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青少年不可不知的中国文化常识
2995800000028

第28章 军制 兵器 战役(1)

军衔流变

军衔制度于清朝末年传入中国后,军衔等级的汉语名称几经变更,我们现在使用的将、校、尉、上、中、少的称谓,是1912年8月才固定下来的,这已经是军官军衔在中国的第四代称谓了。

第一代,清政府于光绪三十年十一月十四日的《另定新军官制事宜》中提出,光绪三十一年八月十八日《陆军军官军佐任职等缓及补官体制摘要章程》正式命名。上等军官称都统,中等军官称参领,下等军官称军校,每等分正、副、协三级,如正都统、副参领、协军校等。

第二代,辛亥革命胜利后不久,南京临时政府在《军士制服令》中颁行。上等官称将校,中等官称领,次等官称尉,每等分大、中、少三级,如中将校、少领、大尉等。

第三代,南京临时政府在1912年1月16日颁布的《陆军军官佐士兵等级表》中公布。上等官佐改称将军,中等官佐改称都尉,初等官佐改称军校,每等分大、左、右三级,如大将军、左都尉、右军校等。

第四代,北洋政府1912年8月19日颁发的《陆军官佐士兵等级表》中公布。上等官称将官,中等官称校官,初等官称尉官,每等分上、中、少三级。这种称谓一直被沿用下来,只是后来在每一等里面的级数上有所增加。如1935年国民政府将上将分为特级上将、一级上将、二级上将和三级上将。我军实行军衔制期间,增设了大将、大校和大尉。

此外,20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公布《边疆武职人员叙授官衔暂行条例》,为蒙古、康藏、新疆等地的武职人员制定了另外一种衔称:一等官称统,二等官称领,三等官称卫,每等分都、副、协三级,如协统、副领、都卫等。

准尉,清政府和南京临时政府期间称额外军官,北洋政府改称准尉后一直未变。

军士,自清政府宣统元年九月二十九日《陆军人员补官暂行章程》中设上士、中士、下士衔后,除南京临时政府在《军士制服令》中一度改军士为“兵目”外,一直被历届政府所沿用。

兵,清政府于宣统三年二月九日,正式设立正兵、一等兵、二等兵衔。辛亥革命后改正兵为上等兵,其余相应不改。我军实行军衔制早期,设上等兵、列兵两级兵衔。

中国历届政府数次命名的上述军衔汉语称谓,是从哪里来的呢?有人认为将、校、尉、士等名号,是外来的“国际通用的军衔名称”,这是一种误解。其实,这些军衔的汉语称谓,都是以我国古时的职官名称命名的。如前三次命名的都统、将校、参领、都尉、领、军校等名号,均为我国清代以前的官名。现在使用的元帅、将、校、尉、士等名称,则是我国更为古老的职官称谓。

元帅,渊源于《左传·僖公二十七年》所载晋文公的“谋元帅”,唐代设有元帅、副元帅等战时最高统帅,宋代有兵马大元帅,元代有都元帅、元帅。

将军,春秋以前,军队的统帅叫卿,卿以下叫大夫,大夫以下叫士。到了春秋时代,诸侯为了扩大势力范围,不断增加兵力,因此,大国诸侯常常拥有三军(天子有六军,每军2500人)以上的兵力,而编制上他只有三军,只能设三卿。于是就把扩充军的统帅称作“将军”,意即将领一军的意思。以后军队数量越来越大,将军也就越来越多了。作战时军队得由一人统率,因此,在将军中选拔出“大将军”或“上将军”来全盘指挥。到了汉代,军队数量更多,单设一位大将也管不过来了。于是又出现了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等级别。以后,各朝将军的名称虽不尽相同,但将军分成许多级别这一原则却是相同的。

校,为古代军队的编制单位,统带一校之官称校尉。汉武帝初置中垒、屯骑、步兵、越骑、长水、胡骑、射声、虎贲等八校尉,为专掌特种军队的将领,其地位略次于将军,后通称将佐为八校。唐代折冲府以300人为团,团有校尉。

尉,春秋时晋国上、中、下三军皆设尉。秦汉时,太尉、大尉、中尉地位颇高,以后带尉字的官号地位逐渐下降。明清时的卫士和八九品阶官称校尉,清代七品宫中有正尉、副尉。

士,夏、商、周三代,天子诸侯皆有上士、中士、下士之官,是卿大夫以下的低级官职。秦以后间有袭用古制在军中而以上、中、下士为官秩者。

新中国成立后,军衔制成为世界上大多国家军队的重要制度之一。实行军衔制,有利于军队正规化建设,有利于诸兵种协同作战,也便于国际交往。中国人民解放军于1955年第一次实行军衔制,1965年取消,1988年起,实行新的军衔制。

1955—196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制:

元帅:大元帅(未授予),元帅(10人)。

将军:大将(10人),上将(57人),中将(177人),少将(1360人)。

校官:大校,上校,中校,少校。

尉官:大尉,上尉,中尉,少尉,准尉(增设,一般授予副排级干部)。

士官:上士,中士,下士。

士兵:上等兵,列兵。

1988年开始实行的新的军衔制:

将军:上将,中将(集团军的军长和各个大军区的司令、政委),少将(一般为集团军的副军长)。

校官:大校(一般是师级干部,比如:师长,师政委),上校,中校,少校。

尉官:大尉,上尉,中尉,少尉,准尉(增设,一般授予副排级干部)。

士官:一级士官,二级士官,三级士官,四级士官,五级士官,六级士官。

士兵:上等兵,列兵。

冠军原是军事用语

在体育竞赛活动中,成绩最佳者被称为冠军。这称呼是怎么来的呢?

公元前209年,中国历史上爆发了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当时楚国有一位奋起反抗秦朝暴政的大将宋义,英勇善战,十分威武,秦兵屡屡败于他的手下。由于他战功赫赫,位居诸将之上,于是楚军将士赠给他一个光荣的称号:“卿子冠军”。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荣获“冠军”称号的人。

到了汉代,冠军一词继续沿用。据《汉书·霍去病传》记载,霍去病就以战功官拜骠骑将军,封“冠军侯”。汉代以后,战功卓著的武将,也都采用了冠军为官衔。从魏晋到南北朝各代,都设有“冠军将军”,唐朝也设有“冠军大将军”的官衔。直到清朝,护卫帝王的銮仪卫及旗手卫的首领,也称为“冠军使”。

现在,冠军一词在体育竞赛、文娱游艺等活动中被广泛采用。

最早的骑兵

春秋时期秦穆公的“畴骑”,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骑兵。“畴骑”,见之于《韩非子·十过》。以往旧注大多为“畴,等也。言马齐等皆精妙也”。或干脆注为:“畴骑,同一规格的马。”这种解释是不妥当的。《史记·历书》裴驷集解引如淳日:“家业世相传为畴。”清人钱大听说:“如氏家业世世相传之解,最为精当。而凡世相传之业,皆可当畴人之目也。”因此,“畴骑”应释为“世世传习骑术者”。古多世业,父子相传,兄弟相及,在骑兵刚刚出现的时候,骑术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军事技术,因而成为“世世相传之业”是很自然的。从秦穆公以武力助重耳入晋,一次派“畴骑”两千来看,“畴骑”所指不是单个的骑马者,而是具有军事意义的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骑兵。

娘子军的由来

孙武来到吴国帮助吴王图霸。吴王要试他的兵法,将宫中美女180人交给他训练。孙武将她们分为两队,以吴王两个宠爱的妃子充任队长。两人不听约束,嘻嘻哈哈。孙武下令将两人处斩,另任队长。美女们害怕起来,都认真听从孙武指挥,进行操练,很是整齐,完全合乎规格。这大概也可说是操练娘子军的先声了。当然娘子军的正式出现还在后来。

隋朝末年,李世民推动他的父亲李渊起兵反隋。李渊的三女儿李氏回到陕西户县故乡,散发家产,招募了大批士兵,又联络了当地农民武装,合并了几支零散的起义军,兵力扩充到7万。公元617年,李氏率领着这支队伍和李世民在渭北会师,宣布了隋王朝的末日。李渊称帝后,李氏被封为平阳公主。这以后,李氏统领的军队号称“娘子军”。

至于以女子为基本成员,又有严密组织的娘子军,则是从太平天国的女军开始的。太平天国的女军是在男女平等的政治纲领指导下成立的,以前、后、左、中、右和数字一至八来编排番号,共40军,每军5200人,总计10万之众。

古今三军

古代的“三军”,有好多种概念。它最早源于春秋时期。周朝制度,天子建六军,诸侯大国设三军,一军为12500人。春秋时,大国一般多设三军,如晋国称中军、上军、下军;楚国称中军、左军、右军;齐国、鲁国和吴国都设上、中、下三军。在三军中,各设将、佐,以中军将为三军统帅。中军的地位也比较高,战斗力更强一些。也有人把春秋时的步、车、骑合称为三军。

随着时代的演进,上军、中军、下军又渐渐被前军、中军、后军所代替。到了唐宋之后,这已经成为军队的一种固定建制。这时的三军,主要标志着担任不同作战任务的各种部队。前军是军队行军或作战的先锋部队;中军即由主将亲自统率的部队,也是全军的主力;后军是军队行军或作战时,担任后方掩护、警戒任务的部队。

古代军队中,最大的编制单位就是军。军的编制,历代沿用其名,但人数多少不一。汉代实行5人为伍,2伍为伙,5伙为队,2队为官,2官为曲,2曲为部,2部为校,2校为裨,2裨为军的编制。宋代在军队中设军一级的编制,其统兵长官为指挥使和都虞侯。

今天,前军、中军、后军在我们军队建制中已完全消亡了。陆、海、空军成为新的“三军”。

五花八门

事情变化多、花样多,是成语“五花八门”的含义。其实“五花八门”原是古代战术中的阵势:“五花”是五行阵;“八门”则是八门阵。

春秋战国时期,许多战略家都懂得使用五行阵。五行系指金、木、水、火、土。古人认为,构成各种物质的种种元素即是五行。加之五行又代表白、青、黑、红、黄五种色素,它们混在一起还可变为多种颜色,能够使人眼花缭乱。

八门阵也称八卦阵,这个阵势,原来是按照八卦的次第列为阵势的。但是,八八可变成六十四卦,常使对方军队陷入迷离莫辨之中。相传,春秋时期的孙武、孙膑最早运用八门阵。后来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又将八门阵改变成为“八阵图”。

《孙子兵法》

20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列国纷争,兵戈不止,总结和研究战争规律的“兵家”十分活跃。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专著诞生了,这就是大军事家孙武著的《孙子兵法》。

孙武是齐国人,人们尊称他为孙子或孙武子。他对兵法很有研究,但在国内没有受到人们赏识,于是他到了吴国。

孙武指挥吴军以3万主力,大败楚国20万大军,称霸一时,西破强楚,南服越人,北威齐晋,成为春秋末年的盟主。

孙武总结了实际经验,写成了《孙子兵法》一书。这本书历来被誉为“兵学圣典”,置于《武经七书》之首。现在流传在世上的本子中,以魏武帝曹操所注的一本最著名,共有13篇:《计》、《作战》、《谋攻》、《形》、《势》、《虚实》、《军事》、《九变》、《行军》、《地形》、《九地》、《火攻》、《用间》,约6000字。

在《孙子兵法》中,孙武提出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只有靠着士卒和百姓的支持,才能取得胜利。《孙子兵法》包含着许多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它指出:“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即不经过战争而能降服对方的军队,这才是最好的。这体现了孙武不单纯以力胜人的科学军事思想。

孙武提出的“避实击虚,避强击弱”、“神出鬼没,出奇制胜”、“攻其不备,出其不意”等立足于多变的战术指导原则和“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科学论断现在已家喻户晓。孙武的军事理论,对后世的中外军事家、政治家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被奉为先秦兵家的始祖。战国时期的韩非、西汉的司马迁、三国时的曹操以及唐太宗李世民都曾高度评价孙武和他的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