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绿色未来,人人有责(人与环境知识丛书)
2987700000024

第24章 普通民众:书写(3)

为了搞好环保科普,李皓注重和媒体合作1996年4月,李皓毅然辞职,告别了免疫生物学实验室,作为一名环保志愿者走向了社会。她决定从孩子们的环保教育做起,把全中国的孩子都组织起来成立“手拉手地球村”,听她讲环保课,因为她确信,会有无数的孩子和她一起宣传环保。《中国少年报》开辟了《手拉手地球村》栏目,聘请李皓当“地球博士”,写文章向孩子们介绍环保知识。李皓的文章受到孩子们的欢迎,孩子们从中知道地球妈妈生病了,作为地球妈妈的孩子,有责任为保护地球妈妈做点事。

栏目创办5个月后,“手拉手地球村”这个富有儿童情趣的名字,成为了中国少年儿童环保组织的名称。

1997年,李皓在国际环境影视公益机构TVE中国项目作项目协调员,负责组织翻译从国外陆续引进的200多部环境教育影视片,然后免费提供给电视台、政府部门和学校。

1998年4月,李皓成立北京市有用垃圾回收中心。2000年,被聘为国家环保总局环境使者。2001年建立北京地球纵观教育研究中心。2002年,为北京市250个居住小区、大厦和工业区的干部代表进行了有关垃圾科学分类管理的知识培训。实行垃圾科学分类工作被列为市政府为市民办的重要实事之一。

李皓现在的工作方式主要是向公众普及环境科学知识。她说,做这样的环保科普必须自己要做很多调查研究,要分析问题的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出路。利用她以前从事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和免疫生物学研究奠定的知识基础与科研习惯,李皓把环境科普做得很有特色。她以一个科学工作者的态度来向公众传播环保常识,给北京政府部门和大众媒体写文章,写建议。她希望用科学而简单的方法来帮助北京解决现存的多种环境问题。

6.民间环保“执法”者——陈法庆

陈法庆,1967年出生,原籍是浙江浦江县杭坪镇程家村。陈法庆关心环保公益事业,因环保问题屡次将当地政府告上法庭,他为了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自费在电视和报纸上做环保公益广告,并首次以一个农民的名义向国家有关部门递交《环保公益诉讼立法建议书》,成为一名不是执法者的民间“执法”者。

陈法庆出生在浙江省浦江县程家村一个农民家庭,他14岁辍学后,就做起家禽养殖和船舶运输生意,后来又生产矿山机械配件,日子过得还算富裕。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仁和镇2.5平方千米范围内,陈法庆所在的杭州市余杭区仁和镇有大小石矿11家,矿点密集度和年开采量居浙江省第一。但石矿开采生产方式很原始,由于各矿生产车间或露天,或半敞开式,开山炸石所产生的噪音震耳欲聋,排放和工程车运输产生的粉尘遮天蔽日。仁和一带的人们在这噪声不断的恶劣环境中生活了20余年,镇上有100多个工人得了硒肺病。

从1999年开始,陈法庆就向余杭区当地环保部门反映举报但效果甚微,污染问题一直未能解决,他决定打官司,为搜集证据,花了8000元人民币买了部摄像机,在石矿企业周围连续拍了5天,拍摄了仁和镇7家石矿企业制造粉尘、噪音的现场情况。2002年6月,陈法庆将余杭区环保局告上法庭,最终陈法庆输了这桩公益官司,但这个官司经媒体广泛报道后轰动一时。再后来,余杭区环保局和仁和镇政府联合成立粉尘、噪声综合整治工作组,一举减少了80%的粉尘和噪声,使矿群附近近2万人呼吸上清洁空气。并且余杭区政府最终关停了一些污染严重的石矿企业。政府部门也决定仁和镇的矿山到2013年全面停止开采。

粉尘污染刚去不远,陈法庆又发现流经村边的东苕溪,因船舶运输建筑石料而造成溪水严重污染。东苕溪是杭州市区和余杭区主要生活水源地,建有两个水厂取水口,流过余杭的东苕溪是跨杭州、湖州两市的一条重要河流,也是杭州市的饮用水源,承担着130万居民生活饮用水。由于溪边采矿企业的污染、东苕溪航道里运输船舶的污染、溪边农民生活生产污水污染等,使这个一级水源保护区的生活饮用水和地表水的污染十分严重。

陈法庆(前排左)在接受记者采访

于是,陈法庆向有关部门递交《一级水源如此保护》的情况反映书并请求整治,但没有一个部门明确答复。2003年12月12日,由于东苕溪污染问题,浙江省人民政府和浙江省环保局被陈法庆推上被告席。他希望和上次一样,达到引起各方重视改善污染的目的。这次诉讼请求法院4天后就予驳回,法院裁定:由于污染和原告没有直接利害关系,所以陈法庆不具备原告资格,不予受理。他通过对环保等相关法律钻研发现,现行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甚至相互矛盾。而在发达国家,法院对公民个人提起的环保类公益诉讼是立案审理的,于是他就动了向国家立法机关提出环保立法建议的念头。很快,陈法庆写了份《环境污染法律无奈——关于请求对公益诉讼等立法立案审理的建议》的报告材料,建议国家修改《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对公益诉讼进行立案审理。陈法庆和他的建议受到了全国政协委员梁从诫的关注。在2005年“两会”的时候,梁从诫提交了一份《尽快建立健全环保公益诉讼制度》的提案。梁从诫称,这份提案是受到浙江农民陈法庆的启发。

打官司赢不了,陈法庆就想着,让人们提高环保意识是最重要的,2004年5月6日,陈法庆在家里看电视时,一个有趣的动画片广告激起了他的灵感:尝试一下做环保公益广告?第二天,他忙带上2万元人民币赶到杭州电视台,电视台表示可免费播公益广告,但他认为如果免费有人会认为他在出风头,对社会震撼力不大,一定要掏钱!陈法庆的环保公益广告片播出后,在杭州引起强烈反响,许多市民支持他的行动。广告的画面非常形象:鸟语花香的青山绿水在一场大火中灰飞烟灭,最后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十字架,画面定格为一行大字:“善待环境就是善待自己”,落款是“农民陈法庆公益传播”。为扩大广告受众范围与影响,陈法庆决意把广告放到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前后播出。

2004年5月23日,他带了5万元人民币坐火车到北京,找到了中央电视台广告部。广告部说最少20万元人民币,央视的一个编导对他这种创意肯定一番后,最终委婉地拒绝了他。回到旅馆,陈法庆异常失落。他下定决心,既然到了北京,做不成广告绝不回杭州!他又找到《人民日报》广告部主任办公室,他自我介绍表明目的后,《人民日报》决定接下这个单子,广告部负责设计的美编问他有什么具体要求,陈法庆说只有一个,广告画面要体现环保意识,旨在督促政府部门重视环保。原来开价7万元人民币的广告最后打了6折成交。《人民日报》创刊50多年来,公民个人去做环保公益广告的,陈法庆是第一个。2004年5月28日,“善待环境就是善待自己”的公益广告在《人民日报》第十一版刊出。

2005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那天,陈法庆又拿出5万多元人民币,开通个人环保网站“农民陈法庆环保网”,网站的宗旨是“接受全国各地对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的投诉并在网上公布,反馈给政府有关部门予以查处、视情媒体曝光”。

2006年4月,陈法庆喜获国内首个民间环保奖——阿拉善SEE生态奖特别奖。

结束语美好明天——我们共同的期待人类的发展在最近几个世纪呈现加速度递增的趋势:在20世纪,核武器的发明使人类第一次具备了毁灭自己家园——地球的能力;人口的剧增和工业的飞速发展,使得20世纪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产生环境问题的世纪;也就是在这个世纪,人类发现自己的所作所为开始反作用于自己,人在征服自然的道路上登到了峰顶,才发现前方的道路是——顺其自然。目前,全球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什么呢?现在,世界环境问题的焦点集中在南部不发达国家,尤其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为了经济发展,许多发展中国家不惜以环境为代价,而地球的生命器官可以说基本在这些国家。例如,亚马逊雨林、东南亚、中非热带雨林是全球之肺,地球1/2的氧气和2/3的物种资源来自这三个地方。而现在它们正以每年10余万平方千米的速度遭到破坏。雨林的减少会使二氧化碳增多,导致的温室效应使全球变暖,进而使极地冰川消融、大气环流异常,这会使海平面升高而很多地区缺水,使得土地荒漠化更加严重,而激增的人口又需要新的耕地,这就得毁林开荒,于是,人类陷入了一个环境怪圈。自己要发展,又要给子孙后代留条出路,这种情况使得可持续发展(既能保证当代人的发展又不破坏后代人发展的能力)必然成为新世纪主题。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于1987年发表的《我们共同的未来》中对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从社会观角度,可持续发展主张公平分配,包括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资源的公平分配,当代人和后代人资源的公平分配;从经济观角度,可持续发展主张在保护地球上自然系统的基础上经济持续增长;从自然观角度,可持续发展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是相互影响的综合体。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是对传统发展模式的挑战,它谋求建立新的发展模式和消费模式,这意味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进程要从现在运行的传统模式转变到一个新的模式,它涉及方方面面、各行各业,并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

在人类可持续发展受到环境威胁的背景下,环保成为全球政府和民众最热门的话题。环保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各个角落,几乎所有的组织和个人都无法拒绝,每一个人都应该问问自己,我能做些什么?

环境问题不光是政府的事,也不完全是NGO的事,是大家都在做的共同的事业。如果说三角形是一个稳定的形态,我们不妨把媒体、NGO和公众看作是一个角,政府是一个角,企业是一个角,这三角,无论缺了哪一个,都不足以立起来,不利于环保事业。只有这三个方向一块努力,环保之路才能更好地走下去。

对于中国来说,环保的问题也许特别突出。改革开放初,人们环保意识淡薄,在经济起飞过程中,普遍重视经济发展,轻视环境保护,过度开发和盲目发展造成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的事例屡见不鲜。1978年,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宪法中对环境保护作出明确的规定。1983年召开的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正式把环境保护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随着社会的进步,环保理念逐渐深入人心。近年来,国家又通过举办“六·五”世界环境日、地球日等环保纪念活动,宣传节能减排,倡导绿色消费,提高全民环境意识。对于国家提出的节能减排、绿色消费、限用塑料袋等保护环境的号召,社会各界广泛响应,积极参与,环保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公民环境保护意识显著增强。

改革开放以来,作为主导地位的工业越来越发达,与此同时,工业“三废”的排放带来污染问题也愈来愈引起人们高度重视。我国的各项环境保护政策在实际工作中得以落实,取得了巨大成绩。国家统计局报告指出,虽然我国环保事业取得积极进展,但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超过环境承载能力,生态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破坏,环境污染事故时有发生,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实现“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有效控制污染物排放,尽快改善重点流域、重点区域和重点城市的环境质量的目标,尚需付出极大的努力。

作为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一员,也许我们终生不可能直接从事环保工作,但我们完全可以做一名环保志愿者。如果我们现在开始善待地球上的一切生物和动物,减少采伐,保护生物多样性,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地球的灾害性气候就会变少,空气将更加清新,生态平衡也能得到保护,我们就可以在这个美丽的地球上安居乐业,大自然也会更加美丽。亲爱的朋友!我们都应是“绿色的子民”,在地球母亲的伤痛中觉醒,在觉醒中成长!展望未来,让我们团结同心,让我们携手向前,用爱与真诚去奉献一己之力,还地球母亲以绿色的盛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