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校园实用经典警语名句(实用一生的语言精华丛书)
2998600000023

第23章 T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释义]别的山上的石头,可用来琢磨玉器。原指别国的贤才可为本国的辅佐。现在常用以比喻别人的批评可以帮助自己改正错误,别人的意见,可以弥补自己的不足。

太强必折,太张必缺。

——《六韬》[释义]一件东西过于坚硬,就容易折断;一件东西张得太大,就容易断裂。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谏逐客书》[释义]泰山之所以那样巍峨壮观,是因为它不辞退每块土壤;河海之所以那样深,是因为它不舍弃细小的水流。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记·李将军列传》[释义]桃李有着芬芳的花朵,甜美的果实,它不必向人打招呼,人们也会在树底下走来走去,欣赏它的花朵和果实,以至于走成一条路。比喻实至名归,人应注重实际,不要图虚名。

桃林总芳菲,岂若松柏久。

——《野人清啸》[释义]桃花虽然美丽芬芳,但怎么能像松柏那样四季长青呢!

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

——《荀子·天论》[释义]天不会因为人们厌恶寒冷而取消冬天,地不会因为人们厌恶辽远而缩小面积。比喻君子不会因为小人的喧闹而改变自己的操守。

天不言而人推高焉;地不言而人推厚焉。

——《群书治要·体论》[释义]天不自以为高,而人们认为它最高;地不自以为厚,而人们认为它最厚。比喻实至名归,有才德而又谦逊的人更受别人尊重。

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不知与之为取。

——《后汉书·桓谭冯衍列传》[释义]世人都知道从外面得到东西叫做“取”,但不知道给出去的东西也叫做“取”。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

——《老子》[释义]天下没有比水更柔轻的,然而攻克坚强的东西什么也不能胜过它。

天下事以难而废者十之一,以惰而废者十之九。

——《颜氏家训》[释义]世间的事因困难失败的,十件仅有一件;因为懒惰而失败的,十件就有九件。

天下之倾家者莫速于博,天下之败德者亦莫甚于博。

——《聊斋志异·赌符》[释义]赌博最容易倾家荡产,也最容易败坏道德。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易经·乾传·乾》[释义]天体都在正常运行,君子应该自觉地努力向上,永不松劲。

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孟子·离娄上》[释义]自然造成的灾害,还可以逃开;自己造成的灾害,逃也逃不开。

田中之潦,流入于海;附耳之言,闻于千里。

——《淮南子·说训》[释义]尽管是田里的一点流水,也会注入大海;就是对亲密者的低声耳语,也会传到千里之外。比喻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听和则聪,视正则明。

——《国语·周语》[释义]经常听见正理,看见美好的事物,就会心明眼亮。

听他言,被人谩。

——《大沩灵佑师铭》[释义]如果自己心中毫无主张,一任听取别人的意见,那就要被人看不起了。

同恶相济,自绝于天。

——《资治通鉴·晋纪》[释义]干坏事的人互相帮助;那真是自绝于天,无药可救了。

同言而信,信在言前。

——《中论·贵义》[释义]相同意见的人容易彼此相信;其实他在没有说话前就已经相信了。

同于我者,何必可爱;异于我者,何必可憎。

——《昌言》[释义]和我意见相同的,不见得就是可爱的人;反对我的,不见得就是可憎的人。

同欲者相憎,同忧者相亲。

——《战国策·中山策》[释义]欲望相同的人互相忌恨;忧患相同的人互相亲密。

痛莫大于不闻过,辱莫大于不知耻。

——《中说下·关朗篇》[释义]最大的损失,莫过于不肯听别人的批评;最大的耻辱,就是恬不知耻。

偷安者后危,虑近者忧迩。

——《盐铁论·结和》[释义]苟且偷安会有危险的后果,眼光短浅灾祸很快就会降临。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荡》[释义]别人送我个桃子,我报答他个李子。现在常用来说明人与人之间要礼尚往来。

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孙子·九地》[释义]置于不决战就会死的境地,然后才能奋勇向前,杀敌取胜。

图匮于丰,防俭于逸。

——《晋书·潘岳传》[释义]在丰收时要谨防匮乏,在安逸时要预防以后发生贫困。

土非土不高,水非水不流,人非人不济,马非马不走。

——《默觚·治篇》[释义]土不和土堆在一起,就不会变成高山;水不和水汇在一处,就不会流动;人和人不团结在一起,就无法成就事业;马不和马在一起,就不会赛着走。

土积而成山阜,水积而成江海,行积而成君子。

——《盐铁论·执务》[释义]土堆积高了就成为山峦,水储存多了就成为江海,品行积累久了就成为高尚的人。

吐言若覆水,摇舌不可追。

——《墙上难为趋》[释义]说话就像泼水,说出去的话是收不回来的。

推人以诚,则不言而信矣。

——《文中子·周公篇》[释义]能以诚待人,虽然没说什么,人家也会相信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