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青少年不可不知的中国文化常识
2995800000002

第2章 天文 历法 地理(2)

四年一闰的办法,使得一年的平均时间比一年的实际时间多了约1分14秒。为了消除这个误差,现行公历规定,400年间只允许有97个闰年而不是100个闰年。那些世纪整数年,如1900年、2000年,要能被400整除时才算闰年,否则仍算平年。因此,公元1800年、1900年都是平年,公元2000年、2400年才是闰年。

历史上的纪年法

我国历史上使用的纪年法重要的有4种:

(1)干支纪年。干支是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合称,以十天干与十二地支循环相配,可配成六十组,通称为“六十甲子”,用来表示年历,六十年后周而复始。

(2)帝号纪年。西周共和十四年后,周朝史书中出现了“宣王一年”、“宣王二年”。鲁国史书《春秋》,是从“鲁隐公元年”到“鲁哀公十四年”的历史。“宣王”和“隐公”均为帝王或诸侯的谥号,这就是帝号纪年。

(3)年号纪年。公元前141年,汉武帝刘彻即位,使用年号“建元”,首创年号纪年。以后历代帝王都仿照他而建制自己的年号。从汉武帝至清宣统三年,前后2051年中,建立过600多个帝王年号。

(4)黄帝纪年。辛亥革命期间,一些报刊和革命党人为反对清王朝,不使用清朝皇帝的年号纪年,而以传说中的中华民族祖先黄帝为年号来纪年,史称“黄帝纪年”。由于计算的起始时间不同,当时各报刊采用的黄帝纪年的年代也不统一。对1911年,中国同盟会机关报《民报》推断为黄帝4609年,中国留日学生江苏同乡会编印的《江苏》推断为黄帝4402年,由黄藻编辑初刊的《黄帝魂》推断为黄帝4622年。其中,《民报》所用年代为多数革命党人接受,武昌首义后湖北军政府颁发的文告即以此为据,各省响应起义的文告也多采此说。孙中山先生就任临时大总统时,通电各省,定黄帝纪年4609年11月13日(公元1912年1月1日)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旦。从这一天起,不再使用黄帝纪年了。

时、刻、更、鼓、点

时、刻、更、鼓、点,都是我国古代的计时单位。

时:指时辰。古时,人们把一昼夜分为12段,每段叫做一个时辰,合现在两个小时。12个时辰分别用12个地支做名称,从半夜算起。

子时:夜半,23~1点。

丑时:鸡鸣,1~3点。

寅时:平旦,3~5点。

卯时:日出,5~7点。

辰时:食时,7~9点。

巳时:隅中,9~11点。

午时:日中,11~13点。

未时:日映,13~15点。

申时:哺时,15~17点。

酉时:日入,17~19点。

戌时:黄昏,19~21点。

亥时:人定,21~23点。

刻:古代用漏壶计时,一昼夜共100刻,1刻合现在14分24秒。顷刻,指很短的时间。

更: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

一更天:19~21点。

二更天:21~23点。

三更天:23~1点。

四更天:1~3点。

五更天:3~5点。

鼓:古代夜间击鼓报更,所以鼓成了更的代称。

点:古代用铜壶滴漏(水或沙)计时,以下漏击点为名。一夜分五更,一更又分五点。一点合现在24分钟。

十二生肖

属相是我国一种传统的纪年方法。办法是,在采用天干配地支纪年的同时,又用十二地支各配一种相应的动物名字,表示这一年的顺序和名称,排列办法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如辛酉年又称鸡年,这一年出生的人便属鸡。这种纪年方法的来源,历来说法不一,主要有:(1)依据阴阳来确定这些动物名称,如子寅辰午申戌属阳,故用身上有奇数特征的动物表示,如鼠、虎、龙、猴、狗都有五趾,马为奇蹄;而丑卯巳未酉亥旧说属阴,故以身上有偶数特征牛羊猪(偶蹄)鸡(四爪)兔(双唇)蛇(二舌)来表示;(2)图腾说:古代某一氏族因与某种动物关系密切,便奉这种动物为本族的保护者。此后逐渐用几种常见的动物纪年,产生了十二属相,以祈保护。(3)来自西北游牧民族:我国自古有以干支纪年的办法,而只有在古代西北的游牧民族中,才以动物纪年,此后随着民族间的融合,华夏族的干支纪年法与少数民族的动物纪年法相融合,产生了十二生肖,清人赵翼甚至断定此俗“起于后汉无疑也”。

源远流长的十二生肖,既然广泛影响古代的民俗,因而某些封建文人,也用它作为诗文的题材。大名鼎鼎的朱熹,曾写过十二生肖体的诗篇,每句隐一生肖,类似文字游戏,但也反映出宋代士大夫的生活情趣:

昼闻空箪啮饥鼠,晓驾羸牛耕废圃。

时才虎圈听豪夸,旧业兔园嗟莽卤。

君看蛰龙卧三冬,头角不与蛇争雄。

毁车杀马罢驰逐,烹羊酤酒聊从容。

手种猴桃垂架绿,养得鹍鸡鸣角角。

客来犬吠催煮茶,不用东家买猪肉。

十二生肖剪纸

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用以表示一年里天时和气候变化的24个时期,也就是表示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24个不同的位置。天文学上,用太阳的黄经度来计算:分黄道为360度,取“春分点”为零度,由此起算,每15度为一个节气,6个节气为一季,合四季而得“二十四节气”(详见下表)。我国劳动人民远在春秋时代已通过农业生产实践,定出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大季气。在秦汉时,二十四节气的概念已完全确立,成为农业活动的主要根据。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二十四节气表

季立春

2月3~5日雨水

2月18~20日惊蛰

3月5~7日春分

3月20~22日清明

4月4~6日谷雨

4月19~21日夏

季立夏

5月5~7日小满

5月20~22日芒种

6月5~7日夏至

6月21~22日小暑

7月6~8日大暑

7月22日~24日秋

季立秋

8月7~9日处暑

8月22~24日白露

9月7~9日秋分

9月22~24日寒露

10月8~9日霜降

10月23~24日冬

季立冬

11月7~8日小雪

11月22~23日大雪

12月6~8日冬至

12月21~23小寒

1月5~7日大寒

1月20~21日

二十四节气的传统含义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用来反映一年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则反映了春、夏、秋、冬四季的开始。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从天文角度来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春分:春季的中间,昼夜平分。夏至:白天最长,夜间最短。秋分:秋季的中间,昼夜平分。冬至:天进九,白天短,夜间长。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具有非常明显的季风性和大陆性气候,各地天气气候差异巨大,因此不同地区的四季变化也有很大差异。

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5个节气反映气温的变化,用来表示一年中不同时期寒热程度。小暑:初伏前后,气候开始炎热。大暑:一年中最炎热的时节。处暑:“处”有躲藏、终止的意思,表示炎热即将过去。小寒:气候已比较寒冷。大寒:为最冷的时节。

白露、寒露、霜降3个节气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结、凝华现象,但实质上反映出了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白露:气温下降到一定程度,夜间较凉,空气中的水汽出现凝露现象。寒露:气温明显降低,夜间凝露增多,而且越来越凉。霜降:开始降霜。当温度降至0℃以下,水汽凝华为霜。

小满、芒种则反映有关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况。小满:麦类等夏热作物子粒逐渐饱满。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惊蛰、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现象。惊蛰:开始打雷,冬眠动物复苏。清明:气候温暖,天气清和明朗。尤其是惊蛰,它用天上初雷和地下蛰虫的复苏,来预示春天的回归。

雨水、谷雨、小雪、大雪4个节气反映了降水现象,表明降雨、降雪的时间和强度。雨水:降雨开始。谷雨:降雨量增多,对谷类生长有利。小雪:开始降雪。大雪:降雪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