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地球与环境(人与环境知识丛书)
2991000000016

第16章 流淌的泪水(2)

然而,近年来,随着超强度开发与肆意排污,大地“明珠”湖泊风光不再,湖水水质遭到污染,生态系统变得十分脆弱。湖泊治理工作虽历经多年,效果却尚未显现,根本原因还在于“边污染边治理”的思路没有改变。最近,太湖、巢湖、滇池相继暴发蓝藻,太湖的污染已严重危及无锡群众饮水安全,再次敲响了水环境污染的警钟。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专家吴瑞金说,湖泊是重要的湿地类型,更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在人类活动的强烈干预下,中国湖泊资源受到严重破坏:西部内陆湖泊咸化、干涸,东部湖泊淤积围垦、污染严重。

统计表明,在中国东中部地区,近50年来因围垦而减少天然湖泊近1,000个,围垦湖泊面积相当于中国五大淡水湖面积之和。湖北省上世纪50年代共有湖泊1,052个,有“千湖之省”的美誉,而目前只剩83个;昔日的“八百里洞庭”,水面面积缩小四成。湖泊的消亡直接减少了对江河供水调蓄的容积,增加了洪涝灾害的风险,成为心腹之患。西部地区水源缺少,蒸发强烈,加上大量拦截入湖地表水流,一批烟波浩渺的大湖相继消亡,湖水逐渐向盐湖、干盐湖方向发展。除闻名中外的罗布泊外,东、西居延海,艾丁湖等已是一片荒漠。新疆准噶尔盆地西部的玛纳斯湖原面积577.8平方千米,近年来,由于不断截流引水灌溉,造成入湖河流无水,湖体及其周围盐沼和草甸完全干涸成盐地与荒漠。中国国家林业局的一份最新研究报告显示,大量的围垦和拦截地表水流,正在使诸多湖泊水面急剧缩减,湖区洪水出现频率升高,中国平均每年有20个天然湖泊消亡。

中国湖泊的现状不容乐观,近年来,太湖、巢湖、滇池等重点湖泊相继暴发严重蓝藻污染并威胁到居民饮水安全。中国环保部门受到生态环境继续恶化的巨大压力。太湖、巢湖、滇池曾花费巨额污染治理经费,但收效甚微。让我们以蓝藻暴发最为凶猛的太湖为例,看看蓝藻暴发的根源在哪。

太湖为我国第三大淡水湖,位于江苏和浙江两省的交界处,长江三角洲的南部,北临无锡,南濒湖州,西接宜兴,东邻苏州,流域总面积36,500平方千米,其中水域面积约为2,250平方千米。有耕地2,266万亩,人口3,400万,城市化水平达49%,人口密度已达每平方千米1,000人左右,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城市化水平居全国之首。

打捞太湖蓝藻的村民

太湖流域的快速城市化进程、乡镇工业的迅猛发展、外来人口的增多等都为太湖水污染埋下隐患。工业污染水、农业污染水和生活污染水源源不断地排入太湖,构成了威胁太湖水安全的最大“人祸”,另外流域内172条河流的水质变化也直接影响到太湖水,还有太湖上的过度养殖也在威胁着太湖的美丽和健康。

2007年5月29日,太湖蓝藻暴发,蓝藻是一种原始而古老的藻类原核生物,常于夏季大量繁殖,腐败死亡后在水面形成一层蓝绿色而有腥臭味的浮沫,称为“水华”。太湖广阔湖区周边的凹槽水湾,水体流动性差且富营养化,为蓝藻多发地带。蓝藻暴发造成无锡市自来水水源地水质恶化,一场突如其来的饮用水危机,几乎席卷了整座城市,城区大量居民家中自来水发臭,难以饮用,居民们做饭、洗漱只能临时去买纯净水、矿泉水替代。

太湖治理举国关注。为此,江苏沿湖地区关闭小化工厂3,000多家并新建1,000多个农村生活污水生态精华处理设施,这些措施使得太湖蓝藻发生次数和面积减少。但环保人士认为,要切中太湖蓝藻的要害,还须重视农业面源污染。

饱受蓝藻之扰的太湖、巢湖和滇池周边的居民都知道,农业面源污染是造成蓝藻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温度升高则是导致蓝藻暴发的重要诱因。中国的化肥施用量是全世界最高的,但其中真正能被农作物吸收的仅三成,也即近七成的化肥随地表径流进入水体,成为蓝藻生长所需的养分。有研究认为,排放入太湖中的氮污染总量的50%,以及磷污染总量的48%,都是由化肥流失引起,而且多数源自太湖西部上游的农田区域。在太湖周边的无锡、常州、苏州等地,单位面积的化肥施用量达到每公顷500千克以上,远远超出世界公认的225千克/公顷的上限。

因此,有环保人士认为,蓝藻的根本病因,是目前严重依赖化肥和农药的化学农业耕作方式。由于在原材料、能源和运输方面的补贴使得化肥价格过低,更鼓励了农业对于化肥的依赖,从而埋下了蓝藻暴发的病根,最后政府不得不投入过千亿元来进行治理。因此,这就像是孩子的病是因为摄入过多的激素造成,但母亲一边花大价钱四处投医,一边却继续不断给孩子喂含激素的食品。

要改变这种局面,最迫切的是先断掉激素,让孩子能从自然丰富的不同食物里摄取需要的营养。对付蓝藻,迫切的需要是从根本上扭转我国农业目前对化肥和农药的过度依赖,让庄稼在生态健康的环境中茁壮生长,让土壤和湖泊等自然环境得以休养生息。生态农业生产方式提倡农业有机物质的高效循环利用,如建设沼气池,将牲畜粪便和秸秆等用于产生沼气、生产有机肥,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人工合成化肥和农药的依赖,同时也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太湖的蓝藻还没有消失,中国另一大湖泊洞庭湖又出现了鼠患。洞庭湖边的岳阳楼之所以天下闻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宋代文学家范仲淹的名篇《岳阳楼记》。而今天的洞庭湖,则因为爆发鼠患引起全国舆论的关注。

2007年夏,据媒体报道,洞庭湖周边约有20亿只东方田鼠正在从洞庭湖滩向大堤转移,东方田鼠在汛期成群迁移时,会对滨湖农田各种作物成片洗劫,甚至造成大面积绝收。紧靠洞庭湖的岳阳、益阳两市采取紧急措施,加强鼠情监测,严防东方田鼠对农作物、人、畜造成更大危害。6月20日,由于三峡开始泄洪,外湖水位上涨,大量东方田鼠开始陆续向大堤迁移。6月21~23日,该地每天通过人工捕杀灭鼠量就达5~10吨,仅向东闸码头日捕杀量就达3吨多。据统计,从6月21日开始至今,大通湖区共捕杀90多吨老鼠,约225万只。

洞庭湖严重鼠患

为防鼠灾,岳阳市岳阳县鹿角镇还出台土政策,规定打死一只东方田鼠可以得到1角钱的奖励。很多村民是全家上阵打老鼠,有村民3天便上交老鼠尾巴2,700条。但是,由于老鼠太多,这种土政策效果不大,该镇约2万亩农田仍然在老鼠的威胁之下。有人做了这样一个推算,假如一只老鼠一天吃4克粮食,20亿只老鼠一天就可以吃掉粮食80万千克。

湖南大学生命科学院邓学建教授认为,造成洞庭湖周边东方田鼠为害的主要原因是生态环境遭受了破坏。他分析,近两年,长沙上游来水减少,洞庭湖湖滩裸露时间加长,给东方田鼠繁殖提供了时间。而据渔民们反映,近两年从4月到6月,洞庭湖湖滩上随处可见东方田鼠,这些老鼠甚至啃伤或啃光湖滩上杨树株距地面约30厘米的树皮。邓学建认为,生态平衡被破坏还表现在东方田鼠的天敌猫头鹰、老鹰等数量急剧减少,特别是湖南人开始大吃口味蛇后,野外蛇的数量急剧下降,失去天敌的东方田鼠大量繁殖,终成祸患。

事实上,洞庭湖是我国最为典型的湿地,被称为“长江之肾”,在维系整个长江的生态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如今它还遭受着严重的污染。据湖南省环保局负责人介绍,目前洞庭湖污染呈现三个方面的态势:一是造纸企业污染严重——岳阳、常德、益阳三市共有造纸厂234家,其中环洞庭湖区造纸企业101家,湖区25家制浆造纸企业中,仅岳阳纸厂和沅江纸厂有碱回收设施,其他有环保设施的造纸企业,由于运行成本高而没有运行,均将造纸黑液直排洞庭湖;二是湖区水环境质量堪忧——2005年,各监测断面水质监测结果均为五类;三是湖区群众对整治污染要求迫切——湖南省环境污染投诉量每年以30%的速度递增,洞庭湖区造纸企业污染,已成为老百姓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之一。

历史上洞庭湖曾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由于现代的围湖造田,以及自然的泥沙淤积,洞庭湖面积由最大时的约6,000平方千米骤减到1983年的2,625平方千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鄱阳湖超过而成为第二大淡水湖。近年来加强了对湖泊区域的保护,实行退耕还湖。现在天然湖泊面积2,625平方千米,蓄洪堤垸和单退堤垸高水还湖扩大湖泊面积1,343平方千米,总共3,968平方千米。

很难想象,当面对一个面积不断缩小、鼠患频发,工业污染严重的洞庭湖,岳阳楼还能称得上是“巴陵胜状”吗?洞庭湖污染不除,岳阳楼修得再豪华漂亮,都没有意义。

(三)江河——悲泣的“母亲”

我了解河流:

我了解像世界一样古老的河流,

比人类血管中流动的血液更古老的河流。

我的灵魂变得像河流一般深邃。

晨曦中我在幼发拉底河沐浴。

在刚果河畔我盖了一间茅舍,

河水潺潺催我入眠。

我瞰望尼罗河,在河畔建造了金字塔。

当林肯去新奥尔良时,

我听到密西西比河的歌声,

我瞧见它那浑浊的胸膛,

在夕阳下闪耀金光。

我了解河流

古老的黝黑的河流。

我的灵魂变得像河流一般深邃。

——休斯《黑人谈河流》

水是生命的源泉,逐水而居是人类的生存本能。河流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支持系统,历史上,人类文明与河流相生相伴,任何一个民族的发展都与河流有关,人类文明前进的每一步,都离不开河流的哺育。河流是地球上水文循环的重要路途,宛如血管中的血液一般流淌在大地上。在地球的各类水体中,滔滔江河总是流动着,载浮载沉,一路滋润、一路养育,然后涌进大海。就是它们,冲开了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冲出了人类文明的新时代。从人类诞生的那一天起,人类就与江河息息相关。江河是哺育人类的母亲,是生命之源、文明之源。从一定意义上说,人类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认识江河、顺应江河和治理开发江河,从而推进文明进步的历史。

人类文明的创造、人类文化的发生发展,总是与水有着深远的渊源。世界公认的古文明发祥地之一的“两河文明”,是西南亚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中国的文化也是两河文化,就是黄河文化跟长江文化。人类的生活离不开水,“择水而居”,是江河成为古文化生长摇篮的根本原因。在《诗经》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先人择水而居的事迹,以及在江河之畔居住下来之后发生的种种故事,如《诗经》的第一首诗所讲述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样富有浪漫气息的爱情生活故事。我们的先人,在横贯东西、南北遥相呼应的两大江河之畔,不断地创造文明、推进文明。这两种文化从诞生之时起,从来没有间断过它们文化的延续和发展。它们以锲而不舍的精神共同创造了人类文化史上的一个奇迹。

黄河流域是我国开发最早的地区。在世界各地大都还处在蒙昧状态的时候,我们勤劳勇敢的祖先就在这块广阔的土地上斩荆棘、辟草莱,劳动生息,创造了灿烂夺目的古代文化。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民族的起源与黄河有着密切的关系。远古时代,黄河流域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非常适宜人类繁衍生息。综观历史,黄河流域已经发现了迄今已知的亚洲北部最古老的直立人,生活在50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早期猿人,距今10万~30万年前的早期智人,早期智人向晚期智人过渡的“河套人”等。为数众多的古人类遗址,由远至近,系统地展现了我国远古人类延续发展的漫长过程,清晰地描绘出了人类进化的轨迹。在人类发展的进程中,黄河流域古人类化石的完整性、系统性,是我国其他地区所无法比拟的。黄河流域是我国文化的发祥地。几十万年以前,这里就有了人类的踪迹。新石器时代的遗址,遍及黄河两岸、大河上下。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黄河流域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人们亲切地称它为中华民族的摇篮。

然而,奔腾的黄河已不再如从前了。黄河属于资源型缺水河流,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导致了断流、污染加剧、地下水严重超采、河口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上中下游不断扩大的供水范围与持续增长的供水要求,使黄河承担的供水任务已超过其承载能力。黄土高原的森林由历史上的69%降至6%,成了名副其实的一片黄土。黄土本身土质疏松,没有任何抗冲性,完全依靠地面植被及其根系的保护。植物的水土保持作用,森林为最,草原次之,农作物则几乎为零。几千年来,我们一直在扫平具备保护能力的天然植被,代之以没有保护能力的农作物。千百年来,我们就这样在刀斧和战火中毁灭了黄河中下游的天然植被。可叹伐尽林木营造的无数恢宏殿宇,而今安在?黄土地是深厚的,也是脆弱的。因为它土质疏松,颗粒细腻,植被一经破坏,水土流失就极其严重。很快我们就听到了哀婉的叹息:“俟河之清,人寿几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