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人类的环保之路(青少年身边的环保丛书)
2997200000027

第27章 实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在地球上生命进化的大部分时间里,物种的灭绝速度和形成速度大致是相等的。保护生态环境而由于人口的急剧增长和人类对生物资源的开发需求逐年增多,作为人类生存基础的生物多样性,无论在其生态系统上,还是在物种和遗传基因的水平上,都受到极大的损害,并且这种损害越来越严重。

从历史的经验教训中,人类终于认识到自己是不能脱离其生存的多种多样的生态环境而孤立发展的。

生物多样性对人类和生物圈来说是一种不可替代的财产,它不仅提供现时的利益,也提供长期的利益,它的维持对世界范围的持续发展是十分重要的。保护生物多样性是生态保护的一个重点。

未来的保护措施〖*2〗生物区域管理生物区域管理可能是表现为最有雄心的整体化措施,就是在管理整个区域时考虑到生物多样性的思想。如果将政府职责划分为孤立的林业、农业、公园和渔业部门,并不能反映出生态、社会或经济的协调发展。“生物区域”措施要求跨部门的,甚至有时是越境的合作和整体性,并且让受影响的全体居民广泛参与。生物区域是指具有很高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的地区,在这些区域内建立起管理制度来协调公共和私人土地拥有者的土地利用规划,确定满足人类需求但不损害生物多样性的可供选择的发展方案。这一思想的成功决定于唤起各个不同利益者之间的合作。

建立监测网络

根据各国生物多样性区划的结果,采用先进技术和手段,完善并形成统一的国家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在此基础上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信息系统。通过这一系统可及时了解生物多样性动态变化并预测发展趋势,为决策者和管理者及有关人员提供可靠的信息。同时,该系统可以促进国内信息的广泛交流和使用,还可以加强与国外的信息交流。哥斯达黎加的生物多样性研究所已率先搞了这方面的工作,并取得了很大成效。这个研究所已开始对物种进行全国性综合调查,把每一物种的名字、位置、保护状况及潜在的商业用途都被收录进计算机。使用此计算机目录,研究人员能够在新描述的野生植物物种中寻求可能的化学用途。

例如,不受虫害或无真菌成长的植物,可能含有昆虫外避剂、成氏抑制剂或抗生素作用的天然化学品。这个发现对于农业化学制品、制药或生物技术公司来说是很有价值的。研究所的第一大客户是世界上最大的药品制造商默克公司,它有过从自然资源中开发出药物的成功历史。为了换取研究所的植物、昆虫和微生物样品,默克公司同意付给研究所100万美元,以及从默克公司最终开发出的任何产品的销售中提成。默克公司和研究所都希望样品中发现的有用化学品今后能够在实验室中合成而不是从森林中获取。部分研究收入将交给哥斯达黎加国家保护区系统用来保护本地区的生物多样性。

像许多热带国家一样,哥斯达黎加缺少能鉴别物种并进行分类的科学家。生物多样性研究所采用以下方法解决这一问题:雇用当地人并把他们训练成现场采集人员,为全国生物多样性调查做些昆虫标本的初步鉴定工作。第一批共16名“候补分类学家”于1989年进入现场。在头6个月里,他们采集的昆虫的标本数量是过去100年哥斯达黎加全国收集量的4倍。这些“候补分类学家”包括从前的家庭妇女、农民、农场主、中学生以及国家公园的警卫等。标本从现场送往研究所,在那里由见习保管员进行分类。而后,请来国内专家确认其鉴定并作出初步分类。最后,请来国际专家确认鉴定并作出明确的分类学分析。

地方参与保护区管理

使当地居民参与保护计划的制订和管理,能够解决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以下几个问题:不平等、无知和政策及经济体制的失败。地方参与往往可导致政策的变革和更公平的资源分配。

印度尼西亚的阿法克山自然保护区就采取了上述的管理方法。它是由印度尼西亚森林保护和自然保护理事会以及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共同提出的方案。保护区的目的是:维护一个自然再生的雨林,允许按传统方法使用森林而使当地居民受益,使保护区成为区域发展规划的一部分,提高当地的环境意识和科研水平。保护区开发的各个方面,都来自上述理事会和当地政府之间一系列会议达成的一致意见。

目前共有13个村级的管理委员会,当地居民通过管理委员会参与关于界限规定和未来计划的决策。结果,保护区的每一个土地所有者都书面同意支持那些规定。事实上,土地所有者起着“卫兵”的作用来维护保护区的界限并控告违反规定的行为。阿法克山保护区的管理是有希望的,但说它对生物多样性有持久的保护作用则为时过早。1990年世界银行一份关于热带地区试图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地方的持续发展结合起来的18个项目的审查报告使乐观情绪降了温。该审查发现了这样几个不多的例子:从保护区项目中受益的人正是对保护区造成威胁的个人或集团。尽管如此,在保护区的管理中让地方参与的主意对保护生物多样性还是很重要的。

保持生态多样性的具体办法

为了实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目标,需要采取许多具体行动措施,协调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1.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

就地保护是指保护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以及维持和恢复物种在其自然环境中有生存力的群体。“保护区”是指一大丰麋鹿保护区4个划定地理界限,为达到特定保护目标而指定或实行管制的地区。自然保护区是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的重要基地,在全世界得到普遍推广。全世界建立的各类自然保护区已超过1万个。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是具有一定代表性、典型性和完整性的各种自然生态系统,野生生物物种,各类具有特殊意义的、有价值的地质地貌、地质剖面和化石产地等自然遗迹。但最主要的保护对象仍是生物物种及其自然环境所构成的生态系统,即生物多样性。

自然保护区属于就地保护,是最有力、最高效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法。就地保护,不仅保护了生境中的物种个体、种群、群落,而且保护和维持了所在区生态系统的能量和物质的运动过程,保证了物种的生存发育和种内的遗传变异度。因此,就地保护对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3个水平都得到最充分的最有效的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根本的途径。

自然保护区是留给野生动植物的宝贵栖息地。自然保护区是人类的一种创造,是人类为了对付自身的环境破坏而采取的一项补救措施,为的是能给野生动植物留下一块宝贵的栖息地。

2.移地保护

移地保护是指将生物多样性的组成部分移到它们的自然环境之外进行保护。移地保护主要适应于受到高度威胁的动植物物种的紧急拯救。移地保护往往是单一的目标物种,如利用植物园、动物园和移地保护基地和繁育中心等对珍稀濒危动植物进行保护。

濒临绝种的丹顶鹤中国的植物园于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很快,已有110多个。有用于科学研究的综合性植物园或药用植物园,有的是以收集树种为主的树木园,还有观赏植物园等。我国植物园保存的各类高等植物有23000种。至1991年我国已建的动物园有41个,加上大型公园的动物展区,共175个。这些动物园和展区共饲养脊椎动物600多种,10万多头。我国动物园在珍稀动物的保存和繁育技术方面不断取得进展,许多珍稀濒危动物可以在动物园进行繁殖,如大熊猫、东北虎、华南虎、雪豹、黑颈鹤、丹顶鹤、金丝猴、扬子鳄、扭角羚、黑叶猴等。

野生动植物移地保护的主要问题是植物园、保护基地和繁育中心的数量和规模不够,移地保护物种的种群小,不能满足多基因库样本的要求。由于经费不足,难以支付移地保护动物的高额费用,经常对被保护对象,如华南虎的繁育需要加以限制,实行计划生育,使该物种个体数目前不到40头。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指一定范围内多种多样的生命形式(动物、植物、微生物)有规律地结合所构成的稳定生态综合体。这种多样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物种多样性,物种的遗传与变异的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遗传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生物所携带的各种遗传信息的总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主要是指地球上生态系统组成、功能的多样性以及各种生态过程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