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姬陵是莫卧尔王朝最杰出的建筑物,它倒映在庭院中央水池中的形象,高雅清丽、纯净和谐,充满了幻想般的神奇风貌,号称“印度的珍珠”,是印度最完美的穆斯林珍宝。
泰姬陵是世界上最动人心魄的奇观之一。当初,为了建造这座陵墓,曾动用了22000名男女,每天工作24小时,一共耗用了23年之久。它的兴建还有着一段缠绵悱恻的动人故事。
泰姬陵远景泰姬陵是沙贾汗为了纪念自己的爱妻——于生产第14个皇子时不幸去世的孟泰兹·玛哈尔而建造的。它印证了一个男子对一个女人的深情厚爱,是举世无双的爱情象征。沙贾汗是印度莫卧尔王朝的第五位皇帝,在位期间为1628~1658年。据说他是蒙古征服者帖木儿和成吉思汗的后代。他既是有名的艺术资助者,亦是伟大的建筑师。在他统治期间,莫卧尔帝国在政治及文化上皆处于巅峰。15岁时,沙贾汗还是霍拉姆王子,爱上了首相的女儿贝格姆。她那时芳龄14岁,美丽聪颖,而且出身名门,与沙贾汗看来十分匹配。然而,沙贾汗必须按照传统,实行政治联姻,娶一个波斯公主为妻。不过,伊斯兰教法律规定男人可以娶4个妻子,因此,在1612年星象大吉之时,沙贾汗终于迎娶了贝格姆。其后,经过长达5年的订婚期,他们才举行婚礼,而在这5年期间两人不可见面。婚后,贝格姆改名为玛哈尔(意为“王宫钦选的人”)。
玛哈尔和沙贾汗皇帝婚后一起生活了19年,两人情投意合,极是恩爱。1631年,沙贾汗率军前往南方戡乱,他美丽的玛哈尔皇后虽已怀孕,还是像往常一样陪伴他。可是途中出了不幸的事。他们在布罕普扎营时,她因难产而死。临终时沙贾汗问爱妻有什么遗愿,她除了要求他好好抚养14个孩子、终身不再娶外,还要他建造一座举世无双、堪与她的容貌相媲美的陵墓。沙贾汗满口应允,这就是泰姬陵的由来。
沙贾汗回到京城后,选定朱穆纳河畔一块地方来建造爱妻的陵墓,这里,他从皇宫的窗口就可以望见,这样,他就能一直陪伴着妻子了。沙贾汗在国内广招能工巧匠,而且还从伊朗、土耳其和阿拉伯一些国家请来名匠高手参与设计和施工。据说陵墓主要的设计师是来自土耳其的乌斯塔德·伊萨·阿凡提。他先设计了好几个图样,并一一按比例用木头做成模型,然后由皇帝选定。
沙贾汗本来还计划用黑色大理石为自己建造一座和泰姬陵一模一样的陵寝,但这理想未能实现。1658年他的儿子篡位,他成了俘虏,被监禁在自己的宫中。他在这个镀金的牢笼里被囚禁了8年,每天只能隔着朱穆纳河凝望爱妻的墓。卫士们发现,他在74岁死去时,两眼仍然睁着,像在凝望泰姬陵上闪烁的光芒。
泰姬陵没有通常墓穴所具有的那种阴森威严、令人胆寒的气氛,而是清新明快、恬静雅致。这正反映了沙贾汗的意愿:他要爱妻继续享受人间的安乐富贵,不必孤苦地在天国淡泊苦修。
泰姬陵矗立在印度新德里东南的阿格拉平原上。它继承了左右对称、整体和谐的莫卧尔建筑传统,在建筑艺术上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全部陵区是一个长方形围院,长576米,宽293米,由前而后,又分为一个较小的横长方形花园和一个很大的方形花园,都取中轴对称的布局。整个陵园占地17万平方米。
步入正门,是一个长161米、宽123米的庭院,里面绿草菲菲,嘉木垂荫,使人顿时忘记了门外的黄土尘沙和炎炎烈日,从而进入了一个幽远宁静、令人心旷神怡的佳境。
往前,迎来了第二道大门,人们在第二道大门前就可以从拱形门洞里看到远处正前方的陵墓。它那纯净明丽的线条和雍容华贵的气势,会使你一下子受到某种难以言喻的震惊,令你凝视良久,不忍他顾。从第二道大门到陵墓,是一条用红石铺成的甬道,两边是人行道,中间有一个狭长的十字形喷泉水池,水池两旁整齐地栽种着深绿色的柏树,泰姬陵倒映水中,闪闪发光。蕾状圆顶高耸入云,与拱门及四座尖塔相互辉映。
泰姬陵近景整个陵墓是用洁白的大理石砌成的。陵墓修建在一座7米高、95米长的正方形大理石基座平台上。基座正中是陵体本身,每边长567米,有四座高耸的大门,门框上用黑色大理石镶嵌了半部《古兰经》经文。寝宫居中,总高74米,上面是一个硕大的、状似大半个球形的高耸饱满的穹顶,直径18米。穹顶顶部隆起一个尖顶,直指空阔的蓝天。下部为八角形陵壁。陵墓四周有四座40米高的圆形尖塔,为防止倾倒后压坏陵体,塔身均稍外倾。这四个圆形尖塔立在基座平台的四角,仿佛是陵墓的卫士,永远恭顺而尽职地守卫在墓旁。
整个陵墓的设计,体现了伊斯兰教“天圆地方”的概念。基座是方的,陵墓下部也是方的,给人一种博大、端正和肃穆的感觉。高耸的长方形大门,居高临下,雄视四方,体现了恢弘的气势。大门的上部是圆弧形的门楣,它使四四方方的下部产生了柔和的外感。经过它们的过渡,陵墓上方的穹顶,好似一个圆球悄然升起一大半,给人一种圆润和谐的美感。穹顶四周的四个小圆顶同大圆顶交相辉映,具有一种匀称的美。有了它们,尽管主顶高耸,也不给人突兀的单调感。基座四周的四座细瘦的尖塔,既突出了陵墓稳居正中的地位,又加强了整个陵墓巍巍上云霄、一览众物小的帝王气派。整个陵墓是一个和谐、完美的整体,而其上上下下浑然一体的白色大理石的银辉,更使它显得高雅纯洁,富有女性的柔美。
走近陵墓,可以看到陵体的大理石上镶嵌着许多宝石美玉,并且组成了美丽的图案,晶莹夺目,仿佛是美女的首饰。陵堂用磨光纯白大理石建造,表面主要运用金、银和彩色大理石或宝石镶嵌进行装饰,窗棂是大理石透雕,精美华丽至极。装饰的题材多是植物或几何图案,重要部位如各面正中的大龛周围浮雕阿拉伯文伊斯兰箴言。
陵墓环境极为单纯,宁静而优美,碧水绿草蓝天,衬托着白玉无瑕的大理石陵堂,圣洁静穆。陵墓左右隔水池各有一座红砂石建造的小礼拜殿,起对比点缀作用。陵堂是运用多样统一造型规律的典范:大穹隆和大龛是它的构图统率中心;大小不同的穹顶、尖拱龛,形象相近或相同;横向台基把诸多体量联系起来,且建筑内外全为白色,这些都造成了强烈的完整感。而在诸元素的大小、虚实、方向和比例方面又有着恰当的对比,使建筑本身统一而不流于单调,妩媚明丽,有着神话般的魅力。
泰姬陵有所创新的地方在于:过去的陵墓一般都是建在四分式庭院的中央部位,而泰姬陵则建在四分式庭院的里侧一角,背靠朱穆纳河,陵墓前视野开阔,没有任何遮拦。陵墓两边是同样形状的赤砂岩建筑,面向陵墓而立。每座建筑部有3个白色大理石穹顶,两侧是清真寺,东侧为迎宾馆,呈几何状对称外形,陵墓被恰到好处地烘托出来。
陵墓内的镶嵌装饰,更是精美绝伦。陵内中央有个八角形小室,安放着沙贾汗及其爱妃的衣冠冢,四周围着镶宝石的大理石屏风。墓内柔和的光线透过格子窗及大理石屏风上精雕细琢的金银细丝花纹,把周围华丽的宝石镶嵌工艺映照出动人的光彩。
在短短二十几年内完成如此宏伟的建筑,令人叹为观止。沙贾汗的成功,有赖于帝国丰富的资源,包括20000名劳工负责建筑,还有1000多头大象用来运送来自320千米之外采石场的大理石,甚至有俄国的孔雀石、巴格达的光玉髓及波斯和我国西藏的绿松石等,由高级手工艺师加工而成。可以说,泰姬陵这座历史悠久的建筑,是石匠、木匠、书法家、镶嵌工艺师以及其他手工艺者智慧的结晶。
泰姬陵主殿在泰姬陵陵园第二道南门门额,镌刻着“请心地纯洁的人进入这座天国的花园”铭文。的确,纯白的陵堂,配以大片碧绿如茵的草地,加上周围几座作为陪衬的红砂石建筑,给人的感受确实是简洁明净、清新典雅,难怪泰姬陵获得了“大理石之梦”、“白色大理石交响乐”的美誉。在阳光的映照下,泰姬陵更加夺目耀眼。尤其在破晓或黄昏,泰姬陵透出万紫干红的光芒,再添一抹金色,色彩时浓时淡;在晨曦中,泰姬陵犹如飘浮彩云间。据说,月圆之夜是泰姬陵最美的时刻,那时,一切雕饰都隐没了,只留下了沐浴在月色之下的整体的朦胧。
印度诗人尼札米说这座宫殿“掩映在空气和谐一致的面纱里”,它的穹顶“闪闪发亮像面镜子:里面是太阳外面是月亮”,它一天之中呈现三种颜色:拂晓是蓝色,中午是白色,黄昏则是天空一样的黄色。这样的建筑简直可以说是一种完美的存在。总之,陵园的构思和布局是一个完美无比的整体,它充分体现了伊斯兰建筑艺术的庄严肃穆、气势宏伟。因为关于这个建筑的美丽爱情故事,又有人把它称为象征永恒爱情的建筑。在2007年评定的“世界新七大奇迹”中,它占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