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大学·中庸(中华国学经典)
2977000000014

第14章 中庸纲领

【原文】

天命之谓性①,率性之谓道②,修道之谓教③。

道也者,不可须臾④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⑤,莫显乎微⑥,故君子慎其独也。

【注释】

①天命之谓性:天命,即天理。儒家认为,天理表现为阴、阳及金、木、水、火、土五行。上天把天理赋予人,形成人的仁、义、礼、智、信等品德,这就是人的性。之,助词。谓,称作。

②率性之谓道:率,遵循。道,指事物运动变化所应遵循的普遍规律。也就是说人们必须遵循的原则,即按照天命决定的人性去行动,否则就是大逆不道。

③修道之谓教:修道,按照道德的原则修养自身。教,政教、教化。统治阶级通过精神感化的方法实行统治,即是儒家主张的教化。这种教化必须遵循正道的原则。

④须臾(yú):片刻。

⑤莫见乎隐:莫,无,没有。见(xiàn),同“现”,表现,体现。乎,同“于”,表示比较。隐,隐蔽,暗处。此指心中微妙的变化。

⑥莫显乎微:显,显著,显露。微,小事,细微。此指一般人觉察不到的事情。

【译文】

上天把天理赋予人形成品德就是“性”,遵循本性自然发展的原则而行动就是“道”,圣人把道加以修明并推广于民众就是“教”。

“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能片刻离开,那就不是“道”了。因此,有德行的人就是在别人眼睛看不到的地方,也是谨慎检点,就是在别人耳朵听不到的地方,也是怀着恐惧心理而加以注意。没有比处在幽暗之中更为显著的,没有比置于细微之处更为显明的。所以君子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要十分谨慎。

【原文】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①;发而皆中节②,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③也。致④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注释】

①谓之中:是说人们没有接触外界事物。故自身的喜怒哀乐之感情未能表露。中,无过与不及,不偏不倚。《中庸》篇认为,人的内心处于虚静淡然,不偏不倚的境界,称为“中”。

②发而皆中节:发,表露。中(zhòng),适合,符合。节,法度,常理。《中庸》篇认为,人的喜怒哀乐的感情要符合常理,做到这一点,情感中正和谐,这就是“和”。

③达道:《中庸》篇认为,人的感情和谐,就是天下共同遵循的道理,所以称“达道”。

④致:通“至”,到达。

【译文】

人们喜怒哀乐的感情没有表露出来的时候(这时人的内心处于虚静淡然、不偏不倚的境界)称为“中”。表露出来以后符合自然常理、社会法度(做到这一点,情感中正和谐)称为“和”。“中”是天下人们的最大的根本;“和”是天下人们共行的普遍原则。达到了“中和”的境地,天地便各在其位而运行不息,万物便各得其所生长发育了。

【朱熹提示】

右第一章,子思述所传之意以立言。首明道之本原出于天而不可易,其实体备于己而不可离,次言“存养省察”之要,终言“圣神功化”之极。盖欲学者于此,反求诸身而自得之,以去夫外诱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杨氏①所谓一篇之体要是也。其下十章,盖子思引夫子之言,以终此章之义。

【注释】

①杨氏:杨时,字中立,宋代将乐(今福建将乐县)人。北宋理学家,官至龙图阁直学士。先后授业于程颢、程颐。朱熹、张栻的学说,皆渊源于杨氏。

【译文】

朱熹说,上面一段是第一章,子思传述孔子的意见以创立《中庸》。首先说明“道”的本原是出于天而不可变更的,“道”的实体存在于我们自身而不可分离;其次说明“存养省察”功夫的要点;最后说到“圣神功化”的最高境界。这目的不外乎是想使那些做学问的人,反过来要求自己而领悟出它的道理。去除由于外界的引诱而产生的私欲,使那天然的本性充实起来。这就是杨时先生所说的:这一章是《中庸》一书的纲领。以下十章,是子思引述孔子的话,来讲清这一章的含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