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从故事中学会自立自强(教青少年为人处事的故事宝库)
2992500000121

第121章 要当承包商(3)

1963年,她终于被华盛顿大学教育学院聘用。由于教学有方,很快受到了学生们的尊敬和爱戴。她教那些对学习不感兴趣、上课心不在焉的学生也很有办法。她向青年教师传授经验说:“这些学生也有感兴趣的东西,只不过和大多数人的不一样罢了。”

金蒙特终于获得了教授阅读课的聘任书。她酷爱自己的工作,学生们也喜欢她,师生间互相帮助、互相进步。后来,她父亲去世了,全家不得不搬到曾拒绝她当教师的加利福尼亚州去。

她向洛杉矶学校官员提出申请,可他们听说她是个“瘸子”就一口回绝了。金蒙特不是一个轻易就放弃努力的人,她决定向洛杉矶地区的90个教学区逐一申请。在申请到第18所学校时,已有3所学校表示愿意聘用她。学校对她要走的一些坡道进行了改造,以适于她的轮椅通行,这样,从家里坐轮椅到学校教书就不成问题了。另外,学校还破除了教师一定要站着授课的规定。

从此以后,她一直从事教师职业。暑假里她访问了印第安人的居民区,给那里的孩子补课。从1955年到现在,很多年过去了,金蒙特从未得过奥运会的金牌,但她的确得了一块金牌,那是为了表彰她的教学成绩而授予的。

坚守节俭的习惯

我们的生活似乎在代替我们过日子,生活本身具有的奇异冲力,把我们带得晕头转向;到最后,我们会感觉对生命一点选择也没有,丝毫无法作主。

——索甲仁波切

少花一点儿,多存一点儿,这是今天财富社会里成功者的经验之谈。“不管是贫穷,还是富有,”霍华德说,“一定要记住,不能今天把钱花得一个不剩,而不考虑明天该怎么办;另外,一生中都要有节俭、存钱的习惯。”

霍华德这位亚特兰大百万富翁说,他是在19岁的时候懂得这个道理的,当时,他爸爸在一家公司工作了29年后,失业了。

“他和妈妈从来不知道节俭,无论是穿衣、吃饭,还是住房,他们从来都很讲究。”46岁的霍华德说。小时候,在他居住的街区,他是非常有名的,因为他总是乐于帮助朋友。

现在,霍华德正在向那些愿意听他建议的人们提出忠告,包括400万收听他的广播节目的人:少花一点儿,多存一点儿。

为什么要花不该花的钱呢?

大学毕业后,霍华德的祖父给了他17万美元,他没有用这笔钱买汽车或者去度假,而是把这笔钱用来购买股票和房地产。20世纪80年代,他成功地投资创办了一家大型的连锁旅行社。后来,他把这家旅行社卖了,赚了一大笔钱。这也是他赚得的第一笔钱。

在31岁的时候,霍华德退出了商业战场,获得了大约200万美元的净收入。接着,他在一家广播电台主持节目,给听众出主意,指导人们如何理财,他的这次尝试获得了巨大成功。后来,他自己成立了一家广播电台。现在,通过广播向听众发布信息,霍华德每年挣得200万美元的收入。

尽管他拥有多处出租产业,有几辆汽车,在佛罗里达度假海滩有一座公寓大厦,在一个高档住宅区有一栋住宅,他仍然是一个远近有名的吝啬鬼。对于别人给他的这个绰号,他不仅一点都不介意,反而引以为荣。“吝啬是好事,”他说,“我并不认为吝啬不好,相反,我认为这是大家对我的夸奖。”

尽管霍华德在为自己采购的时候总是恨不得一分钱掰开两瓣用,但是,在捐款的时候他可是非常慷慨大方。他经常拿出几万、甚至几十万美元捐给慈善机构。他解释说:“我有捐给慈善机构的钱,我有足够的钱保证我下半辈子的生活费用,但是我仍然认为不该花的钱就不要花。”

生存艰难,创业更难,作为新时代的人,要想做一番事业,必须学会节俭。把节省下来的钱投入到创业的资金中,把会节省的美德用在日常生活中。

决不放弃真理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地球和其他行星都围绕着太阳转,这是众所周知的普通常识。可是,在400多年前,提出太阳中心说的人却受到了残酷迫害,因为它打破了宗教神学维护了1000多年的地心说。这个学说的创始人是波兰的天文学家尼古拉·哥白尼。

哥白尼家境富裕,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小时候,他常常独自仰望繁星闪烁的夜空,默默地沉思。有一次,哥哥忍不住问他:“你整夜守在窗边,望着天空发呆,是为了表示你对天主的敬仰?”哥白尼说:“不。我要研究天空。”

18岁时,哥白尼进入了克拉科夫大学,在当时一流天文学家布鲁纠夫司基教授的指导下研读天文学和数学。少年时代种下的爱好天文的种子,得到了萌发和生长。

那时候,欧洲的宗教势力很强,天文学也屈从于教会,天体被称为“圣岸”。宗教势力顽固坚持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的“地球是宇宙的中心”的学说,维护“上帝”是至高无上的宇宙主宰的神学观点,借此麻醉和欺骗人民。

哥白尼就是在这种背景下研究天文学的。他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观察天空,在观测中,他发现行星在有的日子显得很亮,有的日子显得暗淡;有时候跑得快,有时候跑得慢,有时候甚至不动或后退。他还发现,许多行星的运行情况跟月亮完全不同。

哥白尼的心中产生了疑问。他想,如果这些行星真的都是绕着地球转圈子的话,为什么不一样运行呢?还有,地球到底动不动呢?他决心解开这个谜底。

为了尽快找到答案,他从浩如烟海的资料中查找有关内容,发现有人早就怀疑过地球是动的,有人还提出过地球每天都在绕轴自转,同时还绕太阳转动,其他行星也以太阳为中心做旋转运动。前人的观点给了哥白尼很大的启发。他越来越觉得根据“地心说”的宇宙构造体系推算出来的结论,跟许多实际观测到的结果差别很大。他决心推翻“地心说”,建立一种新的天文学体系。

1512年,哥白尼到费洛恩堡大教堂去任职。他把教堂中的一座角楼作为研究室,在那儿建立了一座小小的“天文台”。他在这个“天文台”里度过了将近30年。

在30年漫长的岁月里,哥白尼一直默默而又耐心地进行观测,不断完善新的宇宙体系。他用自制的天文仪器测出了一些相当好的数据,比如,测出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与现代值只相差30秒;测出月亮到地球的平均距离是地球半径的6030倍,现代值是6027倍。1543年,哥白尼已经是个垂暮老人了。这一年,他发表了凝结着一生心血的巨著《天体运行论》。哥白尼在这部著作中毫不含糊地指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体,地球和行星都围绕太阳运动,只有月亮才围绕地球旋转。他的这个观点立即招来了宗教势力的疯狂围攻。

在现在看来,哥白尼的说法还不够完善,太阳并不是宇宙的中心,也不是静止不动的。但是,他的日心说完成了科学史上的一次革命,使人类宇宙观得到了更新。

咬定鳄鱼不放松

每一年,我都更加相信生命的浪费在于:我们没有献出爱,我们没有使用力量,我们表现出自私的谨慎,不去冒险,避开痛苦,也失去了快乐。

——约翰

在泰国有个养鳄大王叫杨海泉,他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华侨家庭。父亲杨水青早年前往泰国谋生,为人佣工,母亲做挑担小贩,育9子3女,杨海泉排行第4。经济收入的微薄,多子女的负担,使他们的生活总陷于艰难的泥潭。聪明好学的杨海泉只断断续续上过一年小学,从10岁起就做童工,先后做过照相馆佣工、客栈的店小二、金铺的伙计,还做过小生意。

他小小的年纪就饱受了生活的煎熬……

15岁那年,杨海泉在别人的帮助下,开了一家小小的杂货店,主要收购当地的土特产转卖给商人,他本以为从此摆脱了打工的生活,自己可以做老板了。但是没有多久,杂货店就关门了,这是他生意场上的第一次失利。他总结出一条经营之道,即:在激烈的竞争中必须独辟蹊径,大胆开创冷门生意,这样才能独占鳌头,立于不败之地。

可是,冷门在哪里呢?

一天,杨海泉遇到了一个以猎杀鳄鱼为生的旧相识,2人在一起谈起鳄鱼,谈出了兴趣。那人介绍道:鳄鱼的全身都是宝,捕杀鳄鱼的人发了大财,但是现在鳄鱼已越来越难捕了,就连小鳄鱼也在捕杀之列。

杨海泉灵机一动,立即想到:什么东西都有个完结。如果这样滥猎滥捕,即使是一座金山也会被挖空的,何况是动物呢?如果把鳄鱼的幼仔饲养起来,就像养羊养猪那样,长大了再杀,不就可以“无穷无尽”了吗?

然而畜养鳄鱼自古未闻,家人和亲友对此都不屑一顾,对他冷嘲热讽。养鳄鱼?开什么玩笑,你是不是想发财想疯了?

可是杨海泉毫不动摇,说干就干。他一面扮作猎鳄者,到鳄鱼产区去廉价收购幼鳄;一面很快就在自家的地里修筑了一个养鳄鱼的池子。小鳄鱼不值钱,杨海泉是一个十分勤劳的人,得到了那些猎鳄人的好感,很多人就白白地把小鳄鱼送给了他。

小鳄鱼不断多起来,需要的费用也多起来了。但是杨海泉很穷,连很少的鳄鱼饲养费都拿不出来。亲戚朋友看到杨海泉的这种冒险引起的这种尴尬场面,就借机纷纷劝阻。

他的母亲更是反对,以“养虎伤人,养鳄积恶”责怪他,说他是异想天开,想钱想疯了……这也不足为奇,古今中外,哪个听说过饲养鳄鱼的事情。

但是,杨海泉就是有一股“九头牛拉不回”的倔劲儿,一点儿也没有动摇。他认为,别人嫌弃的,不愿意干的,才有可能取得成功;别人没有走过的路,走起来才会更加宽广……人工饲养鳄鱼是一件前无古人的事情,没有规律可循,没有老师可拜。这前进的路上充满了数不清的未可知因素,可是杨海泉根本不想回头了。他就是要把自己逼上“绝路”……事实也正是如此,杨海泉发现喂养鳄鱼比喂养一个初生婴儿还要困难。

刚刚开始的时候,由于缺乏饲养经验,有些小鳄鱼因此丧命。成年鳄鱼给人的感觉是十分凶悍的,但是小鳄鱼的生命却很脆弱,对气候反应很敏感,对小小的惊恐也会发生痉挛而生病,严重的还会残废或丧命。可是这一切并没有吓住杨海泉,他经过日夜认真观察,这个问题终于得以解决,成功地闯过第一关。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更大的问题在等着杨海泉。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小鳄鱼喜欢吃鱼类或水中的小动物,有时还要吃肉,杨海泉很难拿出这么多钱去买饲料;二是随着鳄鱼的不断长大,原来的鳄鱼池已经不能容纳了,杨海泉缺乏必要的资金扩建。

沉重的经济负担使杨海泉喘不过气来。

眼看就要坚持不下去了,杨海泉只好含泪操刀宰杀部分基本达到出售规格的鳄鱼,卖掉去换取资金。就这样一面饲养一面宰杀,一面摸索一面实践,经过3年的时间才基本解决了经济危机问题,慢慢地经济有了一定盈余。

为了提高鳄鱼的价值,杨海泉购买了自己的屠宰设备,钻研独有的宰杀技术。当时,泰国的鳄鱼产品都是由捕杀鳄鱼的人在捕捉的时候宰杀的,设备很简单,加工很粗糙,鳄鱼皮的质量不高。杨海泉之所以这样做,就是希望生产出世界一流的产品。

杨海泉的这种举动是属于十拿九稳的,所以,很快他就生产出了高质量的鳄鱼皮产品。“海泉鳄鱼皮”很快就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售价比一般的鳄鱼皮产品高出了许多。

凭借着“海泉鳄鱼皮”的名牌优势,杨海泉很快就占领了先机,他很快就成立了一家“友商贸易行”,包揽了鳄鱼皮的生产出口业务,生意做到国外。杨海泉善于经营,讲求信用,名声越来越大,越来越好,生意当然就更加红火了,实力也更加雄厚了。

到了20世纪70年代初,杨海泉的“北榄鳄湖”已经是举世瞩目的最大规模的人工养鳄湖了,率先进入了专业化养鳄鱼的行业。

1971年3月,在美国的纽约召开了世界保护鳄鱼大会,杨海泉作为泰国的唯一代表出席了这次大会。他就像一个技术权威一样,在大会上慷慨陈词,向世界顶尖级专家讲授他的养鳄经验,还讲述了泰国近50年来养鳄的情况,引起了大家的浓厚兴趣。但这其中蕴含着多少辛酸和磨难,恐怕只有杨海泉自己才知道……他很自豪地宣布:“在我的养鳄池里饲养着15万头大大小小的鳄鱼!”

1973年,国际保护鳄鱼大会在泰国曼谷举行,会场就是杨海泉的“北榄鳄湖”,这是对杨海泉的事业的高度评价,是宣传杨海泉先进经验的绝好机会。

就是他这样一个穷人的孩子,几乎没有上过什么正规的学堂,只是凭着自己的胆识和眼光的独到现在居然走进了世界最权威的鳄鱼专家的行列,创造了一个神奇的“鳄鱼王国”,成为了泰国的巨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