能仅仅因为传播某种不合乎“主流”的思想,就把一个受人尊崇的大哲学家处死;一定是苏格拉底曾犯下不可饶恕的其他罪行。色诺芬和柏拉图的记载很可能隐瞒了重要情节,美化了他们的老师。但是,苏格拉底究竟犯了何种“其他罪行”,没有谁说得清,或许不愿说也未尝不可能。

米开朗琪罗的创作天才跟他的“怪癖”有关吗?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出现过一位多才多艺的巨人。他不仅是伟大的雕刻家、画家,而且也是一位杰出的建筑家和诗人。这个人就是米开朗琪罗。

米开朗琪罗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他创作的人物雕像气魄宏大,雄伟健壮,蕴含着无穷的力量。他的大量作品显示了写实基础上非同寻常的理想加工,典型地反映了当时的整个时代。但是生活中的米开朗琪罗却给人以“怪人”的感觉。

年轻时代的米开朗琪罗因酷爱学习而陷入了绝对的孤独。别人都把他看成一个孤芳自赏、性格乖僻、疯疯癫癫的人物。米开朗琪罗总是表现得举止粗俗,与社会格格不入,社交活动总使他感到腻烦。这与达·芬奇的相貌堂堂、举止优雅、风度翩翩、受到上流社会人士的喜爱形成鲜明的对照。他只和几位严肃的人士来往,没有其他朋友。他终身未婚,生平只爱过著名的德·贝斯凯尔侯爵夫人维多利阳·柯罗娜,然而却是一种柏拉图式的恋爱。

米开朗琪罗创作时需要绝对的孤独是他的又一个怪异之处,只要旁边有一个人在场,就能将他的情绪完全扰乱。他必须获得一种与世隔绝之感,方能得心应手地工作。为身边琐事所纠缠,对于他来说简直是种折磨。

在他塑造的成千上万的人物形象之中,他没有遗忘过一个。他说,只有预先回忆一下以前是否用过这个形象,然后才能决定是否让人动手勾画草图。因此,在他笔下,从来没有重复现象。在艺术上他表现出让人难以想象的多疑和苛求。他亲手为自己制造锯子、雕刀,不管是什么细枝末节,他都不信任别人。

米开朗琪罗追求完美有时达到苛刻的程度,一旦他在一件雕像中发现有错,他就将整个作品放弃,转而另雕一块石头。这种追求完美的理想使他毁掉了不少成型的作品,甚至在他的才华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时,他所完成的雕像也并不多。有一次,他在一刹那间失去了耐心,竟打碎了一座几乎竣工的巨大群像,这是一座名叫《哀悼基督》的雕像。

骑士利翁纳是米开朗琪罗的门徒,他曾把米开朗琪罗的肖像刻在一块纪念碑上,当他向米开朗琪罗征求意见,问他想在阴面刻上什么的时候,米开朗琪罗请他刻上一个盲人,前面由一只狗引路并加上下面的题词:我将以你的道路去启示有罪之人,于是不贞洁的心灵都将皈依于你。

很多艺术家都有怪癖,米开朗琪罗的性格也确实十分独特。这位伟大的艺术家的创作真的得益于他独特的性格吗?可能吧,但也可能毫无关系,希望有一天我们能够弄明白。

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是阴差阳错吗?

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的事实早就被载入了史册,而他本人也因此彪炳千秋。距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到现在已有四五百年的历史了,有关哥伦布的传说仍在大西洋两岸流传着,传说中这位航海英雄只是阴差阳错地发现了美洲大陆。但是,进入20世纪以来,人们便逐渐对这些说法产生了怀疑。

许多历史学家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哥伦布如何会犯下这种错误?大量证据显示出他发现的地方既不是日本也不是中国,他为什么在此情况下还一再坚持说他发现的地方就是印度,居住在当地的人就是“印度人”呢?在一些历史学家看来,哥伦布从没想过要去亚洲,他的“雄心勃勃的印度计划”只是为了把其他探险家的注意力引开而精心设计的一个障眼法。他们认为哥伦布的目标从一开始,就是去发现新大陆。

哥伦布向世人宣布,他是以印度作为目的地的,他那个时代的编年史家们相信了他的这种说法。

哥伦布在1492年10月21日,登上了一座在他看来极为偏远的岛屿,在当天的航海日志的一开始他就写道,亚洲大陆仍然是他的航行目标,他要亲手把伊莎贝拉和斐迪南写的介绍信交给“大汗”,即中国的皇帝。哥伦布在返回西班牙途中,给伊莎贝拉和斐迪南写了一封信,其中谈到他建立了一座将有利于“和邻近的大陆……以及大汗做一切交易”的要塞。

从这些资料中,我们可以推断出哥伦布的航向和他的目的地。为哥伦布辩护的多为传统主义者。传统主义者们在著名的航海家萨穆埃尔·埃利奥特·莫里松的领导下,回应了这些质疑,他们说《授权条款》虽然没有非常明确地提到印度,但它所规定的哥伦布享有利润的份额中所罗列的宝石、珍珠以及香料等,全部都是亚洲的产品,因此,他的目的地显而易见。

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的航行只是他4次航海生涯中的第1次;其后,他又在1493年、1498年和1502年先后3次前往那里。持与比尼奥德特相同观点的人推测,哥伦布在途中肯定曾注意到他所发现的这些岛屿与约翰·曼杰维利以及马可·波罗所描写的地方完全没有共同之处。日本和中国等伟大帝国究竟在何处呢?金屋顶和大理石街道到底在何处呢?这里所有的,只是一些原始的村落。

可能直到第3次航行时,哥伦布才把事情的真相搞清楚了。他在1498年7月航抵了今天委内瑞拉的帕里亚海湾,才开始觉得可能这里并不是中国海岸线外围的岛屿。眼望着宽阔的奥里诺科河三角洲,他估计如此多的淡水只有可能来自一块具有相当大规模的陆地。依照拉斯·卡萨斯的记述,哥伦布在航海日记中曾这样写道:“我相信这块陆地是相当广袤的,迄今为止,我们仍对它一无所知。”

但在这短暂的清醒之后,哥伦布再次陷入了比他最初的“关于印度的伟大事业”更荒诞的想法之中。他把这块新大陆当做“人间天堂”,认为它是传说中的伊甸园。对此,他还作出了进一步的解释,因为它“就位于被权威人士认作是天堂的所在地的赤道附近”。

哥伦布很可能到死时还一直相信他去过的地方就是印度。如果事实果真如此,那么哥伦布的目标专一和倔强可真是天下无双;如果不是这样,他绝不可能对他在以后的航海中所得到的证据视而不见——当然也包括他第1次航海中所得到的证据。

牛顿晚年因何精神失常?

坐在苹果树下的牛顿并非一生正常,据了解,这位卓越的英国科学家曾在50~51岁时一度精神失常,两年后才有所好转。这是怎么回事呢?

有些学者推测,这是他长期极其紧张地工作、长期用脑过度而造成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缘故。

也有许多学者不赞成这种猜测,他们认为,牛顿之所以精神失常,主要原因是由于长期形成的心理机能障碍在外在因素的刺激下引起心理异常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