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百思不解的地理谜团(学生最想知道的未解之谜)
2989200000063

第63章 万仞绝壁居然有棺材

金沙江与岷江汇合成长江后,接纳的第一条较大支流便是四川宜宾地区的南广河。南广河的上游,四川珙县城南有个叫麻塘坝的地方,这里的山并不高,但是悬崖峭壁处处可见。地球上的悬崖峭壁多得是,然而这儿的峭壁上却悬挂着许多的棺材,不能不说是件稀罕的事,人们把这些棺材叫“僰人悬棺”。为什么僰人不像中原人民一样把棺材埋入土里,而偏要高高地悬挂在空中?在400年前,在那样恶劣的自然条件下,这些悬棺是用什么技术放到万仞绝壁上的呢?这的确是一个难解的谜。

所谓“僰人”是古代生活在我国西南川、滇、黔三省交界地带的一个少数民族,最早见于《吕氏春秋》记载,春秋战国时确焚侯国,秦代修筑了通往西南地区的五尺道,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更遣唐蒙发动巴蜀人民开凿山道2000余里,征服僰,置为僰道,当时政区制度以少数民族聚居区设“道”相当于县级。新中国成立后,在1957年归宜宾市管辖。

据研究,秦汉时期的僰人就是魏晋南北朝时的濮人,夔为濮的异写,也就是唐宋时代的僚人。也有人认为今天僚族或白族就是古代樊人的后裔,“悬棺”一词最早见于南朝梁、陈之际学者顾野王所记。悬棺葬是一种将死者遗体放入棺内,再置于悬崖上使之风化的葬法。据《四种通志》记载,珙县有座棺木山,“昔为僰蛮所居,尝于崖端凿石拯钉,置棺其上,以为吉”。1974年,四川省博物馆会同珙县有关单位曾在麻塘坝共同清理过10具棺材,他们从悬棺中发现两只青花瓷器,经鉴定是明朝正德、嘉靖年间景德镇的产品。由此推算,其中有些棺材已经在空中足足悬挂400多年了。邻近麻塘坝的兴文县苏麻湾高崖壁立,也布满了层层悬棺,约有50多具,蔚为奇观。另外,四川境内长江沿岸的黔江市东南官渡峡、奉节县东的风箱峡也都有悬棺。

这些悬棺都是用质地坚硬的整木雕琢而成的,或为船形,或为长方形,其安置方法大致有3种:①在峭壁上凿孔,把木桩打入孔内,然后把棺材横放在木桩上;②把棺材安放在露天的天然岩洞里;③在较浅的山洞(或是人工开凿的浅洞)把棺材的一半插入洞内,一半留在外头。这些悬棺多半离地面约50米,有的竟高达百米以上。

1974年取下的10具木棺都是水平地放置在崖壁的木桩上面。一具木棺一般放在二三根木桩上。而木桩则是钉在宽度和高度大概为12厘米,深度大概为17厘米的人工开凿的方孔内。邓家岩的7具木棺地面的高度,最高的是25米,而白马洞的3具木棺距地面的高度,最高的是44米。

取下的木棺一般都长2米左右,最长的有2.2米。木棺的一头大,一头小,大的一头高度和宽度都是50厘米左右,小的一头的高度和宽度都是40厘米左右。木棺棺盖的形状有两种:一种的盖顶是弧形,一种的盖顶是两面斜坡的屋顶形,此外还有的盖顶形状介于二者之间。在有的木棺的端头还钉有一块木雕装饰,它的形状既像手掌又像是火焰。这种装饰的具体含义是什么,我们现在还不太清楚。在有的木棺的端头横着钉有两根木棒,大概是为了抬棺所用。

木棺都是用整木挖凿而成,木棺的内外都不髹不漆,木纹清晰可见。从木棺上残存的痕迹来看,显然在制作木棺时,没有用过木锯,而可能是用铁斧和铁凿挖成的。棺盖和棺身之间有子母榫扣合,目的是为了防止棺盖脱落,在棺盖和棺身之间还用铁抓钉扣紧棺身和棺盖。木棺的木质坚硬,历史文献和民间都传说是用马桑木制成,但经过专家的鉴定,用的却是楠木。

这些悬棺中的随葬物品不多,除了衣服之外,10具悬棺中随葬的所有物品一共只有40多件,一具木棺中最多的随葬物品也只有6件,有的棺内一无所有。这些随葬物品都是日常的生活用品,种类和质量也差别不大。保存下来的有丝织品、麻织品、陶器、竹木器、瓷器、铁器、漆器、铜器等,其中以麻织品和竹木器的数量最多。

经过清理的悬棺,在棺盖和棺身之间都被鸟雀打开了大小不等的孔洞,于是鸟雀在棺内筑巢栖息。所以,棺内杂草、树枝、羽毛和泥沙层层相间,填满了棺内。经过考古学家们的悉心清理,小心剔除这些外来杂物,才使得棺内的原物重见天日。

经过清理以后,可以看出棺内的人骨架保存基本完好,死者当年是仰身直肢地躺在棺内,左右手平放在身躯的两侧。随葬的物品都放在棺内,其中绝大部分都放在头部或者脚部的两侧,还有个别的放在左右手的两边。尸体当年是穿着各种人葬的衣服,有的还要用素面的麻布或者是有彩绣的麻布裹住尸体,再用针线将麻布缝合。

五号棺的死者是一个男性。在他穿着的服装外面还裹着彩绣的麻布。上身的外面第一层到第四层穿的都是对襟的绣花马褂,有丝绸的,也有麻布的。最里面两层是两件丝绸的深蓝色上衣。下身穿的是两件丝绸的彩绣短裤。在短裤的左右下方各绣着一个意味深长的图案,左边是4个汉字的“王”字,右边是四个“醒”。脚上穿着麻布的袜子。这个死者可能是一个相当重要的人物,所以才能在短裤上绣有“王”字。随葬多件丝绸的服装也显示出死者生前的富有。除了服装之外,还有5件随葬物品,即麻网袋、竹筒、竹簸、瓷酒杯和陶碗各一件。

六号棺的死者也是一个男性。他的最外面第一、二层穿的是黄色丝绸的通身长衫,第三层是麻布的通身长衫。第四层到第七层是白麻布的上衣,有花边和彩色绣花。第八层是一件蓝色的对襟短内衣。最里面两层是白麻布的对襟内衣。下身穿的是一条彩绣短裤。小腿上还绑有彩绣的绑腿。死者的随葬物品也有5件,有麻网袋、竹簸、木碗、牛角和剑形木板各一件。死者的身份可能是一个巫师,而绑有鸡骨的剑形木板和牛角,大概就是他作法的器具。

四号棺的死者是一个老年女性。她的头上戴着露顶的蓝色丝绸披风,镶有花边。披风垂在身体后面。上身的胸部和腹部各有一条方巾覆盖着,方巾大概一尺见方。在胸巾的内面缝有3个小的香囊。上身最外面一层的服装是一件对襟的麻布长褂,一直到膝部,长衫上还镶有花边和彩绣。上身第二层到第七层服装是麻布的坎肩,没有袖子,也镶有花边和彩绣。下身最外面一层服装是一条左右开缝的麻布裙子,镶有花边。下身第二层是一条夹层的裙子,外层是天蓝色的丝绸,内层是红色的里子。下身第三层是一件深蓝色的通身麻布折叠裙。下身第四层到第六层是3件白麻布的通身折叠裙。最里面有4条短内裤,两条白色的,两条蓝色的,短内裤的两边都有彩绣。短内裤的下面有蓝色的花边裹腿。这个老年妇女的服装如此华贵阔绰,数量众多,也一定是一个上层社会的妇女。

悬棺葬要耗费很大的人力物力,是什么观念支配了他们这么做的?有一种推断是,焚人居于山水之间,自然环境决定了他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也在他们的观念意识中得到折射。悬棺一般放在靠山临水的位置,棺形也有作船形的,这表明亡灵对山水的依恋和寄托之情。把棺木放得很高,可以防潮保尸,也可以防止人兽的侵扰,但其中的观念成分还是主要的。唐代的《朝野佥载》中说,五溪蛮父母死后,置棺木“弥高者认以为至孝”,以致形成争相高挂棺木的习俗。元代李京《云南志略》上也说,土僚人死后,悬棺“以先坠为吉”。

今天,我们把架设高压电线叫高空作业。远在千百年前,人们要把沉重的棺材搬到悬崖峭壁上,论难度、论高度,不亚于高空作业。当时到底用什么巧妙手段把这些棺材搬到这么高的地方的?人们对此猜测纷纭,甚至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因而也有把悬棺叫“仙人柜”,把悬棺葬山岩叫“神仙岩”的。最普遍的猜测是栈道说、吊装说和下悬法。栈道说者认为,在山崖上凿口子、铺设栈道,然后把棺材悬放在半山腰,或推人自然山洞内,葬完后撤去栈道。吊装论者认为棺材是由下往上吊装上去的,很可能使用了某种原始的机械。这两种说法,既有合理的成分,也有难以服人的地方。

由于古代悬棺葬盛行于长江以南的丘陵山地,1973年福建武夷山非法盗棺的犯罪行为也许给悬棺葬程序做了最好的注脚。该年9月,有两个盗棺人买了数百斤粗铁丝,制成软梯,上端紧绑在岩顶的大树根部,一人把风,一人顺梯下到岩洞,因岩洞深凹,他运足了气,荡起秋千,把身体晃进“仙洞”,撬开“金棺”取宝,锯棺三截,然后攀梯而上,结果被依法判刑。僰人也许就像盗棺人的做法一样,从上缒上几个“葬礼先行官”,在洞口预先架设数尺栈道,部落人在山顶将装殓死者的棺材缓缓吊坠而下,先搁在栈道上,再由“先行官”推入洞中,因为有的洞穴深度不够,所以有些悬棺的小部分还露在外头。这种猜测,可以叫“下悬法”,这也许是目前最为合理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