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决胜人生(走向成功丛书)
2996100000030

第30章 拥有丰富的人生(1)

人生在世间的目的,就是要与永恒和谐共存。只有如此,爱与智慧之流才能像穿过明亮的通道一样,在人的身上流过。

——马洛利人类之所以不断设定目标,不断追求,就是为了克服环境、解决问题,为达成目标而努力,没有应克服的障碍、应达成的目标,人活着将找不出真正的满足感和幸福感。贝利是20世纪20年代人人皆知的珠宝大盗,他所偷盗的对象,都是有钱有地位的上流人士。不仅如此,他还是位资深的艺术品鉴赏家,所以有“绅士大盗”之称。

终于,贝利在一次偷盗时失手被捕,并被判了18年有期徒刑。出狱后,他定居在新格兰的一个小镇,不再犯案,过起了普通人的生活。

闻知这位著名的大盗还健在,全国各地的记者纷纷涌到这个小镇去采访他。他们向他提出各种问题,有一位记者问了一个有趣的问题:

“贝利先生,你曾偷了许多很有钱的人家,但我想知道你偷窃最多的人究竟是谁?”

贝利不假思索地说:“这很容易回答,我偷窃最多东西的人就是贝利。我也许能成为一个成功的商人、华尔街的大亨,或是对社会很有贡献的一分子,但是我选择了做小偷,而且还把我生命中1/4的时间消耗在监狱中。”

贝利开始醒悟了,因为他知道,如果他曾经善用心像的话,他将走上一条不同的人生道路。

要知道,当我们刚出生时,并未具有确切的潜能,每个人都可能有1000种发展方向。因此,我们随时可以选择新生的机会,迎接自我挑战。

同样地,这个世界也并没有既定的发展潜能,全赖我们去塑造。至少,我们必须确认自己的存在价值。这个目标听来似乎遥不可及,而且太不实际,因为我们已经有了先入为主的观念,认为惟有在幻想、不可知的航程中才有希望。我们不能确定将会到达何处,也不知道在哪儿能找到什么宝藏。最要不得的是,我们常抱着“调整现状无妨,而改变现状充其量也不过是一种冒险”的心理。

社会上有种现象非常有趣,那就是要求一些不可知的东西具体化。这使我们不得不做一个选择——在前进、后退,或者是生活于混杂、焦虑和挫折中做出抉择。我们很清楚自己失落了些什么,而我们有必要去寻求解答。尽管明知道这些东西就藏在幻觉中,我们仍然阻止不了成长的脚步;尽管我们在过去的日子里已遍尝失败的滋味、被自己的聪明所误导、深受感情的困扰,但我们终究要成长。在摸索的过程中,很少会有外来力量引导你,而我们所凭借的,就是人类的本能。我们应该对它有信心,相信它能使我们迈向一个完美的人生。

于是我们所面临的挑战就更显而易见了,那就是:使我们的幻想成真。那么,我们该从何处着手呢?

就是现在。我们必须隔绝过去,拥抱现在。我们从最具价值的,也是唯一的本能重新出发,向完整的人格迈进。正如威塞尔所告诫我们的:“我们由自己本身出发!”

人生就是一段旅程

生命是一片浩瀚的大海,每个人只是沧海一粟;生命是一段漫长的旅程,每个人只能经历一回。每一分,每一秒,我们都不自觉地向生命旅程的终点接近。某些人的人生之路平坦宽阔,一帆风顺;某些人的人生之路蜿蜒曲折,坎坷难行,然而不管怎样,我们都要走完全程。

生命充满活力,就像一汪活水,水流永远变幻不定。你若能够尽心尽力地生活,就不会畏惧这趟旅程,自然能顺流而下,随遇而安。在风平浪静之处,你也安稳平和;在水流湍急之处,你也奋起振作;随着水道前行,你随之迂回曲折。生命之河一旦发生任何变化,你顺流而下的方式亦有不同。

但你若是紧握着过去不放——期待重温儿时无忧无虑的旧梦,或是执著于已逝的荣耀显赫,那么你就不可能随波而下,只能眼看着流水平白由你眼前流逝,或是徒然逆流挣扎。你对从前的期盼使你无法继续当今顺流而下的旅程。

你是否抗拒顺着生命之流而下的乐趣?或者你在兴奋地期待生命之流带你浏览风光?

俗谚说:“流水不腐。”随波而下,你也将因此而前行,否则就成为一潭死水。

人生就是活力之流,每一天,你都可以让强大的活力之流带领你前行。由现在开始,采取行动,让你的心、身和灵都动起来,做一点新的事,和以往不同的,兴奋刺激的,充满挑战性的。你要有所准备:顺着生命之河而下。

你属于哪一类人

现在,请你准备去从事一项行动,它可能在将来的某一天,为你赢得许许多多非常美好、丰硕的果实。

你将学习到各种新奇的方法。这些方法,加上妥善运用你自身所拥有的精神力量,将为你赢得更多美好的事物(包括更多的快乐、更多的爱情、更多的金钱与心灵上更多的宁静)。

在一个人的一生中,了解与运用自身精神中所产生出来的神奇威力,是一件令人着迷的事。如果你了解了怎样才能达到这种崇高的境界,你也会受益无穷。

现在,如果你一切都已经准备好了,那么,我们再继续下面的步骤。

首先,设想有一块很大的饼,被切成5份,每1份大小相同。然后,再设想有5个人坐在这块大饼的旁边,正在享用它。我们把这块大饼称为“生命中的美好事物”(包括快乐、爱情、金钱与心灵的宁静)。这5位围在大饼旁边准备要大快朵颐的人,都具有相同的聪明才智、教育水准及社会背景。

现在请记住,这块大饼正代表着“生命中的美好事物”。我们要做的下一个步骤,就是把这块大饼,设法分给这5个人。以下所言,即是将这块大饼依照“生命中各种美好的事物,以精确的方式来分配”。可能会发生如下的情况:

4个人合起来只分到1/5份的大饼,另1个人则自行享用剩下的4/5。请计算一下,1个人拥有“其他4个人加起来”的4倍,这不是一种很不可思议的现象吗?

这就是史华兹第一定律,请好好记下来:每一件美好事物的80%,都是由20%或低于20%的人所拥有。这个定律,还是一项很保守的估计。让我们来印证一下现实的情况:不管是公司的有价证券,或是一般的房地产,还是各种薪资的报酬,其80%的金额,大部分都是由20%或低于20%的人所占有。

在各种不同的场合,都能够证明这项定律的真实性。例如,科学上80%的重大突破,新的专利发明,极具影响力的书籍,或是伟大的艺术作品,都是由20%或低于20%的人所创造出来的。其他如商品销售的总数量,商业价值的创意,也遵循着这项定律。甚至有关生命的乐趣,爱情的滋润,也是由20%或低于20%的人所拥有。

当我们再度检视这项定律,就会发现,它确实能适用于每一件有形的事物,诸如金钱、股票、房地产,以及事业方面的成就。不过,它是否也能适用于精神上那种无形的“快乐”呢?各种迹象显示,它仍能适用。每5个家庭之中,总有1个家庭能够享受到其他4个家庭所拥有的快乐的总和。所有美好的事物,都是依照这项定律进行分配的。

这项定律,就像万有引力定律一样,是永远不会被撤销的。

现在,我们进行下一个步骤,就是设法了解这项定律的“缘由”,如此才能从中获益。

为什么每5个人之中,就有一个人能够获得那块“大饼”的4/5呢?这样一个特殊的人,到底跟其他4个人有什么区别呢?如果你想要从这块大饼中得到更多的分配量,要如何去做才好?如果你想要成为5个人当中的那位幸运者又要如何去实现?

研究这方面问题的专家指出:如果我们将全国所有的钱财平均分配给每一个人,不出几年,这些钱财仍然会回复到原先的比例,亦即这些钱财还是会维持这项“80-20”的定律。

这项事实,为我们证明了一件事:那位幸运者,一定是跟其他的人有所不同。这样的人,一定是禀赋着某些非常特殊的个性。所以下一个问题是:“到底什么是非常特殊的个性呢?”

前述那种相异的现象,我们是否可以用个人的智力,即天赋的思考能力来加以解释呢?如果成功与智力直接相关的话,我们就能很容易地解释“为什么一个人会成功”。但实际上的情形并非如此,成功也不是只跟我们个人的健康或运气(天时、地利、人和)有关。

这种特殊、无形的差异,不是一般简易的说辞(譬如智商、运气、教育或孩提时代受到特殊的照顾等)就能解释清楚的。

换句话说,这种差异,应该从“控制与运用个人的精神力量”方面,去寻找它的脉络缘由。

现在,我们提出两个问题:第一,你是否已经了解这项“80-20”的定律呢?第二,你是否想要加入那些“能拥有80%的美好事物的人”的行列呢?如果你的答案都是“肯定”的话,那么我们可以再继续进行讨论。

为什么你一直都很平凡

我们曾经请教过好几百位非常成功以及极为平凡的人,请他们分别叙述他们个人的生活哲学。我们先来谈那些大多属于平凡的“80%”的人的看法。我们举出一位代表性的人物,就称他为“威利先生”吧,以下是他的目标与理想的扼要叙述:

“我住在一间很普通的房子(附近的房子都差不多)里,每天开着一部很普通的汽车上下班。这部车子里,有我私人附加上去的一些装饰品,这样就显示出和别的车子不同。每隔三四年,我就会换另一部也同样普通的车子。”

“每年夏天,我都会设法带太太和孩子们一起去做为期一周的度假旅游。当我们的经济能力许可时,我们会在银行开立储蓄账户,每个礼拜存入5元美金,获得年率4厘的利息收入。我的钱存放在银行里是绝对安全的,而且将来我会成为那些职员中的‘千元富翁’。”

“每隔一个周末,我们会邀请鲍伯夫妇到家里来作客。当然,他们也会礼尚往来,回请我们。”

“我不满意目前的工作,不过它能给我一份薪水收入,满足我一些微不足道的需求。我深知我将不会变成很富有的人,而且我也不想(完全是一派胡言)。我所能做的只是得过且过,一天拖一天,没有远大的目标——毕竟没有人能预知他自己的未来。”

“有钱人都不得不去欺骗别人,而我却没有这种个性。我可能没有家产,但是我活得心安理得,而他们却未必这样。无论如何,我是不会去购买股票的,因为股票市场很可能会行情暴跌从而使我损失惨重。”

“我并不在意我的邻居的生活,但既然我与他们为邻,我也就不得不去迎合他们。我像一般人那样过活,如果我想要标新立异,我的邻居就会嫌弃我,而我是必须得到他们的认同的。”

这就是那些“威利先生们”的想法。他们每天会在固定的时间睡觉,起床,吃相同的午餐,不停地嘀咕,一再地埋怨。每天都沿着相同的路线开车上班,以那种无可奈何的态度和同事打招呼,每天都会到那种肮脏、阴沉的地方吃午餐,然后再工作,下班回家,然后吃晚餐。经过一天无聊、疲惫的生活,他们还会强打精神,到自己的房间里看电视节目,而这些节目,还是他们在一个礼拜以前就已经看过的。

这就是“威利先生们”的生活。请记住:80%的人都是属于这种类型。

现在,我们再回顾那些仅占20%的成功人物的生活哲学。他们都能奋发向上,享受人生,我们称这些人为“查理先生”。

首先,“查理先生”已了解到“人生苦短”的真谛,他不会去冒犯他的邻居,但也不会去注意他的邻居“究竟对他存有何种想法”,因为他所关心的是“我自己在思虑些什么”以及“我自己需要些什么”。

如果“查理先生”的邻居每周要割草坪两次,这不会影响到我们这位“查理先生”原有的计划。“查理先生”认为有必要时,他就会去割他家庭院里的草坪。

“查理先生”待人平等,薪资的报酬也会配合他自己的能力。如果他极力发挥他的才干与能力,他也会期望更多的报酬。总而言之,他认为他能主宰自己的命运。

“查理先生”每年的假期并不是只有一次,有时间就去。“查理先生”和他的家人很少会重复去做同样的事情。同时,“查理先生”的好奇心也相当强烈,他具有科学的实验精神。在心理意识上,他喜欢过一种惊险的生活,做一些特别的、富有刺激性的事情。

有一点很重要,“查理先生”并不会烦忧“安全感”、“未来”,或“明天”等问题,他有信心去处理一切面临的困境。他认为“安全感”是从个人的内心衍生出来的,不是依赖外在的凭借。

在工作中,“查理先生”每天都要为确保自己的职位与荣誉而不停地努力,他并不害怕有人会超越他而把他挤下台——事实上,他非常乐意有人与他竞争,而他也能从其中得到乐趣。在这一方面,“查理先生”确实是一位能手。他很乐意发挥自己的潜能,但却不屑于去击败那些二流的人物。

“查理先生”能够很气派地开着他所喜爱的车子,行动不受干涉。他的家庭美满,能够享受到人生的各种乐趣。他已经学到伟大的哲学家迪斯累利所揭示的格言,那就是:“人生苦短,不可荒废。”

“查理先生”会极力避免去依照惯例行事。他所做出来的事情不会一成不变,这样就能使自己随时保持活力与干劲。

“查理先生”会把自己的眼光放远。他不会使自己生活在佛罗里达州的老人村,目光短浅,无所事事。他会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他所预定的目标。“查理先生”会尽量去争取各种有利的机会,因为他认知到自然界的一切随时都在变化。在他的生命中,已经有一张蓝图,而他也一步一步、很踏实地往前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