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青少年不可不知的中国文化常识
2995800000011

第11章 书画 音乐 戏曲(2)

水墨画使用的材料虽然极其简单,但它的技法却在发展过程要求越来越高。当这种画在唐代刚一出现时,就有人加以总结,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里就说到:“运墨而五色具,是为得意。”意思是说,虽然并不施加色彩,但以水调墨出现的深、浅、浓、淡等不同层次的墨色,可以把画面上的形象充分地表示出来。宋代的韩拙在《山水纯全集》里也指出过“墨以分其阴阳”,也指出在水墨画中运用墨色表现物体形象的重要。水墨画在元代以前主要是绘在绢上,表现技法受到一定的限制。自元代起,画家们更多的是采用宣纸来作画,由于纸对水与墨的吸收性能优于绢,也就难以掌握,因而它的技法要求比以前更高了,除了以笔墨勾勒与晕染外,又有破墨、积墨、泼墨等技法出现。因画家喜好的风格不同,水墨画有的偏于雅淡,有的偏于浓厚,既能细描精绘成卷,也能率意挥洒成图,因此水墨画成为中国画坛上的重要画体。

明清时代的水墨画发展迅速,产生了像徐渭、八大山人以及“扬州画派”等许多著名的画家。近代画家黄宾虹、齐白石对于水墨画技法的运用达到了绝妙的境地,尽管他们各自选择的题材不同,黄宾虹的水墨山水和齐白石的水墨虾子、小鸡等等,表现在画面上的景物都有着生活的气息,深受人们的喜爱。

文人画

文人画是中国绘画史上对封建时代的文人和士大夫阶层绘画的称呼,为的是区别于民间的画工画和宫廷的院体画,所以也称“士夫画”。文人士大夫在绘画上,主张表现个人的“人品”,抒发个人的“性灵”。在诗文之外把绘画作为余兴和笔墨游戏,是文人画的特点。文人画的作品,讲求笔墨情趣,强调神韵,追求意境,并重视诗、书、画在作品中的融汇,对于中国画的水墨、写意等技法的发展,都有着相当的影响。

最先提倡文人画的是宋代大诗人苏东坡,他的书法在当时也是首屈一指的。苏东坡提出了“士夫画”,他自己也从事绘画,好作竹石与枯木、寒林之类的画幅。在宋代还有文同善于画墨竹,米芾父子长于云烟一片的水墨点染的山水。元代的文人画家,往往出于不与异族统治者合作的思想,在各种题材的作品中发泄自己的情感。文人画在明代经书画家董其昌等人的称道和标榜,又得到了很大发展。他们并且把中国绘画分为南宗北宗,而将文人画归入南宗,还以唐代王维为南宗之祖。这在当时形成了“文人画”思潮,以后更形成了山水画上的抄袭和复古的趋势。

徐渭《梅花图》

文人画家中有不少人有强烈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从北宋以后,文人画就发展成为中国画坛中的艺术主流。特别是明代徐渭和清初朱耷(八大山人)、石涛等人的画法,对中国画的发展都有着显著的影响,一批又一批的画家吸收他们的创新精神,应用于创作实践。

文人画有着精湛的笔墨技巧和优美的抒情方式。近代画家吴昌硕、黄宾虹、齐白石、张大千等人的绘画都吸收过历史上的文人画的营养,形成了人们各自独特的艺术风格。

五色六彩

“五色”、“六彩”,都是中国画上的技法用语,所指的都是墨的运用和水的关系。

对于“五色”的具体解说,历来就不一致。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曾指出“运墨而五色具”。有的说法指“五包”是焦、浓、重、淡、清。焦墨是一种含水分量少的墨汁,使用这种墨色,可以在画面上出现干燥粗涩的线条。浓墨的墨色比焦墨略为稀一点,依次类推。另外,还有一种说法认为,“五色”是指浓、淡、干、湿、黑。这中间的干墨也就是前一说法中的焦墨,湿墨相当于清墨,是含水分最多的。

“六彩”是在“五色”的基础上增加白的这一种后形成的说法。清代的唐岱在《绘事发微》里提出“六彩”时说:“墨有六彩,而使黑白不分,是无阴阳明暗;干湿不备,是无苍翠秀润;浓淡不辨,是无凹凸远近。”讲述了墨色在画幅上描绘形象的作用。

清代的布颜图在《画学心法》中称墨色在“六彩”中可分成“正墨”、“副墨”。近代山水画家黄宾虹指出:“古人说墨分六彩,颇有道理。至于分干、淡、自三彩为正墨,湿、浓、黑三彩为副墨,此说我不能同意。因为墨色变化,可以相互作用,如求浓以淡,画墨显自,此法之变化;有干才知有湿,有湿才知有干,故在画法上,自不能有正墨与副墨之别。”

“五色”、“六彩”只是形容墨色的丰富变化,变化的条件要靠水来调,浓淡、干湿、黑白都是在相比较中显示的,因此熟练的画家运用墨色时很自由,并不按“五色”或“六彩”的定义生搬硬套。但是在使用墨时,都要先把墨研浓,然后以干净的毛笔和清水根据需要蘸墨调用。

画圣吴道子

吴道子,又名道玄,阳翟(今河南禹县)人,生活于盛唐时代,生卒年不详。在唐代,吴道子就被称为“画圣”,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久远的影响。相传他曾向大书法家张旭和贺知章学习书法,以后专工绘画,曾在宫廷中作画,后来的画工也把他奉为祖师,为人好酒使气,感情激昂,意气奔放。

吴道子擅长于画佛道人物,在艺术上远师张僧繇,近学张孝师,后来创成“吴家样”,以夸张的手法与生动的形象,成为一种具有很大历史影响的人物画派。吴道子的人物画线条行笔磊落,圆润折转,凹凸起伏,被称作“兰叶描”,轻重顿挫之间,呈现出粗细刚柔、长短虚实的特点,画面上具有立体感,人们称之为“吴带当风”。吴道子在用笔和线条上改变了前人顾恺之、陆探微那种巧润细密的作风,形成了自己的神速大胆、自由豪放的气派。吴道子曾经在长安、洛阳的寺观先后画过佛道宗教壁画300多间,其中人物情状各不雷同。据说他画的《地狱变相图》,并没有画出牛头马面,但却画得阴气逼人,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这是因为他经常活动于民间,观察过现实生活中不同人物的不同特征,然后重视运用夸张手法绘出的。他的画法采用焦墨勾线,略加淡彩设色,笔迹洗练,被称作“吴装”。

吴道子《天王送子图》在山水画方面,吴道子的绘画也产生了很大影响,他的山水画像人物画一样具有比较强的立体感,比起隋代人画的单片的山石有很大不同,所以有人认为山水画的发展走进新阶段,是从吴道子开始的。传说中吴道子山水画最有名的作品,是他在大同殿上一日之间完成的三百里嘉陵江山水壁画。

吴道子绘画的作品没有保存下来,传本《天王送子图》据说是宋代画家李公麟的摹卷,画面上人物众多,衣纹用锐利的兰叶描线法绘出,创造了生动活泼的形象。由于吴道子画派流行,唐代时民间画工曾经翻印他的画稿作为样式,后来屡经翻摹复刻已失真。

三友与四君子

中国古代文人常有将3种事物引作朋友的说法,唐宋以来,有的把琴、酒、诗视为“三友”,也有把梅、竹、石说成“三友”的,这种风尚以后影响到了画坛。

宋元时代的文人有以水墨画为戏的,像苏东坡、文同喜欢画墨竹,杨无咎、王冕好画墨梅。后来,有的画家就把松、竹、梅称作“岁寒三友”。用松树的风姿喻坚贞,以竹子的直干形容气节,又把梅花的耐寒喻为风骨,从而构成了一种文人的所谓气质。以“岁寒三友”为题材作画,明、清以来代不乏人,这种题材也成了文人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画家们以此为题材作画,多为抒发个人的感慨,“岁寒三友”所代表的那种人格形象,正是封建时代文人想求而不可遇的。

“四君子”是从“三友”发展而来的。明代有人把梅、兰、竹、菊绘成画谱,当时的有名文人陈继儒题称作“四君”,因此就有了“四君子”之称。兰花的清香,是人们所喜爱的,秋高气爽之时开放的菊花能够傲霜,也是为人称道的。在“四君子”中,梅花与兰花象征清幽,而竹子和菊花喻意高爽,把这几种汇为一体,就成为了封建时代文人标榜“君子”应具有的“清高”品格。

“四君子”图

“三友”与“四君子”的题材,吸引了很多的文人画家,它在花鸟写意画的表现方式上产生过争奇斗艳的局面。从形式上有以一种花木作画的,更有将三者或四者熔为一炉的。其中最为盛行的是墨竹一科,画墨兰的也为数不少。清初的画家郑板桥、李方膺、金农、汪士慎等人都是喜欢画这种题材的著名好手。

明清时代的封建士大夫和文人,如果不能画几笔梅、兰、竹、菊的“四君子”画,会被认为与他的身份不相配。这对于写意的水墨文人画的发展起过某种推动作用。所以,不论是“三友”或“四君子”题材的文人画,对于培养人们的审美观念和情操都有一定的裨益。

别具一格的指画

指画,又称“指头画”。我国绘画中的一种特殊画法。不用毛笔而是用指头、指甲和手掌蘸墨或颜色在纸、绢上作画,在浓泼淡抹上此用笔更富有强烈的传神效果,乍看似粗,但精品则更觉粗中藏细。

唐代著名画家张璨,工画树石山水,清润可爱,尤以画松著名。他善用指头作画,“以手摸绢素”,为一时名流。后人都认为指画源于张璨。唐代还有一个著名画家王洽,因开泼墨的画法,自成一派,当时人叫他“王墨”。他性格奇特,酷爱饮酒。曾为潮海中都巡,后辞去。因他常往来海中,见烟云缥缈的天海,云霞舒卷、烟雨迷蒙的景象,更善于发挥泼墨的妙趣。他作画时,必待沉酣之后,先泼墨于纸上,依它的形象,而作成山水、树石、楼台,没有墨污痕迹,随自然天成,别具浑厚的景象。每以墨泼后,手抹脚涂,或挥或扫,或浓或淡;其状为山为石,为云为水,图出云霞,染成风雨,宛若神巧,妙趣横生。王洽的泼墨指画对后世影响很大。

明代著名画家吴伟,一次酒醉后画《松泉图》,不小心碰翻了墨汁瓶,于是索性用手涂抹,居然画成一幅好画,使得孝宗皇帝大为赞叹,“真仙笔也”,后来还得到赏赐的“画状元”图章。

真正承先启后而成就为一代指画宗师的,却是清代顺治年间的杰出画家高其佩。因他原籍是辽宁铁岭县,人们又尊称他为“高铁岭”。他8岁起开始临画,从事指画艺术50余年。他的指画名擅一时,形成一个新兴的画派。他擅画人物,能各具性格,姿神生动;也画山水,随意点染,云烟生绡;兼画花鸟,画花能解语,画鸟亦含情,无不精妙。他的指画清奇、简淡、浑厚,而神韵尤在指墨之外。人们称他的指画“超凡入圣”,从他遗留的作品来看,并非过誉之词。自他开宗立派以后,以指画崛起者达百余人,如他的外甥朱伦瀚、李世倬,儿子高敬等,“扬州八怪”中的李复堂得到他的传授,黄慎、罗聘、高凤翰等也都受到他画风的熏陶。高其佩的代表作有:《饱虎图》、《雁行图》、《怒容钟馗图》、《梧桐喜鹊图》、《虬松列岫图》等。

近代的指画大家,要数潘天寿与曾恕一,两人的造诣都达到很高的艺术境界。潘天寿以雄奇苍劲见长,曾恕一以柔媚细腻著称。

我国的指画艺术在百花齐放的今天,无疑将会大放异彩。

扬州八怪

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在扬州活动的一群画家,对于当时所谓正统文艺具有鲜明的叛逆性和独创性,被当时的人认为是画坛上的“怪物”,以后人们习惯地传称他们为“扬州八怪”(又称“扬州八家”或“扬州画派”)。这8位画家,有的祖籍是扬州,有的是从外地来到扬州。当时,扬州集结的大批盐官盐商,暴发起家,挥霍消费,刺激了商业手工业的发达,也吸引了大量艺术人才。

“扬州八怪”他们都长期活动在扬州这个繁华的名城,他们之间有着密切的交往和深厚的友谊,在艺术上有着相近的风格。对于“扬州八怪”中的画家,有几种不同的说法,列入的姓名也并不一致,但一般是指以下的几位:

李鱓(公元1686—1762年),字宗扬,号复堂、懊道人,江苏兴化人。李鱓曾在宫廷里作画,后出任知县被免职,就到扬州卖画,擅作花卉虫鸟,早年作品工细,后来崇尚写意画。

汪士慎(公元1686—1759年),字近人,号巢林,安徽休宁人。汪士慎精篆刻和隶书,工画花卉,尤其善于画梅花,晚年失明后曾摸索着写狂草书法。著有《巢林诗集》。

黄慎(公元1687—1766年),字恭寿,号瘿瓢子,福建宁化人。少年时作画工绘肖像,后到扬州卖画,以狂草笔法描绘人物,题材广泛,神仙、渔夫等都能入画。著有《蛟湖诗草》。

高翔(公元1688—1753年),字凤岗,号西唐,扬州人。工篆刻,擅长画山水,也画梅花和人物。著有《西唐诗抄》。

金农(公元1688—1764年),字寿门,号冬心先生,浙江杭州人。金农好游历,居扬州后曾多次出游,行踪辽远。工书法、篆刻,50岁以后开始作画,人物、山水、花鸟均能取作画材,有的作品是他的学生罗聘代笔。著有《金寿门遗集十种》等。

郑燮(公元1693—1765年),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应举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曾在山东任知县,因得罪豪绅而罢官。做官前后均在扬州卖画,擅画兰竹,以书法融入绘画,作品疏朗劲峭,又用隶体参入行楷,自创“六分半书”。著有《郑板桥全集》。

李方膺(公元1695—1754年),字虬仲,号晴江,江苏南通人。曾任知县,退出官场后往来于南京、扬州卖画。喜画松竹兰菊,更长于画梅,用笔奔放。著有《小清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