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新年到来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贴上一副春联,以示吉祥。春联是由“桃符”发展而来的。古时候,由于科学技术的落后,人们对许多自然灾害或自然现象不能理解,误认为是鬼神在作祟。在辞旧迎新的时候,人们尤其惧怕鬼神进入家门,所以都要挂上桃符,以为镇慑。
桃符的由来,源于《山海经》记载的一则传说故事。相传很久以前,东海里有座风景秀丽的度朔山,山上有棵蟠曲三千里的大桃树,东北面一根拱形的树干,弯弯的树梢挨到地面,就像一扇大门,山上各种魔鬼出山都要经过此门。天帝怕魔鬼扰乱人间,特派神荼、郁垒两个神将把守,如有恶魔胆敢出山,便用草绳捆起来喂老虎吃。于是,人们在过年时,用桃木雕刻出神荼、郁垒神像,悬挂在大门两侧,以保护家人平安。后来或许雕刻神像太费工夫,改用桃板画上神像代替。以后又被简化,只在桃板上写上神荼、郁垒的名字了事。最后再省桃板,仅用两张纸,或画上神荼、郁垒神像,或题上咒语如“姜太公在此,百无忌禁”、“有令在此,诸恶远避”等,或写上吉利话,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
每逢新年到来,家家户户都要
贴上一副春联
五代时,后蜀宫廷有人在桃符上题写联语。联语从内容和形式来看,都是些吉语佳话,文字工整,长短对等,又讲求对仗。后蜀主孟昶在桃符上题写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的联语,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一副春联。此后,文人学士把题春联视为雅事,题春联风气便逐渐流传开来。到了宋代,过年贴春联已成为民间习俗,从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诗句中,可以窥见当时的盛况。而桃符正式改称春联,则始于明代,得力于明太祖朱元璋的倡行。朱元璋定都金陵后,除夕之夜令公卿士庶家家户户贴上春联,以示喜庆。他还微服出访,以观赏春联为乐趣,并曾趁兴题联两副。此后数百年来,贴春联成为过年习俗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春联多用来表示吉祥如意,但有时也用来抒发难言之情。如抗战时有两副春联:“年年难过年年过,处处无家处处家”;“说什么新年旧年,还不是昨日今朝”,道尽了离乱人的辛酸。由此看来,春联是人民生活吉祥如意或凄凉悲惨的写照。在当今和平、稳定、繁荣的年代,一副副祥和、喜庆的春联,反映了人民生活的幸福、安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