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庄子(中华国学经典)
2972100000012

第12章 在宥

【解题】

《在宥》的主旨在于以反对人为,提倡自然,从人的本性上说明人喜欢自然而厌恶干涉,从而来阐述无为而治的主张。“在宥”是自在宽容的意思。取其篇首“在宥”二字为篇名。

【原文】

闻在宥天下,不闻治天下也。在之也者,恐天下之淫其性也;宥之也者,恐天下之迁其德也①。天下不淫其性,不迁其德,有治天下者哉!昔尧之治天下也,使天下欣欣焉人乐其性,是不恬也;桀之治天下也,使天下瘁瘁焉人苦其性②,是不愉也。夫不怡不愉,非德也。非德也而可长久者,天下无之。

人大喜邪,毗于阳③;大怒邪,毗于阴。阴阳并毗,四时不至,寒暑之和不成,其反伤人之形乎!使人喜怒失位,居处无常,思虚不自得,中道不成章,于是乎天下始乔诘卓鸷④,而后有盗跖,曾史之行。故举天下以赏其善者不足,举天下以罚其恶者不给,故天下大不足以赏罚。自三代以下者,匈匈焉终以赏为事,彼何暇安其性命之悄哉!

而且说明邪⑤,是淫于色也;说聪邪,是淫于声也;说仁邪,是乱于德也;说义邪,是悖于理也;说礼邪,是相于枝也;说乐邪,是相于淫也;说圣邪,是相与艺也;说知邪,是相于疵也。

天下将安其性命之情,之八者,存可也,亡可也;天下将不安其性命之情,之八者,乃始脔卷XC仑F.TIF;%%,JZ囊而乱天下也⑥。而天下乃始尊之惜也,其矣,天下之惑也!岂直过也而去之邪⑦,乃齐戒以言之⑧,跪坐以进之,鼓歌以侮儛之⑨,吾若是何哉!故君子不得已而临莅天下,菲若无为。无为也而后安其性命之情。故贵以身于为天下,则可以托天下;爱以身于为天下,则可寄天下。故君子苟能无解其五藏,无擢其聪明;尸居而龙见,渊默而雷声,神动而无随,从容无为而万物炊累焉。吾又何暇治天下哉!

崔瞿问老聃曰:“不治天下,安藏人心?”老聃曰:“女慎无撄人心。人心排下而进上,上下囚杀,淖约柔乎刚疆⑩。廉刿雕琢,其热焦火,其寒凝冰。其疾俛仰之间而再抚四海之外,其居也渊而静,其动也县而天,债骄而不可系者。其唯人心乎!

“昔者黄帝始仁撄之人心,尧舜于是乎股无胺无毛,以养天下之形,悉其五藏以为仁义,矜其血气以规法瘦。然犹有不胜也,尧于是放灌兜于崇山投三苗于三山危,流共工于幽都,此不胜天下也。夫施及三王而天下大骇矣,下有桀跖,上有曾史,而儒墨毕起。于是乎喜怒相疑,遇知相欺,善否相非,诞信机讥,而天下衰矣。大德不同,而性命烂漫矣;天下好知,而百姓求竭矣。于是乎XC釿.tif;%%,JZ锯制焉,绳墨杀焉,椎凿决焉。天下脊脊大乱,罪在撄人心。故贤者优处大山甚岩之下,而万乘之君忧慄乎庙常之上。今世殊死者相枕也,桁杨者相推也,刑戮者相望也,而儒墨乃始离足支攘臂乎桎梏之间。意,甚矣哉!其无愧而不知耻也甚矣!吾未知圣知之不为桁杨接槢也,仁义之不为桎梏凿枘也,焉知曾史之不为桀跖嚆夭也!故曰“绝圣弃知而天下大治”。

黄帝立为天子十九年,令行天下,闻广成子在于空同之山,故往见之。曰:“我闻吾子达于至道,敢问至道之精。吾欲取天地之精,以佐五谷,以养民人,吾又欲官阴阳,以遂群生,为之奈何?”广成子曰:“而所欲问者,物之质也;而所欲官者,物之残也。自而治天下,云气不待族而雨,草木不待黄而落,日月之光益以荒也。而侫人之心翦翦者,又奚足以语道!”黄帝退,捐天下,筑特室,席白茅,间居三月,复往邀之。

广成子南稽首而卧。黄帝顺下风,膝行而进,再拜稽首而问曰:“闻吾子达于至道,敢问,治身奈何而可以长久?”广成子蹶然而起,曰:“善哉问乎!来!吾语女到道。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劳女形,无摇女精,乃可以长生。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女神将守形,形乃长生。慎女内,闭女外,多知为败。我为女遂于大明上矣,至彼至阳之原也。为女入于窈冥之门矣,至彼至阴之原也。天地有官,阴阳有藏;慎守女身,物将自壮。我守其一以外其和,故我修身于二百岁矣,吾形未常衰。”黄帝再拜稽首,曰:“广成子之胃天矣!”

广成子曰:“来,余语女。彼其物无穷,而人皆以为有终;彼其物无测,而人皆以为有极。得无道者,上为皇而下为王;失吾道者,上见光而下为土。今夫百昌皆生于土而反于土,故全将去女,入无穷之门,以游无极野。吾与日月参芜,吾与天地为常。当我,缗乎!远我,昏乎!人其尽死,而我独存乎!”

云将车游,过扶摇之枝而适遭鸿蒙。鸿蒙方将桁脾跃而游。云将见之,倘然止,贽然立,曰:“叟何人邪?叟何为此?”鸿蒙拊脾雀跃不辍,对云将曰:“游!”云将曰:“朕愿有问也。”鸿蒙仰而视云将曰:“吁!”云将曰:“天气不和,他气郁结,六气不调,四时不节。今我愿合六气之精以育为生,为之奈何?”鸿蒙拊脾掉头曰:“吾弗知!吾弗知!”云将不得问。

又三年,东游,过有宋之野而适遭鸿蒙。云将大喜,行趋而进曰:“天忘朕邪?天忘朕邪?”再拜稽首,愿闻于鸿蒙。鸿蒙曰:“浮游,不知所求;猖狂,不知所往。游者鞅掌,以观无妄。朕又何知!”云将曰:“朕也自以为猖狂,而民随予所往;朕也不得已于民,今则民之放也。愿闻一言。”

鸿蒙曰:“乱天之经,逆物之情,玄天弗成;解兽之群,而鸟皆夜鸣;灾及草木,祸及止虫,意,活人之过也!”云将曰:“然则吾奈何?”鸿蒙曰:“意,毒哉!XC僊.TIF;%%,JZXC僊.TIF;%%,JZ乎归矣。”云将曰:“吾遇又难,愿闻一言。”

鸿蒙曰:“心养。汝徒处无为,而物自化。堕尔形体,吐尔聪明,伦与物忘,大同乎滓涬,解心释神,莫然无魂。万物云云,各复其根,各复其根而不知;浑浑沌沌,终身不离;若彼知之,乃是离之。无问其名,门规其情,物固自生。”云将曰:“天降朕以德,示朕以默;躬身求之,乃今也得。”再拜稽首,起辞而行。

世俗之人,皆喜人之同乎己而恶人之于己也。同于己而欲之,异于己而不欲者,以出乎众为心也。夫以出乎众为心者,曷常了出乎众哉!因众以守,所闻不如众技众矣。而欲为人之国者,此揽乎三王之利而不见其患者也。此以人之国侥倖也,几何侥倖而不丧之国乎!其存人之国也,无万分之一;而丧人之国也,一不成而万有余丧矣。悲夫,有土者之不知也。

夫有土者,有大物也。有大物者,不可以物;物而不物,故能物物。明乎物物者之非物也,岂独治天下百姓而已哉!出入六合,游乎九州,独往独来,是谓独有。独有之人,是谓至贵。

大人之教,若形之子影,声之于响,有问而应之,尽其所怀,为天下配,处乎无响,行乎无方。挈汝适复之挠挠,以游无端;出入无旁,与日无始;颂论形躯,合乎大同,大同而无己。无己,恶乎得有有!覩有者,或之君子;XC者.TIF;%%,JZ无者,天地之友。

贱而不可不任者,物也;卑而不可不因者,民也;匿而不可不为者,事也;XC鹿.TIF;%%,JZ而不可不陈者,法也;远而不可不居者,义也;亲而不可不广者,仁也;节而不可不积者,礼也;中而不可不高者,德也;一而不可不易者,道也;神而不可不为者,天也。故圣人观于天则不助,成于德而不累,出于道而谋,会于仁而不恃,薄于义而不积,应于礼而不讳,接于事而不辞,齐于法而不乱,恃于民而不轻,因于物而不去。物者奠足为也,而不可不为。不明于无者,不纯于德;不通于道者,无自而可。不明于道者,悲夫!

何谓道?有天道,有人道。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主者,天道也;臣者,人道也。天道之与人道也,相支远矣,不可不察也。

【注释】

①迁其德:迁:改变。德:常态,指遵循于“道”的生活规律和处世的基本态度。

②瘁瘁焉人苦其性:瘁瘁:忧愁的样子。苦其性:为其性而苦,为保有真性而苦恼。

③毗(pí)于阳:毗:伤,破。阳:与下旬的“阴”本指日光的向背,引申指气候的冷暖。

④乔诘卓鸷:乔诘:意不平。卓鸷:行不平。乔诘卓鸷:泛指世上出现的种种不平之事或形容不和之意。

⑤说(yuè):同“悦”,喜悦的意思。

⑥脔(luán)卷XC仓.TIF;%%,JZ(cāng)囊:脔卷:不伸舒的样子或拘束的样子。XC仓.tif;%%,JZ囊:扰攘纷争的样子。

⑦岂直过也而去之:直:止,仅仅。过:经过。过也去之:有一代一代流传下去的意思。

⑧齐(zhāi):通作“斋”。

⑨儛(wǔ):“舞”之俗字。

⑩淖约:柔美。

偾(fèn)骄:骄矜而不可禁。偾:同“债”。

施(yì)及三王而天下大骇矣:施:延续。三王:指夏商周三代。骇:惊骇。

XC斤.TIF;%%,JZ(jīn)锯制焉:XC斤.TIF;%%,JZ:“斤”字的异体,即横口之斧,借指刑具。

绳墨杀焉,椎凿决焉:杀:当为“设”,处置的意思。椎凿:穿孔的工具。决:打穿,引申为刑戮、处决。以上“XC斤.TIF;%%,JZ锯”、“绳墨”、“椎凿”皆为木工的工具,借指伤害人和约束人的刑法和礼义。

官阴阳:调和阴阳。官:动词,管、治的意思。

佞人之心翦翦:佞人:谗谄的小人。翦翦:浅浅,心地狭劣。

稽首:叩头至地。

窈窈(yǎoyǎo)冥冥:深远暗昧。窈:微不可见。冥:深不可测。

当我,缗乎:当我:迎我而来。缗乎:泯合,无心之意或不放在心上。

远我,昏乎:远我:背我而去。昏乎:昏暗,无心的意思。

扶摇之枝而适遭鸿蒙:扶摇:神木。鸿蒙:自然元气。

拊(fǔ)脾雀跃:拊脾:拍打着股部。脾:即“髀”。雀跃:像小雀一样跳跃。

朕(zhèn):我,第一人称代词。

止虫:昆虫。一说“止”同“豸”。止虫:即“豸虫。

XC僊F.tif;%%,JZXC僊F.tif;%%,JZ(xiān):谓轻扬貌。XC僊F.tif;%%,JZ:是“仙”字的异体。

堕(huī):通作“隳”,毁坏的意思。

吐尔聪明:杜塞其聪明。吐:当作“杜”。

滓(xìn)溟——自然气。

曷常:即何尝。常:同“尝”。

出入无旁(àng):独来独往,无所依傍。旁:依。

XC见.TIF;%%,JZ要:“睹”字的异体,有看见的意思。

XC鹿.TIF;%%,JZ(cū)而不可不陈者:XC鹿.TIF;%%,JZ:“粗”字的异体。陈:陈述。

广:扩大、推展的意思。亲近容易形成偏爱,扩大了亲近的范围也就成为“仁”。

薄:接近、靠拢的意思。薄:通作“迫”。

因:循,遵从。

【译文】

只听说让天下安然自在,没有听说要统驭天下。(人人)自在,疑虑天下扰乱了他的本性;(人人)安舒,疑虑天下改变了他的常德。天下人不扰乱本性,不改变常德,哪里用得着统驭天下呢?从前唐尧统驭天下,使天下人欢欣鼓舞为有本性而乐,这就不安静了;夏桀统驭天下,使天下人身劳神疲苦了本性,这就不欢心了。不安静与不欢心,都不是人们生活和处世的常态。违背自然常态而可以长久存在,是天下没有的事。

人过度欢心,定会伤害阳气;过度愤怒,定会伤害阴气。阴、阳二气相互侵害,四时不会顺应地到,寒暑也不会调和地形成,这不反倒伤害到人的自身么!使人喜怒失常,住处没有规定,考虑问题不得要领,办事过半还看不出什么条理来,于是天下就开始出现了意和行的不平,而后便产生盗跖、曾参、史鱼的行为。因此,用尽天下的力量不足以奖赏人们的行善,用尽天下的力量也不足以惩罚恶行。所以天下虽很大却不足以用来奖善惩恶。自夏商周三代以来,始终喧嚣着以奖善惩恶为能事,他们又哪里有心思去安定人的自然本性和真情呢!

至于说爱好目明么?却是迷乱于五彩;爱好耳聪么?却是迷乱于声乐;爱好仁么?却是惑乱于常德;爱好义吗?却是违逆于常理;爱好礼仪么?却是助长了技巧;爱好乐章么?却是助长了淫声;爱好圣迹么?却是助长了技艺;爱好智巧么?却是助长了琐碎之差的论辩。天下人要想安定自赋赋予的本性的真情,这八种作法,存在可以,抛弃也可以,天下人不想安定自然赋予的本性的真情,这八种作法,就会成为拳曲不伸、扰攘纷争的局面而迷乱天下。然而天下人竟然会尊崇它、珍惜它,天下人被迷惑到了这般地步啊!这种现象岂只是一代一代地流传下去呢!人们还要用斋戒去谈论它,致恭尽礼去传授它,载歌载舞去供奉它,我将能怎么样呢!所以,君子不得已来到从政的地位而治天下,最好是顺任自然。顺任自然才能使天下有自然本性的真情。因此,看重自身甚于看重统驭天下的人,就可把天下托付给他;爱护自身甚于爱护统驭天下之事的人,就可把天下托交给他。所以君子若能不放纵情欲,不显耀自己的才华和智巧;安居不动而神采奕奕,像深渊那么默默深沉、像雷声那么撼人至深,活动合乎自然,从容自然如顺应自然而万事万物都像缕缕炊烟、片片游尘那样自由自在,我又何必分出心思去统驭天下呢!

崔瞿问老聃说:“不统驭天下,怎么使百姓的心向善?”老聃说:“你要小心,别扰乱了百姓的心。百姓的心,压抑它就消沉,推进它便高举,心志的消沉和高举之间都如被拘囚、伤杀,唯有柔美的心志表现可以柔化刚强。当一个人饱受折磨时,他的情感激动如烈火,情绪低落时,他的情感如寒冰。他变化之迅速,顷刻之间如往来于四海之外,当一个人的心安稳时便深沉而寂静,他跃动时悬腾而高飞。强傲而不可羁制的,恐怕就只有人心了!

“从前黄帝开始用仁义扰乱人心,尧舜于是劳累得大腿上没有肉,小腿上不长毛,用以供养天下人的形体,愁劳心思地施行仁义,并耗费心血去制定法度。然而还是未能改变人心,于是尧将欢兜放逐到南方的崇山,将三苗投置到西北的的三山危,将共工流配到北方的幽州,这也没有治理好天下。延续到夏商周三代,天下大受惊扰,下有夏桀、盗跖,上有曾参史鱼,而儒墨的争辩又纷起,于是喜怒相互猜忌,愚智相互欺侮,善与不善相互非议,荒诞与信实相互讥讽,天下风气从此衰败了;大德分歧,自然本性散乱;天下追求智巧,而百姓中多纠葛了。于是用斧锯来制裁,用礼法来打杀,用肉刑来处决。天下纷纷大乱,罪过就在于扰乱人心。所以贤者隐居在高山深谷之下,而万乘之君忧心如焚地战栗在朝廷之上。当今之世,被斩首的人尸体一个压着一个,带着镣铐一个挨着一个,刑杀的人满眼皆是,于是儒墨两家奋力呼嚷于枷锁和羁绊之间。噫!太过分了!他们这般羞愧而不知耻!我不知道圣智不是镣铐的插木,仁义不是枷锁的孔枘口么!怎么知道曾参、史鱼不是夏桀盗跖的先导!所以说:‘抛弃聪明智巧,天下就太平了。’”

黄帝在位为天子十九年,诏令通行天下,听说广成子居住在空同山上,特地前去看他,对他说:“我听说先生已经明达‘至道’,请教至道的精华。我想获取天地的精华,来帮助五谷生长,来养育百姓。我又想主宰阴阳,来顺应万物,怎么样?”广成子说:“你所要问的,是万事万物的根本;你所要管理的,是万事万物的残渣。自从你统驭天下,云气不等到集结就下雨,草木不等到枯黄就凋零,日月的光辉渐渐地晦暗下来,谗谄的小人,心地又是那么狭劣,又怎么能谈‘至道’呢!”黄帝退回,弃置政事,筑起一间僻静的居室,铺着白茅,独居了三个月,再去求教他。

广成子头朝南躺着,黄帝从下方跪着走过去,再叩头行大礼,问说:“听说先生明达‘至道’,请问,怎样修身才能长久?”广成子急遽起身说:“你问得好!来!我告诉你‘至道’。‘至道’的精华,深远昏暗;‘至道’的至极,晦暗沉寂。什么都不看,什么都不听,持守精神,保持宁静,形体自能健康。保持宁寂和清静,不要劳累你的形体,不要耗费你的精神,这才可以长生。眼睛不要看任何东西,耳朵不要听任何声音,内心不要有什么计虑,让你的精神守护着形体,形体也就可以长生。摒弃内心的一切思虑,封闭住外在的一切纷扰,多智巧定会败坏。我帮助你达到最光明的境地,直达‘至阳’的本原。我帮助进入到深入的门径,到达‘至阳’的本原。天地各国其职,阴阳各居其所,谨慎地守护着你的身形,万物将自会昌盛。我守持‘至道’的纯一,把握‘至道’的和谐,所以我修身至今已一千二百年,而我的形体却没有衰老。”黄帝再叩头行礼说:“广成子真可说是跟天合一了!”

广成子说:“来,我告诉你。宇宙间的事物是没有穷尽的,然而人们却认为有终结;宇宙间的事物是深不可测的,然而人们却认为有究竟。获得我的‘道’,在上可以成为皇帝,在下可以成为王侯;丧失我的‘道’,在上只能见日月的光辉,在下则只能化为尘土。万物都生于又复归游于无极限的原野。我和日月同光,我和天地合一。迎着我而来,我不放在心上;背着我而去,我无心在意!人不免于死,而我还独自存在吗?”

云将去东方游玩,经过神木的枝头,恰巧遇上了鸿蒙。鸿蒙正拍着大腿像小雀跳跃着游乐。云将看见这种情景,忽然停下来,恭敬地站着。说:“老先生是谁呀?老先生为什么到这里来?”鸿蒙拍着腿像小雀跳跃不停,对云将说:“自在地邀游。”云将说:“我想向你请教。”鸿蒙仰面看着云将说:“哎!”云将说:“天气不和谐,地气郁结了,天气不调和,四时变化不合节令。现在我想融合天气(阴、阳、风、雨、晦、明)的精华来养育万物,应该怎么办?”鸿蒙拍着腿掉过头来说:“我不知道!我不知道!”云将得不到所问。又过三年,云将又向东游行,经过宋国的原野,恰好遇上了鸿蒙。云将高兴极了,快步前去说:“你忘记了我吗?你忘记了我吗?”又叩头行礼,想听鸿蒙的指点。鸿蒙说:“自由自在地遨游,不贪求什么;随心所欲,不知道往哪里去。游乐的人纷纷攘攘,来观看万物的真实景象。我又知道什么呢!”云将说:“我自认为随心所欲,人民也跟随着我走;我不得已接近人民,现在却被人民所效仿。想听一言教诲。”

鸿蒙说:“扰乱自然的常规,违背了万物的真情,自然的形态不能保全;群居的野兽被离散,飞翔的鸟儿都夜鸣;祸害到草木,灾难降临昆虫。噫,这是统驭人民的过错!”云将说:“那么我怎么办?”鸿蒙说:“唉!你受的毒害太深了!你还是轻轻的回去吧。”云将说:“我遇见你十分难得,想听你指教。”

鸿蒙说:“摒弃思虑,清心寂神。你只要顺应自然无为,而万物就会自生自化。毁弃你的形体,废弃你的聪明,让伦理和万物一并都忘掉;和混混茫茫的自然之气相合一,解除思虑、释放精神,除去心机智巧。万物纷纭复杂,各自都返回到它的本性,各自返回本性却出自无心;浑然无知保持本性的真实,终身不会违背;假若使用心智,就会背离本性的真实。不要追问它的名称,不要探究它的真情,万物本是自然地生长。”云将说:“你把对待外物和对待自我的要领传授给我,你把清心寂神的方法晓谕给我;我亲身求道,今天才有所得。”叩头于地,拜毕告辞而去。

世俗上的人,都喜欢别人和自己相同而讨厌别人和自己不同。希望别人与自己相同,不希望别人与自己不同的,因为出自存在出人头地的心理。要是存在出人头地的心理,何尝又能够超出众人呢!顺乎大众的认同而得心安。个人所闻不如众人才智的太多了。想要贪图国土的人,必定是贪取夏商周三代帝王的利益而没有看见这样做的后患的人。这样做是凭借统驭国家的权力来图谋自己的侥幸,有多少贪图个人侥幸而不丧失国家的呢!这样能保存国家的,没有万分之一;而丧失国家的,自身一无所成而万有余的要丧失。可悲啊,拥有国家的人却是不明白的呀!

拥有国家的人,就拥有万物。拥有万物的人,不可以受外物的支配;支配物而不被物所役使,所以能够主宰天下万物。明白了拥有外物而又能主宰外物的人本身就不是物,岂止只能统驭天下百姓而已呢!这样的人却能来于天地四方,神游于整个世界,独来独往,这可称作为特立独行。具有这样特立独行的人,就可称之为至高无尚的贵人。

至人的教诲,就像形对于影,传声对于回响。有问就有回答;竭尽自己所能,为天下人的提问作出应答。(至人)处身于没有声响的境况,往来于没有痕迹的地方。引领着人们往返于纷扰的世界,遨游于无始无终的境域;出入无须依傍,像太阳周而复始地没有尽头;容颜、谈吐和身形躯体均和众人一样,众人都一样也就不限于个我。不限于个我,怎会专注形象而不能解脱!专注于形象而不能解脱者,是从前的君子;看不见自我和各种物象者,是天地的朋友。

低贱然而不可不任凭的,是万物,卑下然而不可不依随的,是人民;隐藏然而不可不做的,是事情;粗略的然而不可不陈述的,是可效法的言论;相距很远然而不可不恪遵的,是道义;亲近然而不可不扩大的,是仁爱;小节然而不可不增多的,是礼仪;顺依其性而不可不敬重的,是道德;本于一统然而不可不变化的,是大道;玄妙莫测然而不可不顺应的,是自然;所以圣人观察自然的玄妙但不予协助,成就了品格的修养但无拘无束,行为出自道但不是事先的思考,符合仁义的要求但不依靠,靠拢了道义但不积不留,应合礼但不回避,接触琐事但不推辞,成功于法度但不任意妄为,依靠人民但不轻率地役使,遵从事物发展的规律但不偏离。不懂得自然的规律,也就不会有纯正的品格;不通晓道的人,则无事可成。不通晓道的人,真可悲啊!

什么叫做道呢?道有天道,也有人道。无所作为而处在崇高地位的,叫做天道;有作为并且劳绩卓著的,叫做人道。君王,是天道;臣下,是人道。天道与人道相较,相差太远,必须觉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