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载人航天器的故事(征服太空之路丛书)
2999600000017

第17章 航天先驱与英雄(4)

为了纪念加加林所建立的不朽功绩,国际航空联合会专门设立了加加林金质奖章,并以他的名字命名了月球背面的一座环形山。前苏联政府还在加加林凯旋途经的莫斯科的列宁大街上,建立了一座40米高的纪念碑。在纪念碑上面站立着12米高的加加林塑像,他目视前方,表明他的心永远向着太空,向着航天事业。虽然他已经离开了人世,但他的名字将永载史册。

知识点前苏联航天员的挑选

为了挑选航天员,前苏联军方、科学院、设计局等召开了联席会议。开始大家认为航天员要有如下职业背景:飞行员、潜水员、火箭部队军官、赛车手。前苏联空军认为,必须从空军飞行员中挑选航天员。理由是,只有他们才同时具备在缺氧、高压力环境、高过载环境下工作的经验,而且还要有弹射经验。空军的想法是有道理的,这个意见被采纳了。

前苏联航天员的体格挑选标准是:年龄25—30岁,身高不超过175厘米,体重不超过72千克。身体健康,不能小到慢性支气管炎、咽喉炎,大到肾脏、肝脏、心脏等器官病变等疾病。甚至,哪怕医生认为你可能将患上胃炎、肠炎都不行。

捷列什科娃

20世纪,妇女的地位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由于身体条件、设备以及训练等各方面的限制,妇女一直没有在航天方面有什么出色的成就,这个局面在1963年被捷列什科娃打破。

1963年6月16日,前苏联发射了“东方”6号载人飞船,这艘飞船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它的驾驶员是航天史上的第一位女性——瓦莲金娜·捷列什科娃。

1927年3月6日,捷列什科娃出生于前苏联雅罗斯拉夫尔州的马斯连尼科沃村。她从小喜欢体育运动,中学毕业后,在工作之余参加了航空俱乐部的跳伞活动,后来成了一名专业的跳伞运动员,正是跳伞活动使她锻炼出了强健的身体和坚强的意志。

训练中的捷列什科娃1961年加加林进入太空之后,在前苏联全国引起了很大的轰动。捷列什科娃代表航空俱乐部的姑娘们给航天部门写了一封信,希望航天部门的负责人可以考虑让女性参与到航天活动中来。姑娘们的信件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捷列什科娃和几个姑娘被邀请到了莫斯科去陈述她们的意见。

1961年12月,捷列什科娃通过了严格的身体检查,加入了苏联国家宇航员的队伍,成为了世界上第一批女宇航员,并于次年3月加入了前苏联共产党。

训练是残酷的,从1962年开始持续了近两年的时间。在这两年中,她们学习了有关空间医学、火箭发动机、天体运行机制、轨道动力学、天文学和飞船设计等方面的知识,接受非人的生存训练、空降训练等,还进行了体能和心理训练以及在特殊情况下的专门训练。总之,她们所通过的训练项目并不亚于男性航天员的训练内容,完全满足航天员的考核要求。直到升空前的两个星期,捷列什科娃竟“捷”足先登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女性航天员和“东方”6号的指令长。

1963年6月16日清晨,捷列什科娃穿上那件既显得笨重又不失为漂亮的宇航服,前往火箭发射场。捷列什科娃的心情很好,她说:“虽然太空服有90千克重,但在我的胸前一侧绣有美丽的和平鸽,另一侧绣的是海鸥,因为我的飞行代号是海鸥。这要比男航天服漂亮多了……”“东方”6号在雷霆声中徐徐离开发射架,直刺蓝天!飞船在加速飞行,捷列什科娃全身感到异乎寻常的重,重得动弹不得……飞船终于入轨了,捷列什科娃顿时感到异乎寻常的轻,轻得不知道自己的身体在哪里。

作为女性,考虑到捷列什科娃的健康和身体承受能力,按照预定的计划,“东方”6号载人飞船的任务是在太空中飞行24小时。飞行中捷列什科娃大胆地向地面指挥人员提出要求:“24小时的时间太短了,希望能批准延长飞行时间。”捷列什科娃不仅仅是为了给女性争取到上天的权利,她要的不只是一个第一,她还要证明给全世界看“男人能做到的事情女人也能做到”。在捷列什科娃的强烈要求下,她在太空中一共飞行了70小时40分钟49秒,共绕地球48圈之多。

在捷列什科娃驾驶的“东方”6号载人飞船进入太空的前两天,即6月14日,由贝柯夫斯基驾驶的“东方”5号载人飞船也进入了太空,捷列什科娃出色地与“东方”5号载人飞船完成了编队飞行的任务,其整个工作过程一点儿也不比贝柯夫斯基逊色。

1963年6月19日,捷列什科娃安全返回地球,她受到了英雄般的欢迎。她成了前苏联妇女界的代表人物,后来还担任了最高苏维埃代表、前苏联妇女委员会主席、国际民主妇女联盟副主席等职位,这些都是前苏联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给予这位勇敢的女性的荣誉以及对她所表达的敬意。

捷列什科娃的这次太空飞行出色地完成了预定的生物医学和工艺实验任务,并着重研究了太空飞行对妇女可能带来的影响。同时和“东方”5号密切配合,在转道上进行编队飞行、互相摄影,拍摄到地球表面、云层、月球、太阳及其他星球的大量照片……这位纺织女工出身的航天员,凭着她勇往直前、勇于克服困难的顽强精神,不仅学会了驾驶各种喷气式战斗机,还学会了操纵宇宙飞船,在航天史上开创了新的一页!

尼尔·阿姆斯特朗

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从“阿波罗”11号飞船登月舱走出,在月球表面留下人类登月的第一个脚印,实现了人类登月的梦想。他所说的话,“这是个人的一小步,但却是人类的一大步”,几乎已经成为20世纪最著名的名言。

阿姆斯特朗尼尔·阿姆斯特朗于1930年8月5日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瓦帕科内达市。在皎洁的月光洒满大地的一个晚上,6岁的他独自一人在庭院中玩耍,而他的母亲正在厨房中洗碗,她听到院中传来了蹦蹦跳跳的声音,于是忍不住问儿子:“宝贝,你在干什么?”他则大声回答道:“妈妈,我想要跳到月亮上去!”这位年轻的母亲听后,没有责怪他想入非非,也没有斥责他顽皮,反而笑着说:“那好啊,不过你一定要记住,上了月亮后千万不要忘了回来啊。”

母亲的鼓励加上聪颖的天赋,使他自小就一直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甚至在还不能合法开车的年龄时,他就已取得了飞行执照。上中学时,有次一位老师因病未来,阿姆斯特朗竟挺身而出临时代上了一课,居然还得到了大家的认可。1947年,17岁的他进入了印第安纳州拉斐特的普度大学,学习航空工程并成为海军后备飞行军官。在部队中他也有出众的表现。1950年,他在韩国进行了78次战斗任务飞行,曾三次获得空军勋章。

1955年,他加入太空总署,成为一名非军职的高速试飞员(他是驾驶X-15尖端研究飞机飞行的12人之一,这种飞机能以超音速飞行并达到很高的高度。12名飞行员当中有8位,包括阿姆斯特朗,飞过了80千米的高度,一度被认为是未来宇航员所必备的业绩)。1962年9月17日,他获选为第二批的9名受训宇航员之一,他也是第一位非军职的宇航员。3年后,阿姆斯特朗成为“双子星”5号任务的预备正驾驶。

1969年在太空舱旁合影。1966年3月16日,阿姆斯特朗作为“双子星”8号的正驾驶,进行了首次太空飞行。这次飞行历时10小时41分26秒,包括首次与另一架宇宙飞船在轨道自动导航的“阿金纳”目标火箭对接。他成功地使“阿金纳”火箭与他的宇宙飞船分离并坠入太平洋,这是美国宇宙飞船首次紧急着陆。在这一年的后期,他成为“双子星”11号的预备正驾驶。

1969年7月16日,同奥尔德林和柯林斯(由他担任指令长)乘“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飞向月球。7月20日,由阿姆斯特朗操纵“飞鹰”号登月舱在月球表面着陆,当天下午10时他和奥尔德林跨出登月舱,踏上月面。阿姆斯特朗率先踏上月球那荒凉而沉寂的土地,成为第一个登上月球并在月球上行走的人。当时他说出了此后在无数场合常被引用的名言:“这是个人的一小步,但却是人类的一大步。”他们在月球上度过了21个小时,并于21日从月球起飞,24日返回地球。

这第一次登月活动中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在返回登月舱之际,同伴奥尔德林背上的装置不慎碰坏了登月舱上的一个开关,启动了不该工作的发动机,如不及时关闭,他们二人将会因燃料不足或永远留在月面上,或是起飞后到不了母船而永远在太空中游荡!全靠阿姆斯特朗临危不惧,急中生智拨动一支“宇宙圆珠笔”关掉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