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迷雾笼罩的科学(学生最想知道的未解之谜)
2989800000026

第26章 植物向太阳之谜

葵花向太阳,这是人们司空见惯的现象。其实向太阳的岂止是葵花,几乎所有的植物都具有趋光性。这是什么道理呢?

最早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的,是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他曾用草芦做过这样一次实验:把这种植物放在室内,就会很明显地发现,它的幼芽向有阳光的一面弯去。如果让幼芽见不到阳光,或将顶芽切一段,它就不再伸向有阳光的方向。植物为什么会这样?还没等达尔文把这一奥秘揭示出来,便离开了人世,给人们留下了一个未解之谜。

德国植物学家苏定经研究发现,植物的趋光与否,全是由幼苗的顶芽来决定的。他在1909年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野麦幼苗的顶芽切去,它就不向光了;如果把顶芽接上,它就又奔向阳光。所以他断定,在顶芽里,一定有种指挥植物趋光的东西,可这种东西是什么呢?

原来起到这种作用的,是一种名叫吲哚乙酸的植物生长素。这是美国植物生理学家弗里茨·温特在1926年发现的。他让植物的芽鞘一面得到阳光的照射,一面得不到阳光的照射,发现芽鞘逐渐弯向了有阳光的一面。由此,他便从芽鞘里分离出了植物生长素——吲哚乙酸。经科学家的研究发现,这种化合物是怕见阳光的。所以,当阳光照射的时候,它便跑到了没有阳光的一面,结果促进了遮阴部分生长加快,受光部分则生长缓慢。由于重力的作用,植物便弯向了有阳光的一面。

也有人从不同角度来研究植物的趋光性。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的学者斯坦利·鲁认为,在阳光的作用下,植物的生长点内发生了细胞的电极化,向阳面获得的是负电荷,背阴面则产生了正电荷。带有负电荷的植物生长素便向带正电荷的背阴面转移,结果促进了背光面的快速生长,便形成了向光弯曲。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科学家迈克尔·埃文斯又提了一种与众不同的观点,认为对植物的生长方向起着重要作用的是无机钙。植物的向光性弯曲,是因为胚芽里含有大量的无机钙所致。

关于植物的趋光性问题,科学家们还在继续探讨,做结论还为时尚早。这个谜一旦被彻底揭开,人们对植物的认识就会又跃上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