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医务工作者不可缺少的15种职业精神
298700000008

第8章 为人类健康工作(2)

强大夫立刻下楼赶往急诊科,只见伤者是一位50多岁民工,表情痛苦躺倒在平车上。陪着来的只有一个年轻的工友,两人头发、衣服上均是一身灰土,散发着异味。强大夫询问病史后得知,老人姓王,两人晚上在学校卫生间进行装修工作时,老王从1米多高的地方摔下来,右背正好磕在马桶上,立刻疼得直不起腰来,也不敢深呼吸。通过仔细查体和胸片来看,强大夫发现老人病情严重,右侧断了6根肋骨。而更为危险的是,患者右肺被肋骨的断端刺破,出现了张力性气胸,喘憋明显,口唇青紫。强大夫知道必须马上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排出气体,否则病情再进一步发展将有生命危险。

向患者告知病情后,两人却面露难色,提出要回去。原来他们身上只有两百块钱,根本不够缴齐检查和治疗费用,在北京也没有任何亲戚朋友。治病救人刻不容缓,伤者病情不能耽误,强大夫急病人之所急,赶紧联系病人的领导。但病人的领导此时还远在通州,一时半会还赶不到。在向总值班报告后,强大夫决定立刻在急诊手术室对患者先进行闭式引流术。

随着引流管放置入胸腔后,大量气体喷涌出来,患者喘憋马上缓解,病情转危为安了。但强大夫没有停下,继续观察病情变化和检查腹部超声等,排除了腹腔脏器损伤和其他外伤。急诊的抢救室和观察室没有空床,患者要收入院治疗,强大夫又联系好病房床位。不久患者的领导也从通州赶来,看望和安顿好病人后,对我院及时救治伤者、患者生命健康高于一切的作风表示感谢和赞扬,并执意塞给救命恩人强大夫两百元表示感谢。强大夫经过反复推脱无效后,悄悄将两百元交到住院处替患者补入住院押金中。患者和家属得知后非常感动,连连称赞强大夫不但医术高超,而且医德高尚。

作为一名现代医生,我们要像强光亮大夫一样,不仅用自己的医术去救人,还要用自己高尚的道德去人道主义行医,关爱病人,并一次为使命。

1975年第29届世界医学大会通过的《东京宣言》指出:“实行人道主义而行医,一视同仁地保护和恢复躯体和精神的健康,去除病人的痛苦是医师特有的权利,即使在受到威胁的情况下,也对人的生命给予最大的尊重,并绝不应用医学知识作相反于人道法律的事。”是对医生最起码的职业伦理要求。

在现实生活中,医生很多时候并不曾体会到病人的心境,也忽略了病人表达的急切。当病人想提出对疾病的不同看法时,医生一句“你是医生,还是我是医生”就使之噤声;当病人在术前惴惴不安地向医生倾诉感受时,医生一句“一个小手术,我做过的比你听说过的还多,怕什么”就令其黯然。这样不近人情的话语犹如一股寒流,让病人凉透心底。英国诗人艾略特曾说:“我们仅有的健康就是疾病。”美国著名医学家刘易斯·托马斯曾坦言,他对医生本人没有患过重症感到“遗憾”。他们的意思是医生如果有患病的经历,那么就会深刻理解病人的情感体验。如果没有这种经历,那么医生可能很难想象病人患病时的痛苦,更无法理解一个身患重病者的孤独与无助。中国的医学人文学者也认为,患病经历有利于医生对病人意义世界的移情理解。如果没有这种经历,医生就始终难以理解患者的恶劣处境,更无法真切地感受一个人面临生命危难时的悲伤和恐惧。

就像英国医生爱德华·特鲁多对治疗疾病说出的自己一生的体会:“有时治愈(伤病)、常常缓解(病痛)、总是安慰(心灵)。”我们应该多用心感悟和体验这一使命,并把它贯彻到我们的日常行为中。

病情就是命令,职责就是使命

你的工作职责就是你的使命,完成你的职位所赋予的职责和义务,是一个人职业精神所能达到的最高形式。

比尔·盖茨在19岁的时候创办微软公司,一直到今天他都还在拼命工作,那时因为他有一个想让世界上每一个家庭的桌子上都有一台电脑的工作使命感。虽然,今天他的财产已经多到花不完的程度,他还是没有放弃自己的工作。因为在他看来,自己的使命还没有完成。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我们的使命是什么?是救死扶伤,是管理生命,是维护健康,是关爱人类……那么,对于我们来说,病情就是命令,为人类的生命和健康而战就是我们的工作职责,在这样的使命下,我们应该毫无犹豫地履行我们作为医护人员应有的职责。手术台,在人们的传统思维中跟战场似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二者都是一个“让女人走开”的领域,而顾倬云在外科领域辛勤耕耘50年所写下的传奇与辉煌,彻底颠覆了这一“传统”……

一次,有一位76岁的老首长来到解放军总医院求医,他患脾脏进行性增大11年,已占据整个腹腔。经院内外血液科专家多次会诊,认为可排除原发性血液病引起的脾大,但由于病因仍难以确定,内科对此病的治疗无从入手,只有进行外科手术。而老首长年事已高,并伴有冠心病、急性心内膜下心肌梗死、高血压三期等多种疾病,同时还正处于肝炎恢复期,全身情况都非常不好,稍微一活动就会出现心慌、气促,手术风险极大。

当时,有人劝顾倬云:“顾主任,病人情况这么差,年岁又大,不必冒险了,万一下不了手术台,岂不毁了您的英名?”顾倬云一听就急了:“什么英名?医本仁术,在我这儿患者的健康最重要!”为了解除病人痛苦,争取千分之一的希望,顾倬云毅然地走上了手术台。

顾倬云以江南女子特有的细腻把握着手术前中后的每一个细节。手术开始了,做正中切口,上起剑突,下达耻骨联合,顾倬云的刀锋走位精准。开腹后,首先分离巨脾周围的粘连以及韧带,突然病人脾动脉出现异常增粗,顾倬云沉着应对,迅速予以分离结扎。然后,她阻断脾静脉,切除副脾……历时三个小时的手术获得了成功。

这只是顾倬云上千例手术中的普通一例。对于顾倬云来说,病情就是命令,顾倬云站了出来,主动主刀为老首长做了长达4个多小时的胆道手术。正是因为这种视病情为使命的精神,她被广大患者和业界同行誉为军中外科“一把刀”,受到广大患者的爱戴。

顾倬云是我们每个员工应该学习的榜样。她时刻铭记自己的使命,在病情面前负责地承担起了自己应该承担的职责。

职责与职权相联系,一个员工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内容,明晰自己的职权,认识自己该做什么?怎么做好。每个岗位的职责都有所不同,但是对岗位上的履职者的态度来说,都是一致的,那就是专心专意,尽心尽职。

作为医务工作者,让我们每个人以病情为使命,从培养认真的态度、负责的精神、熟练的技能和务实的作风开始全面履行我们的职责。

感恩心报答人民的恩情

某电视节目采访了一位老医生。老医生有句话说得好,“在医疗活动中,每位医务人员都应该明白,是众多患者提高了你的临床水平,成就了你的事业”。而著名妇产科教授郎景和也说过:“病人是医生真正的老师,真正使医生能力提高的人是病人。病人是病理现象的展现者,医生的双眼只有在病人面前才能焕发智慧。”凡是在临床打拼多年的医生,他们回顾个人成长经历时,都会谈到患者给自己带来的启发。然而长期以来,多数医务人员却不懂得对患者心存感激,这是我们在处理医患关系时普遍存在的一个误区。

感恩是人类千年传唱的美德,洋溢着浓浓人性气息,感恩之情经久不衰。英国的塞缪尔·约翰逊博士有一句名言:“感恩是伟大教养的果实,你不会在粗俗的人们中间发现这种品质。”

生活和工作的经验告诉我们,有付出才有回报,如果我们因为某个理由冷漠地面对世界,世界也不会给我们好脸色看;如果我们对拥有的一切心存感激,才可能得到他人积极的回应。有个哲人曾说:“受人恩惠不是美德,报恩才是。当他积极投入感恩的工作时,美德就产生了。”一个常存感恩之心的人,更能珍惜工作赐予他的一切,也更容易拥有一个成功的职场人生。

感恩之心,是一个优秀员工的必备素质。抱怨是抱怨者的墓志铭,感恩是感恩者的通行证,感恩是员工在职场的一种攻略,一个懂得感恩的人在职场可以给人更多的好感、更能让人加以信任、获得上司更多的青睐。

假如你对工作心存感激,那你的生活就是天堂;假如你一直抱怨工作,你的生活就是地狱。因为你的生活当中,有大部分的时间是和工作联系在一起的,对工作的态度决定了工作的好坏,也决定了生活的质量。

他并非叱咤风云的企业家,也不是吸引眼球的公众人物,只是一个普通医生。和他接触,你会发现,他和你印象中的医生有所不同。他用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告诉你,在医患纠纷不时走入百姓视线的今天,在个别医生因索要利益被斥为“白狼”的这个时代,其实一直有这样一个群体,牢记“白衣天使”的使命,默默实践治病救人的誓言。他对医学院的学生们说,患者是医生成长的基石和成才的源泉,患者以生命相托是对医生莫大的信任,作为医生,“对患者要有感恩的心”。

他的名字叫周福德,是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医师。在医院里,他总是白帽子、白口罩、白大褂全副武装,只露出有神的眼睛。患者按照医生的指导做时,他会高兴地大声说:“你这样做是对的!”

一次,肾内科收治了一个情况特殊的患者。一个27岁的产妇,产后发生了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持续无尿,反复出现心衰。经过血浆置换治疗,患者肾功能好转,但血浆置换一停就病情危重。一次血浆置换的花费大约6000元,患者花费巨大,家属对治疗信心不足,继续治疗下去可能出现医疗欠费。周福德和同事们认为,此时不该考虑欠费问题,在20多次血浆置换后,患者转危为安。出院后,患者不仅结清了24万元的医疗费用,还给病房送来一块写着“华佗再世”的匾额。

“百问不烦”,当天回复咨询邮件;主动给患者打电话询问治疗情况;借钱给经济困难的患者以完成治疗……很多患者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好大夫!”

周福德堪称医务人员的榜样,因为他总是以一颗感恩之心来对待自己的工作,追求人生的“纯粹”,这样的追求为他赢得了“好大夫”的赞誉。

然而,我们很多的医院员工却认为,医生医治好患者,患者感谢医生,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了。但作为医者,为什么要感恩病人呢?诚然,在大多数时候,医生所面对的是一些较为常见的疾病,但总有这么几次,碰到的可能是非常棘手的病例,挑战着你的医疗技能和临床思维。很多医生甚至遇到过多个最棘手或最难忘的病例,而正是这样的病例,激发了作为医生的你可能从未发觉到的直觉、最深层的力量或技能。面对这样的病例,医生往往甘愿冒着风险将其解决。当然,这离不开患者的信任和配合,因此,这样的患者也应该让医生心存感激。

没有患者就没有医生,反过来,没有医生,患者也无法健康,这是最基本的道理。人民是医生的衣食父母,人民中的患者是医生的服务对象,医生应该抱着感恩患者、敬爱生命、尊重患者的态度履行自己的职责。

在日常的医疗服务中,医务人员应该对患者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哪一位医生不是从病人身上学的技术?病人把最宝贵的生命毫无保留地交给你,让你亲手触摸人体最隐秘的部位,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正是病人让我们一步步成熟起来,难道我们不应该报以发自内心的体贴和宽容吗?当我们面对病人的时候,首先应该扪心自问:“我有没有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到完美?我对病人是否已经尽心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