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恶苏秦于燕王者
【原文】
人有恶苏秦于燕王者,曰:“武安君,天下不信①人也。王以万乘下之,尊之于廷,示天下与小人群②也。”
武安君从齐来,而燕王不馆也。谓燕王曰:“臣东周之鄙人也,见足下身无咫尺之功,而足下迎臣于郊,显臣于廷。今臣为足下使,利得十城,功存危燕,足下不听臣者,人必有言臣不信,伤臣于王者。臣之不信,是足下之福也。使臣信如尾生,廉如伯夷,孝如曾参,三者天下之高行③,而以事足下,不可乎?”燕王曰:“可。”曰:“有此,臣亦不事足下矣。”
苏秦曰:“且夫孝如曾参,义不离亲一夕宿于外,足下安得使之之齐?廉如伯夷,不取素飡,污武王之义而不臣焉,辞孤竹之君,饿而死于首阳之山。廉如此者,何肯步行数千里,而事弱燕之危主乎?信如尾生,期而不来,抱梁柱而死。信至如此,何肯扬燕、秦之威于齐而取大功哉?且夫信行者,所以自为也,非所以为人也。皆自覆之术,非进取之道也。且夫三王代兴,五霸迭盛,皆不自覆④也。君以自覆为可乎?则齐不益于营丘,足下不逾楚境,不窥于边城之外。且臣有老母于周,离老母而事足下,去自覆之术,而谋进取之道,臣之趣固不与足下合者。足下皆自覆之君也,仆者进取之臣也,所谓以忠信得罪于君者也。”
燕王曰:“夫忠信,又何罪之有也?”
对曰:“足下不知也。臣邻家有远为吏者,其妻私人⑤。其夫且归,其私之者忧之。其妻曰:‘公勿忧也,吾已为药酒以待之矣。’后二日,夫至。妻使妾奉卮酒进之。妾知其药酒也,进之则杀主父,言之则逐主母。乃阳僵⑥弃酒。主父大怒而笞之。故妾一僵而弃酒,上以活主父,下以存主母也。忠至如此,然不免于笞,此以忠信得罪者也。臣之事,适不幸而有类妾之弃酒也。且臣之事足下,亢义益国,今乃得罪,臣恐天下后事足下者,莫敢自必也。且臣之说齐,曾不欺之也。使之说齐者,莫如臣之言也,虽尧、舜之智,不敢取也。”
【注释】
①信:值得信赖。
②群:为伍。
③高行:高尚操行。
④自覆:指满足于现状。
⑤私人:与人私通。
⑥阳僵:假装跌倒。
【译文】
有人对燕王毁谤苏秦说:“苏秦是天下最不值得信赖的人。大王身为大国君主却非常谦恭地对待他,在朝廷上推崇他,但这是向天下人显示了自己与小人为伍啊。”
苏秦从齐国归来,燕王竟然不给他预备住处。苏秦对燕王说:“我本是东周的一个平庸之辈,当初见大王时没有半点儿功劳,但大王到郊外去迎接我,使我在朝廷上地位显赫。现在我替您出使齐国,取得了收复十座城邑的利益,挽救了危亡之中的燕国,可是您却不再信任我,一定是有人说我不守信义,在大王面前中伤我。其实,我不守信义,那倒是您的福气。假使我像尾生那样讲信用,像伯夷那样廉洁,像曾参那样孝顺,具有这三种天下公认的高尚操行,来为大王效命,是不是可以呢?”燕王说:“当然可以。”苏秦说:“如果真是这样,我也就不会来为大王服务了。”
苏秦道:“况且臣要像曾参一样孝顺,就不能离开父母在外面歇宿一夜,您又怎么能让他到齐国去呢?像伯夷那样廉洁,不吃白食,认为周武王不义,不做他的臣下,又拒不接受孤竹国的君位,饿死在首阳山上,像这样廉洁的人,又怎么肯步行几千里,而为弱小燕国的垂危君主服务呢?如果臣有尾生的信用,和女子约定相会在桥下,那女子没来,直到水淹上身也不离开,最终抱着桥柱被淹死。讲信义到这种地步,怎么肯到齐国去宣扬燕、秦的威力,并取得巨大的功绩呢?况且讲信义道德的品行,都是用来自我完善,不是用来帮助他人的。所以这都是满足现状的办法,而不是谋求进取的途径。再说,三王交替兴起,五霸相继兴盛,他们都不满足现状。如果认为满足现状是可以的,那么齐国就不会进兵营丘,也不会越过楚国边境,不可能窥探边城之外了。况且我在周地还有老母,离开老母来事奉您,抛开固步自封的做法,谋求进取的策略。看来我的志趣本来就不和您相同。大王是满足现状的君主,而我是谋求进取的臣子,这就是因为忠信而得罪于君主的原因啊。”
燕王说:“忠信又有什么罪呢?”
苏秦答道:“您不知道,我的邻居中有个到远处做官的人,他的妻子跟别人私通。她的丈夫快要回来的时候,和他私通的人很忧虑。那妻子对他的情夫说:‘你别担心,我已经准备了毒酒等着他呢。’过了两天,丈夫到家了,妻子让女仆捧着毒酒送给他丈夫。女仆知道那是毒酒,如果送上去就要毒死男主人,如果说出实情女主人难以避免会被赶走。于是她假装跌倒,泼掉了毒酒。男主人很生气,就用竹板打她。那女仆跌了一跤泼掉了毒酒,对上救了男主人,对下保住了女主人。忠心到了这种地步,然而竟然免不了被打,这就是因为忠信反而受到罪责的人啊。现在我的处境,恰恰不幸和那个女仆泼掉毒酒遭遇类似。而且我事奉大王您,提高了大王的信义,有利于大王的国家,如今竟受罪责,我担心以后天下来事奉您的人,没有谁自信能够做到这样。况且我去游说齐国,确实没用欺诈的手段,只不过游说齐国的其它使者,没有谁像我那样说话。即使他们像尧、舜一样贤明,齐国也不肯相信他们的话。”
张仪为秦破从连横谓燕王
【原文】
张仪为秦破从连横,谓燕王曰:“大王之所亲,莫如赵,昔赵王以其姊为代王妻,欲并代,约与代王逼①于句注之塞。乃令工人作为金斗②,长其尾,令之可以击人。与代王饮,而阴告厨人曰:“即酒酣乐,进热啜,即因反斗击之。”于是酒酣乐进取热啜③。厨人进斟羹,因反斗而击之,代王脑涂地。其姊闻之,摩笄以自刺也。故至今有摩笄之山,天下莫不闻。
“夫赵王之狼戾无亲,大王之所明见知也。且以赵王为可亲邪?赵兴兵而攻燕,再围燕都而劫大王,大王割十城乃却以谢。今赵王已入朝渑池,效河间以事秦。大王不事④秦,秦下甲云中、九原,驱赵而攻燕,则易水、长城非王之有也。且今时赵之于秦,犹郡县也,不敢妄兴师以征伐。今大王事秦,秦王必喜,而赵不敢妄动矣。是西有强秦之援,而南无齐、赵之患,是故愿大王之熟计之也。”
燕王曰:“寡人蛮夷辟处,虽大男子,裁如婴儿,言不足以求正,谋不足以决事。今大客幸而教之,请奉社稷西面而事秦,献常山之尾五城。”
【注释】
①逼:会晤。
②金斗:一种铜酒器。
③啜:汤。
④事:归顺。
【译文】
张仪替秦国破坏合纵,推行连横政策,对燕王说:“大王最亲近的诸侯莫过于赵国了。从前赵襄子把他的姐姐嫁给代君为妻,想要吞并代国,于是就跟代君约定在句注关塞会晤。他命令工匠制作了一个铜酒器,把酒器柄作得很长,使其可以用来打人。赵襄子在和代君喝酒时,暗中告诉厨夫说:‘当酒喝得正高兴时,就送上热汤,那时就乘机掉过酒器打死代君。’当时酒喝得正畅快,赵襄子要热汤,厨夫进来盛汤,趁机掉过酒器打在代君的头上,代君脑浆流了一地。赵襄子的姐姐听说这件事后,用磨尖的金簪自杀了。因此至今还有摩笄山,天下人没有不知道的。
“赵王凶狠暴戾,六亲不认,这是大王明明知道的。难道您还觉得赵王是可以亲近的吗?赵国曾发兵攻打燕国,再次围困燕都,威逼大王,大王割让十座城邑去谢罪,赵国才退兵。现在赵王已经到渑池去朝见秦王,献出河间而归顺秦国。如果大王不归顺秦国,秦国发兵云中、九原,驱使赵军进攻燕国,那么易水和长城,就不归大王所有了。况且当前赵国对于秦国来说,就如同郡县一般,不敢妄自发兵去攻打别国。如果大王归顺秦国,秦王一定很高兴,赵国也不敢轻举妄动了。这样,燕国西面有强大的泰国援助,南边没有了齐、赵的侵扰,所以希望大王能对这个问题进行深思熟虑。”
燕王说:“我身居野蛮僻远的地方,虽然是个成年男子,但却像小孩一般,讲话不能有正确的看法,有智慧却不能决断事情。如今有幸得到贵客的指教,我愿意献上燕国,归服秦国,并献出恒山西南的五个城邑。”
宫他为燕使魏
【原文】
宫他为燕使魏,魏不听,留之数月。客谓魏王曰:“不听燕使何也?”曰:“以①其乱也。”对曰:“汤之伐桀,欲其乱也。故大乱者可得其地,小乱者可得其宝。今燕客之言曰:‘事苟②可听,虽③尽宝、地,犹为之也。’王何为不见?”魏王说,因见燕客而遣之。
【注释】
①以:因为……的理由。
②苟:如果。
③虽:即使。
【译文】
宫他为燕国出使魏国,魏王不想听他的话,还把他扣留了几个月。有人对魏王说:“为什么不听燕国派来使者的话呢?”魏王说:“因为燕国发生内乱。”那人说:“商汤讨伐夏桀的时候,希望夏桀国家混乱。因此,发生大乱的国家,别国可以得到它的土地;小乱的国家,别国可以得到它的宝物。如今燕国使者说:‘如果我所要求的事情能够得到听取,即使把全部的宝物和土地送上去,还是愿意干的。’大王为什么不见他一面呢?”魏王听后很高兴,于是召见了宫他,并且让他回到燕国。
苏代为燕说齐
【原文】
苏代为燕说①齐,未见齐王,先说②淳于髡曰:“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③立于市,人莫之知。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④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今臣欲以骏马见于王,莫为臣先后者,足下有意为臣伯乐乎?臣请献白璧一双,黄金万镒,以为马食。”淳于髡曰:“谨闻命矣。”入言之王而见之,齐王大说苏子。
【注释】
①说:游说。
②说:说服。
③旦:早晨。
④子:对对方的一种尊称。
【译文】
苏代为燕国去游说齐国,没有见齐王之前,先去说服淳于髡道:“有一个卖骏马的人,在市场里接连三天早晨守候着,也无人知道他的马是匹骏马。于是卖马人去见伯乐说:‘我有一匹骏马,想要卖掉它,可是接连三天早晨在市场上,也没有哪个人来问一下,希望先生您能绕着我的马看一下,离开时回头再瞅一眼,这样我愿意给您一天的费用。’伯乐于是就绕着马看一下,离开时又回头再瞅一眼,结果一下子马的身价竟然涨了十倍。现在我想以骏马的身份出现在齐王面前,可是没有替我前后周旋的人,先生有意做我的伯乐吗?请让我送给您白璧一双,黄金千镒,以此作为您的辛苦费吧。”淳于髡说:“愿意听从您的吩咐。”于是淳于髡进宫向齐王作了引荐,齐王接见了苏代,而且很喜欢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