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令人惊叹的奇迹(奇妙的大千世界)
3001000000050

第50章 如来之诞——印度阿旃陀石窟群

“阿旃陀”一词来源于梵文,意思是“无想”、“无思”。阿旃陀石窟是印度古代佛教徒开凿出来的佛殿和僧房,位于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北部文达雅山的悬崖上。

石窟开凿的年代是孔雀王朝时期,当时的阿育王将佛教定为国教。虔诚的佛教徒便找到了这个景色秀丽的深山幽谷,作为敬奉佛祖、修身养性的地方。石窟的开凿和兴盛大约持续了将近1000年,后来便逐渐荒废,被人遗忘。公元638年,中国唐代高僧玄奘到南印度摩可刺陀国,在《大唐西域记》中记载了阿旃陀石窟的全貌,这是截至目前发现的对阿旃陀石窟最早的文字记载。

阿旃陀石窟外部公元1819年英国军官进山狩猎时无意中发现阿旃陀石窟。从此阿旃陀又奇迹般地闻名于世,重放异彩。阿旃陀石窟的庙宇佛殿是南亚佛教石窟建筑中最精美的榜样。窟内饰有一系列精美的雕刻和壁画,描绘了佛教的传统故事。它们给人们提供了一个研究早期佛教建筑发展的独特机会,因为这个时期大多数的其他建筑都是木制的,而且早已不复存在。

阿旃陀石窟阿旃陀石窟共有30个,刻在巴哥拉河上方峡谷的悬崖峭壁上。工程分两期完成。第一期是在公元前2~前1世纪之间,第二期是在公元5~6世纪。石窟距谷底30米,最初从谷底到石窟,可以攀爬石梯而上。

石窟建筑可分为塔殿与寺院两大类,两类建筑上都饰有丰富的雕刻与壁画,描绘了佛陀、菩萨、觉悟了的人物,以及佛陀的生平大事和佛本身的故事。五座佛塔的正面布满浮雕,入口处上面是一个马蹄形的窗户。塔殿内有一间中央堂室,天花板为拱形,半圆形的后殿四周是廊柱隔开的环形边廊。建筑的中心是一座佛塔,它位于后殿的中央。寺院是石窟的第二类建筑,其规模要比塔殿大得多。6号洞甚至分为上下两层,有楼梯相连。每座寺院都有一个礼佛大厅,旁边是起居厢房,后来的建筑里还有佛龛。

尽管两类建筑都刻在悬崖上,但它们都按照木制建筑的特点来雕塑拱肋和横梁。阿旃陀大多数石窟修建于法卡塔卡王朝统治期间,这个王朝在公元5世纪和6世纪时管辖着西部德干的大部分地区。法卡塔卡的君主们自己信奉婆罗门教,但阿旃陀石窟的佛教建筑的修建者则是大臣、妻妾、臣民以及过往的商贾和香客。因此在有些洞窟的铭文中记录了重要人物的捐资状况。

科学家对六座没有竣工的洞穴的情况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洞窟最初的修建步骤。其具体步骤是:选择一块柔软粗糙并且没有明显裂缝的玄武岩崖壁,然后刻出正面轮廓,再用铁器开凿。首先凿出天顶,接着从上往下开凿,这样就不需要搭脚手架。在往下开凿的时候,先凿出长长的工作通道,然后留出内墙隔开的几排立柱,等待以后再凿。修造寺院的时候,先是凿出中央大厅,然后再凿供起居用的厢房。一旦粗凿完工,便可开始精雕细凿。但是很可惜,许多洞窟都没有完工。据说有些洞窟用了100多年才竣工,如修2号洞窟,就需要挖出350立方米以上的硬石。在新凿出的殿堂的粗糙表面,厚厚地涂上了一层黏土、粗砂、蔬菜纤维、砻糠和草的混合物,然后刷上稀石灰,再绘上精美繁缛的壁画。壁画轮廓用木炭勾勒,先绘背景,再精绘前景,所用颜料都是加工磨碎的天然材料,再用动物胶黏合。人们用赭石绘红色与黄色,高岭土绘白色,灯烟绘黑色,天青石绘蓝色。建成后的阿旃陀既是僧人居住的寺院又是佛教活动的中心,虽然它位于偏僻之处,但仍然吸引了大批的香客,其中不乏富有的地方官、朝廷命官。

阿旃陀石窟壁画阿旃陀石窟内精美的壁画是举世瞩目的画廊瑰宝,它们上下纵跨千年,堪称印度壁画之冠。由于年代久远,价值最高、名声最大的满壁彩绘大多剥落或损坏,仅有部分保存下来。壁画的内容主要是宗教性的,题材直接取自佛经,内容描绘了佛陀成佛前修行的故事,表现了佛陀的降生、出家、成佛、降魔、宣法和涅槃;也有宣扬宗教哲理的美好神话;还有描写当时印度社会生活和宫廷生活等情景的。内容十分丰富,构图复杂而又和谐紧凑,笔调活泼,人物体态匀称,表情生动。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由于石窟内光线暗淡,壁画只能用灯照亮才能看到,这些壁画被用来教导俗民与年轻僧侣们学习佛教传统文化,使他们做好生死轮回的准备,力求死后能够升天,并且进入壁画所绘的极乐世界,那里有森林、城池、宫殿和天堂。

第55章千佛石塔——印度尼西亚婆罗浮屠寺庙群婆罗浮屠是一座位于印度尼西亚中爪哇省的一座大乘佛教佛塔遗迹,距离日惹市西北40千米,是9世纪当时世上最大型的佛教建筑物。它是作为一整座大佛塔建造的,从上往下看它就像佛教金刚乘中的一座曼陀罗,同时代表着佛教的大千世界和心灵深处。

婆罗浮屠大约于公元842年间,由当时统治爪哇岛的夏连特拉王朝统治者开始兴建。“婆罗浮屠”这个名字的意思是“山顶的佛寺”。后来因为火山爆发,使这佛塔群下沉、并隐盖于茂密的热带丛林中近千年,直到19世纪初才被清理出来。

婆罗浮屠外景婆罗浮屠是一座由100万块火山岩石块砌成的高大的寺庙建筑。整个佛塔是实心的,没有梁柱和门窗。经过历年的风吹雨打,雷轰电击,地基已大幅下沉,从底层至塔尖的高度,由原来的42米,已下降到315米。整个建筑动用了几十万名石材切割工、搬运工以及木工,费时70~80年才建成。

在婆罗浮屠基座之上,为正方形塔层,边长大约120米,每边没有严格保持直线形,而是分5段,边缘都向外突出,打破了生硬的5层方形直角状基座。这样也许是试图用建筑风格来打破香客绕行时所产生的单调感觉。塔层高4米,由下而上逐层缩小,在边缘的地方形成过道。第1层方形塔层离地面边缘约7米,其余每层平台依次收缩2米。每边中央有石级直通方形塔身顶上,方形塔层之上又有3层圆形基座,层层收缩,直径分别为51米、38米和26米。每个圆形塔层都有1圈钟形舍利塔环绕,共计72座。

圆形基座中心矗立着主要的大佛塔,高约7米,直径10米左右,里面坐着一尊佛像。3层圆形基座上各有1圈空心的小佛塔,共72座,壁上有方孔,可以看到里面有和真人大小相近的趺坐佛像,按东、西、南、北、中几个方位做“指地”、“禅定”、“施予”、“无畏”和“转法轮”5种手势。因为是镂空的,这72座小佛塔被称为“爪哇佛篓”。

在五层方形的塔层侧壁上,沿着过道,筑有432个佛龛。每个龛内都有1尊佛像,坐于莲花座上。在塔层的侧壁和栏杆处,还有2500幅浮雕,其中1400多幅是关于佛本身故事的,另外1000多幅一部分是关于现实生活的各种场景,如捕鱼、种田、打猎、嬉戏等,还有一部分则是些山川风光、花鸟虫鱼、飞禽走兽、瓜果蔬菜等。

婆罗浮屠前的佛像浮雕总体来说宣扬的是因果循环、善恶报应的思想。雕刻风格受印度笈多王朝(公元320年~600年)佛教雕刻的影响。如果把浮雕里的画首尾连接起来,其总长可能达到16千米。在它们被永久地埋藏以前,有些雕刻工作才刚刚完成,有一块浮雕上面还刻着工匠的铭文,人们甚至可以看到建造者书写时的潦草和漫不经心。

几个世纪以来,到这里参观的信徒络绎不绝。登临这座建筑,按顺时针的方向沿台基而上,到达顶部需要走5千米的路程。首先到达的是塔底,它的四周有一堵巨大的防护墙,也许是在建造佛塔时用来支撑佛塔的。防护墙掩盖了真正的基石,上面饰有160幅浮雕。这些“看不见的”浮雕描述了人类无法摆脱的欲界。第一层平台开始有走廊。走廊必须按顺时针上行,这是为了尊重宗教仪式上的绕行。走廊的墙上有1300幅浅浮雕,全长2500米。描述的是色界。在这一阶段,人虽已摒弃了各种欲望,但仍然有名有形。

当走完五层代表色界的方形塔身后,一直被栏杆阻挡的视野在这里突然开阔了,人们便进入无色界。此时有一种超凡脱俗、四大皆空的感觉。从大地到天空,从有形到无形,这种过渡自然而平和。到达顶部时,突然让人感受到了佛光的产生,光芒四射。人们在经历了佛的一个又一个理论,从“欲望天”一直到达“有形天”时,仿佛从平常的世俗社会上升到涅槃的境界,使灵魂得以升华。

婆罗浮屠声名远扬,不仅因为它的规模宏大,而且含义相当复杂。寺庙的每一层四周都有一条通道,由大约1460块经过雕刻的石板建成,还有400多尊宣讲佛教教义的佛像。寺庙的顶部有一座宝塔,代表最后进入涅槃境界。对于佛教信徒而言,婆罗浮屠是佛和人类互相联系的建筑。

佛塔主要结构由这个塔底和建在塔底上的5层方台组成。上部结构由3个圆台组成。其中塔底代表欲界,方坛代表色界,三个圆坛和圆顶塔代表无色界。这一分层式的建筑形式本身就象征着通过修行直至终成正果的全过程。事实上,婆罗浮屠显示着一条通往智慧的道路,它代表着佛教的宇宙观念。还有一种说法是,塔底加上5层方台,3层圆台共10层。人们相信,这个数字代表着10个境界,积德行善最后修成正果的10个阶段。

婆罗浮屠的方台上有432个佛像,在上部的同一圆心的平台上有72个佛像,这些数字不只是一种巧合。由于阶梯把每一圈佛像平分为4组,因此,佛像的总数也就是432和72之和,且除以4以后得到的每一组数字——108和18,可以被3和9整除。就是说,整个建筑显然被设想成数字3的函数,这象征着统一和3的平方——9,而9是佛教中的一个神秘数字。这一切无不显示出古代印尼人民的伟大智慧。

婆罗浮屠的名字是和神秘的夏连特拉王朝联系在一起的。夏连特拉王朝在公元778~864年统治着爪哇中部。而印度尼西亚的建筑史最早也只能追溯到此,因为在此之前的木结构建筑由于当地的热带气候早已消亡了。关于夏连特拉王朝和当时的人民,人们了解甚少。他们大概是从爪哇的农业和以村落为基础的文化中兴起,而且当时已经继承了从印度传播而来的印度教和佛教。不管他们的起源如何,他们的势力在当时一定相当强大,因为夏连特拉王朝控制着爪哇的中部,并将信奉印度教的赞耶王朝驱逐到爪哇岛以东地区,而且最终取代了吴哥“山岳之帝”的位置。

婆罗浮屠近景夏连特拉王国在今天的印度尼西亚中部兴建了许多佛塔,其中最有名的就要数都城日惹近郊的这座“婆罗浮屠”了。在婆罗浮屠建成1个世纪以后,佛教王朝夏连特拉的势力开始衰弱。而被驱逐到爪哇东部的赞耶王朝仍然保持着强大的势力。根据铭文和传说记载,公元850年前后,雄心勃勃的夏连特拉王子巴拉普特拉想成为爪哇的最高统治者,他和赞耶国王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消耗战,最终夏连特拉王朝战败并逃往邻近的苏门答腊岛,赞耶王朝在100多年后又重新统治了爪哇。从此,岛上再也没有兴建其他的佛教建筑。

然而,这个神奇的建筑后来也被湮没在悄无声息的历史中。公元10世纪之后,印度教传到印度尼西亚,佛教便退居次要地位了。13世纪初,伊斯兰教逐渐统治了整个印度大陆,其后的数十年间伊斯兰教也漂洋过海成了印度尼西亚人的主要信仰。前有印度教的侵蚀,后有伊斯兰教的夹击,爪哇的佛教逐渐衰落。当时的佛教僧侣和信徒们害怕“婆罗浮屠”这一旷世之宝被他人破坏,于是在城中各处贴出告示来寻求能解决这一难题的良计。然而,整整过了9天9夜,也没有一个敢于揭榜的人。“天意啊!这是上天的意旨,我们无法违抗。”城中的人们慨叹着,却还是忍不住要去请教大庙中最具名望的老法师。老法师架起祭坛,就着夜幕作法掐算天意,这时,远方有一颗闪亮的流星划过夜空,倏然坠落。睹此凶兆,他只好无可奈何地叹口气,摇了摇头,持着银白的长须飘然而逝。果然,没过多久,就在流星坠落的方向,有一口火山突然喷发,红热的岩浆缓缓地流过来,流过来……终于,火山灰把这座婆罗浮屠完全掩埋。幸存的人们虽然颇感惋惜,却仍感欣慰,因为这样宝塔就不会遭到洗劫了。随着印尼人主流信仰的改变和佛教的衰落,遍布13万多岛屿的佛教建筑逐渐被人荒弃,野草蔓生。

1814年,在沉寂地下400年之后,婆罗浮屠才被欧洲人从浓密的树木下的火山泥中发现。从那时起,又经过了整整1个世纪的修缮,它才重新放射出瑰丽的佛教艺术的光辉。