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生活在海洋中的动物(认识海洋系列丛书)
2998000000009

第9章 三个分布带

许多双壳类动物营固着生活,它们用足底的腺体分泌的足丝将自己牢牢地固着在坚硬的岩石、木桩或其他物体上。数量多时往往密密麻麻簇拥在一起,在1平方米内可以有上千个个体,甚至重重叠叠达四五层之多,用比肩接踵来形容或许还不足以说明它的密度。双壳类动物在潮间带形成三个明显的分布带。贻贝常常是处在最上的即第一个分布带,而其他双壳类动物则往下形成第二、第三个分布带。

夏胎贝

贻贝常以过滤的方式滤取水中的浮游藻类和其他小型有机颗粒为食。由于它身处潮间带区域,在每天两次落潮时就会暴露在空气之中,不得不紧闭双壳,忍受着无水的煎熬,少活动,少消耗,少排泄,必要时还必须在短时间内进行无氧代谢。待涨潮之后,犹如久旱逢甘霖的禾苗一样,沐浴在海水之中,又恢复勃勃生机。贻贝的肉味鲜美,营养价值很高,素有“海中鸡蛋”的美誉,古时有“东海夫人”之称,北方俗称海红,其干制品称淡菜。别看它身体不大,但寿命可不短,能活10多年。现人工繁殖已很普遍。

潮间带的第二个分布带主要由牡蛎、石牡蛎和其他一些营固着生活的贝类组成。全世界400多种牡蛎中,有20多种在我国海域安家,如近江牡蛎、长牡蛎、褶牡蛎、大连牡蛎等。它们虽有两壳,但两壳不对称,左壳又大又凹,用来固定在岩石等地基上;右壳小而平。它一旦附着在哪里就终生不离不弃。牡蛎也营过滤生活,但它没有出入水管,水流入外套腔经过鳃时才边摄食边呼吸,很强的过滤本领确保了它能饱食终日。一个肉重20克的牡蛎每小时能过滤8~22升海水,快者达31~34升。发育成熟的牡蛎都把精子和卵子排到水里,行体外受精。一个雌体15分钟能产出数千万粒卵,多者达1亿粒,可称得上是高产户了。受精卵经过一分为二、二分为四不断地分裂,发展成幼虫,其形象和成体相比相去甚远,取名担轮幼虫,以后又长成面盘幼虫。此时虽有两片壳,但长得不完全,似“衣不遮体”,借纤毛的摆动可以自由游动,以浮游生物为食。度过约半个月的短暂而自由的漂泊生活以后,长出了足,用足部到处试探着寻找适宜的安身之地。它们喜欢坚硬的地方,无论是岩石还是牡蛎空壳都可以。一旦找到适宜之处,就从与足部相连的腺体里分泌出黏结物,将左壳固定在那里,“拴住”自己,永不离弃。固着以后它们就迅速生长,面盘消失了,足退化了,鳃发达了,壳增大了,固着后的3周内身体可增大30倍。

海蛎子

牡蛎的另一个有趣之处是性别可随环境而改变,目前若是雌的,产卵之后就可能变成雄的,以后可能又变成雌的,这种转变过程三周内就能完成。既可体验做妈妈的辛苦,又可承担当爸爸的责任。一生中性别可以改变一次或数次,但不能同时为雌雄。牡蛎较长寿,能活20年到30年,与其身体大小相比也称得上是个老寿星了。

牡蛎俗称海蛎子,又叫蚝、砺黄,其肉鲜美,营养丰富,有“海中牛奶”的美称,不仅能烹食,还能生吃。常见海边采集牡蛎的人,不时把采得的牡蛎随手往嘴里一丢,还未下锅却早已入肚了,令人看得眼馋。

据说罗马人是最早采食牡蛎的人。罗马哲学家赛尼卡平均一周吃1200个牡蛎,普鲁士的雷德里克、路易十四等王宫贵族也爱吃牡蛎,拿破仑在大战之前总要狼吞虎咽地吃下一两盘牡蛎。罗马人认为长期食用牡蛎能壮阳补肾,所以在定期的晚宴上每人要吃50只牡蛎。

第三个分布带是钻穴而栖息的贝类。它们或是以柔克刚,靠柔软而扁平的腹足表面分泌的酸将钙质岩石溶出洞穴;或是以硬碰硬,靠壳的特化部分用机械方法挖出洞来。前者如海笋,能把防波堤上坚硬的石头钻得千疮百孔,甚至状如蜂窝,自己藏身洞内,把长长的水管从洞里伸出来捕捉食物;后者如船蛆,在木船上、码头的木桩上、海里的渔网支架上钻洞挖穴,安家落户,对木材的破坏力相当大。

双壳类不仅在潮间带有,在浅海和深海底都有。著名的有扇贝、蚶、杂色蛤、文蛤、西施舌、砗磲等。扇贝外形似扇,有着美丽的橘红、杏黄或棕褐色,间有漂亮的花纹,壳面还有同心圆状的生长线。我国海域有30多种扇贝,占世界300多种扇贝的10%,如栉孔扇贝等,是著名的海味佳品。我国蚶类有30多种,如泥蚶、毛蚶、魁蚶等,大者可达半千克,长14厘米。蚶类也是栖于潮间带的软滩之中,张开双壳,利用纤毛的活动,滤食水中的植物碎屑和浮游硅藻。1988年,上海虽因食用不洁毛蚶而引发甲型肝炎,使它的声誉一度欠佳,但仍不改其为重要的海味佳品。

栉孔扇贝蛏亦是重要的贝类,清代齐礼物《膨湖》一诗中称:“蛏含玉舌名西子,蚌吸冰轮养绿珠。”将蛏比作我国历史上的两个美女,即春秋时代的西施和西晋时代的绿珠。

砗磲是贝类的一种,在大小上堪称贝类之冠。贝壳长者达2米之多,重达250多千克。壳的外表面有一道道沟,呈放射状排列,其状如古代车辙,故古称车渠,后人在车渠旁加石字,以示贝壳坚硬如石,故称砗磲。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中称:“海物有车渠,蛤属也,大者如箕。背有渠垄如蚶壳,故以为器,致如白玉,生南海。”全世界有6种砗磲,分布于南海及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北部等热带海域有珊瑚礁的浅水环境。生活时将贝壳半埋在珊瑚群中,张开双壳,伸出肥厚的蓝色、粉红色或紫色、翠绿色的外套膜进行活动。当它张开双壳摄取食物时,潜水人员若不慎把脚伸进去,它把壳一关,人就难以自拔了。砗磲的肉可食,其闭壳肌干品称蚵筋,为名贵海味,国际市场上供不应求。砗磲贝壳的用处很大,既可做小儿沐浴的澡盆,又可做养猪的食盆,还有的把它视为神圣的上品,放在教堂做圣水盆。砗磲多彩的外套膜可做装饰品,是古代七宝(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珊瑚、珍珠)之一。它还可入药,能安神镇痛,解诸毒药及虫蛰。砗磲的寿命很长,能活百岁,甚至数百岁。

辽宁胎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