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针灸按摩一本通(居家生活宝典)
2971000000050

第50章 骨关节疾病(6)

(2)拿肩:用拇、食、中指对拿肱二头肌、三角肌、冈上肌、大小圆肌、拿10分钟。

(3)点穴:点按肩髃、肩井、曲池、合谷,每穴3分钟。

(4)转肩:他人操作。手搭在患者肩部,另一手托起患肢前臂作环转动作,手法要轻柔,由小到大,并慢慢地使患肢绕过头顶活动数次,同时用搭肩的手拿捏患肩。

(5)伸展:用手扶摩患肩,患肩作外展、前屈、后伸、旋肩动作各6次。

(6)松肩:最后用搓法从肩部到前臂反复搓动10分钟。

3.腰部自我按摩法

(1)推脊腰:他人操作。从大椎穴起沿膀胱经向下推至两腰骶处。

(2)揉背腰:他人操作。从上向下在背后揉动,重点揉患处,揉18次。

(3)压背腰:他人操作。用拇指或肘关节沿着督脉、膀胱经点压,压力应柔和,不宜过猛。

(4)滚背腰:他人操作。从背到骶部用滚法反复操作,重点在患处,共滚18次。

(5)叩背腰:用空手拳在背腰处由上而下叩打、用力柔和,叩18次。

(6)擦背腰:用两手从背至腰反复擦动,擦至局部微热微红为度,约5分钟。

(7)运动腰部:站立,以于叉腰、前、后、左、右旋转腰部,前、后弯腰,活动18次。

(8)点穴:用中指点揉髂后上棘、十七椎穴、腰眼、腰阳关,每穴1分钟。

4.膝关节自我按摩法

(1)点穴:用手指点按血海、梁丘、委中、膝眼、阳陵泉、阴陵泉、足三里,每穴半分钟。

(2)松筋:坐于床上,双下肢平放,在大腿及膝关节的前、后、左、右滚动,每方位3分钟。

(3)舒筋:双下肢平伸,在髌骨周围用一指禅推法,重点在髌骨上缘和膝眼处约3分钟,再在髌骨周围及髌骨上使用掌揉法,操作5分钟。

(4)动髌骨:双下肢平伸,用拇指置于髌骨上缘,一按一松,共9次。再用拇指和中指在髌骨上、下缘,向大腿和向小腿方向对推髌骨9次。

(5)透热:在髌骨周围,使用小鱼际擦法,以热透于膝关节。

(6)松膝:最后活动双下肢,作屈伸、下蹲各9次。

骨质疏松症

一、疾病概述

(一)相关知识

骨质疏松是以骨组织显微结构受损,骨矿成分和骨基质等比例不断减少,骨质变薄,骨小梁数量减少,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度升高的一种全身骨代谢障碍的疾病。正常成年人的骨量随年龄增长而减少,故老年人常有生理性骨质疏松。骨质疏松是一种衰老的表现,如果骨质疏松伴有骨折、明显腰背痛或神经症状,应视为一种疾病。可将其分为原发性骨质疏松,不伴随引起骨质疏松状态的其他疾患或紊乱;继发性骨质疏松,多由于内分泌腺功能紊乱引起。老年人患病率男性为60.72%,女性为90.47%。

(二)病因病机

1.内分泌因素正常人性腺激素对骨组织的合成与肾上腺皮质酮对骨组织的抗合成作用处于一个动态平衡。老年人由于性腺功能减退,合成的类固醇(雌激素、雄激素)减少,影响蛋白质的合成,使骨基质形成不足。雌激素能刺激成骨细胞,制造骨基质。若雌激素水平下降,则使成骨细胞活性降低,骨形成减少。

2.营养因素骨量的维持很大程度上依靠营养及矿物盐的补充,蛋白质及钙尤为重要。钙摄入减少、吸收不良、排出增加是造成负钙平衡的主要原因。长期蛋白质营养缺乏,造成血浆蛋白降低,其骨基质蛋白合成不足,新骨生成落后,如果同时再有钙缺乏,骨质疏松就会加快出现。饮酒可减少钙的摄入,增加尿钙排泄,咖啡因摄入过多也可使尿钙及内源性粪钙丢失。

3.废用因素骨量的大小与机械负荷密切相关。负荷越大骨骼越发达。各种原因的废用如石膏固定、瘫痪或严重关节炎,由于不活动、不负重,对骨骼的机械刺激减少,成骨细胞活性减弱,而破骨细胞活性相对增强。卧床较久的病人、其尿钙和粪钙亦明显增加,产生负钙平衡,故发生骨质疏松。

4.遗传、免疫因素成骨不全症系一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成骨细胞产生骨基质较少,状如骨质疏松,常伴有蓝色巩膜及耳聋。高半胱氨酸尿症主要由于胱硫醚合成酶缺乏所致,系一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临床上表现为脊柱及下肢畸形,骨细胞减少,栓塞性病变。类风湿性关节炎常伴随结缔组织萎缩,包括骨骼胶原组织在内,如果再有失用或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更易引起骨质疏松。

(三)临床表现

骨质疏松发病缓慢,一般临床表现轻微,具体如下:

1.疼痛是最常见的症状,以腰背痛多见(占70%~80%)。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日间疼痛轻,夜间和清晨醒来时加重,弯腰、肌肉运动、咳嗽、大便用力时加重。一般骨量丢失12%以上时即可出现。老年骨质疏松症时,椎体压缩变形,脊柱前屈,腰背肌为了纠正脊柱前屈,加倍收缩,肌肉疲劳甚至痉挛,产生疼痛。

2.身长缩短、驼背多在疼痛后出现。脊椎椎体负荷量较大,容易压缩变形,使脊椎前倾,背曲加剧,形成驼背,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加重,驼背曲度加大。每人有24节椎体,正常人每一椎体高度约2cm左右,老年人骨质疏松时椎体压缩,每一椎体缩短2mm左右,身长平均缩短3~6cm。

3.骨折这是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

4.呼吸功能下降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显著减少,患者往往可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

病人多以骨折就诊,一般无明显的外伤或损伤轻微。病人腰背部疼痛突然加剧,预示可能发生骨折,应注意预防。

(四)诊断及检查

骨质疏松症诊断需依靠临床表现、X线片、骨量测定及骨转换生物化学的指标等综合分析判断。

1.生化检查测定血、尿的矿物质及某些生化指标有助于判断骨代谢状态及骨更新率的快慢,对骨质疏松症的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2.骨密度测量骨密度的减低可以用于骨质疏松的诊断及观察骨质疏松的进展程度及治疗效果。

3.X线检查通常应检查腰椎侧位片、骨盆及股骨近端正侧位片及双手片。早期表现为骨小梁减少、变细和骨质变薄,以后椎体骨小梁结构作稀疏格子状。为维持骨的支持作用,沿应力线排列的上下垂直骨小梁比较明显,呈栅柱状,横向骨小梁消失,可作为早期诊断骨疏松的依据。后期纵行骨小梁也被吸收,椎体上下缘相对明显如同炭画轮廓,经常出现一个或多个压缩骨折,胸椎可见楔形变,腰椎由于椎间盘向上膨胀,椎体呈双凹形。单纯X线检查对诊断早期骨质疏松意义不大,这是因为当X线能反应出疏松时,骨量丢失已在30%~50%以上。

(五)治疗

治疗原则为恢复骨量、防止骨继续丢失、缓解症状。

1.药物治疗

(1)骨吸收抑制剂

①新一代二磷酸盐类药物:它能抑制骨组织界面(包括骨的外表面、内表面及小梁骨的表面)磷酸钙结晶的形成、聚集和溶解,从而抑制骨的吸收。常用药物有固邦。

②降钙素:它是一种激素,每个人的体内都有,对缓解骨痛症状有良好的效果。但由于降钙素在胃内被分解,所以必须经注射或鼻喷雾给药,使用不太方便。副作用包括恶心、出汗和腹泻。

③激素代疗法:使用激素时应强调个体化治疗原则,即每个人可能需要不同的剂量,对每个人都应选用最小的有效剂量,所以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而且应用雌激素时会出现一些副作用,包括近期副作用和远期副作用。近期副作用有:血压改变、体重增加、胃肠道反应、皮疹、偏头疼、头晕、乳房胀痛、全身肿胀、阴道分泌物增多及出血等。远期副作用有:子宫内膜增生、癌变、递加乳腺癌发病率,胆道结石可能略有增加。当然雌激素治疗也有它明显的好处:缓解绝经期综合征的症状、降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率、减少老年性痴呆等。

(2)其他的一些常用的辅助药物

①钙剂:如果从饮食中没有摄入足够量的钙,就可以考虑服用钙剂作为补充。钙剂虽然有助于保持骨骼的健康,但不足以防止绝经以后骨质的流失和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另外,钙剂的摄入量若超过了肌体的需要量可能是有害的。因此您还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适合您用的钙剂。

②维生素D:机体需要维生素D来帮助钙的吸收。维生素D也可以对骨有保护作用,减少骨量的丢失。

2.运动疗法每日白天至少在阳光下作30分钟的散步,既可锻炼,又可吸收光照。

(六)预防

对于骨质疏松症,目前尚无有效的方法能使骨量已经严重丢失的患者的骨量恢复正常水平。同其他老年性疾病一样,骨质疏松症应重在早期预防。一般可从儿童期开始就注意合理营养,加强体育锻炼,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就有可能降低骨质疏松症及骨折的发病率。所以,预防骨质疏松症从任何时候开始都不算早,并且良好的生活方式有益于预防骨质疏松症。具体如下:

1.戒烟酒,避免酗酒及过量饮用咖啡及碳酸性饮料。

2.参加锻炼,适当运动,增加日照时间。运动将增加肌肉的强度及对骨组织的应力刺激,防止骨丢失,同时运动还可以提高个体的应变性、灵活性、肌肉的协调和平衡能力,减少摔跤。参加运动应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力所能及,不应操之过急,以无疲倦或无肢体疼痛感为度。

3.合理饮食,多食含钙、蛋白质和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及新鲜蔬菜等,保证各营养物质间的平衡。

4.减少或避免外伤,外出活动,上下车船及夜间起床应加倍小心,避免服用可能引起平衡功能失调的药物,对骨折的高危人群可使用髋部及腰部保护物。

5.如果已经发生骨质疏松,应坚持治疗,遵医嘱用药,以防止骨密度继续下降。定期咨询、检查,以了解治疗效果,防止药物引起的副作用。

二、点穴按摩

(一)点穴疗法

1.取穴大杼、命门、肾俞、志室、关元、气海、足三里、绝骨、太溪。

2.定位

大杼——背部,第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命门——腰部,第2腰椎棘突下。

肾俞——腰部,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志室——腰部,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3寸。

关元——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下3寸。

气海——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下1.5寸。

足三里——犊鼻下3寸,胫骨前缘旁开一横指。

绝骨——小腿外侧,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

太溪——内踝尖与跟腱连线的中点。

(二)自我按摩法

1.食玉泉法即是指吞咽津液以滋养骨节。先以舌头舔上颚,并左右搅动舌体,待有津液之后,闭口鼓漱,使津液渐充盈满口。然后,分三次下咽,每次可连续三度九咽。此法以晨醒未起床之时做为佳。

2.擦肾俞双手背伸,擦双侧肾俞穴,以局部透热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