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汉高祖刘邦(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2980900000045

第45章 楚汉争锋笑到最后(9)

汉王忙扶他起来,笑着说:“项伯,你虽楚将项族,但对我汉营帮助很多,也救过我和父王的性命。今日项羽虽兵败被杀,可我怎会也将你置罪。若这样做我还算什么有情有义之人呢!”

说罢,便转到帅桌前,说道:“项伯听封!今封你为射阴侯,并赐你姓刘。”项伯赶忙拜谢王恩。接着汉王又传命封项襄项庄等均为侯位,赐姓刘,和项伯一样。这样项族所被册封的将官,均不再有恐惑之心,都很顺服汉王的统领。

这时,各路诸侯,也都纷纷投奔到汉王帐前,奉书称贺,无不顺从。

汉王很是得意,但等清点各路诸侯来此的人数,却发现只有临江王共敖之子共尉,还没来降。汉王一想,定是共尉顾念项羽往日对他的恩泽,不肯顺从归汉。

于是传命刘贾等人,率兵前去讨伐。

没过多久,刘贾便凯旋回师,并活擒共尉,到此天下才算基本上全归汉王所有了。

这一日,汉王率众回到定陶,传谕张良陈平来见。一会儿两人便来到汉王帐中。

汉王便屏去旁人,对张良、陈平说:“今虽天下粗定,但势力最盛的是韩信,我想应该先将他安顿好了,才能放心。”

张良也说:“汉王所言极是,以前征讨楚地和各地诸侯,很是重用韩信。他这个人也趁机向汉王要过许多条件,现在虽说都已归服了,但将符还在他手中,恐怕韩信还会趁机逼您封他重要职位。应立即先收回将符,以防不测。即使不再要求,而今他据有齐地,这齐地物产甚丰,如归他独据,恐日后对我不利呀!倒不如先遣他回归楚地故乡,也算是念他能在故里显扬殊荣吧!”

陈平和汉王都点头称是。

于是,汉王便率侍从亲自来到韩信帐中。韩信一见大王亲自来到,便急忙从帅位上起身相迎。口中连道:

“不知何事,有劳大王亲自来此,您快上座。”

汉王坐定后,说:“韩将军,你智勇双全,屡建功业。多次征伐强大的敌人,都能取胜,不愧为将才。现今我能粗定天下,使诸侯顺服,这都是多亏了有你这员大将助我一臂之力。这些我自然不会忘记。如今战事已去,该是与民休息、安居乐业的时候了,不必再劳烦将军披甲上阵冲杀疆场了,将军你可以缴还军符,率军回齐地镇守去吧。”

这话说得有理有据,韩信无言拒绝。虽然心中不甚高兴,但也只好赶紧捧出将符交给了汉王。汉王接过将符,便起身回去了。

韩信送走汉王后,回到帐中,很是踌躇。

心里暗想,这汉王定是惧我才能,怕兵权握在我手中,会对他产生威胁吧。

刚想到这儿,忽见有人来报,说汉王又派来传令官。韩信忙出帐迎接,入帐后。只听传令官说:“今汉王谕令,楚地已定,而先王义帝无后嗣可立为楚地之王。齐王本生长于楚中之地,对楚地风土人情甚是了解,改封你为楚王,镇守淮北,定都下邳。魏相国越,据魏已久,勒抚百姓,屡破楚军,今将魏地加封给彭越,号称梁王,定都定陶。”

韩信听罢,知道汉王是因前日逼封齐王一事,不愿他再作齐王,改为楚王,心中不免有些惆怅。一想如今汉王刚拥有了天下,就开始图报前嫌,不再对我像以前那样了。恐怕这以后的日子也不会好过了。但转念又一想,唉,回楚地为王也行,总算是衣锦还乡,光宗耀祖了。既然汉王已下了谕令,若不依从了,也不好,只得从命吧。

于是便随同传令官,一起去见汉王。

这时汉王正升坐大帐中,与群臣商议封赏诸侯之事,刚被封为梁王的彭越正在帐中谢恩领功,准备回师梁地上伍。

韩信手拿齐王印,来到汉王面前,拜谢说:

“大王圣明,今交回齐王印,请授予楚王印,我便即日起兵赶到楚地就任了。”

汉王一见韩信也来谢恩,心中很是高兴,一想这回韩信也无话可说了。便说:

“韩将军请起,望今日回楚地,与民乐业安抚兵将,同建楚地才是。”

接着托印交给韩信,韩信再拜,便回营起兵赶往下邳。

一路浩浩荡荡,尘土飞扬,没多久便到了下邳,安顿好军队后,便升坐大堂上。心中不免油然而生一阵阵酸楚之情。想自己年少时在这里衣食难保,不得已寄于漂母,让人鄙视,还曾受他人胯下之辱。但都忍了过来,才能有了今日,荣归故里,显名光宗之时。

于是立即传命侍卫,去找到曾收养他的漂母,和当年曾使他受胯下之辱的恶少年。

这韩信衣锦还乡的消息早已传遍了下邳,下邳的百姓又看到韩信的大队兵马,更是既倾慕又畏惧。

这去找漂母的人很快就把漂母带到韩信帐中。韩信忙走下座位,迎她入帐,并拜谢道:

“多日不见,不知您一向可好!今日战事已平,我也才得以衣锦还乡,并被汉王封为楚王。想当年我衣食难保时,您将我收留,此恩必报。”

说罢便叫人取来千两黄金,赐予她。这漂母心中高兴得说不出话。赶紧拜谢。韩信忙命人扶她下去暂且休息。

正当这时那奉命去找恶少年的侍卫,也已将恶少年推入帐中。只见那人早已面无人色,抖成一团了,跪在地上不敢起来。

韩信说:“你还不抬头看看我是谁?”

那人哪敢抬头,只是跪在那里,连声说道:“大人饶命!小人有眼无珠,前日曾使大人受辱,罪该万死,请大人念及小人上有父母,下有妻小,饶我一命吧!”

韩信一听,哈哈大笑道:“你这家伙,前日那威风哪儿去了?我岂是那种睚眦必报,斤斤计较的小人之辈吗?你也不必如此惊恐,我叫人找你来,并不想治你个什么罪,我只是念你我有过恶缘,今我为楚王,就封你为中尉官吧!”那恶少年一听这话,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呆呆地跪在那里,不知说什么才好。

还是有位侍卫喊道:“你还不赶快谢恩呀!”

那人这才慌忙叩首道:“小人乃愚蠢之极,曾冒犯大人的尊严,现在蒙您不诛杀我,这已是我的福气,真是大恩大德呀。我怎么还敢受赏呢?”

韩信一听又说:“我既已说了要授你为中尉官,就别再推辞了!”

那人于是再叩首如捣蒜,受宠若惊地退出帐中。这时左右有人问道:“将军大人,您为什么不但不杀他反而要赏他官职呢?”

韩信笑道:“你们有所不知,这少年也是个壮士。他当年羞辱我时,难道我就不能也与他拼个死活吗?但那样争斗起来,若真是死了,毫无价值可言,根本不值得去那样做。所以我当时就强忍一口气,这才会有今日,你们看这事对他来说可能是图一时威风,而对我而言则鼓我士气,催我上进。才能到今天这地步。我不仅不说杀他来报小怨,还该赏他。你们说不是吗?”

左右一听这番话,无不交口称赞,齐声道:“将军大度,我等甚是佩服。”

汉王收伏各地后,已成拥有天下之势。

这日,忽传报诸王在各地联名写了奏疏。汉王忙展开奏疏来看,只见上面写道:

先时秦为天道,天下诛之。大王先得秦王,定关中,于天下功最多。抚安万民,功盛德厚,又加惠于诸侯王,有功者使得立社稷。地分已定,而位号比拟,无上下之分,是大王功德之著,于后世不宜。谨昧死再拜上皇帝尊号,状乞准行!

汉王看罢知道这是诸王想拥立他为皇帝。便命人召群臣来议商道:

“我听说自古以来能称帝号的,都是些贤能之人。要是有人称帝号,可并不被人们认定有贤能,这种人只是徒有虚名,不值得人们尊他为帝。这种华而不实的做法不足取效。现在诸侯王联名上了奏疏,要推我为皇帝,这是不行的。我平庸之人,无贤德可言,怎么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称皇称帝呢?”

群臣一听忙都跪下齐呼:“大王出身贫微,但为一义诛杀不义之人,平暴秦救百姓有功有德。现在海内已平,百姓安乐,诸将受封领赏,各得其所,由此可见大王您有大公无私的品德。您真可谓是德过四海,功比泰山,诸侯王中有谁能与您相比?您看这不就是名实相符吗?您理应位居皇帝,这样才是天下之大幸,百姓之大福呀!”

汉王还想推辞,但群臣诸将,一起来劝说。你有来言,我有去语。汉王只好答应。同时传令太尉卢绾和博士叔孙通等人选定黄道吉日,排好仪式,准备登立帝位。

汉王五年,在汜水南面,汉王刘邦身披龙袍,腰缠龙带,头顶皇冠,于皇宫祭天祭地,即立汉帝位。

文武百官一齐跪拜朝贺,山呼万岁。汉王又宣布:大赦天下;并追封先母刘媪为昭灵夫人;立王后吕氏为皇后;王太子盈为皇太子;定国号汉,等等。

从此日起,汉朝开始,即公元前202年,刘邦就是第一位皇帝,史称汉高祖。

登基大礼已毕,汉高祖在众臣护拥下回到大殿上,又传下两道圣旨。分封长沙闽粤二王。

圣旨大意说:

故衡山王吴芮,与子二人,兄子一人,从百粤之兵,以佐诸侯,诛暴秦,有大功,为衡山王,项羽欲夺之,降以番宫,今其以长沙豫章象郡桂林南海诸郡,立番君芮为长沙王,乎哉惟命!

故粤王无诸,世奉越祀,秦侵寺其地,使其社稷,不得血食,诸侯伐秦,无诸身卒闽中兵,以佐天秦;项羽废而勿立,今以为闽粤王,王闽中地,勿使失职,以酬王庸。

到这时,汉朝已分封诸侯有:楚、韩、淮、南、梁、赵、燕、长沙,闽粤八位。除此之外的地方,均依着秦旧制,设郡县,由中央派官吏管理。

但是汉高祖对这八位诸侯还是不放心,怕他们拥有重兵,会对朝廷有所威胁,于是,便又下了道谕旨:

凡诸侯皆罢兵归国,所有部下士卒,除少量能授职外,亦俱遣令还家,本身免输户赋。

各诸侯接到圣谕,心中自然明白汉高祖的用意,也便知趣地依旨行事,这样高祖总算放了心。

建国伊始,百废待兴,高祖整日忙着筹划,着实费了些心血。

转眼已是春去夏至之时,诸事也大体都有了些着落和头绪,高祖便稍有些空闲。于是就下旨在新都城洛阳的南宫,宴请诸臣,一同欢庆一番。

这一日,南宫内外好不热闹。群臣都已聚齐,圣宴排列,好不气派。

高祖满面红光,与群臣欢聚在殿上。

只听高祖说:“自登基即位以来,寡人和诸臣都忙于国事,难得抽闲欢聚畅饮;今日国事已稍有头绪,我召大家前来聚宴。”

群臣举杯过头,齐呼:“谢万岁,万岁,万万岁!”

接着大家举杯畅饮,开怀颜欢。

酒过数巡,高祖大声说道:“列位诸将,稍安毋躁,听我一言。昔日,是各位出生入死,驰骋疆场,才得使我拥有天下,位居皇帝,现在我们欢聚一堂,无话不谈,你等和我也不必忌讳什么。我有一事想问问大家,请你们定要直言相告呀!”

群臣齐说:“万岁请讲就是。”高祖说:“我只是想问问大家,你们说我为什么能拥有天下,而那项羽为何失掉天下呢?”

话音刚落,就有一人起座,大声喊道:“这还用问,陛下您是讲信义的君主。平日待部下虽有些傲慢,不像项羽那样宽厚仁慈。但陛下在命人攻下城都占据土地后,每得一城,便作为封赏赐于将领。这样就是能和诸将共享天下之利,因而人人都愿为您效力。所以您能得有天下。”

高祖听罢只笑不答,这时又有人站出来说:

“项羽为人妒贤忌能,好猜疑部下,打了胜仗,他也不论功行赏。最多只是口头答应分封土地,而实际上寸土不给。这自然不会被人们信赖,所以人心分离,不能图谋得天下之大事,只能是渐渐地失败了。”

高祖听完,瞧看两人,一个是高起,一个是王陵。便笑道:

“你们两位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根据我自己的看法,这得失天下的根本在于如何用人。大家想想,要讲心有谋略,总能成竹在胸,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恐怕我比不上张良;要讲镇守城地,安抚百姓,源源不断地运送粮草到军中,使将兵从没有断绝粮草的顾虑,这恐怕我比不上萧何;统领千军万马,战无不取,攻无不破,每战必胜,我不如韩信,要说这三位,那才真是盖世奇才,当今豪杰。而我能使他们很好地发挥各自的才能,很放心地任用他们,因此,我得了天下。相反,项羽帐前只有个范增,足智多谋,很有才能,可项羽不用他。这就难怪他要被我所灭了!”

群臣一听此话,忙齐下座拜伏地上,高呼:“我主圣明。”

高祖心里更是高兴,又命大家就座,继续畅饮,这样大家你说我笑,互相祝酒,直到深夜才渐渐散去。

9

这是盛夏的一个早晨,高祖刚起床,正在御花园中由许多妃子陪着散步。这已是高祖的老习惯了,总愿意起早来透透空气。这样他会觉得一天的心情都很畅愉。

可今日他却眉头紧皱,步子有点沉重。原来他正在想着昨天收到的一个呈报,上面说原齐王田横,自从被灌婴击败后,率败将残兵投奔了彭越,在那里留居了些日子。可不久彭越也归服了汉王,田横心中惊恐不安,一想到他对汉军有罪无功,这彭越也领兵归汉,若再在这里久居下去只怕是凶多吉少。这样考虑后,他便趁夜黑之时带领手下离开了彭越,向东逃到东海,找三个岛屿暂作安身之地,本来原齐军所剩不多,可田横东行这一路上,疏财纳士,广结豪侠,这样到了岛上,竟有五百多人聚在齐王手下。

这个情况昨日报到高祖那里,高祖便很是忧心忡忡,于是他立即回到宫中,叫人找来张良、陈平商议。

不多时张陈两人来到宫中,朝见皇帝。

高祖和他们商议道:“如今田横已逃到东海一岛上,而且又聚众五百多人,这对我们来说,恐怕是个大不利的事情,你们二位说该怎样处置。”

张良说:“田横是仁义之人,重义气,如果我们派兵前去征讨,就会劳师动众,再起战火。依我看,田横人又不过五百,倒不如先派人去招降,您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