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处事绝学(历代经典文丛)
2989300000049

第49章 《劝忍百箴》——以退为进的艺术(5)

急躁是成功之大敌。因为急躁之人往往急于求成,故做事前没有周密计划就开始动手,结果往往欲速而不达。性情急躁的人往往容易灰心。因为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当事情遭到挫折时,急躁之人往往不能冷静地分析原因,而是带着更加急躁的情绪,不冷静地进行下一步的活动。一个人如此行事,往往不会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时间长了,他对自己的信心就会丧失。急躁之人容易树敌,因为,他在处理与他人的矛盾时,有时会没有理智,易冲动,爱发脾气。尽管有时候他没有恶意,但有多少人能对此宽宏大量呢?

如此看来,急躁的情绪不可不遏。

【原文】

不教而杀,孔谓之虐。汉唐酷吏,史书其恶。

宁成乳虎,延年屠伯。终破南阳之家,不逃严母之责。

恳恳用刑,不如用恩;孳孳求奸,不如礼贤。

凡尔有官,师法循良。垂芳百世,召杜龚黄。噫,可不忍欤!

【译文】

不经教化就杀人,孔子称其是一种“虐”的行为。汉唐时期的酷吏,都被记载在史册里。

宁成就像老虎一样凶狠,严延年因生性凶残被人称为“屠伯”;前者未能免于家破人亡的宿命,后者也没有逃脱母亲的责备。

一味施行刑罚,倒不如施用教化;层层追查奸邪,还不如礼贤下士。凡是为官之人,当效法循规蹈矩的良臣,就像召信臣、杜诗、龚遂、黄霸那样流芳百世。只有爱心待人才能得人心,暴虐待人只会自取灭亡。

【点评】

暴虐待人就等于在自取灭亡。商纣王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对内重刑厚敛,对外黩武好战。他沉湎酒色,滥施专制淫威,同时又刚愎自用。纣王的所作所为引起百姓的普遍怨恨和不满,内外矛盾加剧,最后就连军队也阵前倒戈,他自己落得个自焚身亡。文中提到的“屠伯”是西汉时的严延年。他在汉宣帝时做河南太守,嗜血成性,冬月下令将各县的犯人集中处斩,血流成河,他却眉开眼笑,河南人称他为“屠伯”。他母亲从东海来,正遇上处决犯人,便不肯入家门,斥责他说:“天道神明,对人不能只管杀,难道这是父母官的所为吗?我不愿看见你因此受到惩罚,我走了,就等着给你扫墓吧!”果然,第二年,严延年因残暴无道被人杀死,弃于市井。由此看来,天理正道,多行不义,必自毙。

现代社会中,尽管在法律的制约下,一个社会化的人对他人的暴虐行为相对减少了,但对其他生命形式的虐待行为仍然存在。虐猫、虐熊事件不是时有发生吗?这些是否说明我们社会的文明进程还应重新被审视,我们的道德意识是否还有待提高呢?

【原文】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诸侯骄人则失其国,大夫骄人则失其家。魏侯受田子方之教,不敢以富贵而自多。

盖恶终之衅,兆于骄夸;死亡之期,定于骄奢。先哲之言,如不听何!

昔贾思伯倾身礼士,客怪其谦。答以四字,衰至便骄。斯言有味。噫,可不忍欤!

【译文】

金玉堆满了屋子,没有谁能够守住它们。富贵而又骄横奢侈,一定会自食其果。

君主或诸侯对人骄横,就会失去自己的国家;如果大夫对人骄横,则会失去他的领地。魏文侯谨记田子方的教诲,不敢因富贵之身而狂妄自大或目中无人。

所以,恶果以骄傲自夸为先兆;灭亡以骄奢出观而注定。古代圣贤的至理名言,世人怎么能不听从不遵循呢?

贾思伯平易近人,礼贤下士,客人不理解其谦虚的原因。他只有四个字:“衰至便骄。”这句话让人回味无穷。骄傲会使人落后、衰败,甚至身亡。为人处世,人们怎么能不忍一忍骄傲轻狂之心呢?

【点评】

骄傲之气不可存。一个人千辛万苦取得了一点成绩,可一旦骄傲了,很快就会退步。骄傲又容易转化为骄横。骄横自大的人,大多时候不肯屈就于人,不能忍让于人,这往往又是一个人失败的开始。叶圣陶在《古代英雄石像》中,写了石像因为人们不断来瞻仰而变得骄傲,又因此生出骄横之气,最后被下面的石基摔得“粉身碎骨”。生活中也是如此。拿工作关系来说,做领导的过于骄横,则不能笼络人心,他的位子就做不稳;做下属的过于骄横,不服从领导,和同事搞不好关系,他很容易就会被淘汰出局。如此看来,骄气可谓是击溃成功最锋锐的利器,面对可能给自己带来不利后果,我们怎能不忍住骄傲之心呢?

【原文】

舜之命禹,汝雅不矜。说告高宗,戒以矜能。圣君贤相,以此相规。人有寸善,矜则失之。

问德政而对以偶然之语,问治状而答以王生之言。三帅论功,皆曰:臣何力之有焉。为臣若此,后世称贤。

文欲使屈宋衙官,字欲使羲之北面,若杜审言名为虚言。噫,可不忍欤!

【译文】

舜告诫禹,你应该温雅而不自大。傅说也曾教导高宗,切勿炫耀自己的才能。圣明的君主和贤能的臣相都是以此来相互规劝和勉励的。人如果有了一点善行就自夸,那点善行就会马上丧失。

东汉刘昆治郡有方,皇帝问他施行了何种德政,他却说纯属偶然;西汉龚遂也因治郡有方,皇帝问他是什么好办法,他用属下王生之言答曰:“这是圣明君主德行的感召。”三位杰出的人在论功时,都说自己无功。这样的臣子,后人称为贤能。

杜审言自吹说:“我的文章应该让屈原、宋玉来做我衙门的小官,我的字应该让王羲之北面朝拜。”唉!面对一点小成就,人们怎能不忍住自负夸耀之心呢?

【点评】

胸怀大志的人,总是喜欢把自己的才能隐藏起来,不让其外露,就像舜、禹、刘昆等人都属于贤能而又稳重矜持之人。无论在什么样的社会,谦虚稳重的处世态度都会让人左右逢源。曹操谋士苟攸能受曹操器重,也正是得益于“外愚内智,外怯内勇,外弱内强”的哲学。汉高祖刘邦做皇帝后,清除了许多权臣,陈平能成功地保全自己,也正是学到了黄老之术中藏而不露的真髓。在如今这个指挥欲强烈的社会中,要想使事情办得更顺利,就更应去掉骄矜自夸之气。以谦虚矜持的姿态出现在对方面前,表现得憨厚、平和,甚至毕恭毕敬,让对方从心理上得到一种满足,这样在谈事时,他就会放松对你的戒备心,你的事情想不办成也难了!

【原文】

暴虎冯河,圣门不许;真临事而惧,夫子所与。

黝之与舍,二子养勇,不如孟子,其心不动。

故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儿有勇而无义,为盗。圣人格言,百世诏诰。噫,可不忍欤!

【译文】

勇敢而不怕死的人,孔子是不太赞成让其带兵打仗的。孔子认为,遇事谨慎思考而不轻举妄动的人,才能把事情办好。

北宫黝的勇气在于与人相拼志在必胜;孟施舍的勇气在于无所畏惧,他们的勇气都有片面性。孟子的尽心知性才是根本之道。

如果君子有勇气,却缺少道义,便会兴风作乱;小人有勇气却没有道义,便会沦落为盗贼。这是圣人对后人的告诫,人们应该谨记于心。唉,义理之勇不可无,血气之勇不可有,人们怎能不忍住鲁莽之心呢?

【点评】

勇,有小勇和大勇之分。小勇是匹夫之勇,大勇就是勇而不妄为。具有大勇之人往往有这样的风度:遇事不冲动、不盲从、不草率决定,他们能够三思而后行,不会因一时的意气行事,故不会招致无端的麻烦。韩信能忍胯下之辱,非有大勇之人而不能做到如此。而文中提到的北宫黝和孟施舍崇尚武力、讲究气节之勇,或许就有匹夫之勇之嫌了!

如今的时代是一个凡事讲究智慧的时代。即使你有一些能耐也不要逞强。一个人恃勇行事,无意中就会高估了自己,从而轻视对手,这样就将自己置于不利之地了。只有谨慎行事,给自己留有余地,才能进退自如。

【原文】

晋有伯宗,直言致害;虽有贤妻,不听其戒。

札爱叔向,临别相劝;君子好直,思免于难。

直哉史鱼,终身如矢。以尸谏君,虽死不死。夫子称之,闻者兴起。

时有污隆,直道不容。曲而如钩,乃得封侯。直而如弦,死于道边。枉道事人,隳名丧节;直道事人,身婴本铁。噫,可不忍欤!

【译文】

晋国有一个大夫伯宗,因好直言而受陷害。虽有贤妻相助,却也不听劝告。

季札与叔向为友,临别时劝诫叔向:你喜欢直言,当考虑避免灾难。

正直啊,史鱼!终生耿直如箭矢一样。人死了还要用尸体来谏君,虽死犹生。孔子对其表示了极高的称颂,闻者纷纷效仿。

历史上常有邪妄兴盛之时,此时正直之士往往不为人所容。弯曲如钩者被封侯,而正直如弦者却死于道边。违背正直逢迎权势,当然便会丧失名节;而以正直之道供职,则有可能身被刑具。唉!当污道盛行时,正直之人怎能不忍住率直之行呢?

【点评】

我们建议“说话要能忍住率直之言”,并不是说要人们违背坦诚真实的原则,去花言巧语,伪装和善,而是告诉大家讲话要讲究方式。生活中很多矛盾起于不分场合的对人直言。因此,在对别人提出看法或意见的时候,要尽量采用别人可以接受的方式。其实有时候,同样的意思,你只要在说话时有一个小小的变化,生活就可以变得精彩而又和谐。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我们的周围还可能有小人当道,这时我们就更应审时度势,耐住性子,忍住直言的个性,先保存实力,再图发展。

【原文】

事急之弦,制之于权。伤胸扪足,盗印追贼。诳梅止渴,扶背误敌。

判生死于呼吸,争胜负于顷刻。蝮蛇螫手,断腕宜疾。冠而救火,揖而拯溺,不知权变,可为太息。噫,可不忍欤!

【译文】

有些事情突然来临,就像在弦之箭,令人措手不及,这时必需用权变来处理解决。刘邦被项羽射伤胸部,却谎称射中了自己的脚趾头,以此稳定军心。司农段秀实伪造姚令言兵符,盖上司农印符,以解燃眉之急。曹操以计骗士兵们使之望梅止渴;李穆鞭打主帅以欺骗追兵。

呼吸之间决定生死,顷刻之际分出胜败。蝮蛇咬伤了手,应迅速砍断手碗。穿戴整齐了才去救火,放好船楫慢吞吞地去救落水之人,不知道当机立断,不懂得权变,真是令人叹息。面对危急之事,人们怎能不忍住惊慌失措之心,以求应变之机呢?

【点评】

危急时刻,一个人只有做到沉着、镇定、果敢和自信,才能争得走出险境的希望;同时,只有懂得变通,以灵活的方式处理问题,事情才会切实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东汉光武帝时大司马吴汉奉命讨伐割据一方的公孙述,进入成都地区。结果一战下来吴汉大败,被敌军围困,而援兵也未到。一些部将要求率主力杀出重围。在这危急关头,吴汉丝毫不乱阵脚,召集各部将要他们稳住军心。之后,吴汉关门闭户三天坚持不再出战,同时以酒肉款待将士,喂足战马,以逸待劳。他还令人在寨中增设战旗,大放烟火以迷惑敌人,后乘敌军大意之时,夜间率精兵杀出重围,成功与援兵会合。沉着冷静、随机应变,让吴汉在险境保存了再战的实力,最终反败为胜。生活中,在危急时刻,我们如果也能做到如此,又何愁不能渡过“难关”呢?

【原文】

人谁不欲生,罔之生也,幸而免;自古皆有死,死得其所,道之善。

岩墙桎梏,皆非正命;体受归全,易篑得正,

召忽死纠,管仲不死,三衅三浴,民受其赐。

陈蔡之厄,回可敢死!仲由死卫,未安于义。

百金之子不骑衡,千金之子不垂堂。非恶死而然矣,盖亦戒夫轻生。噫,可不忍欤!

【译文】

有谁不想好好活着?但活着却不遵循天理,只能说是侥幸活着。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逃脱死呢?但只要死得有价值,那就是一种道了。

被墙压死或被诛杀,这样的死是毫无价值的。从父母那得来的身体应完好地归还。曾子病重仍挣扎着起来换下季孙送给他的席子,并说:“我可以心安离去了。”召忽因公子纠而死,但参与其事的管仲却免遭厄运。不仅如此,齐桓公还三次洗浴,三次熏香,隆重迎接管仲归国为相,管仲为相后,使民众受到他的恩泽。

孔子被困在陈蔡,颜渊后来才赶来,孔子说:“我以为你死了呢?”颜渊回敬道:“您在,我怎么敢轻易去死呢!”仲由因参与宫廷斗争而死于卫国,孔子认为他死得没有意义。

家有百金的后代不骑在栏杆上玩,千金之家的后代不坐在堂边。这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怕死而这样,亦告诫人们勿轻率行动。舍身取义,死而无憾,但没有意义的轻生,也不可取。唉!在生死面前,还得三思而后行啊!

【点评】

生命最为宝贵。作为一个人,不管是大人物还是普通人,都应该珍视自己的生命,即使是危急时刻,面对死神,也应该懂得死得其所的道理。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因为坚持日心说而受到教会的制裁,面对教会对自己施行火刑的威胁,伽利略选择宣读悔过书,受到众人的鄙视。然而,他却死在了科学巨著《对话》完成之后。

一部《对话》给世界带来的价值和一种无谓的牺牲,哪个更值得称道?在生命的历程中,每个人在不同的阶段,面对不同的环境,会有不同的感受和不同的追求。在我们遭遇挫折时,在心中对自己说:没什么大不了,失败了从头再来,没有什么能让我放弃生命。

当然,古之仁人的“舍生取义”,留给后人的是另一种价值。这关乎所处环境和价值观,不能相形而较。

【原文】

所欲有甚于生,宁舍生而取义。

故陈容不愿与袁绍同日生,而愿与臧洪同日死。元显和不愿生为叛臣,而愿死为忠鬼。天下后世,称为烈士。读史至此,凛然生风。

苏武生还于大汉,李陵生没于沙漠,均为之生,而不得并记于麟阁。噫,可不忍欤!

【译文】

所抱志向超过生命的人,往往能舍身取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