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走近太空之子(征服太空之路丛书)
2999500000004

第4章 群星闪耀:在太空留下足迹的美国人(1)

美国为在空间竞赛中战胜苏联,自1958年成立航宇局以来实施了一系列载人航天计划。“水星”计划是美国1958年开始实施的第一个载人航天计划,该计划的基本指导思想是尽可能利用已经掌握的技术和成果,以最快的速度和简单可靠的方式抢先把人送上天。

1959年4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选拔了第一批航天员,在兰利研究中心开始训练。当苏联于1961年4月12日把加加林送上太空时,“水星”飞船尚处于无人试验阶段。这就意味着美国在当时已处于劣势了。当时的美国总统肯尼迪把这当作美利坚民族的奇耻大辱。一个月后,他提出美国将在10年内把人送上月球的目标。随后,美国航宇局也制订了著名的“阿波罗”登月计划。1961年5月美国第一名航天员谢泼德乘“水星”号飞船首次完成轨道飞行。1969年7月20日,“阿波罗11号”的指挥官兼驾驶员尼尔·阿姆斯特朗飞向了太空,在月球表面平稳着陆,用他的左脚在月球上踩下了人类的第一个脚印。这是人类航天史的另一个里程碑。

在“阿波罗11号”登月奇迹的背后,是美国对太空控制的无法掩盖的勃勃野心。在随后,多名美国航天员在太空留下了自己的足迹,在实现了自己梦想的同时,也将载人航天推向了高峰。

阿姆斯特朗:把脚印印在月球上

1969年7月20日,阿姆斯特朗身穿笨重的宇航服在月球那荒凉而沉寂的土地上印下了人类第一个脚印,将“嫦娥奔月”的神话变成了现实。

从小痴迷飞行

尼尔·奥尔登·阿姆斯特朗(NeilAldenArmstrong)1930年8月5日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童年时,他就十分喜欢飞机模型,经常在放学后去面包房打工,用挣来的钱买航模材料,然后亲手制作。

14岁时,飞机模型已经不能满足阿姆斯特朗对飞行的兴趣了,他渴望驾驶真正的飞机在蓝天翱翔。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他每天放学后都去一家药店打工,报酬是每小时40美分。他拼命工作,为的就是到离家5千米的一家飞行训练所学习飞行技艺。飞行训练的费用是每次9美元,所以他一攒够9美元就去训练一次。功夫不负有心人,阿姆斯特朗16岁时,终于梦想成真,拿到了飞机驾驶证。

当飞行员时的阿姆斯特朗朝鲜战争爆发后,阿姆斯特朗作为海军飞行员参战。在一次战斗中,他的机翼被切去一段。在这种情况下,飞行员要想控制飞机的平衡几乎是不可能的,但阿姆斯特朗凭借过人的技术和勇气做到了,并成功跳伞归队,这一事件在军中传为美谈。

朝鲜战争结束后,阿姆斯特朗重返学校学习,并获得了航空工学学士学位。1955年,他又前往加利福尼亚州做试飞员。此后,他又成为X-15火箭飞机驾驶员,并驾驶X-15火箭飞机创造了飞行高度和速度的纪录。

第一次进入太空

1962年2月20日,美国“水星6号”载人飞船成功绕地球飞行3周。得知这一消息后,阿姆斯特朗报名参加了1962年第二期航天员的公开考试。被录取后,他成为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一员。之后,阿姆斯特朗进行了长达4年的航天员强化训练。理论上,他必须在天文学、物理学、地质学和太空机械学等方面达到相当于硕士的水平;在实际操作方面,他不仅要学会驾驶性能复杂的宇宙飞船,还要熟悉修理和排除故障的技术。

1966年3月16日,“大力神2号”运载火箭从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起飞,将“双子星座8号”飞船送往太空,阿姆斯特朗开始了自己的第一次太空之旅。他和大卫·斯科特(DavidScott)上尉一起执行这次任务,并奉命担任指令长。在这次历时10个多小时的飞行过程中,他们第一次实现了载人飞船与不载人飞行器之间的对接。

在这次飞行中,阿姆斯特朗又一次表现出超越常人的勇敢和机智。当飞船与飞行器进行对接时,飞船上的一个推力器发生故障,引起联合飞船体自旋。阿姆斯特朗果断决定,迅速脱离对接,将飞船紧急降落在太平洋上,避免了一次严重事故的发生。

飞向月球

1969年3月,美国航空航天局决定在当年美国独立纪念日7月16日发射“阿波罗11号”飞船。由于在前几次任务中表现出色,阿姆斯特朗被选为“阿波罗11号”的指令长,奉命登上月球。

“阿波罗11号”于1969年7月16日美国东部时间上午9点32分从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重达3000多吨的火箭携飞船腾空而起,直冲云霄。

地面上的人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观看了这一史无前例的人类壮举,毕竟这是人类第一次登上一个陌生的星球。卫星和无线电波将电讯节目传送到全球,最见多识广的记者此时都惊叹不已,因为不曾经历这样伟大的时刻。人们屏住呼吸,以至于美联社和国际合众社的电视传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鸦雀无声,这种情景在寻常的新闻报道中是从未出现过的。然而飞船指令长阿姆斯特朗和他的两名同伴却表现得异常冷静沉着,他们的心率在等待发射的时刻甚至比在以前进行太空飞行时还要低。这足以证明他们就是此次登月飞行的最佳人选。

此时,在华盛顿的尼克松总统也坐在电视机旁观看了这一惊心动魄的场景。就这样,阿姆斯特朗和自己的另外两名伙伴——巴兹·奥尔德林(BuzzAldrin)、迈克尔·柯林斯(MichaelCollins)一起开始了为时12天,行程80万千米的月球之旅。

回忆起“阿波罗11号”刚起飞时的情景,阿姆斯特朗说:“出发前,很自信,因此竖起了大拇指。但同时也带着一点羞愧。事实上,有许多次我们整装待发,甚至已经进入太空舱了,却忽然发现不是这里就是那里出了毛病,你不得不从头再来。所以,当我们实际上真正起飞的时候,我倒是有一种置身梦中的惊讶感觉了。当然,真正起飞的时候,感觉很美好!”

在谈到起飞时的感觉时,他说:“起飞时,我感觉好像火车行驶在不平坦的轨道上一样,人的身体向各个方向摇晃,噪声非常大。但总的感觉是终于飞起来了,棒极了!”

登月前冷静面对险情

“阿波罗11号”起飞4天后,也就是7月20日,进入了绕月轨道,预定登月的时刻终于到来。

阿姆斯特朗和同伴吃完早餐,穿好登月服装,戴上头盔,背上背囊。上午9点22分,驾驶员奥尔德林首先由指挥舱进入登月舱。之后,指令长阿姆斯特朗也进入了登月舱,柯林斯则留在指挥舱内接应同伴。按照计划,此时登月舱被称作“秃鹰”,指挥舱被称作“哥伦比亚”。

“秃鹰”与“哥伦比亚”分离后,准备降落在月球表面。当降到离月球表面9千米处时,“1202”警报器突然发出刺耳的鸣响。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之前从未受过“1202”警报训练,他们担心有意外发生,而这个意外有可能导致整个登月任务流产,甚至更糟。

不过,幸运的是,地面飞行控制中心很快显示,“1202”警报是由计算机超负载造成的,对着陆不造成危险,因此,“秃鹰”可择地着陆。

于是“秃鹰”又向预定地点进发准备着陆,然而,当它以每秒8米的速度下降到离月球表面150米的高空时,又一险情摆在了阿姆斯特朗面前。通过观察窗,他发现月球表面预定的降落点竟然有无数巨大的岩石,这与“阿波罗8号”与“阿波罗10号”所拍摄的照片有些不同,他们不得不倍加小心。

紧接着,阿姆斯特朗和同伴奥尔德林又遇上了另外一个险情:“1201”(计算机制导系统故障),“秃鹰”无法正常下降。后来据阿姆斯特朗回忆,当时“秃鹰”只剩下5%的燃料,他们必须在90秒内着陆,否则“秃鹰”就会粉身碎骨。

在危急关头,阿姆斯特朗在奥尔德林的引导下,手握操纵杆,给“秃鹰”加大马力,使“秃鹰”越过了这个岩石密布的区域,避免了一场惨祸的发生。排除这次险情以后,“秃鹰”探出5英尺长的金属传感器,触到了月球的土壤,缓缓下降。阿姆斯特朗随即向地面控制中心报告:“发动机引擎和安全控制系统已经关闭,这里是安宁谷,‘秃鹰’已经着陆。”

此时,38万千米外的地球,休斯敦任务控制中心内一片肃静。几分钟后,人们仿佛从梦中醒来,一下子欢呼雀跃起来。这一刻,举世瞩目——经过长达8年的不懈努力,耗资无数的“阿波罗号”终于在月球着陆。

月球漫步

1969年7月20日美国东部时间22时40分,阿姆斯特朗首先迈出舱门,面对荒凉而陌生的月球凝视了几分钟,然后伸出左脚,一步三停地走下扶梯。9级台阶,他整整用了3分钟。最后,他向月球表面迈出了第一步。他的左脚小心翼翼地触及月球地面,而右脚仍停留在登月舱扶梯上,当发现左脚陷入月球表面很少后才将右脚踏在月球表面。在整个世界的瞩目下,阿姆斯特朗迈出了“个人的一小步,但却是人类的一大步”。

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时的照片阿姆斯特朗回忆道:“我在舷梯尽头跳了一小步,舷梯触到的月球表面呈沙粒状。我走下‘秃鹰’,平稳地站到了月球上。这时候仔细察看才发现,我脚下踩的是很细的、呈粉末状的尘土。脚尖踩上去很松很软,而后形成很美的圈状层次,如同粉末状的焦炭。”

“我只是踩上去浅浅的一英寸,也许只有1/8英寸,我却看到了我的靴子印,靴底沾满了沙子般的颗粒。”阿姆斯特朗发现,这时候向各个方向迈步都没有他想象中那么困难,甚至比他在地面上所做的1/6G模拟训练还轻松。“刚开始我处于阴影中,十分黑暗,我不大容易看到我的足迹,但当我走了几步后,眼睛逐渐适应了周边的黑暗。”他说。

5分钟后,奥尔德林也踏上了月球表面,他们抓紧时间执行各项任务:安放科学仪器,收集月球土壤和岩石样品,还在月球表面插了一面美国国旗,安放了一块不锈钢纪念牌。

23点47分,美国总统尼克松在白宫同月球上的两位航天员通了话,2小时20分后,他们乘登月舱起飞上升,离开月球,与指挥舱内的柯林斯会合。

7月28日美国东部夏令时下午12时51分,在经过了12天3小时17分22秒的远航后,“阿波罗11号”顺利返回地球,溅落于太平洋。3名航天员在医生和相关人员陪护下,被关了3个星期“禁闭”后,才返回家中,与亲人团聚。

后悔成名

月球之旅后,阿姆斯特朗获得了美国自由勋章、美国航空航天局卓越服务奖章和国际航空联合会金质奖章。可是,阿姆斯特朗对自己的成名并没有心理准备,认为成名是个负担,渐渐感到无法应付和承受。让他感触最深的是,周围的朋友和同事们对待他的方式与过去截然不同了。

为了彻底从公众目光中隐退,阿姆斯特朗1971年从美国航空航天局退休后,到辛辛那提大学航空工程学院担任教授至1979年。后来,他甚至还在一个偏僻的乡下买了一个杂草丛生的农庄,开始了自己的半隐居生活。他感慨地说道:“到底要花多少时间,别人才不将我当做一名航天员看待?”

曾经有人建议阿姆斯特朗多出去走走,到各地散散心,可这个倔强的美国人只说了这样一句话就堵住了所有人的嘴:“我连月球都去过了,地球上还有什么地方吸引我呢?”

从月球返回之后,他的生活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妻子渐渐厌倦了这样的日子,提出离婚的要求。1994年,阿姆斯特朗与共同生活了38年的妻子正式离婚。阿姆斯特朗回忆当时的场景,唏嘘不已:“我想挽留她,可在当时那样的情景中,我能说什么呢?我们的婚姻,就像一次失败的飞行,无声地崩溃了……如果可能,我还要说,我爱妻子。我很抱歉,我们的婚姻,是我为成功所付出的最大代价。”

后来,阿姆斯特朗再婚了。垂暮之年的他更愿意“生活在现在”,还经常驾驶滑翔机过把飞行瘾。这位很少接受采访的航天员在哥伦比亚广播公司“60分钟”节目中称:“我不应当获得那样大的名气。我并没有被选为第一个登陆月球的人,我只是被选为那次飞行的指令长,是当时的情况使我成为登月第一人。这并不是任何人事先计划的。”

奥尔德林:奔跑在月球表面的西点毕业生

巴兹·奥尔德林1969年7月20日,紧随阿姆斯特朗踏上月球表面的奥尔德林成为人类第二个登月者,他在探月史上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西点的优秀毕业生

1930年1月20日,巴兹·奥尔德林(BuzzAldrin)出生于美国新泽西州的蒙特克莱尔。父亲是一家标准油公司的董事长,二战期间在空军部队服役,会驾驶飞机,后来获得了麻省理工学院的博士学位。父亲的不平凡经历深深影响了奥尔德林,使他从小就养成了凡事争强好胜的个性。

由于家庭条件优越,奥尔德林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初中时,他的成绩突飞猛进,理科成绩特别突出。从那时候起,他就立志要当一名军人,著名的西点军校无疑成为他的首选。凭借优异的理科成绩,奥尔德林通过了军校的考试。后来通过父亲的活动,由参议员推荐,奥尔德林于1947年进入了大名鼎鼎的西点军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