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智谋通鉴(历代经典文丛)
2996400000025

第25章 如何提高智谋水平(5)

常见的与智谋运用有关的心理障碍主要有:一是先入为主的心理。任何智谋者,对于客观情况的掌握,必定是按照一定的时空顺序进行的。先行进入大脑的东西,往往印象比较深刻,经常会对后来进入大脑的情况产生一定的影响,这就是所谓的先入为主的心理定势。苏联领导层受先入为主心理定势的影响,固执地认为德军在征服英国之前不会进攻自己,结果被德军打了个措手不及,陷入极大的被动;我国古代南北朝时期的陈国将领受心理定势的影响,认为隋将贺若弼在历阳集中兵力是调防的需要,结果,在隋军渡过长江后还没有觉察。这些都是心理障碍的作用。二是急功近利的心理。这种心理障碍是指一些指挥人员性格急躁,感情冲动,常常为了一时之利,一己之忿,唐突决策,贸然行动,从而损害了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这种心理障碍极易被敌方利用,我国历史上龙且被韩信所擒,曹咎被刘邦所乘,赵括被白起所赚,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这种心理障碍。三是投机侥幸的心理。这是一种智谋主体凭自己的主观想像去臆断敌方意图和行动的心理障碍。它极易受到敌方假象的蒙蔽,一旦敌方的假象迎合了自己的心理,就会出现认识偏差,导致智谋失误。英阿马岛战争,面对阿根廷种种军事行动的迹象,英国总认为,凭自己的实力,阿军不敢动武,结果被阿军突然袭击,占领马岛。而阿军占领马岛后,又侥幸地认为英国相隔万里之遥,鞭长莫及,因而未及时采取防御措施,结果造成马岛易手。其实,造成智谋运用失败的心理障碍还有很多,比如说,唯我独尊的心理、骄傲自满的心理、畏惧恐慌的心理、悲观失落的心理、急欲报复的心理,等等,指挥人员只有充分认识这些心理,理解其实质,同时在实践中有意识的揣摩,才能有效地克服它们,达成强化心理品质的目的。

智谋创造不只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意志,一种精神状态。只有在良好的精神状态下,人的智慧才能焕发出来,潜智潜能方可被激活。心理应激水平高,意味着在接受外界强刺激的情况下,仍然能够保持旺盛的精力,而且行动敏捷,思维清楚准确,面对险境仍能当机立断。心理应激水平低,则会产生心理功能障碍,使注意力和知觉范围缩小,甚至言语失常,思维和动作混乱,反应敏感度下降,决策能力减弱。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心理应激能力不经过锻炼就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心理应激能力训练的方法很多,如实战景况训练法、情况设置训练法、意念训练法、注意转移法、心理调整训练法、自我暗示训练法、稳定情绪训练法,等等。其中前三种方法比较重要。一是实地景况训练法。这种方法实际上是模拟训练的一种,就是受训人在预先设置好的近似实地的情景和环境中进行训练,使受训人从生理上、心理上逐渐适应实地条件下的情境,从而冷静沉着地制定和运用智谋来处理种种复杂困难的情况,以提高心理意志品质,有效控制情绪,增强心理稳定性。这种训练方法的关键在于景况的逼真性。二是情况设置训练法。就是受训人通过对预先设置好的各种困难情况的灵活处理,达成勇于克服困难、经受各种艰险的心理品质。一般情况下,这种训练方法中预先设置的情况,要由简单到复杂,以便受训人逐步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能力,养成敢于迎难而上、克服困难的心理品质,以经受各种艰险的考验。三是意念训练法。又可以称为“过电影式”心理训练法,其实质是:使受训人有意识地在头脑中建立起对即将进行的行动过程的想像,并使之连贯起来。其目的是:通过内心的演练,使受训人提高洞察对方企图和事态发展的能力,增强信心,胸有成竹地制定和实施智谋。在体育比赛中,经常可以看到这种情况,有些人平时技术很好,而一到关键比赛或比赛的关键阶段,就动作变形、发挥失常。而有些人平时技术并不突出,但每临大赛,却常有上佳表现。作战中也会出现类似情况,究其原因,就是与指挥人员的心理压力与心理包袱有关,而意念训练法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平时除了多做一些适应性、针对性强的模拟练习外,加强体能锻炼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因为心理素质虽然属于精神层面,但需要物质载体为依托,心理对抗能力不是“虚化”的东西,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靠强健的体魄支撑的,如果没有良好的体能为基础,就不可能在长时间精神高度紧张的情况下保持稳定的心理状态。

(四)加强心理修养

心理修养是指人们为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而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磨炼的过程。智谋心理修养对于健康智谋心理品质的形成非常重要,因为它是“内在”的一种磨炼。在事物发展变化中,内因起决定作用。客观环境再优越,训练方法再科学,也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因此,人们还必须重视心理的“内在”修养,自觉进行艰苦的磨炼,争取做一个有高水平智谋素养的人才。

进行智谋心理修养的途径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善于通过实践进行自省。自省是净化心灵、提高心理品质的有力武器。曾子说过:“吾日三省吾身。”值得重视的是,自省必须在实践中进行,没有实践,坐在那里苦思冥想,想一辈子,恐怕也不会有什么提高。通过实践进行自省,最重要的是严于解剖自己,切实搞清自己在智谋心理品质上的优长与缺点。如果不认清自己的优长,就无法在智谋运用中扬长;不了解自己的弱点,就无法在智谋运用中避短。事实上,一个指挥人员发现自己身上存在的心理缺点,本身就是一个优点,如果掩饰了一个缺点,实际上又增添了一个缺点,即不敢正视自己的缺点。历史事实证明,经常用自我反省的方法进行智谋心理修养,就能及时把一些智谋运用中的心理缺陷弥补起来,最终实现提高和完善智谋心理品格的目的。二是善于效仿他人优长,以补己短。通过自省认清了自己的优长和不足,这还不够,还要善于借鉴他人好的品质,弥补自己的不足。很多人喜欢效仿古今中外名人的气质、性格、意志等智谋心理优长来充实完善自己,这是一种极佳的方法。因为这种效仿能够通过直接的比较鉴别,比较容易发现自己的缺陷,并找到克服这些缺陷的方法和途径。但是,需要指出的是,效仿绝不是简单地模仿,而要客观分析他所效仿对象所处的环境,他所面对的客体,他设谋定计时真实的心理反映,然后取其精华,为己所用。当然,效仿的对象也不是只能局限于那些名人,也可以把视野放得更宽一些,周围的一切有着优良智谋心理品质的人,都可以效仿,孔子所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正是此意。总之,如果能够做到集众人之长于一身,何愁不能提高自己的智谋心理品质。三是要讲究方法,按规律办事。做任何事,都有个方法的问题。可以说,没有好的方法,办什么都事倍功半,有了好的方法,办什么都事半功倍。历史上一些善于进行自我心理修养的人,常把一些名言警句或贴于案头,或铭记于心,借以提示、激励、约束自己,以达到强化意志力、增强自觉性的目的。这是一个好的方法。有的人,喜欢把自己的心理缺陷当成座右铭,在情绪激动时有意识地提醒自己,以加强性格陶冶,保持思维的理智性,这也是一种好的方法。有的人,心情烦躁的时候,借助下棋、钓鱼、吟诗赋词等活动,稳定心绪,这也不失为好的方法。仔细研究这些方法可以看出,它们都是把握心理规律,按规律办事的结果。因此只有善于把握心理修养的规律,找到适合自己的办法,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智谋心理品质。

练眼

有了很深的学识,很宽的胸怀,很大的胆子,还要有深远的眼光。跟光深远对于一个智谋者十分重要。眼光深远,观察事物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一样。我给大家举个例子,一天,曾国藩在家里吃完饭出去遛弯,李鸿章带了几个人要推荐给他。到他府上一看,他出去遛弯了,这几个人就站在过道的走廊里等候。曾国藩从外面穿廊而过,又回到正堂,李鸿章跟着就进来了,说我给老师领几个人来,想请你见一下。曾国藩说,哦,就是门外的几个?他说对。曾国藩说,我看过了,在我右边的那一位,我走过来的时候跟我点头哈腰,两眼乱闪,我一走过去,他的腰马上就直起来了,这个人是反复无常的小人,不可重用。我左边这个人,我进来的时候向我鞠躬,鞠得很深,我走过了以后,他还没有起来,我已经进了大堂,已经要落座了、转弯了,他的腰还没有伸直。这个人为人赤忠,老成,可信,管钱、管物、管人都行,可为管家。后面那一位大汉子,腰杆绷直,目不斜视,这个人刚直不阿,可以领兵为将。此后不久三个人的表现正如曾国藩所言,一点儿不差。当然,曾国藩这种观察人、考察人的方法对于现代干部的考察使用来说不太合适,但在当时那个特定的时代下,是相当独到,也是相当高明的。民间相亲上当的故事中,塌鼻子要用花来掩饰,瘸子要用骑马来掩饰,就是相亲者不会观察,不善观察。如果有曾国藩的眼光,你骗得了他吗?一眼就看穿了。我们练眼,不妨学学那些老中医。我认为老中医观察事物的方法非常对头。中医的基本原理就是“望闻问切”,首先就是用观察的办法看病人。隔老远走过来一个病人,老中医根据病人是什么穿戴,什么走相,就能看出这个人是什么家世,什么阶层,甚至于什么职业。大家不信吗?打鱼的、砍柴的,或者城里玩鸟的那些纨绔,走路都不一样,穿戴都不一样。我们看小品,赵本山演的那个农民企业家,他刚进城时穿着西服,却不伦不类。

英国人说,承认某个人是贵族,要查他的三代。为什么这么说啊,因为第一代、第二代再有钱,他那个贵族的气质不容易养成啊。

对一个人的职业身份,有什么毛病,老中医可以看出来。可是,他还要走近了再看看,看看这个人多胖,多瘦,脸色怎么样。这个人胖乎乎的,脸色红润,这个人就容易得冠心病,血压血脂等“三高”少不了他。这个人面黄肌瘦,消化道疾病就少不了他。这个人如果脸色铁青,肝和胆上可能有点儿毛病。他走近了看脸色,看胖瘦,看出毛病来,可是他还不说,他还要通过闻来验证。闻是什么?用鼻子用耳朵都是闻。武则天进宫,大臣就说你咳嗽一声,声如凤鸣,一声咳嗽就看出她身体好不好。你老抽烟,老喝酒,咳嗽一声试一试?你会声如凤鸣吗?你咳不出那个凤鸣之声,因为你的五脏六腑不清新。这就是闻你的声音。此外,还要闻你的气味,即,不仅是要用耳闻还要用鼻闻。每个人的气味都不一样,病人身上都有病人的味道。大家都知道,经常在伙房做饭的,身上就有油烟味;经常在药房工作的,身上就有药味;带孩子多的,身上就有奶腥味。每个人身上有不同的气味。西方在两千多年前有个叫苏格拉底的医生,就用闻味来看病,他根据不同的人身上不同的呼吸的味道的不同来判断病情。你要是喘气有糖味。搞不好就有糖尿病;你喘气有臭味,肯定口腔有毛病,有溃疡或牙龈炎。所以,他望过了以后还要用闻来验证,还要用问来验证。问,就是问你哪儿不舒服?有什么表现?实际上,他望的时候已经把疾病的方向切准了。望闻问之后,还要去切脉。这切脉是中医的看家本领,但是一个上午要为几十个人看病,都那么静心给你看病,也办不到。所以,老中医望的功夫是前提,是基础。把眼睛练好了,才是当一个好中医的基础功夫。

我们要想提高智谋水平,不妨像曾国藩那样观察事物,要像老中医那样去观察事物,也要像福尔摩斯办案时那样观察事物。一次福尔摩斯办案时,华生和他一起坐在小楼上面,看到下面一个邮差来送信,邮差的肩膀上有一个小锚图案,他就断定说这个邮差是刚刚从南亚退役回来的海军上尉,马上将给我们送信来。华生不相信,说你怎么知道他是刚刚退役的?还是一个小上尉呢?送信的一上来,华生一问,果然不错。为什么呢?福尔摩斯说,这个人的年纪有三十来岁,像个上尉的军龄。他的皮肤黝黑黝黑的,邮差不可能到海边去洗澡,现在在南亚正在发生一场战争,他肯定是从军服役受过了暴晒以后,皮肤才这样的。而他穿着一件衬衫,衬衫上面是一个海军的那个小锚图案,可断定他是个海军,是在南洋服役刚刚回来的;他这个年纪只有是上尉的可能;他的家庭还不在附近。所以,这个人的邮差职务,他一眼就看清了。这种眼光就非常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